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經

關燈
經名: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經。

    撰人不詳,約出矜南北朝。

    言存神養生法術。

    《無上秘要》卷四七稱此經原本有四訣八卷。

    現僅殘存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正一部。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經 三元流珠經,司命之所行,其道妙大,五經之尊。

    受之用白真珠,員正明朗,大如桐子者三百六十五枚,應星宿之度,日月所會之期。

    绛黃二帛各二十四尺,誓陰陽靈官,延昌和之道,質二十四炁,結盟清齋,啟告而付。

    三百年一傳,滿五授止,不得複出。

    此太極公卿司命之道也。

     凡人兩眉之間近上,卻入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丹田,四寸為流珠。

    流珠宮内有上太一君,寶座光明,冠於紫房,司命往還,谘禀命錄,有過則削生注死,有功則除死上生。

    生生之人,謹遵此法,立功無過,司命奏言,請上太一增算益年。

    雖未及四宮雌一之妙,實五官雄一之高矣。

     凡修《太微黃書》八卷,精密有效,乃見流珠,不見流珠,淪溺八生,往還勞苦,無由升玄。

    玄升之要,在乎流珠,珠明上宮,流光九府,内外洞徹,無礙無拘,逍遙九天之上,遊宴三清之裡。

     九台符 上清真人馮先生口訣 夫學生之道,當先治病,不使體有虛邪,及血少腦減,津液穢滞也。

    此不先治,雖服食行炁,無益於身。

    昔有道士王仲甫者,少乃有意好事神仙,常吸引三景餐霞之法,四十餘年,都不覺益,其子亦學,服之足一十八年,白日升天。

    後南嶽真人忽降仲甫,而教之曰:子所以不得升度者,以子身有大病,腦宮虧臧,筋液不注,靈津未溢,雖複接景餐霞,故未為身益。

    仲甫遂因服藥治病,兼修其事,又一十八年,亦白日升天,今在玄洲,受書為中嶽真人,領九玄之司,于今在也。

     夫學生之夫,必愛炁養神,服食治病,使腦宮填滿,玄精不傾,然後可以存神服靈,咀吸三景耳。

    若數行交接,漏洩施瀉者,則炁穢神亡,精虛枯竭,雖複玄挺玉箓,金書太極者,将亦何解於非生乎。

    在昔先師,常誡我於斯事雲:學生之人,一接則傾一年之藥勢,二接則傾二年之藥勢,過三往則所傾之藥,都亡於身矣。

    是以真仙之士,常慎如此,以為生生之大忌也。

     夫學道者,惟欲愛炁養神,閉炁使極,吐炁使微,又不得多言語,大呼喚,令神勞炁損。

    如此以學,皆非養生。

    凡存神炁行真仙之事者,又不得以衣物借人,亦不得服非己物,諸是巾褐履屐之具,皆使鮮盛。

    三魂七魄或栖其中,亦為五神之炁常忌,污沾之熏故也。

    又八節之日,皆當齋淨,謀諸善事,以營於道之方也。

    慎不可以其日忿争喜怒,及行威刑,皆天人忌,為重罪也。

     凡研味至道,及誦讀神經者,十言、二十言中,辄當一二過舔唇咽液,百言、五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