三十二、 偶諧三昧(一、玄宗)
關燈
小
中
大
李長源雲:“隻求真人呼吸處,放教姹女往來飛。”呂真人雲:“好趁風雲真際會,須求鸾鳳暗和諧。”三豐翁雲:“隔體神交理甚詳,分明下手兩相當。”斯皆揭“心息相合”之密意也。心息,乃天生配偶,非由造作。玄宗以心合息,神氣冥融,金木交并,即是偶諧三昧。一切火候,九還七返,小大周天,乃至脫胎神化,無不從此三昧中出入。然此三昧,必要恍惚窈冥,虛無混沌,方入妙境,方真偶諧。故廣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河上公曰:“杳杳冥冥開衆妙,恍恍惚惚葆真竅。”羅公遠曰:“恍惚杳冥無色象,真人現在寶珠中。”葛仙翁曰:“窈冥中起,恍惚中居。”呂祖曰:“窈窈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結成團。”古仙皆從此偶諧三昧中超脫,洵不誣也。世俗男女配偶,順行生人。此心息相依,陰陽妙合,乃逆而成聖。故翠虛曰:“至于十月玉霜飛,聖胎圓就風雷吼,一載胎生一個兒,子生孫兮孫又枝。”《楞嚴經》曰:“身心合成,日益增長,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妙哉!此偶諧三昧,真苦海之慈航,度生之寶筏也。
《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參,其第五十參,見德生童子,有德童女,所居之城,曰妙意化門;所說法門,曰幻住解脫。亦是心息相依,偶諧三昧之密意也。試觀善财以前所見善知識,皆單獨一人,此則成偶,非一陰一陽之表示,心息相依之法象而何?曰妙意華門者,亦猶老氏之“衆妙門”、“玄牝門”也。妙字,亦少男少女之象,陰陽合體之字也。當心息諧合之際,有二相知之微意,非妙意乎?心與息相随,鸾鳳和諧,天然夫婦,而男不寬衣,女不解帶,敬如神明,愛如赤子,非幻住乎?故雲:“幻住解脫。”直至大定、真定、無去無來、不出不入,内外兩忘,身心俱寂,空寂無依,是謂“無住”。由幻而達無住,玄修之功備矣!《華嚴經》雲:“時,童子童女說自解脫已,以不思議諸善根力,令善财身柔軟而光澤。”釋曰:所謂柔軟,即由心息相依,至周身酥軟之景也。光澤,乃元光氣之發乎肌膚,見于外表之謂也。《黃庭經》雲:“體生光華氣香蘭。”鐘離翁雲:“玉膏流潤生光明。”同此意也。
三豐翁《贈李圓陽混元仙曲》雲:“圓陽道士真遊戲,訪道抛官如敝屣。八年失偶夢孤栖,夜涼鐵枕寒鴛被。看容顔白了髭須,論年華猶馀生意。我勸你,早覓黃婆,娶個嬌妻。男下女,颠倒坎離。雄做雌,調和神氣。天台仙子的溫柔婿,張果老兒的美麗妻。美麗妻,溫柔婿,洞房中不知天地。性情交感,命共眉齊。渾渾淪淪,那時才見你真心;恍恍惚惚,那時才見你真意。這道情,是你的初步仙梯,笑呵呵,傳與你,三豐道人走筆題。”此曲描寫偶諧三昧,及幻住解脫法門,可謂函蓋無餘,神妙破的,歎觀止矣。
《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參,其第五十參,見德生童子,有德童女,所居之城,曰妙意化門;所說法門,曰幻住解脫。亦是心息相依,偶諧三昧之密意也。試觀善财以前所見善知識,皆單獨一人,此則成偶,非一陰一陽之表示,心息相依之法象而何?曰妙意華門者,亦猶老氏之“衆妙門”、“玄牝門”也。妙字,亦少男少女之象,陰陽合體之字也。當心息諧合之際,有二相知之微意,非妙意乎?心與息相随,鸾鳳和諧,天然夫婦,而男不寬衣,女不解帶,敬如神明,愛如赤子,非幻住乎?故雲:“幻住解脫。”直至大定、真定、無去無來、不出不入,内外兩忘,身心俱寂,空寂無依,是謂“無住”。由幻而達無住,玄修之功備矣!《華嚴經》雲:“時,童子童女說自解脫已,以不思議諸善根力,令善财身柔軟而光澤。”釋曰:所謂柔軟,即由心息相依,至周身酥軟之景也。光澤,乃元光氣之發乎肌膚,見于外表之謂也。《黃庭經》雲:“體生光華氣香蘭。”鐘離翁雲:“玉膏流潤生光明。”同此意也。
三豐翁《贈李圓陽混元仙曲》雲:“圓陽道士真遊戲,訪道抛官如敝屣。八年失偶夢孤栖,夜涼鐵枕寒鴛被。看容顔白了髭須,論年華猶馀生意。我勸你,早覓黃婆,娶個嬌妻。男下女,颠倒坎離。雄做雌,調和神氣。天台仙子的溫柔婿,張果老兒的美麗妻。美麗妻,溫柔婿,洞房中不知天地。性情交感,命共眉齊。渾渾淪淪,那時才見你真心;恍恍惚惚,那時才見你真意。這道情,是你的初步仙梯,笑呵呵,傳與你,三豐道人走筆題。”此曲描寫偶諧三昧,及幻住解脫法門,可謂函蓋無餘,神妙破的,歎觀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