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具十二念之善心,遵三九等之齋法者,孰謂聖賢之不接物,何疑幽顯之不沾恩。
非道弘人,人能弘道。
今則延仙遊之□顧,按科法以關盟,敷叙凡誠,仰幹洪造。
伏願三清三境,十極十華,妙行真人,真大聖,九天星象,三界威靈,放五色之祥光,蔭九華之寶蓋,迂臨法席,成就善功,鹹所禱祈,即遂通感。
臣與雲。
宿啟白五師文 醮筵乍啟,齋事雲初。
望三境之郁羅,冥心注想;延九清之飙馭,拜手翹勤。
列冠佩之巍峨,接威神於恍惚,切慮玉京金阙、紫府丹台、日月星宮、璇霄鬥極,高超象外,迥出人間,難通葵藿之誠,莫遂蘋蘩之薦。
洪惟師寶,久廓道恩。
凡茲設醮以建齋,須賴敷誠而達悃。
今有某伏念素叨玄化,久沐真風,爰蔔今辰,欽酬志願,吉兇更用禮盡恭而貌盡敬,應以實而不以文,重念臣道價未聞,真筌莫曉,誤蒙請命,承乏關宣。
伏乞靈寶五師,道德衆聖,不違懇請,大賜含洪。
分遣四司曹僚、五帝官屬,證明齋事,騰達願誠,省覽詞章,潛垂恩佑,乞使逐時關奏,祈禱感通,志願克諧,善功昭着,誓堅誠悫,仰答恩休。
臣等雲。
建壇發爐 切以露丹懇於高天,心修事帝;俯紫霄於寸地,式按招真。
屬聖凡交感之初,正壇陛吉蠲之始,為據誠悃,幹冒天威。
奉道某幸以宿因,獲生華旦,有域中四大之德,預天下萬物之靈。
谷腹絲身,僅兔啼号之患;天形道貌,幸全禀貸之仁。
報未見於涓埃,念不忘於夙夜。
謹涓吉旦,恭了初心,方此漏箭初傳,更聲乍警,明九微燭,燒衆妙香,嚣塵淨而天風清,陰氣升而夜光冷。
凡三、四宵修敬之事,在一步履踐之初。
伏冀幾悃升聞,帝聰遙徹,暫出鴻蒙之境,來臨圭潔之場。
玉女金童,散天香而郁藹;霓旌绛節,雜花雨之缤紛。
不遺一芥之賤微,少慰曆年之素願。
天上雲雲。
啟齋五師前 臣聞先天立教,混元已退於無為;曆劫度人,師寶上膺於眷命。
是以玄中莅職,監齋紏非,經籍度之相傳,天地人之共賴,随機赴感,有願必從。
今建寶齋,并幽明而利濟;願臨塵界,垂恩惠以覃延。
謹罄凡情,仰幹師造。
清旦 切以大明生於束方,了無塵翳;平旦之存夜氣,豈有桔亡。
雲車鶴駕之徘徊,野馬塵埃之不動,屬陳度命若消災,改儲福之悃,上渎好生之慈。
入意以今清旦行道,關奏上靈,伏望師真,俯垂恩佑。
導達誠悃,如杲日之上升;潛削愆瑕,若薄冰之渙散。
使片善克無於魔障,而洪恩覃及於幽明,感戴之心,始終在念雲雲。
臨午 齋事有嚴,謹終謹始,聖心之格,無黨無偏。
觀聖人揭大中以示人,若曦馭正離明而燭下。
無幽不照,萬物資之以生成;有感皆通,一念扣之而通達。
爰當臨午,再至輸誠,敷露詞情,冒幹師聽。
以今雲雲。
靜夜 四氣朗清,天無氛穢,神風靜默,地絕妖塵。
鬥柄橫空,揭心詞於霄漢;月光洗夜,寒膽氣於骨毛。
戰戰兢兢,克伸昭事;高高厚厚,諒賜聞知。
用扣師真,庶周能事。
今有雲雲。
本命經文 上象渾天,分三辰於經緯;太清立教,播二鬥於坎離。
宣本命之宏綱,闡玄靈之要訣。
蓋人之根本,攸系七元。
天有鬥魁,斟酌元氣,性命五體屬乎;主張壽夭,一生歸之予奪。
凡律曆之周運,宜瞻六度,以降下人間,伸香火之皈投。
故得三生之長為男子,修齋設醮,量力建功,酌水獻花,随緣報本。
既艮辰之,每不虛度,必上壽之,所可增延,應似谷聲,答如光影。
入意 真武經文 宴處太清,色相非無而湛寂;下臨北極,威權有赫以慈仁。
視民如傷,切齒群魔之肆擴;好生為重,推心兆庶之興哀。
輔正摧邪,消災降福,雖四十二年之修道,三千餘行之成功,本從金阙之化身,明示衆生之證果,所以周行六合,威攝萬靈。
凡五瘟之小魔,與六天之故氣中白虹影裹,化作塵埃。
雙睛電中,剿無餘類。
故得邪妖殄滅,家國鹹甯。
每月三七之辰,是真君降凡之日,宜伸香火,以答恩休。
安宅經文 切聞有巢氏之世,食橡栗而栖木居巢;軒轅氏之時,易棟宇以待風芘雨。
使民人之老幼,安作息於曉昏。
唯聖人物之宜,為天下所利之大。
然陰陽有倚伏之變,寒暑有疵疠之邪,人或冒之,災所不免。
於是太上命神靈而授職,為凡夫衛宅宇,以分司、以太歲為尊,以一年為準法,好生之為重務,去惡之居先立。
天坑麻口之神,吞魔食鬼;豹尾黃磨之屬,護正摧邪。
正位辨方,妥靈守職。
宣太上威權之化,防衆生橫害之虞。
豈期人有賢愚,罔明禁忌;神唯勇悍,莫間幽明。
犯之則無故悮之分,幹之則必示災兇之變。
幸惟太上,再闵凡夫,出符文以安甯,宣咒法以警戒,百神聽其令,幽鬼禀其盟,使悞犯者轉禍為祥,皈投者卻災緻福,人天蒙利,家國沾恩。
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之四竟
非道弘人,人能弘道。
今則延仙遊之□顧,按科法以關盟,敷叙凡誠,仰幹洪造。
伏願三清三境,十極十華,妙行真人,真大聖,九天星象,三界威靈,放五色之祥光,蔭九華之寶蓋,迂臨法席,成就善功,鹹所禱祈,即遂通感。
臣與雲。
宿啟白五師文 醮筵乍啟,齋事雲初。
望三境之郁羅,冥心注想;延九清之飙馭,拜手翹勤。
列冠佩之巍峨,接威神於恍惚,切慮玉京金阙、紫府丹台、日月星宮、璇霄鬥極,高超象外,迥出人間,難通葵藿之誠,莫遂蘋蘩之薦。
洪惟師寶,久廓道恩。
凡茲設醮以建齋,須賴敷誠而達悃。
今有某伏念素叨玄化,久沐真風,爰蔔今辰,欽酬志願,吉兇更用禮盡恭而貌盡敬,應以實而不以文,重念臣道價未聞,真筌莫曉,誤蒙請命,承乏關宣。
伏乞靈寶五師,道德衆聖,不違懇請,大賜含洪。
分遣四司曹僚、五帝官屬,證明齋事,騰達願誠,省覽詞章,潛垂恩佑,乞使逐時關奏,祈禱感通,志願克諧,善功昭着,誓堅誠悫,仰答恩休。
臣等雲。
建壇發爐 切以露丹懇於高天,心修事帝;俯紫霄於寸地,式按招真。
屬聖凡交感之初,正壇陛吉蠲之始,為據誠悃,幹冒天威。
奉道某幸以宿因,獲生華旦,有域中四大之德,預天下萬物之靈。
谷腹絲身,僅兔啼号之患;天形道貌,幸全禀貸之仁。
報未見於涓埃,念不忘於夙夜。
謹涓吉旦,恭了初心,方此漏箭初傳,更聲乍警,明九微燭,燒衆妙香,嚣塵淨而天風清,陰氣升而夜光冷。
凡三、四宵修敬之事,在一步履踐之初。
伏冀幾悃升聞,帝聰遙徹,暫出鴻蒙之境,來臨圭潔之場。
玉女金童,散天香而郁藹;霓旌绛節,雜花雨之缤紛。
不遺一芥之賤微,少慰曆年之素願。
天上雲雲。
啟齋五師前 臣聞先天立教,混元已退於無為;曆劫度人,師寶上膺於眷命。
是以玄中莅職,監齋紏非,經籍度之相傳,天地人之共賴,随機赴感,有願必從。
今建寶齋,并幽明而利濟;願臨塵界,垂恩惠以覃延。
謹罄凡情,仰幹師造。
清旦 切以大明生於束方,了無塵翳;平旦之存夜氣,豈有桔亡。
雲車鶴駕之徘徊,野馬塵埃之不動,屬陳度命若消災,改儲福之悃,上渎好生之慈。
入意以今清旦行道,關奏上靈,伏望師真,俯垂恩佑。
導達誠悃,如杲日之上升;潛削愆瑕,若薄冰之渙散。
使片善克無於魔障,而洪恩覃及於幽明,感戴之心,始終在念雲雲。
臨午 齋事有嚴,謹終謹始,聖心之格,無黨無偏。
觀聖人揭大中以示人,若曦馭正離明而燭下。
無幽不照,萬物資之以生成;有感皆通,一念扣之而通達。
爰當臨午,再至輸誠,敷露詞情,冒幹師聽。
以今雲雲。
靜夜 四氣朗清,天無氛穢,神風靜默,地絕妖塵。
鬥柄橫空,揭心詞於霄漢;月光洗夜,寒膽氣於骨毛。
戰戰兢兢,克伸昭事;高高厚厚,諒賜聞知。
用扣師真,庶周能事。
今有雲雲。
本命經文 上象渾天,分三辰於經緯;太清立教,播二鬥於坎離。
宣本命之宏綱,闡玄靈之要訣。
蓋人之根本,攸系七元。
天有鬥魁,斟酌元氣,性命五體屬乎;主張壽夭,一生歸之予奪。
凡律曆之周運,宜瞻六度,以降下人間,伸香火之皈投。
故得三生之長為男子,修齋設醮,量力建功,酌水獻花,随緣報本。
既艮辰之,每不虛度,必上壽之,所可增延,應似谷聲,答如光影。
入意 真武經文 宴處太清,色相非無而湛寂;下臨北極,威權有赫以慈仁。
視民如傷,切齒群魔之肆擴;好生為重,推心兆庶之興哀。
輔正摧邪,消災降福,雖四十二年之修道,三千餘行之成功,本從金阙之化身,明示衆生之證果,所以周行六合,威攝萬靈。
凡五瘟之小魔,與六天之故氣中白虹影裹,化作塵埃。
雙睛電中,剿無餘類。
故得邪妖殄滅,家國鹹甯。
每月三七之辰,是真君降凡之日,宜伸香火,以答恩休。
安宅經文 切聞有巢氏之世,食橡栗而栖木居巢;軒轅氏之時,易棟宇以待風芘雨。
使民人之老幼,安作息於曉昏。
唯聖人物之宜,為天下所利之大。
然陰陽有倚伏之變,寒暑有疵疠之邪,人或冒之,災所不免。
於是太上命神靈而授職,為凡夫衛宅宇,以分司、以太歲為尊,以一年為準法,好生之為重務,去惡之居先立。
天坑麻口之神,吞魔食鬼;豹尾黃磨之屬,護正摧邪。
正位辨方,妥靈守職。
宣太上威權之化,防衆生橫害之虞。
豈期人有賢愚,罔明禁忌;神唯勇悍,莫間幽明。
犯之則無故悮之分,幹之則必示災兇之變。
幸惟太上,再闵凡夫,出符文以安甯,宣咒法以警戒,百神聽其令,幽鬼禀其盟,使悞犯者轉禍為祥,皈投者卻災緻福,人天蒙利,家國沾恩。
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之四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