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三

關燈
傅之。

     《經驗方》:大治大人、小兒瘰疬内消方:斑貓一兩,去翅、足,用粟米一升,同斑貓炒,令米焦黃,去米不用,細研,入幹薄荷末四兩同研,令勻,以雞子清丸如綠豆大。

    空心臘茶下一丸,加至五丸,卻每日減一丸,減至一丸後,每日服五丸。

     《衍義》曰:斑貓,須糯米中炒米黃為度,妊娠人不可服。

    為能潰人肉,治淋藥中#17用,極苦,人尤宜斟酌。

    下條芫青,其用與此不相遠,故附于此。

     蛤蜊 冷,無毒。

    潤五髒,止消渴,開胃,解酒毒,主老癖,能為寒熱者及婦人血塊,煮食之。

    此物性雖冷,乃與丹石相反,服丹石人食之,令腹結痛。

     初虞世雲:療湯火傷神妙。

    蛤蜊殼灰火燒研為末,油調塗之。

     蚬音顯 冷,無毒。

    治時氣,開胃,壓丹石藥及丁瘡,下濕氣,下乳,糟煮服,良。

    生浸取汁,洗丁瘡。

    多食發嗽并冷氣,消腎。

    陳殼,治陰瘡,止痢。

    蚬肉,寒,去暴熱,明目,利小便,下熱氣,腳氣,濕毒,解酒毒,目黃。

    浸取汁服,主消渴,爛殼,溫,燒為白灰飲下,主反胃吐食,除心胸痰水。

    殼陳久,療胃反及失精。

     陳藏器雲:小于蛤,黑色,生水泥中,候風雨,能以殼為翅飛也。

     殼燒作末服之,主痔病。

     陳藏器雲:??,一名生進。

    有毛似蛤,長扁,殼燒作末服之,主野雞病。

    人食其肉,無功用也。

     車螫 冷,無毒。

    治酒毒,消渴,酒渴并癰腫。

    殼,治瘡疖腫毒。

    此#18二度,各以醋煅,搗為末。

    又甘草等分,酒服,以醋調傅腫上,妙。

    車螫是大蛤,一名蜄。

    能吐氣為樓台,海中春夏間依約島溆,常有此氣。

     《食療》雲:車螫,蝤蝥類也,并不可多食之。

     蚶 溫,主心腹冷氣,腰脊冷風,利五髒,健胃,令人能食,每食了,以飯壓之,不爾令人口幹。

    又雲:溫中,消食,起陽,味最重,出海中。

    殼如瓦屋。

    又雲:無毒,益血色。

    殼,燒以米醋三度淬後,埋令壞,醋膏丸,治一切血氣,冷氣,症癖。

     蛏 味甘,溫,無毒。

    補虛,主冷利。

    煮食之,主婦人産後虛損。

    生海泥中,長二三寸,大如指,兩頭開。

    主胸中邪熱,煩悶氣。

    與服丹石人相宜。

    天行病後不可食,切忌之。

     淡菜 溫。

    補五髒,理腰腳氣,益陽事,能消食,除腹中冷氣,消痃癖氣。

    亦可燒,令汁沸出食之。

    多食令煩悶目暗,可微利即止。

    北人多不識,雖形狀不典,而甚益人。

    又雲:溫,無毒。

    補虛勞損,産後血結,腹内冷痛,治症瘕,腰痛,潤毛發,崩中帶下。

    燒一頓令飽,大效。

    又名殼菜,常時頻燒食即苦,不宜人。

    與少米先煮熟後,除肉内兩邊鎖及毛了,再入蘿蔔,或紫蘇、或冬瓜皮同煮,即更妙。

     陳藏器雲:東海夫人,味甘,溫,無毒。

    主虛羸勞損,因産瘦瘠,血氣結積,腹冷,腸鳴,下痢,腰疼,帶下,疝症。

    久服令人發脫。

    取肉作臛宜人,發石令腸結。

    生南海,似珠母,一頭尖,中銜少毛,海人亦名淡菜。

    新注雲:此名殼菜,大甘美,南人好食,治勞虛傷憊,精血少者及吐血,婦人帶下漏下,丈夫久痢,并煮食之,任意。

    出江湖。

     蝦 無須及煮色白者,不可食。

    謹按:小者生水田及溝渠中,有小毒。

    小兒患赤白遊腫,搗碎傅之。

    鲊内者甚有毒爾。

     陳藏器雲:食主五野雞病,小兒患赤白遊疹,搗碎傅之。

    煮熟色正赤,小兒及雞、狗食之,腳屈不行。

    江湖中者稍大,煮之色白。

    陶雲白者殺人,非也。

    海中有大者。

    已出《拾遺》條中。

    以熱飯盛密器中,作鲊食之,毒人至死。

     《食療》雲:平。

    動風,發瘡疥。

     蝮蛇膽 味苦,微寒,有毒。

    主?瘡。

    肉,釀作酒,療痫疾,諸瘘,心腹痛,下結氣,除蠱毒。

    其腹中吞鼠,有小毒,療鼠瘘。

     陶隐居雲:蝮蛇,黃黑色,黃颔尖口,毒最烈,虺形短而扁,毒不異于蚖,中人不即療,多死。

    蛇類甚衆,惟此二種及青蝰為猛,療之并别有方。

    蛇皆有足,五月五日取,燒地令熱,以酒沃之,置中,足出。

    術家所用赤連、黃颔,多在人家屋間,吞鼠子、雀雛,見腹中大者,破取,幹之。

     《唐本》注雲:蛇屎,療痔瘘,器中養取之。

    皮灰,療疔腫,惡瘡,骨疽。

    蛻皮,主身癢、病、疥、癬等。

    蝮蛇作地色,鼻反,口叉長,身短,頭尾相似,大毒,一名蚖蛇,無二種也。

    山南漢沔間多有之。

     禹錫雲:按《蜀本圖經》雲:形粗短,黃黑如土色,白斑,鼻反者,山南金州、房州、均州皆有之。

     圖經衍義本草卷之三十三竟 #1止:晦明軒本作『正』。

     #2?:晦明軒本作『?』。

     #3不:晦明軒本作『多』。

     #4亦:晦明軒本作『彌』。

     #5痫瘧:晦明軒本作『喉痹』。

     #6諸:原作『者』,據晦明軒本改。

     #7其:晦明軒本作『奇』。

     #8平:晦明軒本作『隴』。

     #9出:晦明軒本作『止』。

     #10去:晦明軒本作『至』。

     #11顧:晦明軒本作『田』。

     #12圓:晦明軒本作『蟲』。

     #13部:原作『步』,據晦明軒本改。

     #14黃:晦明軒本作『蟥』。

     #15效:原作『較』,據晦明軒本改。

     #16甲:原作『黑』,據晦明軒本改。

     #17中:晦明軒本作『多』。

     #18此:晦明軒本作『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