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洞煉真寶經九還金丹妙訣
關燈
小
中
大
經名:大洞煉真寶經妙訣。
唐玄宗時衡嶽道士陳少微撰。
《新唐書·藝文志》着錄。
作者自稱矜黃龍岩穴中遇至人授以靈砂要訣,因述為靈砂七返訣七篇、金丹至訣二章,并為序論。
徒人分此書為二種,幾二卷。
今合并為一。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衆街類。
參考:《雲笈七簽》卷六八、六九。
衡嶽真人陳少微字子明撰 夫還丹本陽九之精,降受二十四真。
真水真火,内外包含,含化五神,五神運氣,積而為砂,積砂成丹,禀積氣極,乃号紫華紅英大還之丹。
大還丹訣,皆因師師相承,傳之口訣,靈文藏於洞府,金簡秘在仙都。
仙人恐絕道源,演述隐文秘言,留傳於世。
遂使後來明俊,博采尋幽,曠日劬勞,終無所悟,漸漬沈溺,倏忽形腐神消,屍魄化為魔魅,探可悲哉。
然大道所運,禀之專精。
專精變通,功必歸於煉汞。
煉汞要妙,備載二章。
二章之中,分為九品。
上三品則抽砂出汞,煉汞投金,修金合藥,合於七篇。
中三品略陳五石之金,四黃伏制,陽金變通。
下三品和合大丹,爐鼎火候,成丹證真之訣。
俱列於九品二章之中也。
證品含元章 《大洞煉真寶經》,皆隐秘真鉛真汞。
真汞之訣者,則上品光明砂中抽得汞,轉更合内水火之氣,然名為真。
而光明砂一斤,其中含汞十四兩。
抽砂出汞品第- 抽出汞。
訣日:先取筋竹為筒,節密處全留三節。
上節開孔,可彈丸許龐。
中節開小孔子,如筋頭許大,容汞溜下處,先鋪厚蠟紙兩重,緻中節之上,次取丹砂細研,入於筒中,以麻緊縛其筒,蒸之一日。
然後以黃泥包袅之,可厚三分,埋入土中,令筒與地面平,筒四面緊築,莫令漏洩其氣,便積薪燒其上,一複令火透其筒上節,汞即流出於下節之中,毫分不折。
忽火小,汞出。
未盡尚重而猶黑紫,依此更燒之。
令其汞合大數足,如紅馬牙、白馬牙、紫靈砂,抽汞一同此訣。
餘别訣飛抽者,損折積多,而同抽訣最妙然,具列於其章上品也。
煉汞添金出砂品第二 同類丹砂雖抽出汞,未可便添合於金化砂,砂終不出,七篇猶未周備。
且投金化砂,秘於煉汞。
其汞則重受内水火之氣,遇本金相投,含化而便生 砂。
煉汞。
訣曰:汞一斤,石硫黃三兩,先梼研為粉,緻於瓷缽中,下着微火,續續下汞,急手研之,令為青砂。
後便将入於瓷瓶中,其瓶子可受一升,以黃土泥緊泥其瓶子外,可厚二分,以蓋合之,緊密固濟。
緻之爐中,用炭一斤,於瓶子四面養之三日。
瓶子四面,長須有一斤炭,三日後,便以武火燒之,可用炭十斤,分為兩分,每一上炭五斤,燒其瓶子。
忽有青焰透出,即以稀泥急塗之,莫令焰出,炭盡為候。
候寒開之,其汞則化成紫砂,分毫無欠,即取黑鉛一斤,将其黑鉛先於鼎中,镕成汁。
次取紫砂細研,投入鉛汁中,歇去火,急手炒令和合為砂。
便緻鼎中細研,鹽覆蓋,可厚二分,緊按令實固武火飛之半日,靈汞即出,分毫無欠。
然依七篇,反#1數投化合金生砂。
如第二反化寶砂,篇中用汞,汞則兩度,用石硫黃燒令成砂,兩度着鉛,卻抽歸汞,添金化砂。
第二反#2英砂用汞,則三度燒抽入用。
第四反出妙砂中用汞,汞則四度抽燒。
第五反化靈砂用汞,汞還五度抽煉。
第六反出神砂甩汞,汞亦須六度燒抽。
如七反化出玄真绛霞砂用汞,汞一依前七度,着石硫黃燒成紫砂,七度用黑鉛抽歸靈汞,每度燒皆用石硫黃三兩,卻抽歸汞,則用黑鉛一斤,轉轉燒抽火候,一依前訣。
其汞燒抽變煉,則含其内,水火之精氣,亦合於七篇之大數。
自然水火金三光禀氣,相會合精,而化靈證真也。
修金合藥品第三 且陽元之魂,遇陰氣所感,伏形成魄,謂之兌金。
兌金則見陰質,而更含藥精,漸令去其滞氣,靈汞投化,轉轉增光,反濁歸清,然後正陽之體。
其修金用藥,窮真合元,令其靈通於七篇也。
空青、曾青,甲乙之氣,赤金之精,精結受其陰靈而所化也。
功能成汞為金,倦經号日秋石,金之隐名也,與丹砂類合。
丹砂亦号曰秋石。
其曾青出於蜀川、蔚州、鄂州,始興但出赤金,處年古即生,從寶至空,從空而曾,故号曾也。
形如黃連。
累累相綴。
又似蚯蚓糞,方棱色深,如波斯青黛,層層而生,打之如金聲,是其真也。
空青似楊梅,新從坎中出打破,其中有水,久而即乾,如珠金星璨璨,近泉而生,常含其潤,受極陰之氣,與硝石同功
唐玄宗時衡嶽道士陳少微撰。
《新唐書·藝文志》着錄。
作者自稱矜黃龍岩穴中遇至人授以靈砂要訣,因述為靈砂七返訣七篇、金丹至訣二章,并為序論。
徒人分此書為二種,幾二卷。
今合并為一。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衆街類。
參考:《雲笈七簽》卷六八、六九。
衡嶽真人陳少微字子明撰 夫還丹本陽九之精,降受二十四真。
真水真火,内外包含,含化五神,五神運氣,積而為砂,積砂成丹,禀積氣極,乃号紫華紅英大還之丹。
大還丹訣,皆因師師相承,傳之口訣,靈文藏於洞府,金簡秘在仙都。
仙人恐絕道源,演述隐文秘言,留傳於世。
遂使後來明俊,博采尋幽,曠日劬勞,終無所悟,漸漬沈溺,倏忽形腐神消,屍魄化為魔魅,探可悲哉。
然大道所運,禀之專精。
專精變通,功必歸於煉汞。
煉汞要妙,備載二章。
二章之中,分為九品。
上三品則抽砂出汞,煉汞投金,修金合藥,合於七篇。
中三品略陳五石之金,四黃伏制,陽金變通。
下三品和合大丹,爐鼎火候,成丹證真之訣。
俱列於九品二章之中也。
證品含元章 《大洞煉真寶經》,皆隐秘真鉛真汞。
真汞之訣者,則上品光明砂中抽得汞,轉更合内水火之氣,然名為真。
而光明砂一斤,其中含汞十四兩。
抽砂出汞品第- 抽出汞。
訣日:先取筋竹為筒,節密處全留三節。
上節開孔,可彈丸許龐。
中節開小孔子,如筋頭許大,容汞溜下處,先鋪厚蠟紙兩重,緻中節之上,次取丹砂細研,入於筒中,以麻緊縛其筒,蒸之一日。
然後以黃泥包袅之,可厚三分,埋入土中,令筒與地面平,筒四面緊築,莫令漏洩其氣,便積薪燒其上,一複令火透其筒上節,汞即流出於下節之中,毫分不折。
忽火小,汞出。
未盡尚重而猶黑紫,依此更燒之。
令其汞合大數足,如紅馬牙、白馬牙、紫靈砂,抽汞一同此訣。
餘别訣飛抽者,損折積多,而同抽訣最妙然,具列於其章上品也。
煉汞添金出砂品第二 同類丹砂雖抽出汞,未可便添合於金化砂,砂終不出,七篇猶未周備。
且投金化砂,秘於煉汞。
其汞則重受内水火之氣,遇本金相投,含化而便生 砂。
煉汞。
訣曰:汞一斤,石硫黃三兩,先梼研為粉,緻於瓷缽中,下着微火,續續下汞,急手研之,令為青砂。
後便将入於瓷瓶中,其瓶子可受一升,以黃土泥緊泥其瓶子外,可厚二分,以蓋合之,緊密固濟。
緻之爐中,用炭一斤,於瓶子四面養之三日。
瓶子四面,長須有一斤炭,三日後,便以武火燒之,可用炭十斤,分為兩分,每一上炭五斤,燒其瓶子。
忽有青焰透出,即以稀泥急塗之,莫令焰出,炭盡為候。
候寒開之,其汞則化成紫砂,分毫無欠,即取黑鉛一斤,将其黑鉛先於鼎中,镕成汁。
次取紫砂細研,投入鉛汁中,歇去火,急手炒令和合為砂。
便緻鼎中細研,鹽覆蓋,可厚二分,緊按令實固武火飛之半日,靈汞即出,分毫無欠。
然依七篇,反#1數投化合金生砂。
如第二反化寶砂,篇中用汞,汞則兩度,用石硫黃燒令成砂,兩度着鉛,卻抽歸汞,添金化砂。
第二反#2英砂用汞,則三度燒抽入用。
第四反出妙砂中用汞,汞則四度抽燒。
第五反化靈砂用汞,汞還五度抽煉。
第六反出神砂甩汞,汞亦須六度燒抽。
如七反化出玄真绛霞砂用汞,汞一依前七度,着石硫黃燒成紫砂,七度用黑鉛抽歸靈汞,每度燒皆用石硫黃三兩,卻抽歸汞,則用黑鉛一斤,轉轉燒抽火候,一依前訣。
其汞燒抽變煉,則含其内,水火之精氣,亦合於七篇之大數。
自然水火金三光禀氣,相會合精,而化靈證真也。
修金合藥品第三 且陽元之魂,遇陰氣所感,伏形成魄,謂之兌金。
兌金則見陰質,而更含藥精,漸令去其滞氣,靈汞投化,轉轉增光,反濁歸清,然後正陽之體。
其修金用藥,窮真合元,令其靈通於七篇也。
空青、曾青,甲乙之氣,赤金之精,精結受其陰靈而所化也。
功能成汞為金,倦經号日秋石,金之隐名也,與丹砂類合。
丹砂亦号曰秋石。
其曾青出於蜀川、蔚州、鄂州,始興但出赤金,處年古即生,從寶至空,從空而曾,故号曾也。
形如黃連。
累累相綴。
又似蚯蚓糞,方棱色深,如波斯青黛,層層而生,打之如金聲,是其真也。
空青似楊梅,新從坎中出打破,其中有水,久而即乾,如珠金星璨璨,近泉而生,常含其潤,受極陰之氣,與硝石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