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轉陽明
關燈
小
中
大
太陽轉陽明其一
姚左發熱,頭痛,有汗,惡風,脈浮緩,名曰中風,桂枝湯加浮萍主之。
川桂枝三錢生白芍三錢生草錢半浮萍三錢生姜三片大棗三枚服藥後進熱粥一碗,汗出後,諸恙可愈。汗出熱不除,服後方,熱除不必服。
生川軍三錢枳實三錢厚樸錢半芒硝二錢沖生甘草錢半
【按】上列二方乃師初診時一次疏予者也。他醫似無此例,然師則常為之。
師曰:我今日疏二方,病者明日可以省往返之勞,節診金之費,不亦善哉?雖然,苟我師無先見之明,能預知明日之變證者,其亦安肯若是耶?浮萍為我師暑天常用之藥,多加于桂枝湯中。師每贊其功。病者姚君持方去後,竟不敢服。質疑于恽鐵樵先生之門人某君。某君曰:先解其表,後攻其裡,是乃仲聖之大法也,安用疑為?卒從其言。服後汗出,果如方案所記,諸恙悉愈。不意半日許,複熱,病者固不知此熱卻非彼熱,姑壯膽服後方,竟便行而熱除。三日,悉如常人。
餘問曰:桂枝湯之後,有宜繼以承氣者,有無須繼以承氣者,其間豈無辨認之點耶?師曰:病者初診,吾見其有作黃色而且厚,吾以是用承氣也。餘曰:諾,舉一反三,又豈惟苔黃厚而已?則凡便之不暢或不行者,口渴者,阙上痛者,或素體熱盛者,莫非皆承氣之預見證乎?予自是亦能效吾師之法,一診而疏二方矣。
以餘臨床實驗所得,凡服桂枝湯後,桂枝證除而轉為陽明輕證,又服承氣而病愈不傳者,甚多。狀此事實,則一日太陽,二日陽明八字恰甚貼切。雖然,此僅就太陽病服藥者言,若不服藥,恐又非如是矣。餘固不謂内經之一日至六日相傳一說,盡合于事實者也。
曹穎甫曰:予治傷寒學,早于仲師大論中證明七日為一候,一候為一經,二候為再經,六經傳遍當在四十二日。然亦有不作再經者,由其腸胃中本不燥實也。
若太陽之病初起,陽明先見燥實,則先解其表,後攻其裡,即為正治。予昔治趙庭槐之妻常以一方箋書二方,治愈者不止一二次。又嘗治缪桂堂亦用二方并書一箋,缪不識字,誤以二方之藥并煎,亦汗出便通而愈。
太陽轉陽明其二
徐柏生初診微覺惡寒,頭痛,腰腳痠,左脈甚平,右脈獨見浮緩,飲暖水,微有汗,而表熱不去,此風邪留于肌腠也。宜桂枝湯加浮萍。
川桂枝三錢生白芍三錢生草一錢浮萍三錢生姜三片棗七枚二診汗出身涼,大便不行,宜麻仁丸。
脾約麻仁丸三錢芒硝泡湯送下。
拙巢注:藥後大便行,愈矣。
太陽轉陽明其三
俞哲生初診微覺惡寒,頭痛,發熱,脈浮小緊,宜麻黃湯。
淨麻黃三錢桂枝三錢生草一錢光杏仁三錢二診汗出,熱除,頭痛惡寒止,惟大便三日不行,胸悶惡熱,脈浮大,宜承氣湯,所謂先解其表後攻其裡也。
生川軍三錢後入枳實四錢川樸二錢芒硝二錢沖拙巢注:服藥後,下四次,病全愈。
太陽轉陽明其四
王左初診二十四年三月五日起病于浴後當風,惡寒而咳,一身盡痛,當背尤甚,脈弦,法當先解其表。得汗後,再行攻裡。大便七日不行,從緩治。
生麻黃三錢川桂枝三錢光杏仁三錢北細辛二錢幹姜三錢五味子二錢生甘草一錢制半夏三錢白前四錢
【按】本案病者王君平素有疾必就師診,每診一二次,疾必良已。者番又來,自謂病重甚,不知能如前速愈否?師笑謂無妨,汗出續診一次可矣。君欣然告辭。
二診三月六日發汗已,而大便未行,食入口甜,咽腫脘脹,右脈滑大,下之可愈。
生川軍三錢枳實四錢厚樸一錢芒硝三錢沖
【按】診後病者問明日尚須覆診否,察其神清,蓋已非昨日病象矣。師笑曰,無須再勞駕矣,後如師言。
學者當知疾病之傳變,絕無一定之成規。若我前所謂桂枝湯證一變而為白虎湯證,麻黃湯證一變而為麻杏甘石湯證,葛根湯證一變而為葛根芩連湯證,此皆言其至常者也。若以上太陽轉陽明諸案,或由桂枝證傳為承氣證或麻子仁丸證,或由麻黃湯證或由小青龍湯證傳為承氣證,又皆不失其常者也。若其他種種傳變,或由葛根湯證傳為承氣證,或由大青龍湯證傳為承氣證,又悉在可能之中,何必一一贅列?是故醫者但求能辨證用方,初不必慮其病變多端,但求能大膽細心,初不必泥于溫熱傷寒也。
邪之着人,如飲酒然。凡人醉酒,脈必洪而數,氣高身熱,面目俱赤,乃其常也。及言其變,各有不同。有醉後妄言妄動,醒後全然不知者,有雖沈醉,而神思終不亂者,醉後應面赤而反刮白者,應委頓而反剛強者,應壯熱而反惡寒戰栗者,有易醉而易醒者,有難醉而難醒者,有發呼欠及噴嚏者,有頭眩眼花及頭痛者。因其氣血虛實之不同,髒腑禀斌之各異,更兼過飲少飲之别。考其情狀,各自不同。至論醉酒一也,及醒,一時諸态如失。此吳氏又可借飲酒以喻邪之傳變無定者也。因其言通俗易曉,故借錄之。
姚左發熱,頭痛,有汗,惡風,脈浮緩,名曰中風,桂枝湯加浮萍主之。
川桂枝三錢生白芍三錢生草錢半浮萍三錢生姜三片大棗三枚服藥後進熱粥一碗,汗出後,諸恙可愈。汗出熱不除,服後方,熱除不必服。
生川軍三錢枳實三錢厚樸錢半芒硝二錢沖生甘草錢半
【按】上列二方乃師初診時一次疏予者也。他醫似無此例,然師則常為之。
師曰:我今日疏二方,病者明日可以省往返之勞,節診金之費,不亦善哉?雖然,苟我師無先見之明,能預知明日之變證者,其亦安肯若是耶?浮萍為我師暑天常用之藥,多加于桂枝湯中。師每贊其功。病者姚君持方去後,竟不敢服。質疑于恽鐵樵先生之門人某君。某君曰:先解其表,後攻其裡,是乃仲聖之大法也,安用疑為?卒從其言。服後汗出,果如方案所記,諸恙悉愈。不意半日許,複熱,病者固不知此熱卻非彼熱,姑壯膽服後方,竟便行而熱除。三日,悉如常人。
餘問曰:桂枝湯之後,有宜繼以承氣者,有無須繼以承氣者,其間豈無辨認之點耶?師曰:病者初診,吾見其有作黃色而且厚,吾以是用承氣也。餘曰:諾,舉一反三,又豈惟苔黃厚而已?則凡便之不暢或不行者,口渴者,阙上痛者,或素體熱盛者,莫非皆承氣之預見證乎?予自是亦能效吾師之法,一診而疏二方矣。
以餘臨床實驗所得,凡服桂枝湯後,桂枝證除而轉為陽明輕證,又服承氣而病愈不傳者,甚多。狀此事實,則一日太陽,二日陽明八字恰甚貼切。雖然,此僅就太陽病服藥者言,若不服藥,恐又非如是矣。餘固不謂内經之一日至六日相傳一說,盡合于事實者也。
曹穎甫曰:予治傷寒學,早于仲師大論中證明七日為一候,一候為一經,二候為再經,六經傳遍當在四十二日。然亦有不作再經者,由其腸胃中本不燥實也。
若太陽之病初起,陽明先見燥實,則先解其表,後攻其裡,即為正治。予昔治趙庭槐之妻常以一方箋書二方,治愈者不止一二次。又嘗治缪桂堂亦用二方并書一箋,缪不識字,誤以二方之藥并煎,亦汗出便通而愈。
太陽轉陽明其二
徐柏生初診微覺惡寒,頭痛,腰腳痠,左脈甚平,右脈獨見浮緩,飲暖水,微有汗,而表熱不去,此風邪留于肌腠也。宜桂枝湯加浮萍。
川桂枝三錢生白芍三錢生草一錢浮萍三錢生姜三片棗七枚二診汗出身涼,大便不行,宜麻仁丸。
脾約麻仁丸三錢芒硝泡湯送下。
拙巢注:藥後大便行,愈矣。
太陽轉陽明其三
俞哲生初診微覺惡寒,頭痛,發熱,脈浮小緊,宜麻黃湯。
淨麻黃三錢桂枝三錢生草一錢光杏仁三錢二診汗出,熱除,頭痛惡寒止,惟大便三日不行,胸悶惡熱,脈浮大,宜承氣湯,所謂先解其表後攻其裡也。
生川軍三錢後入枳實四錢川樸二錢芒硝二錢沖拙巢注:服藥後,下四次,病全愈。
太陽轉陽明其四
王左初診二十四年三月五日起病于浴後當風,惡寒而咳,一身盡痛,當背尤甚,脈弦,法當先解其表。得汗後,再行攻裡。大便七日不行,從緩治。
生麻黃三錢川桂枝三錢光杏仁三錢北細辛二錢幹姜三錢五味子二錢生甘草一錢制半夏三錢白前四錢
【按】本案病者王君平素有疾必就師診,每診一二次,疾必良已。者番又來,自謂病重甚,不知能如前速愈否?師笑謂無妨,汗出續診一次可矣。君欣然告辭。
二診三月六日發汗已,而大便未行,食入口甜,咽腫脘脹,右脈滑大,下之可愈。
生川軍三錢枳實四錢厚樸一錢芒硝三錢沖
【按】診後病者問明日尚須覆診否,察其神清,蓋已非昨日病象矣。師笑曰,無須再勞駕矣,後如師言。
學者當知疾病之傳變,絕無一定之成規。若我前所謂桂枝湯證一變而為白虎湯證,麻黃湯證一變而為麻杏甘石湯證,葛根湯證一變而為葛根芩連湯證,此皆言其至常者也。若以上太陽轉陽明諸案,或由桂枝證傳為承氣證或麻子仁丸證,或由麻黃湯證或由小青龍湯證傳為承氣證,又皆不失其常者也。若其他種種傳變,或由葛根湯證傳為承氣證,或由大青龍湯證傳為承氣證,又悉在可能之中,何必一一贅列?是故醫者但求能辨證用方,初不必慮其病變多端,但求能大膽細心,初不必泥于溫熱傷寒也。
邪之着人,如飲酒然。凡人醉酒,脈必洪而數,氣高身熱,面目俱赤,乃其常也。及言其變,各有不同。有醉後妄言妄動,醒後全然不知者,有雖沈醉,而神思終不亂者,醉後應面赤而反刮白者,應委頓而反剛強者,應壯熱而反惡寒戰栗者,有易醉而易醒者,有難醉而難醒者,有發呼欠及噴嚏者,有頭眩眼花及頭痛者。因其氣血虛實之不同,髒腑禀斌之各異,更兼過飲少飲之别。考其情狀,各自不同。至論醉酒一也,及醒,一時諸态如失。此吳氏又可借飲酒以喻邪之傳變無定者也。因其言通俗易曉,故借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