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注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華陽複注
洞,虛也。
玄,幽遠也。
惟虛能函衆妙,惟幽遠其義深長。
靈寶者,外言聖化妙重,内言神降為靈,炁聚為寶。
經中三寶,獨稱靈寶者,紀出書度人之時也。
自然者,其始三炁,應時出見,凝結太空,鳳篆龍章,有形無迹,自然成文,非聖人有心造設也。
九天,郁單無量至無結無愛天,共九也。
生神,乃發育變化之方。
經者,載道之書,修真之徑路也。
三寶大有金書 三寶,天寶、靈寶、神寶也。
大有,天寶宮名。
《度人經》雲:大有妙庭,言天宮豐盛,無以加也。
此書嘗秘藏於是宮。
金至貴且不壞,故以為右。
其文叔九章源流。
天寶君者,則大洞之尊神。
天寶丈人,則天寶君之祖炁也。
丈人是混洞太無元高上王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炁。
後至龍漢元年,化生天寶君。
出書時号高上大有玉清宮。
天寶君,玉清元始天尊也,本玄一之炁凝結。
至高曰天,上有主宰謂之帝。
道居帝之先,故為元始。
在人身,為太乙帝君,即元神也。
大洞者,教法之權輿。
丈人,尊嚴之稱,貴而無位,化生天寶君,名始立矣。
混洞太無元者,鴻蒙未剖之時玉虛天形也。
九數應乎乾陽。
《開化圖》雲:一曰龍漢,二曰延康,三曰赤明,四曰上皇,五曰開皇,皆天上過去年劫名。
龍言靈,漢言天也。
出書,即《度人經》五文開廓,普殖神靈也。
玉清宮,天寶君玄座之所。
祖炁即道,道即天寶君。
推其所以,妙本自成,上無複祖,以虛無為主,自然為本,長而不宰,無形無名,聖人将立教,不可不尊其原,故強名以為道之宗。
靈寶君者,則洞玄之尊神。
靈寶丈人,則靈寶君之祖炁也。
丈人是赤混太無元玄上紫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萬炁黑。
後至龍漢開圖,化生靈寶君,經一劫至赤明元年。
出書度人時,号上清玄都玉京七寶紫微宮。
紫虛,從趙氏本。
靈寶君,上清天尊也。
自一生二,為元一之炁。
靈者,妙不可測。
洞玄經法與靈寶,皆自大洞中出。
按《藏經·衆篇序義》雲:洞玄是本,靈寶是迹。
夫大洞之炁,本生於空,流為洞真,次為洞玄,又次為洞神。
前章不曰洞真而曰大洞者,言其本也。
赤混太無元者,太無中光象巳萌,将發見也。
自龍漢開圖,微示其迹,至赤明出書,人文始宣朗矣。
赤明紫虛,洞陽文彩貌。
度人者,傳流經教,皆拯拔生死之道。
紫微官,靈寶君演教藏經之所。
其炁較之玉虛,虧九億萬數,則知道降劫遷,散為萬有,不複如太古混然矣。
竊惟聖人出書之意,慮後世澆薄,從事於末,詐僞機巧,夭喪天年,流轉苦海,欲令還淳返本,貴炁固根,以進仙道。
故出神章,諄諄然以警悟之,德莫大焉。
神寶君者,則洞神之尊神,神寶丈人,則神寶君之祖炁也。
丈人是冥寂玄通元無上清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萬炁。
後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寶君,經二劫至上皇元年。
出書時号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宮清虛,從趙氏本。
神寶君,太清天尊也。
由二生三,為始一之炁。
神者,陰陽變化不測之名。
洞神教法,乃太清演太平無為之道。
其尊經十二部,外如紫虛箓、消災禳災、清靜天童諸經,皆系之也。
冥寂玄通元者,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舊本欠元字。
王隐賢補入,以合三元。
清虛謂輕清為天,其炁較赤混又虧九萬,愈降愈薄。
太極宮,即太清仙境。
凡諸仙得道科教上章,皆於此朝谒,宮中官僚真人仙卿,濟濟有序。
大洞法中有三元官,天尊嘗命唐、葛、周三将軍,鎮肅官門,其神上合三炁,下主人身三部,在天輔贊北鬥樞機,及主治符篆、靈文、盟券等書。
若人修大洞功滿,此三神導己飛升,上朝帝宮,即混合之道也。
宋緻和間,仁宗不豫,夢行荊棘中,周章失路,見神人被金甲,謂帝曰:天以陛下有仁心,錫一紀之壽。
帝曰:吾何路可歸。
神人曰:以臣之車相送。
帝登車,問神何人。
對曰:臣葛将軍也。
帝寤即安,令檢《道藏》,果有葛将軍主天門事,因加其位,立廟京師。
惜是時無人上奏此神,應自身神炁,以加保養之功。
些三号雖年殊号異,本同一也。
分為玄元始三炁而治。
三寶皆三炁之尊神,号生三炁,三号合生九炁。
九炁出乎太空之先,隐乎空洞之中,無光無象,無形無名,無色無緒,無音無聲。
三号即三清之官。
年即五劫開化之年。
名雖不同,其實一理也。
自玄一之炁化生天寶,後分元一、始一之炁,而為靈寶、神寶。
三炁既足而生九炁,九炁散為萬炁,以植生物之根。
且九炁未出之時,沈光晦迹,混而為一,不可政:诘也。
導運禦世,開辟玄通,三色混沌,乍存乍亡,運推數極,三炁開光,炁清高澄,積陽成天,炁結凝滓,積滞成地。
九炁列正,日月星宿,陰腸五行,人民品物, 并受生成。
自一分三為神寶君,運冥寂玄通元之炁,以導陰陽,成化功,總禦世人生死。
三色者,玄炁青、元炁黃、始炁白。
其始三炁未分,乍有乍無,機椷已兆,将乘運數出矣。
既分之後,天地由之而定位,人民品物因之以發生,於此見天地人同出於道也。
天地
玄,幽遠也。
惟虛能函衆妙,惟幽遠其義深長。
靈寶者,外言聖化妙重,内言神降為靈,炁聚為寶。
經中三寶,獨稱靈寶者,紀出書度人之時也。
自然者,其始三炁,應時出見,凝結太空,鳳篆龍章,有形無迹,自然成文,非聖人有心造設也。
九天,郁單無量至無結無愛天,共九也。
生神,乃發育變化之方。
經者,載道之書,修真之徑路也。
三寶大有金書 三寶,天寶、靈寶、神寶也。
大有,天寶宮名。
《度人經》雲:大有妙庭,言天宮豐盛,無以加也。
此書嘗秘藏於是宮。
金至貴且不壞,故以為右。
其文叔九章源流。
天寶君者,則大洞之尊神。
天寶丈人,則天寶君之祖炁也。
丈人是混洞太無元高上王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炁。
後至龍漢元年,化生天寶君。
出書時号高上大有玉清宮。
天寶君,玉清元始天尊也,本玄一之炁凝結。
至高曰天,上有主宰謂之帝。
道居帝之先,故為元始。
在人身,為太乙帝君,即元神也。
大洞者,教法之權輿。
丈人,尊嚴之稱,貴而無位,化生天寶君,名始立矣。
混洞太無元者,鴻蒙未剖之時玉虛天形也。
九數應乎乾陽。
《開化圖》雲:一曰龍漢,二曰延康,三曰赤明,四曰上皇,五曰開皇,皆天上過去年劫名。
龍言靈,漢言天也。
出書,即《度人經》五文開廓,普殖神靈也。
玉清宮,天寶君玄座之所。
祖炁即道,道即天寶君。
推其所以,妙本自成,上無複祖,以虛無為主,自然為本,長而不宰,無形無名,聖人将立教,不可不尊其原,故強名以為道之宗。
靈寶君者,則洞玄之尊神。
靈寶丈人,則靈寶君之祖炁也。
丈人是赤混太無元玄上紫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萬炁黑。
後至龍漢開圖,化生靈寶君,經一劫至赤明元年。
出書度人時,号上清玄都玉京七寶紫微宮。
紫虛,從趙氏本。
靈寶君,上清天尊也。
自一生二,為元一之炁。
靈者,妙不可測。
洞玄經法與靈寶,皆自大洞中出。
按《藏經·衆篇序義》雲:洞玄是本,靈寶是迹。
夫大洞之炁,本生於空,流為洞真,次為洞玄,又次為洞神。
前章不曰洞真而曰大洞者,言其本也。
赤混太無元者,太無中光象巳萌,将發見也。
自龍漢開圖,微示其迹,至赤明出書,人文始宣朗矣。
赤明紫虛,洞陽文彩貌。
度人者,傳流經教,皆拯拔生死之道。
紫微官,靈寶君演教藏經之所。
其炁較之玉虛,虧九億萬數,則知道降劫遷,散為萬有,不複如太古混然矣。
竊惟聖人出書之意,慮後世澆薄,從事於末,詐僞機巧,夭喪天年,流轉苦海,欲令還淳返本,貴炁固根,以進仙道。
故出神章,諄諄然以警悟之,德莫大焉。
神寶君者,則洞神之尊神,神寶丈人,則神寶君之祖炁也。
丈人是冥寂玄通元無上清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萬炁。
後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寶君,經二劫至上皇元年。
出書時号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宮清虛,從趙氏本。
神寶君,太清天尊也。
由二生三,為始一之炁。
神者,陰陽變化不測之名。
洞神教法,乃太清演太平無為之道。
其尊經十二部,外如紫虛箓、消災禳災、清靜天童諸經,皆系之也。
冥寂玄通元者,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舊本欠元字。
王隐賢補入,以合三元。
清虛謂輕清為天,其炁較赤混又虧九萬,愈降愈薄。
太極宮,即太清仙境。
凡諸仙得道科教上章,皆於此朝谒,宮中官僚真人仙卿,濟濟有序。
大洞法中有三元官,天尊嘗命唐、葛、周三将軍,鎮肅官門,其神上合三炁,下主人身三部,在天輔贊北鬥樞機,及主治符篆、靈文、盟券等書。
若人修大洞功滿,此三神導己飛升,上朝帝宮,即混合之道也。
宋緻和間,仁宗不豫,夢行荊棘中,周章失路,見神人被金甲,謂帝曰:天以陛下有仁心,錫一紀之壽。
帝曰:吾何路可歸。
神人曰:以臣之車相送。
帝登車,問神何人。
對曰:臣葛将軍也。
帝寤即安,令檢《道藏》,果有葛将軍主天門事,因加其位,立廟京師。
惜是時無人上奏此神,應自身神炁,以加保養之功。
些三号雖年殊号異,本同一也。
分為玄元始三炁而治。
三寶皆三炁之尊神,号生三炁,三号合生九炁。
九炁出乎太空之先,隐乎空洞之中,無光無象,無形無名,無色無緒,無音無聲。
三号即三清之官。
年即五劫開化之年。
名雖不同,其實一理也。
自玄一之炁化生天寶,後分元一、始一之炁,而為靈寶、神寶。
三炁既足而生九炁,九炁散為萬炁,以植生物之根。
且九炁未出之時,沈光晦迹,混而為一,不可政:诘也。
導運禦世,開辟玄通,三色混沌,乍存乍亡,運推數極,三炁開光,炁清高澄,積陽成天,炁結凝滓,積滞成地。
九炁列正,日月星宿,陰腸五行,人民品物, 并受生成。
自一分三為神寶君,運冥寂玄通元之炁,以導陰陽,成化功,總禦世人生死。
三色者,玄炁青、元炁黃、始炁白。
其始三炁未分,乍有乍無,機椷已兆,将乘運數出矣。
既分之後,天地由之而定位,人民品物因之以發生,於此見天地人同出於道也。
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