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道集卷之二

關燈
月桂長春丹 黃芽大丹養火方法 丹頭四兩杵碎 真汞一兩朱砂内抽出 金銀屑各少許 右先以六一泥固濟,水火鼎丹爐子一個,焙乾。

    次用井花水浴過丹頭,入爐内。

    次将真汞一兩,同金銀屑和一表,澆入丹頭爐内。

    次以水鼎安爐上,先用紙條糊縫。

    次用六一泥通身固濟,焙乾,緊密令無縫。

    擇一室中,如法泥飾爐竈,用淨紙灰,先安爐内,以火暖過,方将鐵三腳架子頓放,後将丹爐坐三腳架子上,令平穩。

    别燒焰炭火秤四兩,排在丹爐四面,令火與藥齊,遠近高低得所。

    少候火氣通暖,複用灰覆之。

    次用溫水放水鼎内,常切點檢,勿令乾涸。

    每日卯酉二時,如前進火添水,不可失時。

    養火至半月,開爐再添汞,再固濟,養火。

    如此養火添汞第四番,計丹頭并汞共有八兩,可添汞二兩,古法謂之四加一也。

    或者以七日一番開爐,恐吞汞未盡,則母氣弱,反難成就耳。

    若是養成十兩以上,或一月一開爐,或七七四十九日,亦不拘此。

    養成丹頭一斤以上,且不添汞,仍前養火三個月,候丹頭結實,如黃金色,方開爐取出,碎研,揀擇十分堅實無遊汞者,看得幾兩,用作後段服食。

    其餘仍前法,澆汞養火,謂之丹母。

    母子相生相養,則其用無窮矣。

     右抽汞法 朱砂八兩或五七兩,亦不拘定其分兩 炭末五兩 蜜一兩 右先固濟一丹爐子,或甍罐子一個,焙乾。

    次以朱砂同炭末,調蜜水和一表,入爐,築令實了,爐口内用泥餅子封定,焙乾。

    鑽五七個竅子。

    次掘一地坑,先将大鉼一個,盛水八分滿,埋在地坑内。

    次将砂爐倒卓在水瓶上,令大小銜合,仍用六一泥固濟縫,十分牢密。

    次用粗泥泥飾地面,以隔水火相激之患。

    用二十斤炭火,從頂上燒毀。

    次添十斤,或二十斤,從早至晚,斟酌火候,勿令過與不及。

    候次日爐冷,開取其砂,化為真汞,在水瓶内,淘出焙乾。

    若砂好,每一兩砂得汞七八錢上下。

    或砂不好,止得一半。

    其砂石之數,盡在炭末瓶内,可淘出驗之,皆無用炭蓋。

    所抽之汞,皆砂之精華。

    大凡用火隻在斟酌火候,勿令過與不及,則無得失之慮。

    口傳心授,當自得之。

     養黃芽法 每養丹頭,先将上水下鼎子,用黃土松砂合半,用紙筋和為泥,打熟固濟,曬令乾。

    将丹頭頓鼎内,取水鼎後蓋其頂。

    是未蓋頂時,每丹頭一兩,用熟汞四錢澆添了,方用水鼎蓋,以先來所和泥紙,泥其縫令密。

    卻用泥自水鼎通下固濟。

    如瓜樣,不必太厚,厚三分足矣。

    火炙乾,其丹頭蒼硬者,須先研為碎确子。

     養火法 以大口小瓦甕一個,将燒紙灰,紙灰五七日要結,不若前草灰,或茅草灰。

    盛甕子内,以一個鐵三腳架,不須太高,放灰甕子内,用坐丹鼎,令穩,注水於上鼎内,不須大滿,燒紅炭火,長塊約四五寸,秤定斤兩,若将來藥成,添作四塊,自卯時下火,-酉時出舊火,卯時南北下,酉時東西下。

    欲下炭火,将瓦片子蓋水鼎了,用火筋攪灰,令火氣均,方下炭,複取了瓦片。

    欲添水時,須是常用湯瓶燒溫水,令與水鼎之水一般,方可注添,其水鼎不可少涸。

    每七日開鼎添汞,若将來盛藥,不拘七日,或半月一月,皆可。

    若丹頭吞汞,決遊汞少,則是藥靈矣。

    消得藥用,則開取之,别有後段制法q若吞汞遲遊汞多,瓊林玉樹少,别有制法。

     黃芽大丹後段訣 黃芽丹頭者,仙聖修煉甚精。

    水火既濟之妙,陰陽交感分明,添汞養火,如子母相養法。

    若添汞既多,空有數目,母弱子怯,不能住火,服之元益,見火汞則飛矣。

    不若少於數兩,依時火候,久以養之,不必添汞,連年養火。

    若取用之在内,擇共至堅者,到如豆粒大,盛爐子内,仍安水瓶在上,每日用熟火圍定,毀令爐子丹頭,表裹通紅,掃去水瓶底炎汞,日一次用之,使經大火,而汞靜方可。

    卻将出丹,以熟絹袋盛之,懸于沙罐子内,以甘草細到,四五兩慢火,煮一日取出。

    卻别用餘甘子一二十枚,以水更煮一日,取出。

    卻别用熟絹片子,小暴包之,每包三二分許。

    包定,使大蘿蔔十枚,去蓋,大開中竅,每、一蘿蔔可藏一小包。

    仍用蓋子簽定,以帕子曩,飯上蒸熟,每日如法一次,以蘿蔔内元黑色為度。

    取出,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