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蕉石先生間日不寐治效(附:戴六兄治效)
關燈
小
中
大
謝蕉石先生江西人,原任開歸道現揚州安定書院掌教,其人膽怯多疑。
适虞運司有七情郁結之病而愛吃熱藥,揚醫鄭姓盡以桂附投之,鎮江府學司訓陳君更加石琉黃丸,以緻髒腑燒爛,大便下血如爛魚腸,猶不肯稍服養陰而死。
蕉石先生素所交好,因此傷懷,轉生疑懼,忽然間日不寐,不寐之日,夜固難過,而晝亦各病叢生,如頭暈頭痛,腰疼腿疼,心跳肉晌,腹脹痛等症,或來或去,變幻無窮,惟得寐之日較為安靜。
揚醫無能治之者,先生更加惶懼,延一張醫字學林留住齋中,日夜醫治,毫無效驗,而病象更多,精神日減,隔江延予。
即予初亦不解,不過育心甯心等藥,亦無甚效。
三日後予細想病情,審視脈象,不覺恍然大悟,蓋其脈象三日以來大小疏數不能一緻,有似邪脈,而察其神情并無外來邪祟,必三屍為之也。
蓋嘗考之三屍,或稱三彭,上屍彭琚住泥丸宮,中屍彭質住膻中,下屍彭矯住臍下丹田,三屍喜人為惡,不喜人為善,修煉家必斬三屍而後得道。
然能斬之者何人,修煉反成瘋魔,皆三屍為之也。
至于人之運用,總在一心,夜寐則神靜心藏,何反多夢,亦三屍為之也。
人有隐瞞之事不肯告人,而夢中反自說出者,三屍喜揭人之惡也。
夫心為君主之官,膽為中正之官,如果心正膽壯,三屍亦可安靜。
若心虛膽怯,疑懼環生,則三屍從中侮弄,病情愈出而愈奇,俗所謂疑心生暗鬼者實常有之,不必外來之鬼,大約即三屍耳。
三屍謂之蟲,又謂之神,極其靈異,雖守庚申者不能斬也。
今蕉石先生心膽本虛,又生疑懼,故三屍得間之作祟。
此非治三屍蟲不可,但用藥不與病人知,病人知之,則三屍蟲知之,二豎之技量可畏也。
于是與四少君細剖其理,囑以開方,勿與尊人看閱,症始可治。
少君有難色,謂家君不獨閱方,且時本對草,焉肯不看方藥?即另立藥方,家君常常服藥,稍有異味,要追究奈何?予思方不與閱不可,藥全與知不可,好在先生有性命之憂,而十分信予,當可進言。
因于進診時謂之曰:大人此症調治良難,然能不究方藥,則予煎方外外另有丸方,可保一服即效。
若大人必知何藥,則藥必不靈,予技已窮,隻好告辭。
先生因予言激烈,隻得答應。
予因另開丸方,皆殺三屍蟲之藥,加以寶貴鎮邪甯心之品,是晚正值不寐之期,以二煎湯藥下丸藥三錢,居然一夜安眠,從此以後無夜不寐,精神如舊,二十日來并無反覆。
予即告辭歸裡,蕉石先生雲:病已痊好,不敢屈留,但早晚必得一人看脈才可放心,并願送銀一兩在此過夜,當請何人?予對曰:府上本有張先生住此,何不仍請伊來。
張醫脈理頗好,時運未通,一兩一宿,必然情願,好在無須伊另用藥也。
于是将張學林請來,予告之曰:大人此症甚奇,予幸猜着,特薦先生來此,萬勿更方,先生住此,大人全愈,即算先生看好,亦可得名,不與先生争功也。
伊似甚感佩,再三問予究系何症,丸方何藥,予如不告,恐其多心,因大略告之曰;此因疑生蟲,不過用殺蟲之品,加朱砂、琥珀以甯心育神耳。
但治法藥不與病人知,幸勿說破。
次日予即辭歸,乃七八日又專差過江說病已反,逼予到揚,予至謝府,先晤四少君,問病何故忽反?少君曰:此張先生之害也。
家君本時訪丸方為何藥,總對以冠仙先生不知在何處合來,實在不知。
乃張先生來,家君再三盤問,伊即言略知一二,大抵朱砂、琥珀之類,家君即将予喚進大聲呼斥,謂予明知不言,朱砂如何吃得,人家以毒藥殺汝父,汝亦不吉耶。
從此以後不吃丸藥,仍間日不寐,諸病叢生。
張先生無法可施,隻得又來奉請。
予聞之,亦着急之至,進見蕉石,即懇予曰:先生救我。
予曰:予前本救大人,不敢毒殺大人也。
病已愈二十日予始辭歸,予之治法,本囑大人不問藥始有效,奈大人多疑,必訪何藥,張醫不知醫理,告知大人,因此不服丸藥,除此之外,尚有何法耶?大人曰:吾今再吃丸藥如何?予曰:再吃亦斷無效也。
是夜正當不寝,大人囑煎藥人加丸藥三錢在内,臨
适虞運司有七情郁結之病而愛吃熱藥,揚醫鄭姓盡以桂附投之,鎮江府學司訓陳君更加石琉黃丸,以緻髒腑燒爛,大便下血如爛魚腸,猶不肯稍服養陰而死。
蕉石先生素所交好,因此傷懷,轉生疑懼,忽然間日不寐,不寐之日,夜固難過,而晝亦各病叢生,如頭暈頭痛,腰疼腿疼,心跳肉晌,腹脹痛等症,或來或去,變幻無窮,惟得寐之日較為安靜。
揚醫無能治之者,先生更加惶懼,延一張醫字學林留住齋中,日夜醫治,毫無效驗,而病象更多,精神日減,隔江延予。
即予初亦不解,不過育心甯心等藥,亦無甚效。
三日後予細想病情,審視脈象,不覺恍然大悟,蓋其脈象三日以來大小疏數不能一緻,有似邪脈,而察其神情并無外來邪祟,必三屍為之也。
蓋嘗考之三屍,或稱三彭,上屍彭琚住泥丸宮,中屍彭質住膻中,下屍彭矯住臍下丹田,三屍喜人為惡,不喜人為善,修煉家必斬三屍而後得道。
然能斬之者何人,修煉反成瘋魔,皆三屍為之也。
至于人之運用,總在一心,夜寐則神靜心藏,何反多夢,亦三屍為之也。
人有隐瞞之事不肯告人,而夢中反自說出者,三屍喜揭人之惡也。
夫心為君主之官,膽為中正之官,如果心正膽壯,三屍亦可安靜。
若心虛膽怯,疑懼環生,則三屍從中侮弄,病情愈出而愈奇,俗所謂疑心生暗鬼者實常有之,不必外來之鬼,大約即三屍耳。
三屍謂之蟲,又謂之神,極其靈異,雖守庚申者不能斬也。
今蕉石先生心膽本虛,又生疑懼,故三屍得間之作祟。
此非治三屍蟲不可,但用藥不與病人知,病人知之,則三屍蟲知之,二豎之技量可畏也。
于是與四少君細剖其理,囑以開方,勿與尊人看閱,症始可治。
少君有難色,謂家君不獨閱方,且時本對草,焉肯不看方藥?即另立藥方,家君常常服藥,稍有異味,要追究奈何?予思方不與閱不可,藥全與知不可,好在先生有性命之憂,而十分信予,當可進言。
因于進診時謂之曰:大人此症調治良難,然能不究方藥,則予煎方外外另有丸方,可保一服即效。
若大人必知何藥,則藥必不靈,予技已窮,隻好告辭。
先生因予言激烈,隻得答應。
予因另開丸方,皆殺三屍蟲之藥,加以寶貴鎮邪甯心之品,是晚正值不寐之期,以二煎湯藥下丸藥三錢,居然一夜安眠,從此以後無夜不寐,精神如舊,二十日來并無反覆。
予即告辭歸裡,蕉石先生雲:病已痊好,不敢屈留,但早晚必得一人看脈才可放心,并願送銀一兩在此過夜,當請何人?予對曰:府上本有張先生住此,何不仍請伊來。
張醫脈理頗好,時運未通,一兩一宿,必然情願,好在無須伊另用藥也。
于是将張學林請來,予告之曰:大人此症甚奇,予幸猜着,特薦先生來此,萬勿更方,先生住此,大人全愈,即算先生看好,亦可得名,不與先生争功也。
伊似甚感佩,再三問予究系何症,丸方何藥,予如不告,恐其多心,因大略告之曰;此因疑生蟲,不過用殺蟲之品,加朱砂、琥珀以甯心育神耳。
但治法藥不與病人知,幸勿說破。
次日予即辭歸,乃七八日又專差過江說病已反,逼予到揚,予至謝府,先晤四少君,問病何故忽反?少君曰:此張先生之害也。
家君本時訪丸方為何藥,總對以冠仙先生不知在何處合來,實在不知。
乃張先生來,家君再三盤問,伊即言略知一二,大抵朱砂、琥珀之類,家君即将予喚進大聲呼斥,謂予明知不言,朱砂如何吃得,人家以毒藥殺汝父,汝亦不吉耶。
從此以後不吃丸藥,仍間日不寐,諸病叢生。
張先生無法可施,隻得又來奉請。
予聞之,亦着急之至,進見蕉石,即懇予曰:先生救我。
予曰:予前本救大人,不敢毒殺大人也。
病已愈二十日予始辭歸,予之治法,本囑大人不問藥始有效,奈大人多疑,必訪何藥,張醫不知醫理,告知大人,因此不服丸藥,除此之外,尚有何法耶?大人曰:吾今再吃丸藥如何?予曰:再吃亦斷無效也。
是夜正當不寝,大人囑煎藥人加丸藥三錢在内,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