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太史真君圖傳卷下

關燈
谕以升舉之期,大會于真君之庭。

    日設宴飲,共叙惜别。

    且教以行善立功,以緻神仙之旨。

    着靈劍子等書。

    又與十一弟子,各為五言二韻,勸誠詩十首以遺世。

    及以大功如意丹方,傳家弟子之不與上升者。

    勸誠詩,即今之一百二十靈簽也。

    如意丹方亦行于世。

    每歲尚有黃中齋會雲。

     八月十五日,大營齋會,偏召裡人,長少畢集。

    至日中,祥雲彌望,音樂騰空。

    羽蓋龍車,從官兵衛。

    仙童彩女導,從崔瑕二诏使複降。

    宣玉皇诏命雲:已仰潛山司命官,傳金丹於下界。

    閉債封形,回子身及家口、廚宅、百好、歸三天。

    子急淨穢,背土淩空。

    左大力天丁,與流金火鈴,昭一辟中黃,無或散慢。

    真君俯拜欽受。

     真君遵诏使玉真上公之言,以門弟子雖衆惟六人合從行,餘各自有超舉之日,不得偕行。

    乃升龍車,命陳勳、時荷,持冊前導。

    周廣、會亨骖禦。

    黃仁覽與其父族侍從,旴烈與母部從,仙眷四十二口,拔宅同時升舉,雞犬亦随逐飛騰。

    裡人攀戀,投地悲号,不忍别去。

    真君乃留下修行鐘,并石函聊為異時之記也。

     真君有役夫許大,聞将上升,苦求随行。

    真君以诏使告,人數有定,命不徇所請預期。

    聽其與妻運米出西嶺,及聞升舉,乃怆惶奔歸。

    推覆米車,暨至,撫膺望号。

    真君乃授以地仙之術,夫婦偕隐于西山。

    其米覆地複生,既隐不欲人識,改姓午,複姓午見,廟食于生米市。

    ·翻車岡,時人或有遇見之者,蓋出沒不常焉。

     真君仙仗淩空,有頃墜下藥臼、車毂各一。

    又墜一雞籠,于宅之東南十餘裡,并鼠數枚堕地,已拖腸而不死,意其曾竊食仙丹也。

    後人或有見之者,必為瑞應焉。

    升天後,彩霞祥雲,彌漫山谷。

    百裡之内。

    異香經月不散。

    初真君自旌陽回,奉蜀錦為質信於谌姆,姆制為殿帷。

    至是忽飛來遊繞於故宅之上,竟日複入雲霄。

     真君初與郭璞尋真選勝。

    經宜春栖梧山。

    王長史之子朔,迎款敬至,真君授以仙術。

    且雲:此地前對洞天,俯臨袁水,宜為道院。

    朔從之,遂書靖字于壁而退。

    及飛升時,雲軿過其上,遣二青衣告别。

    朔舉家祈度。

    真君日:子輩仙骨未充。

    乃飛仙茅一根,俾植之,久服可長生。

    後王族各百齡。

    今臨江玉虛觀,有仙茅存焉。

     玄都禦史神烈,吳仙真君,名猛,字世雲,濮陽人。

    性至孝,以道法行于吳普問。

    嘗以羽扇晝豫章江水而渡。

    晉甯康二年,十月望,奉天诏與弟子四人,同時飛升。

     潛惠,彭仙真君,名抗,字武陽。

    仕晉為尚書左丞,師事真君成道。

    宋高祖永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奉天诏。

    舉家二十六口上升。

    今龍興宗華觀是其故址也。

     洪施,時仙真君,名荷,字道陽,東海沐陽縣,奉仙觀黃冠。

    上士依栖,師事真君成道。

    能役使鬼神,驅剪邪魅。

    及真君沖升日,命與陳勳執冊前導,從龍車上升矣。

     元通,周仙真君,名廣,字惠常,廬陵人。

    師事真君,遵行道法,夙夜惟勤。

    就宅西百餘步,築室以居。

    今号宣诏福地,太虛觀。

    真君沖舉日,骖龍車上升。

     精行,甘仙真君,名戰,字伯武,豐城人。

    師事真君,除害利物。

    陳大建元年,正月七日奉天诏,駕麟車沖升。

    今富州清都觀,乃藏丹之故宅,号飛簧觀。

     勇悟,施仙真君,名岑,字太玉,九江人,勇健絕倫,師事真君成道。

    晉甯康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奉天诏沖升。

    西嶺至德觀,即其眺望水蛟之台是也。

     神惠,曾仙真君,名亨,字興國,泗水人。

    博學多能,師事真君。

    授以要道靈符,神方秘訣,無不備悉。

    後膠龍車,同時升舉。

    即今富州真陽觀,是其遺迹也。

     正特,陳仙真君,名勳,字孝舉,蜀川人。

    博學洽聞。

    昔真君任旌陽日,付以吏職,後引為門弟子,托以腹心典經,籍守丹爐。

    真君沖舉日,命與時荷執冊前導焉。

     和靖,籲仙真君,名烈,字道微。

    少孤事母,孝母乃真君孟姊也。

    真君以孀居,築室于宅西居之。

    母子得道,并受诏命,部從真君。

    仙眷四十二口上升。

     沖道,黃仙真君,名仁覽,字紫庭,高安人。

    任青州從事,單騎之官,真君以子妻之。

    父輔,字萬石,舉孝廉,任禦史。

    同師事真君得道。

    舉家三十二口,從真君龍車升天。

     普惠,锺離仙真君,名嘉,字公陽。

    真君仲姊之子,少喪父母,真君授以至道。

    晉甯康二年,十月十五日,奉天诏沖升。

    今新建縣象牙山,丹陵觀是其故址也。

     洞真,胡天師,名惠超,字拔俗,不知何許人也。

    居豫章西山洪井。

    真君授以延生煉化,超三元九紀之道。

    唐長安三年,二月望,沖升。

    今龍興玄妙觀,是其伐樟樹精去處也。

     許太史真君圖傳卷下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