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道集卷之八

關燈
詩日: 盤旋萦結自相交,獨體神功事可高。

     寒雪滿堂如玉笑,金公一見倒神毫。

     第六轉産孕五金伏雌雄化假成真法 但用三黃各一兩研,一伏時。

    次入玉笑末一兩,同研得所,入大甘鍋内,用伏火硵砂半兩覆藉了,又将玉笑末半錢蓋之,揭口進火九斤,作三上煅絕,玲寒爐,取出其藥,當如丹紅色。

    不問銅鐵錫鉛,入爐烹作汁,投三黃末一錢,化五兩成紫磨真庚矣。

     伏火硵法 用半兩硵砂煞碎,入砂合内抄,天茄末一錢面上,固濟合口,候乾,進火一斤,煅令通紅,鉗出候玲,然後研為細末,以砂合盛用。

     老君日:何故死三黃,謂點化假成真。

    然汞者乃水之精,以返純陽,故能制陽,化假成真也。

     詩日: 為愛黃芽成白雪,何難於我好參詳。

     三元愛護爐中物,不許愚人亂度量。

     第七轉變化糁汞成銀七返硫法 但将硫八兩,汞二兩。

    一處研至黑色,此為返制之道也。

    次入前伏火三黃一兩,同研入珀合中。

    又用三黃末三兩,覆藉了,如法固濟,入灰池,每日卯酉抽添,進火四兩,養七日數足。

    取出為末,每用一字,入生鐵合内,糁汞三兩,進文武火,養三日,候汞死,次進火三斤,一毀成銀。

     老君日:何謂七返靈砂,元用汞八兩,至此卻用汞二兩,硫八兩,返覆之意謂七返,乃七轉也。

     詩日: 丫角女身相期,返覆優遊事合宜。

     藥熟了然颠倒變,相投子母必無疑。

     第八轉白體成金摻汞成庚号為八 卦庚法 但将七返硫汞五兩,加上等三黃各半兩,南硼一兩,一處同研令極細,入合,固濟口縫,入灰池,養火二兩,每日卯酉抽添,養二十一日數足。

    取出,研細為末,每将藥末一錢,可摻汞五兩,成真庚。

     老君曰:何故摻汞成庚,以其八卦數足,陰陽極備之至矣。

     詩曰: 故顯丹成熟,無不用辛勤。

     絕陰一點化,誰為我相親。

     若能修至此,立便得飛升。

     第九轉長生永壽仙丹飛升大法 但将前件靈砂,逐轉可服,以煉蜜為丸,每服一丸,用長流水送下,病愈即愈。

    其轉數造化神功,已述於前,自古及今,修藥煉丹者,無過此藥。

    到九轉之功,又非人力之所可緻也。

    老君曰:若能修煉至此,一點可以飛升,換盡凡骨,自成真人,相貌形軀,俱入妙趣,莫測幽深。

    但選擇高原福地,造觀築壇,并用碧霞細事,每日朝真,造爐鑄鼎,用二八打者靈砂三斤,細研。

    又用第八轉加三黃硫汞二斤,共合作五斤,一處研細,如塵,入鼎器中,謂之日明窗塵。

    可以入合産,養金蠶,成妙道。

     詩日: 凡聖修來日月探,神功暗喜自堪任。

     将相金璋何足貴,明月清風屬我心。

     老君曰:#1 用黃丹一斤,曾青一斤,雲母粉一斤,色金土一斤,水晶一斤。

     右五味,可以并研如粉,水飛過,以烏驢乳和泥,托鼎内,候乾,方下丹劑,次下上盤,令天地相合,入爐。

    每日抽添,進火五斤養之。

    候百日數足,取出,入地三尺,埋一年。

    取出,又懸井中一年。

    取出,水浸一年。

    取出,再用入地三尺,埋一年。

    欲令不放霞光也。

    用甘露汁為丸,如雞頭大,又入合進火,再養抽添,七日數足。

    取出,将藥一丸,與純黑犬吃,便将投入水中,須是新汲水一甕,浸之,其水當大沸熱。

    又易水浸之,如此易水九甕,其犬化為龍升矣。

    瓦人服餌乎。

    人服之,亦複如是,易水九缸,足便又飛升,故号日九轉大仙丹。

    世俗之流,如何便妄意修煉。

    若能修得一轉,盡可服餌,能保身延年。

    未嘗有人不奉天行道,而能修煉成大丹之理。

     凡修煉大丹,惟有三成方可。

    一則夙垢自除,慧性自通。

    二則尋師訪道,養性安然。

    三則法綠濟會,動用自然,感得神寶精光,自然靈通擁護。

    昔元始天尊授老君,休天地之造化,煉水火之成形,使金木而并一,普萬化而通道,故立一切造化,緻成大藥秘法。

    次傳東華帝君,帝君繼傳西王母,之後自是神仙,口口相傳,不記文字,但口傳心授者日三,成功品有九。

    今之世有《清靜經》,老君說丹之意,論藥無情,世名無形。

    故教世人立陰驚,變化無窮之義焉。

    且為愒日: 寂寂自然,用本用元。

    升沉進退,配合相牽。

    若人入腹,飛升九天。

     試之一二轉,過見有功,但到三轉地步,不行不言,惜乎,天地神祇不容,可不慎欤。

     丹經凡言虛養五七日者,養火後開合,丹不熟,然後用虛養法,再固,候乾,入灰池,合上懸灰半寸,以二兩火已下,一塊灰蓋不動,溫溫養之,或五日,或七日,乃虛養也。

     火候 非前九轉用,乃煮砒粉作丹頭九轉法之火候也。

     第一轉至第四轉,一日火,早晚各 二兩。

    第三日,添一兩,作三兩。

    或三日至六日,再增一兩,作四兩。

    火勢熟為度。

    若勢大,可忖度之,徐徐為上,灰高無礙。

     第五轉至第七轉,如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