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刺腰痛

關燈
(《素問·刺腰痛論》全《骨空論》《靈樞·雜病篇》) 足太陽脈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素問·刺腰痛篇》全。

    足太陽之脈,下項循肩内,挾脊抵腰中,故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也。

    尻,開高切,臀也。

    )
刺其中、太陽正經出血,春無見血。

    (中,委中也,一名血。

    太陽正經,昆侖也。

    太陽合腎水,水王于冬而衰于春,故刺太陽經者春無見血。

    ,隙同。

    )
少陽令人腰痛,如以針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顧,(少陽之氣應風木,陽分受之,故如以針刺其皮中。

    循循然,遲滞貌,謂其舉動不便也。

    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下胸中,循脅裡下行身足之側,故身不可以俯仰,頭不可以回顧。

    俯,俯同。

    )
刺少陽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夏無見血。

    (膝外側之高骨獨起者,乃骨之上端,所以成立其身,故曰成骨。

    其端則陽關穴也。

    少陽合肝木,木王于春而衰于夏,故刺少陽經者,夏無見血。

    )
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者,善悲,(足陽明之筋,上循脅屬脊;足陽明之脈,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其支别者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循腹裡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故令人腰痛不可以顧。

    顧如有見者,見鬼怪之謂也。

    善悲者,神不足則悲也。

    陽明氣衰而陰邪侮之,故證見如此。

    )
刺陽明于前三,上下和之出血,秋無見血。

    (前三,即三裡也。

    上下和之,兼上下巨虛而言也。

    秋時胃土退氣,故刺陽明者秋無見血。

    音杭,又形敬切。

    音委。

    )
足少陰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足少陰之脈,貫脊内屬腎也。

    按:此前少足太陰腰痛一證,必古文之脫簡也。

    )
刺少陰于内踝上二,春無見血,出血太多,不可複也。

    (内踝上二,足少陰之複溜也。

    春時木旺水衰,故刺足少陰者,春無見血。

    若出血太多,則腎氣不可複也。

    )
厥陰之脈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王氏曰:足厥陰之支者,與太陰少陽之脈,同結于腰踝下中下之間,故令人腰痛。

    肝主筋,肝病則筋急,故令腰中如張弓弩弦。

    )
刺厥陰之脈,在踵魚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腿肚也。

    踵,足跟也。

    魚腹,之形如魚腹也。

    踵之間,魚腹之外,循之累累然者,即足厥陰之絡,蠡溝穴也。

    音篆。

    )
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

    (善言默默然者,善于言語默默也,即不能發聲之謂。

    肝病從風,人多昏冒,故不爽慧。

    三,三刺其處也。

    )
解脈令人腰痛,痛而引肩,目KTKT然,時遺溲,刺解脈,在膝筋肉分間外廉之橫脈出血,血變而止。

    (解脈,足太陽經之散行脈也。

    其脈循肩,故痛而引肩。

    其起在目内,故目KTKT然。

    其屬膀胱,故令遺溲。

    當刺解脈之在膝後者,即中橫文兩筋間,弩肉高起之處,則中之分,此足太陽之血也。

    若之外廉,有血絡橫見,盛滿而紫黑者,刺之當見黑血。

    必候其血色變赤,乃止其針,此亦足太陽經之腰痛也。

    KT音荒。

    ,隙同。

    )
解脈令人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善恐,刺解脈,在中結絡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見赤血而已。

    (複言解脈者,謂太陽支脈,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中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