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官
關燈
小
中
大
em>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歸,是同都會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膀胱有下口而無上口,津液之入者為水,水之化者由氣,有化而入,而後有出,是謂氣化則能出矣。
營衛生會篇曰:水谷俱下而成下焦,濟泌别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
正此謂也。
然氣化之原,居丹田之間,是名下氣海,天一元氣,化生于此。
元氣足則運化有常,水道自利,所以氣為水母。
知氣化能出之旨,則治水之道,思過半矣。
氣化大義,又見三焦胞絡命門辨及膀胱圖注中。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失則氣不相使而災害至矣。
)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殁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
(心主明則十二官皆安,所以不殆。
能推養生之道,以及齊家治國平天下,未有不大昌者矣。
)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心不明則神無所主,而髒腑相使之道閉塞不通,故自君主而下。
無不失職,所以十二藏皆危,而不免于殃也。
身且不免,況于天下乎?重言戒之者,甚言心君之不可不明也。
)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至道之大,其原甚微,及其變化,則有莫測,人能見其多,而不能見其少,安得知原者相與談是哉?!)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當,孰者為良?(窘,窮也。
瞿瞿,不審貌。
闵闵,憂恤也。
消者瞿瞿,孰知其要,謂十二官相失,則精神日消,瞿瞿然莫審其故,誠哉窘矣,然所緻之由,果孰得而知其要也?闵闵之當,孰者為良,謂能憂人之憂而恤人之危者,又孰知以當其明哲之良哉?蓋甚言知道之少也。
氣交變大論作肖者瞿瞿,其義稍異,見運氣類十一。
瞿音劬。
)恍惚之數,生于毫厘,(恍惚者,無形之始。
毫厘者,有象之初。
即至道在微之征也。
)毫厘之數,起于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毫厘者,度量之所起也。
千之萬之者,積而不已,而形制益多也。
喻言大必由于小,着必始于微,是以變化雖多,原則一耳。
故但能知一。
則無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則無一之能知也。
正以見人之安危休咎,亦惟心君為之原耳。
)黃帝曰:善哉。
餘聞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
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
(洗心曰齋,遠欲曰戒。
蓋深敬大道,而示人以珍重之甚也。
)
(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歸,是同都會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膀胱有下口而無上口,津液之入者為水,水之化者由氣,有化而入,而後有出,是謂氣化則能出矣。
營衛生會篇曰:水谷俱下而成下焦,濟泌别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
正此謂也。
然氣化之原,居丹田之間,是名下氣海,天一元氣,化生于此。
元氣足則運化有常,水道自利,所以氣為水母。
知氣化能出之旨,則治水之道,思過半矣。
氣化大義,又見三焦胞絡命門辨及膀胱圖注中。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失則氣不相使而災害至矣。
)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殁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
(心主明則十二官皆安,所以不殆。
能推養生之道,以及齊家治國平天下,未有不大昌者矣。
)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心不明則神無所主,而髒腑相使之道閉塞不通,故自君主而下。
無不失職,所以十二藏皆危,而不免于殃也。
身且不免,況于天下乎?重言戒之者,甚言心君之不可不明也。
)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至道之大,其原甚微,及其變化,則有莫測,人能見其多,而不能見其少,安得知原者相與談是哉?!)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當,孰者為良?(窘,窮也。
瞿瞿,不審貌。
闵闵,憂恤也。
消者瞿瞿,孰知其要,謂十二官相失,則精神日消,瞿瞿然莫審其故,誠哉窘矣,然所緻之由,果孰得而知其要也?闵闵之當,孰者為良,謂能憂人之憂而恤人之危者,又孰知以當其明哲之良哉?蓋甚言知道之少也。
氣交變大論作肖者瞿瞿,其義稍異,見運氣類十一。
瞿音劬。
)恍惚之數,生于毫厘,(恍惚者,無形之始。
毫厘者,有象之初。
即至道在微之征也。
)毫厘之數,起于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毫厘者,度量之所起也。
千之萬之者,積而不已,而形制益多也。
喻言大必由于小,着必始于微,是以變化雖多,原則一耳。
故但能知一。
則無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則無一之能知也。
正以見人之安危休咎,亦惟心君為之原耳。
)黃帝曰:善哉。
餘聞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
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
(洗心曰齋,遠欲曰戒。
蓋深敬大道,而示人以珍重之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