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訣
關燈
小
中
大
烏随心。
第十五點名巳常,化形為烏獸。
第十六點名九常,逃兇。
第十七點名世常,逃神。
第十八點名明常,逃水成地。
第十九點名玉常,住此作虎。
第二十點名法常,化身為千。
第二十一點名陰常,住此化作龍。
第二十二點名黃常,化為女子,分形為百。
第二十三點名定常,住此化作萬物任心。
第二十四點名飛常,逃身為六畜而人不見。
第二十五點名六常,逃鬼殺人。
步空常之道,始於九常,每造第十一中央星之所,而微祝曰: 四明上元,日月氣明,流光煥曜,二十五星,灌液凝魂,神水散形,蕩穢清練,洞徹幽冥,玉簡青箓,高合刻名,石鏡玉馬,昭知鬼形,藏身靈緯,上朝上清。
鬥第一太清中,有變隐逃元内妃,名空常法垣,字辛正披#1,黃錦帔,丹青飛裙。
第二元星保胎化形内嫔,名空常三瓷,字羅朱嬰,青錦帔,綠羽飛裙。
第三真星六遁七隐上元元母,名空常靈夷,字沖雙兆,青錦帔,繡羽華裙。
第四紐星匿景藏光中元内妃,名空常七列,字橫單盤,紫錦被,黃華羽裙。
第五綱星變體易景鬥中大女,名空常郁書,字疇丘蘭,朱錦帔,紫青飛裙。
第六紀星隐逶散象鬥中中女,名空常氣精,字抱定陵,朱錦帔,青繡飛裙。
第七關星分景萬形鬥中少女,名空常郁墨,字天凡淑,丹錦帔,青華羽裙。
第八帝星化日月水火鬥中高皇左夫人,名空常石啟珠,字落茂華,紫錦帔,繡羽飛裙。
第九尊星化金石山河鬥中高皇右夫人,名空常愛上條,字靈育玄,綠錦帔,翠羽華裙。
九人頭并頹雲髻。
閉氣上罡,先呼九星内妃名字,畢乃蹑星也。
太白橫懸散芒鋒,遂吐三别兩金英,圖沸增宇流場#2,玄室皓郁太白星也。
橫行而懸,散於芒锷,縱布於九天者也。
真人以此星有七芒,常存吐西方三芒,引南方兩芒,於是金華徹目,圖明沸駭,以洞一身,既洞,得與星神入增宇及流揚之宮,宮内有玄室,既晏而遊,拜為真人也。
此皆太白星中宮室名也。
行太上隐書事#3 經曰:行事時,皆北向執隐書而為之者,謂始學真妙,未涉微遠,不解星位之首向,不識玄鬥之指建,故當北向執書,以漸求之耳。
若既解書意,識星轉随時,自宜随鬥所指,按而存步。
如此則無有常向,不為皆向北也。
夫一切北向,自為始學者耳。
恐此将可以意通觸類,不足複問耶。
太上真人步五星之道,以緻五星降室,閉氣上罡,當先呼五星君皇夫人名字,畢乃越罡蹈星。
謂始上罡便頓住呼名字,呼名字畢,乃越歪蹈星耳。
若每至星上,得複重心呼所至星處之名字,益其佳也。
若其煩重難常,但可按舊而行耳。
昔郁沙公、北裡子生、長陵老人,皆按此法而得升天,不以煩難為辭也。
所謂治生者矣。
商販之汲汲,豈憚崄難哉,所期唯錢貨而已耳。
若使求道者常如賈販之用心,亦有何不得仙耶。
但惜初學者皆言專盡勤至,而後辄懈縱,有似車之将敗而百節解落,又似負重之牛造遠足蹇。
末學者之所患,而為得者之所笑,皆如此輩事耳。
苟能心研内鏡者,是為感發乎神,将有靈人發子之蒙,攜辰景之輿矣。
至五星布圖,常向南也,以太白位在西,歲星位在東,按而施之。
所以爾者,五星隐伏,縱橫無常。
不如北鬥列象,常在故一,以定位於五方,不得随星之所在也。
三八景合二十四神,以次念之,亦可一時頓存三八,亦可平旦存上景,日中存中景,夜半存下景,在人意為之也。
若外身幽岩,屏絕人事,内念神阙,攝真朝氣,将可平旦頓存三八景,三時又各重存一景,益當佳也。
但人間多事,此煩難常行耳。
事不得常,為益自薄。
昔西城王君、桐梧上真,皆按此道也。
按《苞玄玉箓白簡青經》雲:不存二十四神,不知三八景名字者,不得為太平民,亦不得為後聖之臣。
受《大洞真經》,應受上道法,衣巾不假人,不同器皿者,車服床寝不共之也。
所以遏穢垢之津路,防其邪風之往來耳。
此甚易行,而以為難,所謂信道不笃,欲飛返沈。
諸修洞房,行步七元者,眠初起、初外時,及臨食畢,先微祝曰: 五皇五通,玉字洞房,回元隐道,豁落七晨,
第十五點名巳常,化形為烏獸。
第十六點名九常,逃兇。
第十七點名世常,逃神。
第十八點名明常,逃水成地。
第十九點名玉常,住此作虎。
第二十點名法常,化身為千。
第二十一點名陰常,住此化作龍。
第二十二點名黃常,化為女子,分形為百。
第二十三點名定常,住此化作萬物任心。
第二十四點名飛常,逃身為六畜而人不見。
第二十五點名六常,逃鬼殺人。
步空常之道,始於九常,每造第十一中央星之所,而微祝曰: 四明上元,日月氣明,流光煥曜,二十五星,灌液凝魂,神水散形,蕩穢清練,洞徹幽冥,玉簡青箓,高合刻名,石鏡玉馬,昭知鬼形,藏身靈緯,上朝上清。
鬥第一太清中,有變隐逃元内妃,名空常法垣,字辛正披#1,黃錦帔,丹青飛裙。
第二元星保胎化形内嫔,名空常三瓷,字羅朱嬰,青錦帔,綠羽飛裙。
第三真星六遁七隐上元元母,名空常靈夷,字沖雙兆,青錦帔,繡羽華裙。
第四紐星匿景藏光中元内妃,名空常七列,字橫單盤,紫錦被,黃華羽裙。
第五綱星變體易景鬥中大女,名空常郁書,字疇丘蘭,朱錦帔,紫青飛裙。
第六紀星隐逶散象鬥中中女,名空常氣精,字抱定陵,朱錦帔,青繡飛裙。
第七關星分景萬形鬥中少女,名空常郁墨,字天凡淑,丹錦帔,青華羽裙。
第八帝星化日月水火鬥中高皇左夫人,名空常石啟珠,字落茂華,紫錦帔,繡羽飛裙。
第九尊星化金石山河鬥中高皇右夫人,名空常愛上條,字靈育玄,綠錦帔,翠羽華裙。
九人頭并頹雲髻。
閉氣上罡,先呼九星内妃名字,畢乃蹑星也。
太白橫懸散芒鋒,遂吐三别兩金英,圖沸增宇流場#2,玄室皓郁太白星也。
橫行而懸,散於芒锷,縱布於九天者也。
真人以此星有七芒,常存吐西方三芒,引南方兩芒,於是金華徹目,圖明沸駭,以洞一身,既洞,得與星神入增宇及流揚之宮,宮内有玄室,既晏而遊,拜為真人也。
此皆太白星中宮室名也。
行太上隐書事#3 經曰:行事時,皆北向執隐書而為之者,謂始學真妙,未涉微遠,不解星位之首向,不識玄鬥之指建,故當北向執書,以漸求之耳。
若既解書意,識星轉随時,自宜随鬥所指,按而存步。
如此則無有常向,不為皆向北也。
夫一切北向,自為始學者耳。
恐此将可以意通觸類,不足複問耶。
太上真人步五星之道,以緻五星降室,閉氣上罡,當先呼五星君皇夫人名字,畢乃越罡蹈星。
謂始上罡便頓住呼名字,呼名字畢,乃越歪蹈星耳。
若每至星上,得複重心呼所至星處之名字,益其佳也。
若其煩重難常,但可按舊而行耳。
昔郁沙公、北裡子生、長陵老人,皆按此法而得升天,不以煩難為辭也。
所謂治生者矣。
商販之汲汲,豈憚崄難哉,所期唯錢貨而已耳。
若使求道者常如賈販之用心,亦有何不得仙耶。
但惜初學者皆言專盡勤至,而後辄懈縱,有似車之将敗而百節解落,又似負重之牛造遠足蹇。
末學者之所患,而為得者之所笑,皆如此輩事耳。
苟能心研内鏡者,是為感發乎神,将有靈人發子之蒙,攜辰景之輿矣。
至五星布圖,常向南也,以太白位在西,歲星位在東,按而施之。
所以爾者,五星隐伏,縱橫無常。
不如北鬥列象,常在故一,以定位於五方,不得随星之所在也。
三八景合二十四神,以次念之,亦可一時頓存三八,亦可平旦存上景,日中存中景,夜半存下景,在人意為之也。
若外身幽岩,屏絕人事,内念神阙,攝真朝氣,将可平旦頓存三八景,三時又各重存一景,益當佳也。
但人間多事,此煩難常行耳。
事不得常,為益自薄。
昔西城王君、桐梧上真,皆按此道也。
按《苞玄玉箓白簡青經》雲:不存二十四神,不知三八景名字者,不得為太平民,亦不得為後聖之臣。
受《大洞真經》,應受上道法,衣巾不假人,不同器皿者,車服床寝不共之也。
所以遏穢垢之津路,防其邪風之往來耳。
此甚易行,而以為難,所謂信道不笃,欲飛返沈。
諸修洞房,行步七元者,眠初起、初外時,及臨食畢,先微祝曰: 五皇五通,玉字洞房,回元隐道,豁落七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