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經

關燈
中,辄兩三過叩齒,以招神會靈,充和血炁,使靈津滿,帝一欣宅,所謂沖炁不勞,啟而不洩也。

    學生之法,不可泣淚及多唾洩,此皆為損液漏津,使腦大竭。

    是以真人道士,常吐納咽味,以和六液。

     甲寅、庚申之日,是屍鬼競亂,精神躁穢之日也。

    不可與夫妻同席,及言語面會。

    常當清齋不寝,警備其日,遣諸可欲。

     凡五卯之日,常當清齋入室,東向心拜,存神念炁,期感神明,亦适意所陳矣。

    常如此者,玉女降侍。

     常以本命之日,向其方面叩齒三通,心存再拜,而微咒曰: 太一填生,三炁合真,胎室上景,母玄父元,生我五藏,攝我精神,下灌玉液,上朝泥丸,夕練七魄,朝和三魂,右命玉華,左嘯金晨,令我神仙,役靈使真,常保利津,飛行十天。

    咒畢,又心拜四方,叩齒三通,咽液三過。

    此名為太上咒生隐朝胎元之道也。

    常能行之,令人魂魄保守,長生神仙。

     凡入室燒香,皆當對席心拜,叩齒陰咒,适意所陳,唯使精專,必獲靈感。

     凡人常當存思,識己之形容,極使仿髴對在我前,使面上常有日月之光,洞照一形,使日在左,月在右,去面前令九寸。

    存畢,乃啄齒三通,微咒曰: 元胎上真,雙景二玄,右抱七魄,左把三魂,令我神明,與形常存。

    咒畢,又叩齒三七通,咽液七過。

    此名為帝君錄形,抱魂制魄之道,使人聰明,神仙長生不死。

    若不得咒者,亦可單存之耳。

    又學道之士當先檢制魂魄,消滅屍鬼。

     常以月晦朔之日,及庚申、甲寅之日,當清齋入室,沐浴塵垢,正席而坐,得不眠者益佳。

    當以真朱筆點左目眦下,雄黃筆點右鼻孔下,令小半入谷裡也。

    點畢,先叩齒三通,微咒曰: 二景飛纏,朱黃散姻,炁攝虛邪,屍穢沉泯,和魂煉魄,合形大神,令我不死,萬壽永全,聰明徹視,長亨利津。

    咒畢,又啄齒三通,咽液三過,并以右手第二指鑷左目訾下,又以左手第二指鑷右鼻孔下,各七過。

    當陰按之,勿舉手也。

    於是都畢。

    按此二處,是七魄遊屍之門戶,殘精賊邪之津矣。

    故受朱黃之精,塞屍鬼之路,二景之熏滅,淫亂之炁也。

    此太極上法,常能行之,則魂和魄柔,屍穢散絕,長生神仙,通靈徹視。

    行之三年,色念都泯矣。

     凡上清叩齒咽液法,皆各有方,先後有次,不得亂雜,使真靈混錯也。

    夫叩齒以命神,咽炁以和真,納和因六液以運入,制神須鳴鼓而行列矣。

    凡存修上法,禮咒之時,皆先啄齒,上下相叩,勿左右也。

    一呼一吸,令得三叩為善。

    須禮咒畢,更又叩齒,乃得咽諸炁液耳。

    此名為呼神和真,以求升仙者也。

    吾屢見僞俗之人,或誤定經文,先後雜亂,無有次序,用以無益,良可悲也。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經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