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

關燈
經名:正一法服天師教戒矜經。

    撰人不詳,約出樸南北期。

    系早期天師道經典《正一法文》殘本之一。

    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戒律類。

     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 道以沖和為德,以不知相克。

    是以天地合和,萬物萌生,華英熟成。

    國家合和,天下太平,萬姓安甯。

    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慶。

    賢者深思念焉,豈可不和!天地不和,陰陽失度,冬雷夏霜,水旱不調,萬物乾陸,華葉燃枯。

    國家不和,君臣相詐,強弱相陵,夷狄侵境,兵鋒交錯,天下擾禳,民不安居。

    室家不和,父不慈愛,子無孝心,大小忿錯,更相怨望,積怨含毒,鬼亂神錯,家緻敗傷。

    些二事之怨,皆由不和。

    天地不和,陰陽錯謬,災害萬物。

    國家不和,豪傑争權,禁令不行,害及萬民。

    室家不和,禍起貪欲财利者,忿怒相加,以緻災殃。

    諸,賢者所以反覆相解,恐人說習非法來久,躬行犯惡,然後得罪,不能發悟,或懷怨望,其過益深,故重丁甯,皆宜用心,轉相勸進,除去已往之惡,修今來之善。

    善積合道,神定體安,喜怒不忿於心,惡言不發於口,醜聲不聞於耳,邪色不視於目,貪欲不專於意。

    修行正身,真氣來附,邪惡皆去,故過悉除,新善自着。

    諸欲奉道,不可不勤;事師,不可不敬;事親,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己身,不可不寶;教戒,不可不從;同志,不可不親;外行,不可不愚;内實,不可不明;語言,不可不慎;禍患,不可不防;明者,不可不請,愚者,不可不教;仁義,不可不行;施惠,不可不作;孤弱,不可不恤;貧賤,不可不濟;厄人,不可不度;生物,不可殺伐;惡事,不可不避;色欲,不可不絕;貪利,不可不遠;酒肉,不可不節;善人,不可不敬;惡人,`不可不勸也。

    賢者深念之焉。

    為人若不能與法戒相應,身心又無功德,欲求天福,難矣。

    修善得福,為惡得罪。

    罪至,不自責先日過,反呼奉道無益,怨咎皇天,猶豫前卻,移心他念,群輩翕習,妖惑萬端,結黨連群,導趣邪僞,陷入奸非,愚人無知,為行如此,去道遠矣。

    道之弘大,方圓無外。

    天網恢羅,人處其中,如大網捕魚,魚為遊行網中,豈知表有網也。

    牽網便得,放網乃脫。

    人不知真道大神,如魚之不知網也。

    而愚人或欲舍真就僞,僞住卒效,登時或能有利,利不久也。

    叛道者,所以不即受罰,大道含弘,愛惜人命,聽恣其意,随其所欲,雖初快心,後自當悔之深遠,非愚俗所能明知。

    道之視人,如人之視蟲蟻;道能殺人,如人能殺蟲也。

    道之好生惡殺,終不殺也。

    惡人為惡不止,自有司神記其惡事,過積罪滿,執殺者自罰之,道終不殺也。

    諸賢者欲除害止惡,當勤奉教戒,戒不可違。

    道以無為為上,人過積,但坐有為,貪利百端。

    道然無為,故能長存。

    天地法道無為,與道相混。

    真人法天無為,故緻神仙。

    道之無所不為,人能修行執守教戒,善積行者,功德自輔,身與天通,福流子孫。

    賢者所樂,愚者所不聞,學者勉自殷勤。

    天師設教施戒,奉道明訣,上德者神仙,中德者倍壽,下德者增年,不橫夭也。

    按戒:為惡者,乃不盡壽而橫夭也。

    惡人痛哉!賢者何不修善,久視長生乎!.雖不能及中德,修下德,治身世問,斷絕愛欲,反俗所為,則與道合。

     一不得淫泱不止,志意邪念,勞神損精,魂魄不守,則痛害人。

     二不得情性暴怒,心忿口洩,揚聲罵晉,誓盟呎詛,呼天震地,驚神駭鬼,數犯不改,積怨在内,傷損五藏。

    五藏以傷,病不可治。

    又奉道者身中有天曹吏兵,數犯瞋志,其神不守,吏兵上詣天曹,白人罪過,過積罪成,左契除生,右契着死,禍小者罪身,罪多者殃及子孫。

     三不得佞毒含害,始賴於人,專懷惡心。

    心神,五藏之主,而專念惡事,此一神不安,諸神皆怒,怒則刻壽,最不可犯之。

    不止,其災害已。

     四不得穢身荒濁,飲酒迷亂,變易常性,狂悖無防,不知官禁為忌,不知君父為尊,罵譽溢口,自詛索死,發露陰私,反迷不順,淫于骨肉,罵天晉地,無底無對,舉刃自守,故天遂其殃,自受其患。

     五不得貪利财貨。

    财貨糞壤,随時而與。

    下古世薄,以财為寶,專念求利,買賤賣貴,伺候便宜,欺誣百姓。

    得所欲者,心懷喜悅,不得所欲者,怨恨毒心。

    或忿争多少,刀兵相賊,違犯天禁,不從教戒,貪欲愛财,财者害身之雕,身沒名滅,何用财為? 聞戒者翕然稱之言善,謂不可犯。

    背戒向利不自專者,忽然複動,辄有履險導刃之厄,大命傾矣。

    臨敗而欲悔,罪定而稱善,事失以過,天道不救。

    财寶色欲,陷目之錐,害身之災,賢者遠之,愚者樂之。

    賢者坐起寐卧,舉動行止,深用自戒。

    自戒,身無變動,其福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