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以染皂。
生牧羊平澤及枋音俘城或析城。
采無時。
禹錫雲:按《了#17華子》雲:鐵液,治心驚邪,一切毒蛇蟲及蠶、漆咬瘡,腸風痔瘘,脫肛,時疾熱狂,并染鬓發。
今注:解在鐵精條。
石腦 味甘,溫,無毒。
主風寒虛損,腰腳疼痹,安五髒益氣。
一名石饴餅。
生名山土石中。
采無時。
陶隐居雲:此亦鐘乳之類,形如曾青而白色黑斑,軟易破。
今茅山東及西平山并有,鑿土龛取之。
俗方不見用,《仙經》有劉君導仙散用之。
又《真诰》曰李整采服,療風痹虛損而得長生。
理石 味辛、甘,寒、大寒,無毒。
主身熱,利胃,解煩,益精明目,破積聚,去三蟲,除榮衛中去來大熱,結熱,解煩毒,止消渴及中風痿痹。
一名立制石,一名肌石,如石膏,順理而細。
生漢中山谷及盧山。
采無時。
滑石為之使。
惡麻董#18。
陶隐居雲:漢中屬梁州,盧山屬青州,今出甯州。
俗用亦稀。
《衍義》曰:理石如長石,但理石如石膏,順理而細,其非順理而細者為長石,治療亦不相遼。
馬銜 無毒。
主難産,小兒痫,産婦臨産時手持之,亦煮汁服一盞,此馬勒口鐵也。
《本經》馬條注中,已略言之。
今附 禹錫雲:按《本經》難産通用藥雲:馬銜,平。
砺石 無毒。
主破宿血,下石淋,除症結,伏鬼物惡氣。
一名磨石。
燒赤熱投酒中,飲之。
即今磨刀石,取垽,傅蠼溺瘡,有效。
又不欲人蹋之,令人患帶下,未知所由。
又有越砥石,極細,磨汁滴目,除障闇,燒赤投酒中,破血瘕痛。
功狀極同,名又相近,應是砺矣。
《禹貢》法#19雲:砥細于砺,皆磨石也。
新補。
見陳藏器。
石花 味甘,溫,無毒。
酒漬服。
主腰腳風冷,與殷孽同。
一名乳花。
《唐本》注雲:三月九月采之。
乳水滴水上,散如霜雪者,出乳穴堂中。
唐本先附。
《衍義》曰:石花,白色,圓如覆大馬杓,上有百十枝,每枝各槎牙,分歧如鹿角,上有細文起,以指撩之,铮铮然有聲。
此石花也,多生海中石上,世亦難得,家中有一本,後又于大相國宮中見一本,其體甚脆,不禁觸擊。
本條所注皆非。
光明鹽 味鹹、甘,平,無毒。
主頭面諸風,目赤痛,多眵淚,生鹽州五原鹽池下,鑿取之,大者如升,皆正方光徹。
一名石鹽。
唐本先附。
禹錫雲:謹按《蜀本》注雲:亦呼為聖石。
石床 味甘,溫,無毒。
酒漬服,與殷孽同。
一名乳床,一名逆石。
《唐本》注雲:陶謂孔公孽即乳床,非也。
二孽在上,床花在下,性體雖同,上下有别,鐘乳水下凝積,生如筍狀,漸長,久與上乳相接為柱也。
出鐘乳堂中,采無時。
唐本先附。
膚青 味辛、鹹,平,無毒。
主蠱毒及蛇、菜、肉諸毒,惡瘡。
不可久服,令人瘦。
一名推青,一名推石。
生益州川谷。
陶隐居雲:俗方及《仙經》并無用此者,亦相與不複識。
車轄 無毒。
主喉痹及喉中熱寒。
燒令赤,投酒中,及熱飲之。
今附。
天子藉田三推犁下土 無毒。
主驚悸癫邪,安神定魄,強志。
入官不懼,利見大官,宜婚市。
王者所封五色土亦其次焉。
已前主病正爾,水服,餘皆藏寶。
社壇四角土 牧宰臨官,自取以也塗門戶,主盜不入境,今郡縣皆有社壇。
鑄鐘黃土 無毒。
主卒心痛,疰忤惡氣。
置酒中溫服之,彌佳也。
土蜂窠上細土 主腫毒,醋和為泥傅之。
亦主蜘蛛咬。
土蜂者,在地土中作窠者是。
春牛角上土 收置戶上,令人宜田。
桑根下土 搜成泥餅,傅風腫上,仍灸二三十壯,取熱通瘡中。
又人中惡風水,肉腫一個差,以土碗灸二百壯,當下黃水,即差也。
胡燕窠内土 無毒。
主風瘙瘾疹,末,以水和傅之。
又巢中草,主卒溺血,燒為灰,飲服。
又主惡刺瘡,及浸淫瘡繞身至心者死,亦用之。
柱下土 無毒。
主腹痛暴卒者,末,服方寸匕。
蟻穴中出土 取七枚如粒,和醋搽狐刺瘡。
故茅屋上塵 無毒。
主老嗽。
取多年煙火者,拂取上塵,和石黃、款冬花、婦人月經衣帶為末,以水和塗于茅上,待幹内竹筒子中,燒一頭,以口吸之入咽喉,數數咽之,無不差也。
圖經衍義本草卷之四竟 #1洗:晦明軒本作『洗洗」。
#2銅:晦明軒本作『鋼』。
#3丹方:晦明軒本作『加而』。
#4燥:晦明軒本作『躁』。
#5東:晦明軒本作『丙』。
#6徹:晦明軒本作『澈』。
#7材:晦明軒本作『枕』。
#8賤:晦明軒本『賤』上有『貴』字。
#9冷:晦明軒本作『令』。
#10及斯國:晦明軒本無此三字。
#11極:晦明軒本作『如』。
#12用:晦明軒本作『丹』。
#13翳:晦明軒本作『?』。
#14今:晦明軒本作『候』。
#15鹽:晦明軒本作『熱』。
#16水:晦明軒本『水』下不疊『水』。
#17了:晦明軒本作『日』。
#18董:晦明軒本作『黃』。
#19法:晦明軒本作『汪』。
生牧羊平澤及枋音俘城或析城。
采無時。
禹錫雲:按《了#17華子》雲:鐵液,治心驚邪,一切毒蛇蟲及蠶、漆咬瘡,腸風痔瘘,脫肛,時疾熱狂,并染鬓發。
今注:解在鐵精條。
石腦 味甘,溫,無毒。
主風寒虛損,腰腳疼痹,安五髒益氣。
一名石饴餅。
生名山土石中。
采無時。
陶隐居雲:此亦鐘乳之類,形如曾青而白色黑斑,軟易破。
今茅山東及西平山并有,鑿土龛取之。
俗方不見用,《仙經》有劉君導仙散用之。
又《真诰》曰李整采服,療風痹虛損而得長生。
理石 味辛、甘,寒、大寒,無毒。
主身熱,利胃,解煩,益精明目,破積聚,去三蟲,除榮衛中去來大熱,結熱,解煩毒,止消渴及中風痿痹。
一名立制石,一名肌石,如石膏,順理而細。
生漢中山谷及盧山。
采無時。
滑石為之使。
惡麻董#18。
陶隐居雲:漢中屬梁州,盧山屬青州,今出甯州。
俗用亦稀。
《衍義》曰:理石如長石,但理石如石膏,順理而細,其非順理而細者為長石,治療亦不相遼。
馬銜 無毒。
主難産,小兒痫,産婦臨産時手持之,亦煮汁服一盞,此馬勒口鐵也。
《本經》馬條注中,已略言之。
今附 禹錫雲:按《本經》難産通用藥雲:馬銜,平。
砺石 無毒。
主破宿血,下石淋,除症結,伏鬼物惡氣。
一名磨石。
燒赤熱投酒中,飲之。
即今磨刀石,取垽,傅蠼溺瘡,有效。
又不欲人蹋之,令人患帶下,未知所由。
又有越砥石,極細,磨汁滴目,除障闇,燒赤投酒中,破血瘕痛。
功狀極同,名又相近,應是砺矣。
《禹貢》法#19雲:砥細于砺,皆磨石也。
新補。
見陳藏器。
石花 味甘,溫,無毒。
酒漬服。
主腰腳風冷,與殷孽同。
一名乳花。
《唐本》注雲:三月九月采之。
乳水滴水上,散如霜雪者,出乳穴堂中。
唐本先附。
《衍義》曰:石花,白色,圓如覆大馬杓,上有百十枝,每枝各槎牙,分歧如鹿角,上有細文起,以指撩之,铮铮然有聲。
此石花也,多生海中石上,世亦難得,家中有一本,後又于大相國宮中見一本,其體甚脆,不禁觸擊。
本條所注皆非。
光明鹽 味鹹、甘,平,無毒。
主頭面諸風,目赤痛,多眵淚,生鹽州五原鹽池下,鑿取之,大者如升,皆正方光徹。
一名石鹽。
唐本先附。
禹錫雲:謹按《蜀本》注雲:亦呼為聖石。
石床 味甘,溫,無毒。
酒漬服,與殷孽同。
一名乳床,一名逆石。
《唐本》注雲:陶謂孔公孽即乳床,非也。
二孽在上,床花在下,性體雖同,上下有别,鐘乳水下凝積,生如筍狀,漸長,久與上乳相接為柱也。
出鐘乳堂中,采無時。
唐本先附。
膚青 味辛、鹹,平,無毒。
主蠱毒及蛇、菜、肉諸毒,惡瘡。
不可久服,令人瘦。
一名推青,一名推石。
生益州川谷。
陶隐居雲:俗方及《仙經》并無用此者,亦相與不複識。
車轄 無毒。
主喉痹及喉中熱寒。
燒令赤,投酒中,及熱飲之。
今附。
天子藉田三推犁下土 無毒。
主驚悸癫邪,安神定魄,強志。
入官不懼,利見大官,宜婚市。
王者所封五色土亦其次焉。
已前主病正爾,水服,餘皆藏寶。
社壇四角土 牧宰臨官,自取以也塗門戶,主盜不入境,今郡縣皆有社壇。
鑄鐘黃土 無毒。
主卒心痛,疰忤惡氣。
置酒中溫服之,彌佳也。
土蜂窠上細土 主腫毒,醋和為泥傅之。
亦主蜘蛛咬。
土蜂者,在地土中作窠者是。
春牛角上土 收置戶上,令人宜田。
桑根下土 搜成泥餅,傅風腫上,仍灸二三十壯,取熱通瘡中。
又人中惡風水,肉腫一個差,以土碗灸二百壯,當下黃水,即差也。
胡燕窠内土 無毒。
主風瘙瘾疹,末,以水和傅之。
又巢中草,主卒溺血,燒為灰,飲服。
又主惡刺瘡,及浸淫瘡繞身至心者死,亦用之。
柱下土 無毒。
主腹痛暴卒者,末,服方寸匕。
蟻穴中出土 取七枚如粒,和醋搽狐刺瘡。
故茅屋上塵 無毒。
主老嗽。
取多年煙火者,拂取上塵,和石黃、款冬花、婦人月經衣帶為末,以水和塗于茅上,待幹内竹筒子中,燒一頭,以口吸之入咽喉,數數咽之,無不差也。
圖經衍義本草卷之四竟 #1洗:晦明軒本作『洗洗」。
#2銅:晦明軒本作『鋼』。
#3丹方:晦明軒本作『加而』。
#4燥:晦明軒本作『躁』。
#5東:晦明軒本作『丙』。
#6徹:晦明軒本作『澈』。
#7材:晦明軒本作『枕』。
#8賤:晦明軒本『賤』上有『貴』字。
#9冷:晦明軒本作『令』。
#10及斯國:晦明軒本無此三字。
#11極:晦明軒本作『如』。
#12用:晦明軒本作『丹』。
#13翳:晦明軒本作『?』。
#14今:晦明軒本作『候』。
#15鹽:晦明軒本作『熱』。
#16水:晦明軒本『水』下不疊『水』。
#17了:晦明軒本作『日』。
#18董:晦明軒本作『黃』。
#19法:晦明軒本作『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