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陰陽二十五人

關燈


    嚴嚴,莊重貌。

    凡此廉廉之類者,皆所以表金形之象也。

    ) 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

    (羽為水音。

    水形之人,總言水氣之全者也。

    音屬上羽,而象類北方之黑帝。

    )
其為人黑色,(水色黑也。

    )
面不平,(水有波也。

    )
大頭,(水面廣也。

    )
廉頤,(高流急也。

    )
小肩,(支流細也。

    )
大腹,(容物如海也。

    )
動手足,發行搖身,(水流動也。

    )
下尻長,(水流長也。

    )
背延延然。

    (亦長意也。

    )
不敬畏,(任性趨下,不向上也。

    )
善欺人,(水無實也。

    )
戮死,(水無恒情,故多厄也。

    )
能秋冬不能春夏。

    (水王秋冬,衰于春夏也。

    )
春夏感而病生,足少陰汗汗然。

    (足少陰,腎水經也。

    汗汗,濡潤貌。

    此言足少陰,下言足太陽者,以少陰太陽為表裡,而皆屬于水也。

    )
大羽之人,比于右足太陽,太陽之上頰頰然。

    (以水形而應于右之上者,是為大羽之人,而屬于右足太陽之上也。

    頰頰,得色貌。

    此下詳義同前木形注中。

    )
少羽之人,比于左足太陽,太陽之下纡纡然。

    (應在左之下者,是為少羽之人,而屬于左足太陽之下也。

    纡纡,曲折貌。

    )
衆之為人,比于右足太陽,太陽之下潔潔然。

    (衆,常也。

    一曰加之人。

    應在右之下者,曰衆之為人,而屬于右足太陽之下也。

    潔潔,清淨貌。

    諸形皆言大少,而此獨曰衆,意者水形多變,而此獨潔潔,故可同于衆也。

    )
桎之為人,比于左足太陽,太陽之上安安然。

    (桎,窒同,局窒不通之義。

    居左之上者曰桎之為人,而屬于左足太陽之上也。

    安安,定靜貌。

    諸不言桎而此獨言者,蓋以水性雖流,而為器所局,則安然不動,故雲桎也。

    凡此頰頰之類者,皆所以表水形之象也。

    )
是故五形之人二十五變者,衆之所以相欺者是也。

    (形分為五,而又分為二十五,禀賦既偏,則不免強弱勝負之相欺,故惟不偏不易,而鐘天地之正氣者,斯為陰陽和平之人,是以有聖跖賢愚之别也。

    )
黃帝曰:得其形不得其色何如?岐伯曰:形勝色、色勝形者,至其勝時年加,感則病行,失則憂矣。

    (此言形色當相合,否則為病矣。

    得其形者,如上文之所謂二十五形也。

    形勝色者,如以木形人而色見黃也。

    色勝形者,如以木形人而色見白也。

    勝時年者,如木王土衰,而又逢丁壬之木運,或東方之幹支,或厥陰氣候之類,值其王氣相加,而感之則病矣。

    既病而再有疏失,乃可憂也。

    )
形色相得者,富貴大樂。

    (氣質調和也。

    )
黃帝曰:其形色相勝之時年,加可知乎?(此言形色之相勝者,複有年忌之當知也。

    )
岐伯曰:凡年忌下上之人,大忌常加七歲。

    (年忌者,忌有常數,所以示人之避患也。

    下上之人,如上文五形或上或下之人,其年忌常以七歲為始。

    )
十六歲、二十五歲、三十四歲、四十三歲、五十二歲、六十一歲,皆人之大忌,不可不自安也。

    (此言年忌始于七歲,以至六十一歲,皆遞加九年者,蓋以七為陽之少,九為陽之老,陽數極于九而極必變,故自七歲以後,凡遇九年,皆為年忌。

    )
感則病行,失則憂矣。

    當此之時,無為奸事,是謂年忌。

    (當年忌之年,易于感病,失則為憂,故尤宜知慎也。

    )
黃帝曰:夫子之言脈之上下,血氣之候,以知形氣奈何?岐伯曰:足陽明之上,血氣盛則髯美長;血少氣多則髯短;故氣少血多則髯少;血氣皆少則無髯,兩吻多畫。

    (此下言手足三陽之外候也。

    足陽明胃經之脈行于上體者,循鼻外挾口環唇,故此經氣血之盛衰,皆形見于口旁之髯也。

    吻,口角也。

    畫,紋也。

    陽明血氣不充,兩吻故多紋畫。

    )
足陽明之下,血氣盛則下毛美長至胸;血多氣少則下毛美短至臍,行則善高舉足,足趾少肉,足善寒;(足陽明之脈行于下體者,由歸來至氣街,陰陽總宗筋之會,會于氣街而陽明為之長,故形見于下毛,而或有至胸至臍也。

    行則善高舉足者,因其血多。

    蓋四肢皆禀氣于胃,足受血而能步也。

    足趾少肉足善寒者,因其氣少。

    蓋四肢者諸陽之本,陽氣不足,則指少肉而善寒也。

    )
血少氣多則肉而善瘃;(瘃,寒腫也。

    血少氣多則浮見于外,故下體肉分多為腫也。

    瘃音竹。

    )
血氣皆少則無毛,有則稀枯悴,善痿厥足痹。

    (悴,憔悴也。

    足陽明為五髒六腑之海,主潤宗筋,束骨而利機關也。

    今氣血俱少于下,故為痿厥足痹等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