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黃連黃芩湯證
關燈
小
中
大
安雲雲,當遙拟辛涼輕劑與之。
服之二日,不差反劇。
謂口舌生瘡矣。
當請面診,允之。
細察之下,乃知本為葛根湯證,今乃化熱進而為葛根芩連湯證矣。
葛根湯證何以化熱變劇?蓋辛涼輕劑不勝重任故也。
孫孩服此之後,将一劑而愈乎?曰:不然。
次日,其病不增不減,僅維原狀而已。
二診口瘡,投葛根芩連湯,不見大效,宜進一步,合承氣法。
粉葛根四錢細川連八分生川軍二錢生甘草三錢淡黃芩錢半枳實錢半玄明粉錢半分沖 【按】又次日,孫君來告,此方之效乃無出其右,服後一小時許,能飲水而不作痛狀,夜寐甚安。
越宿醒來,舌瘡大退,肯吮乳。
囑減量再服,遂愈。
乃知大黃内服,卻勝冰硼外搽,因此散我固曾用于二三日前也。
葛根湯證化熱,為葛根芩連湯證,葛根芩連湯證化熱,則為承氣湯證。
我因失治緩治于先,故補治急治于後,不待其大便閉結,而乘其即将閉結,預用硝黃以圖之,此急治補治之說也。
然設使我能及時重用葛根芩連,又何需乎硝黃?我能及時重用葛根湯,又何需乎芩連?溯本窮源,為醫者不當若是乎?昔我治一婦人,舌尖下發一白點,漸内蝕,飲食則□,不能觸鹹味,尤不可碰熱菜。
我曰:此屬熱,宜師白虎湯,服石膏。
婦服之數日,腐點不動,而胃納反差。
聞人言,服黃連可效,竟一劑而愈。
我乃恍然若聞道,知葛根芩連湯與白虎湯本屬并肩,各有主治,不容混淆,設使互易為治,必兩不奏功。
曹穎甫曰:葛根芩連湯既為化熱而設,服之不效,腸胃燥實即為熱病之結果,故佐景謂合承氣法為進一步也。
葛根黃連黃芩湯證其三 徐左美亞十廠六月十二日小便已,陰疼,此本大腸燥氣,熏灼膀胧,《傷寒論》所謂宜大承氣湯之證也。
而治之不當,服某種丸藥,以緻大便日滞,小便轉數,陰疼如故,足腿痠,上及背脊俱痠。
而胃納不減者,陽明燥氣用事也。
阙上略痛,陽明餘熱為病也。
右脈滑大,仍宜大承氣湯。
惟虛者不可重虛,姑宜葛根芩連湯加綠豆,以清下陷之熱,而兼消丸藥之毒。
葛根一兩五錢淡芩三錢川連一錢綠豆一兩生草一錢 【按】吾師所謂小便已陰疼,立大承氣湯者,義詳《傷寒發微》。
本湯之加綠豆,與葛根場之加粳米,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證當用大承氣湯,以其虛,故退一步用葛根芩連湯。
前案,以其實,故進一步合承氣法。
能進者病以速愈,能退者疾乃無危。
夫進退之法,兵家之事也,今吾于醫術亦雲,且凡百證治皆然,第于本案發之。
曹穎甫曰:予用此方不過因熱利而設,初未嘗有退一步想,然亦何嘗非退一步想也。
小便已陰疼,原屬當下之證,設非先經妄下,何至不用硝黃。
比與佐景加硝黃于本方中者适得其反,固知治病用藥,當觀其通,墨守成方,直土木偶人耳。
服之二日,不差反劇。
謂口舌生瘡矣。
當請面診,允之。
細察之下,乃知本為葛根湯證,今乃化熱進而為葛根芩連湯證矣。
葛根湯證何以化熱變劇?蓋辛涼輕劑不勝重任故也。
孫孩服此之後,将一劑而愈乎?曰:不然。
次日,其病不增不減,僅維原狀而已。
二診口瘡,投葛根芩連湯,不見大效,宜進一步,合承氣法。
粉葛根四錢細川連八分生川軍二錢生甘草三錢淡黃芩錢半枳實錢半玄明粉錢半分沖 【按】又次日,孫君來告,此方之效乃無出其右,服後一小時許,能飲水而不作痛狀,夜寐甚安。
越宿醒來,舌瘡大退,肯吮乳。
囑減量再服,遂愈。
乃知大黃内服,卻勝冰硼外搽,因此散我固曾用于二三日前也。
葛根湯證化熱,為葛根芩連湯證,葛根芩連湯證化熱,則為承氣湯證。
我因失治緩治于先,故補治急治于後,不待其大便閉結,而乘其即将閉結,預用硝黃以圖之,此急治補治之說也。
然設使我能及時重用葛根芩連,又何需乎硝黃?我能及時重用葛根湯,又何需乎芩連?溯本窮源,為醫者不當若是乎?昔我治一婦人,舌尖下發一白點,漸内蝕,飲食則□,不能觸鹹味,尤不可碰熱菜。
我曰:此屬熱,宜師白虎湯,服石膏。
婦服之數日,腐點不動,而胃納反差。
聞人言,服黃連可效,竟一劑而愈。
我乃恍然若聞道,知葛根芩連湯與白虎湯本屬并肩,各有主治,不容混淆,設使互易為治,必兩不奏功。
曹穎甫曰:葛根芩連湯既為化熱而設,服之不效,腸胃燥實即為熱病之結果,故佐景謂合承氣法為進一步也。
葛根黃連黃芩湯證其三 徐左美亞十廠六月十二日小便已,陰疼,此本大腸燥氣,熏灼膀胧,《傷寒論》所謂宜大承氣湯之證也。
而治之不當,服某種丸藥,以緻大便日滞,小便轉數,陰疼如故,足腿痠,上及背脊俱痠。
而胃納不減者,陽明燥氣用事也。
阙上略痛,陽明餘熱為病也。
右脈滑大,仍宜大承氣湯。
惟虛者不可重虛,姑宜葛根芩連湯加綠豆,以清下陷之熱,而兼消丸藥之毒。
葛根一兩五錢淡芩三錢川連一錢綠豆一兩生草一錢 【按】吾師所謂小便已陰疼,立大承氣湯者,義詳《傷寒發微》。
本湯之加綠豆,與葛根場之加粳米,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證當用大承氣湯,以其虛,故退一步用葛根芩連湯。
前案,以其實,故進一步合承氣法。
能進者病以速愈,能退者疾乃無危。
夫進退之法,兵家之事也,今吾于醫術亦雲,且凡百證治皆然,第于本案發之。
曹穎甫曰:予用此方不過因熱利而設,初未嘗有退一步想,然亦何嘗非退一步想也。
小便已陰疼,原屬當下之證,設非先經妄下,何至不用硝黃。
比與佐景加硝黃于本方中者适得其反,固知治病用藥,當觀其通,墨守成方,直土木偶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