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

關燈
碎心傾。

    令召巡檢,聽察尋聲,九州社令,無不呼名。

    誅鋤兇惡,獲罪非輕,兇逆者死,慈善者生。

    斷頭截足,杵碎身形,鬼妖蕩盡,人道安甯。

    治病除邪,  敕到奉行。

    急急如律令。

     次稱位請官。

     具位今謹為某家修建大齋,依科行事。

    謹上請此下,便巡行至鬼門為止。

    天仙兵馬、地仙兵馬、飛仙兵馬、真人兵馬、日月星宿兵馬、九宮五帝兵馬、三河四海、五嶽四渎兵馬,各請嚴裝絡繹,同赴壇場。

    繞壇三雨,先看壇場寬狹,念咒。

    至各請嚴裝,處足到鬼門上,以劍首畫地,左轉三匝。

    蓋壇三重,上張天羅,橫畫七畫,下布地網,立畫七畫。

    所有伏屍故氣,土木百精,於道不順者,收付魁罡之下,入地萬丈,無動無作。

    急急如律令敕。

     書鬼字,卓劍於鬼心噴水,随水咒曰: 五行相推,罡最持威。

    六紀輔我,三台辟非。

    天回地轉,陰陽□開。

    長生度世,日月同輝。

    急急如律令。

     天赦煌煌,地赦正方。

    禹步其至,百鬼伏藏。

    急急如律令。

     噀水唱攝,即右旋身出鬥,避踏星綱踢印,便出咒雲:一切邪穢,無動無作,叩齒三下畢歸位。

     右轉畫鬼字,并重疊為之,謂之收一切邪穢印。

     杜天師殺劍咒 太上有命,普告萬靈,促召天真,俱會帝庭。

    一一下降,雙皇翊精,監察禦邪,理氣攝生。

    若有不祥,幹試神明,七神秉钺,天鋒右征。

    揮劍前驅,煥擲火鈴,激命甲驺,虎卒天丁。

    風火齊戰,伐邪絞精,上威六天,下攝魔靈。

    魔靈既攝,萬兇滅神,戈擊電掃,奸妖無生。

    先皇建節,有命敢停,拒節違命,是誅汝形。

    各敬各慎,保茲黃甯,九天有命,萬神鹹聽。

    急急如律令。

     張無盡金箓儀中煞劍咒 太上有命,普告萬靈。

    命天将,統天丁,伐天鼓,揚天旌,揮金星,擲火鈴,捕無影,搜無聲,正泰階,掃攙搶,蕩邪風於十極,布真氣於八弦。

    天真下降,威光上清,群魔匿迹,萬怪滅形,九天告命,萬神成聽。

    急急如律令。

     楊次公敕水啟白 河圖上瑞,示天意之昭明;金箓洪儀,遇聖時而建設。

    臣竊慕真化,叨稱治官,所禱應誠,敢忘報效。

    入意,餘同上。

     張無盡啟白 太極函三,混茫無象。

    大塊吹萬,參差不齊。

    數有适來,道常善救。

    元始有玉文之旨,紫皇垂金箓之科。

    臣叨備法官,奉行真教,受辭祈禱,敢不奏聞。

    入意,餘同上。

     又 真馭下翔,息神風而靜默;熏場中敞,掃穢氣之紛葩。

    十方煥空洞之玉光,四氣示澄清之天宇。

    豈容妖惡,敢爾尚存。

    當資劍水之神,以解壇場之穢。

    庶回飙景,臨鑒齋明。

    入意臣等敢不澡煉形氣,疏淪精神,解穢除氛,延真降聖。

    恩惟太上布惟新之令,天尊推至大之恩,申命真官,分司降鑒,使天無氛穢,地無妖塵,陰霭廓清,陽光爽霁,風師戢禁而纖埃不動,蕾買将揚輝而瑞氣浮空。

    庶誠悃之升聞,格靈心之如答。

    臣俯伏思神念真,伏待報應。

     又 至道之宗,隐妙用於混茫之首;神真之德,顯靈化於開辟之前。

    繇是模範百王,生成萬彙。

    為沖虛道德之祖,垂八景之靈文;繼玄元清淨之宗,降三天之寶箓。

    法傳正一,職治陽平,故輔玄傳教,天師受之,而攝邪歸正。

    水曰五行之首,有穢皆除;劍為百煉之剛,無妖不斬。

    臣等早锺宿慶,繼踵真風。

    黃素飛章,傳九鳳破穢之箓;青絲結紐,受十天召龍之文。

    約以行持,誓當濟物。

    既奉來詞之切,敢忘裂券之盟。

    入意臣等澡練華池之水,蒇揚大教之風。

    欽翊羽儀,掃蕩妖氛之氣;肅清雲路,前瞻碎穆之容。

    洪惟大有高真,太無上聖,廓雲霓而俯集,辟阊阖以來臨,申饬攸司,肅清壇驢,庶天人之吻合,俾幽顯之潛通,式副凡情,孔昭天道。

    臣等凝神碧落,結志丹霄,俯伏思神,恭俟昭報。

     新修 伏以帝車所莅,豈容諸穢之停;心室未虛,庸有外邪之瞰。

    因事天而養性,敢除地以為壇。

    雖曰罔有不欽,猶恐未能盡善。

    欲奉崇真之禮,先陳解穢之儀。

    神咒所加,妖氛盡彌。

    入意, 後文如前。

     臣等敢不洗清心地,結為類帝之壇;蠲潔物儀,式展事天之禮。

    大懼妖塵之障,難近飙欻之臨。

    伏願太上申敕千官,戒嚴萬騎。

    廓清四界,森藻衛於熏場;振祓覃兇,降飙斿於黼座。

    息淩雨震風於昏曉,瞻景星瑞日於晦明,庶茂對於明威,俾克成於厘事。

    臣等馳心丹陛,屏息紫壇,俯伏思神,恭俟昭報。

     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之七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