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文一百五十二字:
凡奏章等醮儀,皆須用此,請召十方。
其文青紙朱書。
吸五方炁各一口,念靈書上下品及中篇一徧,閉炁,以左手絡本師訣卯文書之。
先具書雲:臣某聞,昔時天尊始篆,說經一徧,至畢,鹹得長生。
又書雲:今日欣慶修齋,願得受度。
書訖,以白茅向東方,念咒燒之。
咒下一段經,自道言至一時同至。
乃再拜曰:弟子今日欣慶修齋,伏願十方三界衆真下降臨軒。
急急如律令。
定須細想聖真自空而來。
召神咒 道言:是時元始天尊說經一徧,東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二徧,南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三徧,西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四徧,北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五徧,東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六徧,東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七徧,西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八徧,西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九徧,上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十徧,下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十徧周竟,十方無極天真大神,一時同至。
師曰:此道君受法之初,諸天皆至,用為燒真文咒。
洞界章第五 一國男女,傾心歸仰。
來者有如細雨密霧,無鞅之衆,注國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
於是元始天尊懸一寶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丈。
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十方無極至真大神,無鞅數衆,俱入寶珠之中。
天人仰看,唯見勃勃從珠口中入。
既入珠口,不知所在。
國人廓散,地還平正,無複欹陷。
元始即於寶珠之内,說經都竟,衆真監度,以授於我。
當此之時,喜慶難言。
法事粗惡,諸天複位,倏忽之間,寂無遺響。
師曰:此天尊說經之時,有此變化,用為法師咒。
黍米隐身存神,拘魂制魄之術。
右取黍米一升,選天德月德日,北向,左手掐本師訣卯文,右手鬥訣。
先啟白六師真師、北鬥真君。
取北鬥紫炁七。
,念咒曰: 吾聞元始天尊度人無量說經既周一國男女至,寂無遣響。
吾今咒此黍米,隐身存神,拘魂制魄。
變化莫測,運度無邊。
急急如太上勑。
次吹炁入黍米,放淨合内供養,每日、一存思吞服。
存思法 每日早晨入靖,吞淨明寶箓了,取黍一米一百二十粒,入室靜坐。
存泥丸中有青炁,心中有白炁,臍中有黃一炁。
三炁俱生,如雲覆身。
因變成一大火燒身,身色洞徹内外,良久乃止。
於是以黍米就服炁,以鼻引青炁,一百二十行咽之止,次以水吞米。
護身章第六 是時,人巡值經法,普得濟度,全其本年,無有中傷。
傾土歸仰,鹹行善心。
不殺不害,不嫉不妬,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女十自)。
言無華绮,口無惡聲,齊同慈愛,異骨成親,國安民豐,欣樂太平。
經始出教一國,以道預有至心,崇奉禮敬,皆得度世。
師曰:此元始天尊,為道君說經之際,天人遇值經法,皆生此道心,為法師護身咒。
右每以本命生受胎日,於寅上步罡,七徧念此咒,即一切鬼神、奸人詭賊,欲見害者,皆自消散;十方善人,皆來欽重。
如要見貴人,即隔日步罡,而後往。
步罡時,存身為道君,手執道君玉印。
右取受胎日法,謂如甲子月生,以乙卯為受胎月,戊辰日生。
戊與癸合,辰與酉合。
癸酉日受胎日,於前戊辰日内尋,不前則後。
每年於此日,作用不拘。
南鬥諱魑魍魅魅魑魁五行水火木金土 已上自取三步丁罡,入魁至魒。
右步水至金,右足起步南鬥,從尾至頭,入鬥中。
以左挑北鬥蓋頭,自鬥反身出,再丁罡步,入北鬥,凡七徧止,思變為七身,七身如一。
傳受章第七 道言:元始天尊說經中所言,并是諸天上帝内名隐韻之音,亦是魔正内諱,百靈之隐名也,非世上之常辭。
上聖已成真人,通玄究微,能悉其章。
誦之十過,諸天遙唱,萬帝設禮,河海靜默,山嶽藏雲,日月停景,遊玑不行,群魔束形,鬼精滅爽,回屍起死,白骨成人。
至學之士,誦之十過,則五帝侍衛,三界稽首。
魔精喪眼,鬼妖滅爽,濟度垂死,絕而得生。
所以爾者,學士穢氣未消,體未洞真。
召至十方威,未制天政,德可伏禦地祇,束縛魔靈,但卻死 而已,不能更生。
輕誦此章,身則被殃,供養尊禮,門戶興隆,世世昌熾,與善因緣,萬災不幹,神明護門。
斯經尊妙,獨步玉京,度人無量,為萬道之宗。
巍巍大範,德難可勝。
師曰:此是道君授經與靈寶淨明天尊之時,元始所說,尊妙如是,永為傳度之先言。
右自道言元始天尊說經中所言,至德難可勝,續之曰:吾今得此秘法以度汝,汝宜克心勉勵,慎守科戒。
說戒具科目章第八 道言凡誦是經十過,諸天齊到。
億曾萬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升朱宮,格皆九年受化更生,得為貴人。
而好學至經,功滿
其文青紙朱書。
吸五方炁各一口,念靈書上下品及中篇一徧,閉炁,以左手絡本師訣卯文書之。
先具書雲:臣某聞,昔時天尊始篆,說經一徧,至畢,鹹得長生。
又書雲:今日欣慶修齋,願得受度。
書訖,以白茅向東方,念咒燒之。
咒下一段經,自道言至一時同至。
乃再拜曰:弟子今日欣慶修齋,伏願十方三界衆真下降臨軒。
急急如律令。
定須細想聖真自空而來。
召神咒 道言:是時元始天尊說經一徧,東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二徧,南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三徧,西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四徧,北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五徧,東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六徧,東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七徧,西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八徧,西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九徧,上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說經十徧,下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十徧周竟,十方無極天真大神,一時同至。
師曰:此道君受法之初,諸天皆至,用為燒真文咒。
洞界章第五 一國男女,傾心歸仰。
來者有如細雨密霧,無鞅之衆,注國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
於是元始天尊懸一寶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丈。
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十方無極至真大神,無鞅數衆,俱入寶珠之中。
天人仰看,唯見勃勃從珠口中入。
既入珠口,不知所在。
國人廓散,地還平正,無複欹陷。
元始即於寶珠之内,說經都竟,衆真監度,以授於我。
當此之時,喜慶難言。
法事粗惡,諸天複位,倏忽之間,寂無遺響。
師曰:此天尊說經之時,有此變化,用為法師咒。
黍米隐身存神,拘魂制魄之術。
右取黍米一升,選天德月德日,北向,左手掐本師訣卯文,右手鬥訣。
先啟白六師真師、北鬥真君。
取北鬥紫炁七。
,念咒曰: 吾聞元始天尊度人無量說經既周一國男女至,寂無遣響。
吾今咒此黍米,隐身存神,拘魂制魄。
變化莫測,運度無邊。
急急如太上勑。
次吹炁入黍米,放淨合内供養,每日、一存思吞服。
存思法 每日早晨入靖,吞淨明寶箓了,取黍一米一百二十粒,入室靜坐。
存泥丸中有青炁,心中有白炁,臍中有黃一炁。
三炁俱生,如雲覆身。
因變成一大火燒身,身色洞徹内外,良久乃止。
於是以黍米就服炁,以鼻引青炁,一百二十行咽之止,次以水吞米。
護身章第六 是時,人巡值經法,普得濟度,全其本年,無有中傷。
傾土歸仰,鹹行善心。
不殺不害,不嫉不妬,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女十自)。
言無華绮,口無惡聲,齊同慈愛,異骨成親,國安民豐,欣樂太平。
經始出教一國,以道預有至心,崇奉禮敬,皆得度世。
師曰:此元始天尊,為道君說經之際,天人遇值經法,皆生此道心,為法師護身咒。
右每以本命生受胎日,於寅上步罡,七徧念此咒,即一切鬼神、奸人詭賊,欲見害者,皆自消散;十方善人,皆來欽重。
如要見貴人,即隔日步罡,而後往。
步罡時,存身為道君,手執道君玉印。
右取受胎日法,謂如甲子月生,以乙卯為受胎月,戊辰日生。
戊與癸合,辰與酉合。
癸酉日受胎日,於前戊辰日内尋,不前則後。
每年於此日,作用不拘。
南鬥諱魑魍魅魅魑魁五行水火木金土 已上自取三步丁罡,入魁至魒。
右步水至金,右足起步南鬥,從尾至頭,入鬥中。
以左挑北鬥蓋頭,自鬥反身出,再丁罡步,入北鬥,凡七徧止,思變為七身,七身如一。
傳受章第七 道言:元始天尊說經中所言,并是諸天上帝内名隐韻之音,亦是魔正内諱,百靈之隐名也,非世上之常辭。
上聖已成真人,通玄究微,能悉其章。
誦之十過,諸天遙唱,萬帝設禮,河海靜默,山嶽藏雲,日月停景,遊玑不行,群魔束形,鬼精滅爽,回屍起死,白骨成人。
至學之士,誦之十過,則五帝侍衛,三界稽首。
魔精喪眼,鬼妖滅爽,濟度垂死,絕而得生。
所以爾者,學士穢氣未消,體未洞真。
召至十方威,未制天政,德可伏禦地祇,束縛魔靈,但卻死 而已,不能更生。
輕誦此章,身則被殃,供養尊禮,門戶興隆,世世昌熾,與善因緣,萬災不幹,神明護門。
斯經尊妙,獨步玉京,度人無量,為萬道之宗。
巍巍大範,德難可勝。
師曰:此是道君授經與靈寶淨明天尊之時,元始所說,尊妙如是,永為傳度之先言。
右自道言元始天尊說經中所言,至德難可勝,續之曰:吾今得此秘法以度汝,汝宜克心勉勵,慎守科戒。
說戒具科目章第八 道言凡誦是經十過,諸天齊到。
億曾萬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升朱宮,格皆九年受化更生,得為貴人。
而好學至經,功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