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結胸
關燈
小
中
大
丸,恐滞而愈結。
今煮汁服之,則婉轉逐邪。
病有結胸,有髒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
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髒結。
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此條辨結胸髒結之症,惟在飲食如故,時時下利上以别症。
寸脈浮,關脈沉,舌上有苔,不可用辛溫。
白苔而滑,不可用寒涼,故曰難治。
病患脅下,素有痞氣,連在臍旁,痛引小腹入陰筋者,此名髒結,死髒結無陽症,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此申素有痞氣之人,今痛引入小腹,下連陰筋者,名髒結之死症。
又申髒結非陽經症,故無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有苔而滑者,故不可攻。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
此條重申胸前實熱,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宜用大陷胸湯。
小結胸症,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此重申不按不痛,脈浮滑,不沉實,宜用小陷胸湯。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複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主之。
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上段言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已可下。
然見往來寒熱,少陽表症,隻可大柴胡雙解表裡。
下段言但結胸,外無大熱者,乃是水結胸,阻絕陰陽,故但頭汗,餘處無汗,必以大陷胸逐水飲,通閉塞。
此申明但頭有汗之症,當治胸前凝結。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骨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症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此章邪結脅下,不成結胸,又見太陽少陽表症,當用柴胡桂枝湯先散表邪。
結胸病,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則死。
結胸病,脈浮大,即為表邪,故曰下之則死。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症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症仍在者,複與柴胡湯。
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
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湯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此申明誤下,變三症三條治法。
言結胸痞滿,不獨太陽下早而成,即少陽表症,誤下亦成者。
故曰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柴胡湯症,反用他藥下之,若發熱表症仍在,不成結胸者,當複與柴胡湯,必蒸蒸發熱汗出而解。
若下後身不熱而見心下硬痛,則成結胸矣,宜用大陷胸湯。
若滿而不痛,則為痞氣,宜用半夏瀉心湯。
【大陷胸湯】 芫花甘遂大戟 熱邪傳裡,内結小腹,用大承氣湯。
若失汗誤下,熱邪内陷,作痛胸腹,用大陷胸湯丸。
【小陷胸湯】 川連半夏栝蒌實 此方詳注胸滿,以半夏辛散豁痰,栝蒌蕩滌邪穢,川連去積熱,則熱散痰消。
【承氣湯】見便結。
結胸上部病,本不用承氣湯。
若滿而不痛,腹中痛多,又見大便閉結,故變用承氣湯下行,則上亦寬。
【桂枝大黃湯】見腹痛。
誤下,表邪内陷,陽明胃家作痛,脈沉而緊,用大陷胸湯。
内陷大腸作痛,脈數而實,用承氣湯。
内陷太陰作痛,脈細而數,用桂枝大黃湯。
【生姜半夏瀉心湯】 生姜半夏枳殼濃樸人參川連甘草 此方通治失汗下早痞滿之方。
多加甘草,名甘草瀉心湯,治胃中虛,客氣上逆;多加生姜,名生姜瀉心湯,治脅下水氣,腹中雷鳴。
【平胃保和散】即平胃散保和丸同研。
挾食外感,胸中凝結作痛,手不可近,似結胸,實痰飲食積症,故用此方。
【柴胡桂枝湯】詳注痞滿。
今煮汁服之,則婉轉逐邪。
病有結胸,有髒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
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髒結。
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此條辨結胸髒結之症,惟在飲食如故,時時下利上以别症。
寸脈浮,關脈沉,舌上有苔,不可用辛溫。
白苔而滑,不可用寒涼,故曰難治。
病患脅下,素有痞氣,連在臍旁,痛引小腹入陰筋者,此名髒結,死髒結無陽症,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此申素有痞氣之人,今痛引入小腹,下連陰筋者,名髒結之死症。
又申髒結非陽經症,故無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有苔而滑者,故不可攻。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
此條重申胸前實熱,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宜用大陷胸湯。
小結胸症,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此重申不按不痛,脈浮滑,不沉實,宜用小陷胸湯。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複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主之。
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上段言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已可下。
然見往來寒熱,少陽表症,隻可大柴胡雙解表裡。
下段言但結胸,外無大熱者,乃是水結胸,阻絕陰陽,故但頭汗,餘處無汗,必以大陷胸逐水飲,通閉塞。
此申明但頭有汗之症,當治胸前凝結。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骨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症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此章邪結脅下,不成結胸,又見太陽少陽表症,當用柴胡桂枝湯先散表邪。
結胸病,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則死。
結胸病,脈浮大,即為表邪,故曰下之則死。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症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症仍在者,複與柴胡湯。
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
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湯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此申明誤下,變三症三條治法。
言結胸痞滿,不獨太陽下早而成,即少陽表症,誤下亦成者。
故曰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柴胡湯症,反用他藥下之,若發熱表症仍在,不成結胸者,當複與柴胡湯,必蒸蒸發熱汗出而解。
若下後身不熱而見心下硬痛,則成結胸矣,宜用大陷胸湯。
若滿而不痛,則為痞氣,宜用半夏瀉心湯。
【大陷胸湯】 芫花甘遂大戟 熱邪傳裡,内結小腹,用大承氣湯。
若失汗誤下,熱邪内陷,作痛胸腹,用大陷胸湯丸。
【小陷胸湯】 川連半夏栝蒌實 此方詳注胸滿,以半夏辛散豁痰,栝蒌蕩滌邪穢,川連去積熱,則熱散痰消。
【承氣湯】見便結。
結胸上部病,本不用承氣湯。
若滿而不痛,腹中痛多,又見大便閉結,故變用承氣湯下行,則上亦寬。
【桂枝大黃湯】見腹痛。
誤下,表邪内陷,陽明胃家作痛,脈沉而緊,用大陷胸湯。
内陷大腸作痛,脈數而實,用承氣湯。
内陷太陰作痛,脈細而數,用桂枝大黃湯。
【生姜半夏瀉心湯】 生姜半夏枳殼濃樸人參川連甘草 此方通治失汗下早痞滿之方。
多加甘草,名甘草瀉心湯,治胃中虛,客氣上逆;多加生姜,名生姜瀉心湯,治脅下水氣,腹中雷鳴。
【平胃保和散】即平胃散保和丸同研。
挾食外感,胸中凝結作痛,手不可近,似結胸,實痰飲食積症,故用此方。
【柴胡桂枝湯】詳注痞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