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陰陽二十五人

關燈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全) 黃帝曰:餘聞陰陽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間,六合之内,不離于五,人亦應之。

    (由陰陽而化五行,所以天地萬物之理,總不離五,而人身之相應者,亦惟此耳。

    按:本節引前通天篇少師之答,而此雲伯高者,豈少師即伯高之别稱耶?無考矣。

    )
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陰陽之人不與焉,其态又不合于衆者五,餘已知之矣。

    願聞二十五人之形,血氣之所生,别而以候,從外知内何如?(五行之中,又各有五,如下文以五形之人,而又分左之上下,右之上下,是為五矣。

    五而五之,計有二十五人也。

    然此言五行之詳,非若前通天篇所謂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和平五态而已,故曰陰陽之人不與焉,又不合于衆者五也。

    别而以候,欲别其外而知其内也。

    與,去聲。

    别,入聲。

    )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此先師之秘也,雖伯高猶不能明之也。

    黃帝避席遵循而卻曰:餘聞之,得其人弗教,是謂重失,得而洩之,天将厭之。

    餘願得而明之,金櫃藏之,不敢揚之。

    岐伯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異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黃帝曰:願卒聞之。

    (卒,盡也。

    )
岐伯曰:慎之慎之,臣請言之。

    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蒼帝。

    (比,屬也,下同。

    角為木音,蒼為木色,木形之人,言禀木氣之全者也,音比上角,而象類東方之蒼帝。

    )
其為人蒼色小頭,(象木之巅也。

    )
長面,(木形長也。

    )
大肩背,(木身大也。

    )
直身,(木體直也。

    )
小手足。

    (木枝細也,此上以體象而言。

    )
好有才,(随斫成材,木之用也。

    )
勞心,(發生無窮,木之化也。

    )
少力,(木性柔也。

    )
多憂勞于事,(木不能靜也。

    )
能春夏不能秋冬。

    (木得陽而生長,得陰而凋落,此以性而言也。

    能,耐同,下彼此。

    )
感而病生,足厥陰佗佗然。

    (足厥陰,肝木之經也。

    肝主筋,為罷極之本,故曰佗佗然。

    佗佗,筋柔遲重之貌。

    足厥陰為木之髒,足少陽為木之腑,此言髒而下言腑者,蓋以厥陰少陽為表裡,而髒為腑之主耳。

    故首雲上角厥陰者,總言木形之全也;後雲大角左角HT角判角少陽者,分言木形之詳也。

    茲于上角而分左右,左右而又分上下,正以明陰陽之中複有陰陽也。

    餘準此。

    佗音駝。

    )
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陽,少陽之上遺遺然。

    (禀五形之偏者各四,曰左之上下,右之上下。

    而此言木形之左上者,是謂大角之人也。

    其形之見于外者,屬于左足少陽之經,如下文所謂足少陽之上,氣血盛則通髯美長,以及血氣多少等辨,正合此大角之人也。

    遺遺,柔退貌。

    愚按:通天篇有雲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是統言大體而分其陰陽五态也;此以木火土金水五形之人,而複各分其左右上下,是于各形之中,而又悉其太少之義耳。

    總皆發明禀賦之異,而示人以變化之不同也。

    大,太同。

    )
左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陽,少陽之下随随然。

    (左角,一曰少角。

    随随,從順貌。

    下文雲足少陽之下,血氣盛則胫毛美長者,正合此少角之人,而此言其右之下也。

    餘彼此。

    )
HT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陽,少陽之上推推然。

    (一曰右角。

    角形而并于右足少陽之上者,是謂右角之人,此即言其右之上也。

    推推,前進貌。

    HT音代。

    )
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陽,少陽之下栝栝然。

    (判,半也。

    應在大角之下者,是為判角之人,而屬于左足少陽之下,即言其左之下也。

    栝栝,方正貌。

    凡此遺遺、随随、推推、栝栝者,皆所以表木形之象。

    )
火形之人,比于上征,似于赤帝。

    (征為火音。

    火形之人,總言火氣之全者也。

    音屬上征,而象類南方之赤帝。

    )
其為人赤色,(火之色也。

    )
廣KT,(KT,音引,當脊肉也。

    )
銳面小頭,(火上尖也。

    )
好肩背髀腹,(火勢炎上而盛于中也。

    )
小手足,(火勢之旁者小也。

    )
行安地。

    (火體下重也。

    )
疾心,(火性速也。

    )
行搖,(火象動也。

    )
肩背肉滿,(即上文廣KT好肩背之意。

    )
有氣,(火屬陽而多氣也。

    )
輕财,(火性多散也。

    )
少信,(火性易變也。

    )
多慮見事明,(火明而善燭也。

    )
好顔,(火色光明也。

    )
急心,(火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