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虛子親傳直指

關燈
言火不言水者,蓋添進則為火,抽退則為水。

    此自然而然,不假人為,故不言之水也。

    丹經言《河圖》、《洛書》之數者,言其火候自然與此卦生成之數合耳,非必求用力以此數。

    言朝屯暮蒙,晝娠夜複,一言與此卦默合,非以用力求合於卦也。

    如運之說,則言此氣運行,流灌五髒百脈,如亥子旺腎,寅卯旺肝,巳午旺心,申酉旺肺,辰戌醜未旺脾,自然而此氣運行,由旺宮而出,初不必妄想此時此髒有此氣,出入流運。

    然采取造鼎之初,則無禁忌,時為即為,即了即休。

    至如入藥行火,則須擇日入室,一毫俗事不可妄幹,使耳目口鼻,四象相忘,晝夜如一,毫發無間,胸中廓然,虛室生白。

    一有所着,便是卦圖不牢,藥物走漏。

    既在室中,不可求睡,當始終不寐。

    蓋不寐為陽,合寐為陰,并每要惺惺然,常提着,損去喜怒。

    蓋怒則陽散,喜則陰乘,若有毫發之陰,而陽神間,锱铢之陰而皆鬼也。

    食須半饑半飽。

    勿茹葷肥,五味但和淡,溫熟者為佳。

    必須率性,依時合氣,當以玄虛為城,恬淡為域,太和為室,寂然為日月,去其妄心,存其真心,見藥即采,遇火即行。

    一年之内,止除卯酉兩月不可行火候,以卯木旺則火炎,金旺則水盛故耳。

    除此兩月,不須行火候,行則反傷。

    一年十二月,去其卯酉為沐浴,止存十個月,故日胎成。

    則純陽俱備,不須行火候,行則傷丹。

    當移入泥丸,謂之撫鼎。

    此時胎仙已成,如人已生,但須乳哺也。

    工夫至此,隻須溫養,不必再行火候沐浴。

    如此三年九載,則天門自開,嬰兒出入,往來無礙,位登天矣!故撫鼎者,即乳哺也。

    此首尾用工之說,皆是自然而然者,不假人力強為妄想,不過及時以意逢迎而已。

    須是積日累月,造鼎安爐,一年十月,結胎行火。

    而師雲一粒金丹赫日紅,何也?言一時半日之功夫,可奪一年半紀之造化也。

    當其藥生火到之時,不過頃刻逢迎,故謂頃刻而成。

    然金丹即非終日終夜勞神苦志,強為妄想可成者。

    夫藥物爐鼎,火候沐浴,胎息嬰兒,運用抽添,賓主刑德,浮沉升降,鉛汞水火,真土刀圭,金精木液,一應名号,都是改名換字,其物即一也。

    鈎鎖連環,經自可熟讀,言之非難,行之為難,守之最難。

    大抵旁門小法,俱無報應,唯有金丹一件,便有應驗。

    凡人采藥,少年須行半年功夫,中年須行一年功夫,老年須行三年功夫,絕欲忘念,靜坐默然。

    采取之後,時節至來,耳目聰明,手足清健,百病俱無。

    自然兩腎氣來,夾脊如車輪,泥丸如湯注,口常有甘露,滴滴而來,神若不寐,百念俱絕,不過兩月餘,日月生神光,此心明了,不可便為至道,否則狂念妄生,遂成癡風。

    至於三月行火之餘,時時刻刻,工夫不差,則七竅光明,所有金輪,内外洞明,遠接鬼神。

    當此之時,嬰兒遂生形像,不可便縱其運動出入,須要着緊守護牢固,否則火漏丹敗。

    十月火滿,受氣足備,自然如此瓜熟蒂懸而出。

    然後出入往來,可以離身丈尺,亦不可遠去,一出便須收回,否則一去而迷,遂至投胎奪舍,不複回顧。

    直須三年九載,日子滿足,骨骼老,如人數歲,方知人事輕重淺深,方可縱其自然出入往來。

    至此時則飛升變化,真仙之位矣!然猶有魔障,當真入室坐忘之時,神異自出,凡天下萬品,奇怪之事,俱集于前,真如慧眼初見,猶如神明依附,到此勿喜勿驚,此皆魔障所至,不可便以為道要。

    在把捉攝機靜念,凝一守持,所謂太玄之一,守其真形,切不可以妄為真,縱情為性,如此守一,其魔自消,方能道成。

    今人多到此時,無定力定見,故為外邪所攝,則不能來,反有風狂癡颠,非橫之禍,遂使後人反以神仙之道虛無渺蕩惜哉!若十月胎成,移鼎溫養之後,又當求向上一着,此事在《悟真篇》下卷求精進法,自然有希有之遇。

    此不待傳授之訣。

    若飛升屍解,乃是丹成之後,又下功夫立大功德,随修行深淺之果證,即非傳授口訣。

    凡欲修此丹法,必須次第而行,倘或不依次第,妄作僭行,則身中無胎,嬰兒不生,妄參禅學,如水之無源,木之無根,意成頑空,到老無成,終歸輸回之趣。

    入室六十日之後,便見驗也。

    須是依訣行之,切不可間斷。

    子轉鬥移,氣澄境靜,攝機作用,綿綿不絕;或倦則上池回溉,一任消息往來,雲霧遍興,無迷無妄,靈光發現,勿喜勿驚,但兩手卷珠簾而已。

    須要專戒萬緣,喜怒思憂,饑渴寒燠,寝寐無入昏沉,心王常明,渴則少飲四君子湯、白木湯。

    才睡,氣便化血,不能上騰。

    不寐惺惺,則陽氣上騰矣!凡世人兩目系肝來養者,蓋心司神也,所以神仙眼碧,色奪目也。

    凡人修道者,不可熟睡,睡則陰氣盛,化血入肝,不能上滋兩目,自然通靈。

    仆痛念世人談道者一二,幾欲付人,奈針芥不相投,未容分付,今偶與子會,意味稍合,若非前生有些種子,豈能知其一二?仆今盡其所授,逐節切緊,一一錄付。

    子可熟玩靜思,尋文求義,候其時來,用工下手,斷斷成就。

    仆與子四紀複有會期之所,未可輕洩了,宜勉之!仆口囑之言,在心勿失,筆錄之語,常可熟誦。

    每開卷時,如見諸師君在上,不可忽之。

    如身未行,且當澄心靜念,守其機綠下乎。

    切不可妄授非徒,倘可言者,粗發明其一二無妨,得人則不可秘。

    違此則戾禍大焉! 碧虛子親傳直指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