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脈色

關燈
> 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

    (針刺十六。

    )
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

    脈氣上虛尺虛,是謂重虛。

    經絡皆實,是寸脈急而尺緩也。

    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口熱而尺寒也。

    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脈口寒澀也。

    寒氣暴上,脈滿而實,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

    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

    其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澀而不應也。

    從則生,逆則死。

    (疾病十六。

    )
邪氣來也緊而疾,谷氣來也徐而和。

    (針刺八。

    )
脈急則引,脈大以弱則欲安靜,用力無勞也。

    (針刺二十九。

    )
帝曰:脈從而病反者,其診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

    帝曰:諸陰之反,其脈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

    (标本一。

    )
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

    故陰陽俱靜俱動,若引繩相傾者病。

    (經絡十三。

    )
脈盛血少,此謂反也。

    脈少血多,此謂反也。

    (疾病二十一。

    )
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

    人迎盛堅者傷于寒,氣口盛堅者傷于食。

    (脈色三十二。

    )
脈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于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空,不與衆同,是以知其何脈之動也。

    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

    (經絡六。

    )
夫脾虛浮似肺,腎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腎,此皆工之所時亂也。

    夫浮而弦者,是腎不足也。

    沉而石者,是腎氣内着也。

    今夫脈浮大虛者,是脾氣之外絕,去胃外歸陽明也。

    (疾病類九。

    )
鼓一陽曰鈎,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

    (疾病六。

    )
手太陰、足太陰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手少陰、足少陰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手厥陰、足厥陰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

    虛者,俱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陽明、足陽明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手太陽、足太陽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手少陽、足少陽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

    虛者,俱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疾病十。

    )
陰氣大盛,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

    陽氣大盛,則陰氣弗能榮也,故曰格。

    陰陽俱盛,不能相榮,故曰關格。

    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

    (經絡二十二。

    )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

    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

    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

    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

    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

    脈口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陰,溢陰為内關,内關不通死不治。

    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

    (針刺二十八。

    又二十九略同。

    )
南北政。

    天地之變,無以脈診。

    尺寸反,陰陽交。

    (運氣五。

    )
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

    (疾病五十三。

    )
應則順,否則逆,逆則變生,變生則病。

    物生其應也,氣脈其應也。

    (運氣六。

    )
消瘅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疾病六十。

    )
癫疾脈。

    (疾病六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