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機
關燈
小
中
大
(素問至真要大論)
帝曰: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
(風寒暑濕燥火,天之六氣也。
氣之正者為化,氣之邪者為變,故曰之化之變也。
)經言盛者瀉之,虛者補之,餘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
餘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應,由拔刺雪污,工巧神聖,可得聞乎?(錫,賜也。
十全,無一失也。
桴,鼓槌也。
由,猶同。
拔刺雪污,去病如拾也。
又詳義見針刺類五十二。
難經曰: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
又曰:以外知之曰聖,以内知之曰神。
桴音孚。
)岐伯曰: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
(病随氣動,必察其機,治之得其要,是無失氣宜也。
愚按:氣交變、五常政、至真要等論,皆詳言五運六氣各有太過不及,而天時民病變必因之,故有淫勝、反勝、客勝、主勝之異。
蓋氣太過則亢極而實,氣不及則被侮而虛,此陰陽盛衰自然之理也。
本篇随至真要大論之末,以統言病機,故藏五氣六,各有所主,或實或虛,則亦無不随氣之變而病有不同也。
即如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矣,若木勝則四肢強直而為掉,風動于上而為眩,脾土受邪,肝之實也;木衰則血不養筋而為掉,氣虛于上而為眩,金邪乘木,肝之虛也。
又如諸痛癢瘡皆屬于心矣,若火盛則熾熱為癰,心之實也;陽衰則陰勝為疽,心之虛也。
五髒六氣,虛實皆然,故本篇首言盛者瀉之,虛者補之;末言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
蓋既以氣宜言病機矣,又特以盛虛有無四字,貫一篇之首尾,以盡其義,此正先聖心傳,精妙所在,最為吃緊綱領。
奈何劉完素未之詳審,略其颠末,獨取其中一十九條,演為原病式,皆偏言盛氣實邪,且于十九條中,凡歸重于火者十之七八,至于不及虛邪則全不相顧。
又曰:其為治者,但當瀉其過甚之氣,以為病本,不可反誤治其兼化也。
立言若此,虛者何堪?故樓氏指其治法之偏,誠非過也。
夫病機為入道之門,為跬步之法,法有未善,而局人心目,初學得之,多緻終身不能超脫,習染既久,流弊日深,所以近代醫家,舉動皆河間遺風,其于瀉假熱,伐真虛,複人于反掌間者,比比皆然,不忍見也。
或諱之曰:河間當胡元之世,其風聲氣習,本有不同,因時制宜,故為是論。
即或有之,則世變風移,今非昔比,設欲率由其舊,恐冰炭鈎繩,不相符也。
心切憫之,不容不辨。
)帝曰:願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于肝。
(風類不一,故曰諸風。
掉,搖也。
眩,運也。
風主動搖,木之化也,故屬于肝。
其虛其實,皆能緻此。
如發生之紀,其動掉眩巅疾,厥陰之複,筋骨掉眩之類者,肝之實也。
又如陽明司天,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者,燥金之盛,肝受邪也;太陰之複,頭頂痛重而掉螈尤甚者,木不制土,濕氣反勝,皆肝之虛也。
故衛氣篇曰:下虛則厥,上虛則眩。
亦此之謂。
凡實者宜涼宜瀉,虛則宜補宜溫,反而為之,禍不旋踵矣。
餘治仿此。
掉,提料切。
)諸寒收引,皆屬于腎。
(收,斂也。
引,急也。
腎屬水,其化寒,凡陽氣不達,則營衛凝聚,形體拘攣,皆收引之謂。
如太陽之勝為筋肉拘苛血脈凝泣,歲水太過為陰厥、為上下中寒,水之實也。
歲水不及為足痿清厥,涸流之紀其病癃閉,水之虛也。
水之虛實,皆本于腎。
) 諸氣郁,皆屬于肺。
(,喘急也。
郁,痞悶也。
肺屬金,其化燥,燥金盛則清邪在肺而肺病有餘,如歲金太過,甚則喘咳逆氣之類是也。
金氣衰則火邪勝之而肺病不足,如從革之紀其發喘咳之類是也。
肺主氣,故諸氣郁者,其虛其實,皆屬于肺。
音憤。
)諸濕腫滿,皆屬于脾。
(脾屬土,其化濕,土氣實則濕邪盛行,如歲土太過,則飲發中滿食減,四肢不舉之類是也。
土氣虛則風木乘之,寒水侮之,如歲木太過,脾土受邪,民病腸鳴腹支滿;卑監之紀,其病留滿痞塞;歲水太過,甚則腹大胫腫之類是也。
脾主肌肉,故諸濕腫滿等證,虛實皆屬于脾。
)諸熱瞀螈,皆屬于火。
(瞀,昏悶也。
螈,抽掣也。
邪熱傷神則瞀,亢陽傷血則螈,故皆屬于火。
然歲火不及,則民病兩臂内痛,郁冒朦昧;歲水太過,則民病身熱煩心躁悸,渴而妄冒。
此義火之所以有虛實也。
瞀,茂、務二音。
螈音翅。
)諸痛癢瘡,皆屬于心。
(熱甚則瘡痛,熱微則瘡癢。
心屬火,其化熱,故瘡瘍皆屬于心也。
然赫曦之紀,其
(風寒暑濕燥火,天之六氣也。
氣之正者為化,氣之邪者為變,故曰之化之變也。
)經言盛者瀉之,虛者補之,餘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
餘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應,由拔刺雪污,工巧神聖,可得聞乎?(錫,賜也。
十全,無一失也。
桴,鼓槌也。
由,猶同。
拔刺雪污,去病如拾也。
又詳義見針刺類五十二。
難經曰: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
又曰:以外知之曰聖,以内知之曰神。
桴音孚。
)岐伯曰: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
(病随氣動,必察其機,治之得其要,是無失氣宜也。
愚按:氣交變、五常政、至真要等論,皆詳言五運六氣各有太過不及,而天時民病變必因之,故有淫勝、反勝、客勝、主勝之異。
蓋氣太過則亢極而實,氣不及則被侮而虛,此陰陽盛衰自然之理也。
本篇随至真要大論之末,以統言病機,故藏五氣六,各有所主,或實或虛,則亦無不随氣之變而病有不同也。
即如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矣,若木勝則四肢強直而為掉,風動于上而為眩,脾土受邪,肝之實也;木衰則血不養筋而為掉,氣虛于上而為眩,金邪乘木,肝之虛也。
又如諸痛癢瘡皆屬于心矣,若火盛則熾熱為癰,心之實也;陽衰則陰勝為疽,心之虛也。
五髒六氣,虛實皆然,故本篇首言盛者瀉之,虛者補之;末言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
蓋既以氣宜言病機矣,又特以盛虛有無四字,貫一篇之首尾,以盡其義,此正先聖心傳,精妙所在,最為吃緊綱領。
奈何劉完素未之詳審,略其颠末,獨取其中一十九條,演為原病式,皆偏言盛氣實邪,且于十九條中,凡歸重于火者十之七八,至于不及虛邪則全不相顧。
又曰:其為治者,但當瀉其過甚之氣,以為病本,不可反誤治其兼化也。
立言若此,虛者何堪?故樓氏指其治法之偏,誠非過也。
夫病機為入道之門,為跬步之法,法有未善,而局人心目,初學得之,多緻終身不能超脫,習染既久,流弊日深,所以近代醫家,舉動皆河間遺風,其于瀉假熱,伐真虛,複人于反掌間者,比比皆然,不忍見也。
或諱之曰:河間當胡元之世,其風聲氣習,本有不同,因時制宜,故為是論。
即或有之,則世變風移,今非昔比,設欲率由其舊,恐冰炭鈎繩,不相符也。
心切憫之,不容不辨。
)帝曰:願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于肝。
(風類不一,故曰諸風。
掉,搖也。
眩,運也。
風主動搖,木之化也,故屬于肝。
其虛其實,皆能緻此。
如發生之紀,其動掉眩巅疾,厥陰之複,筋骨掉眩之類者,肝之實也。
又如陽明司天,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者,燥金之盛,肝受邪也;太陰之複,頭頂痛重而掉螈尤甚者,木不制土,濕氣反勝,皆肝之虛也。
故衛氣篇曰:下虛則厥,上虛則眩。
亦此之謂。
凡實者宜涼宜瀉,虛則宜補宜溫,反而為之,禍不旋踵矣。
餘治仿此。
掉,提料切。
)諸寒收引,皆屬于腎。
(收,斂也。
引,急也。
腎屬水,其化寒,凡陽氣不達,則營衛凝聚,形體拘攣,皆收引之謂。
如太陽之勝為筋肉拘苛血脈凝泣,歲水太過為陰厥、為上下中寒,水之實也。
歲水不及為足痿清厥,涸流之紀其病癃閉,水之虛也。
水之虛實,皆本于腎。
) 諸氣郁,皆屬于肺。
(,喘急也。
郁,痞悶也。
肺屬金,其化燥,燥金盛則清邪在肺而肺病有餘,如歲金太過,甚則喘咳逆氣之類是也。
金氣衰則火邪勝之而肺病不足,如從革之紀其發喘咳之類是也。
肺主氣,故諸氣郁者,其虛其實,皆屬于肺。
音憤。
)諸濕腫滿,皆屬于脾。
(脾屬土,其化濕,土氣實則濕邪盛行,如歲土太過,則飲發中滿食減,四肢不舉之類是也。
土氣虛則風木乘之,寒水侮之,如歲木太過,脾土受邪,民病腸鳴腹支滿;卑監之紀,其病留滿痞塞;歲水太過,甚則腹大胫腫之類是也。
脾主肌肉,故諸濕腫滿等證,虛實皆屬于脾。
)諸熱瞀螈,皆屬于火。
(瞀,昏悶也。
螈,抽掣也。
邪熱傷神則瞀,亢陽傷血則螈,故皆屬于火。
然歲火不及,則民病兩臂内痛,郁冒朦昧;歲水太過,則民病身熱煩心躁悸,渴而妄冒。
此義火之所以有虛實也。
瞀,茂、務二音。
螈音翅。
)諸痛癢瘡,皆屬于心。
(熱甚則瘡痛,熱微則瘡癢。
心屬火,其化熱,故瘡瘍皆屬于心也。
然赫曦之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