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洞金華玉經

關燈
離脫百憂,七玄稱慶,上靈所扶。

     次願玄母,與我俱存於日月之間,三光之際,大帝并軿,青旄綠蓋,華軿繡帔,錦服玉帶,攜提五老,同賓四大,入晏華寒,出眄八外。

     三願玄母,與我俱保於九天之間,乃凝真圓曜,夷心内煉,炁溢靈堂,感神萬千,身升九霄,考福重玄,散帶空同,撫輪累天,吉享七世,更生為人,我保太真,與日同年。

     四願玄母,與我俱食於自然之間,永離三徒,長會自然,七寶玉粒,金丹紫芒,隐芝右掇,左拾夜光,鳳胎虎沫,雲琅瓊霜,奇味一禦,則身拂太空。

     五願玄母,與我俱飲於匏河之間,而流津萬崖,既清且甘,回水玉精,靈潤碧藍,上注絕霄,流源神堂,橫波郁踴,鼓扇太空,浮遊浩清,飲嗽東蒙,高揖霞晨,奇樂滄浪,七考得仙,介福洋洋,體誓九河,所向成康。

     六願玄母,與我俱息於玉真之間,浩哉上座,澗邈霄清,五老羅室,玉華告靈,西王飛軒,策羽流軿,與我俱息,九玄之庭,慶锺七考,受胎更生,身盤瓊宇,神栖圓明。

     七願玄母,與我俱寝於仙堂之間,幽妙靈房,玄華四陳,朱宇鳳構,光明映軒,金床玉榻,紫帷龍門,上坐玄皇,中席天真,我處其右,攜帶纏錦,大福七考,受書更生。

     八願玄母,與我俱遊於三玄之間,乃逸辔太漠,回軿三玄,五老扶胥,王母比肩,舞輪神丘,停駕九天,定書太上,受位為真,雌一九混,從億至千,洞經八響,七祖獲仙,從劫至劫,常會八間。

    八間在何,永我因綠,五老降福,道德诜诜,萬氣上生,固保泥丸。

    願言既畢,日月同年,大哉虛生,玄母動靜,八門行間。

     徊風大混合帝一之道存修九圖 修本經,存祝名都畢,更閉兩目,存此百神變成白氣,如耳煙之狀,從玄虛中來入口中,郁郁良久,覺白氣下,從下部孔中出,又從玉莖孔一中出。

    又覺白氣從兩腳底、兩手心中出,并冠纏一軀,上下手足, 混合一身。

     與白氣同煙上下,不相見也。

     良久,白氣忽複變色,成紫雲郁郁,又從我口中入頭中,及至五藏間,充滿腹内。

     良久,紫雲又從兩足底、兩掌心、大孔、玉莖孔中出,冠繞一體。

     良久,郁然上下,與紫雲合形,不相見也。

     須臾,存紫雲之氣,充滿左右及一室之内,又存見口中出風氣之扇,紫雲之煙乃回轉,更相纏繞結。

     忽成一真人,男形也,始生之狀,長四分,号曰大洞帝一尊君,名父甯在,字合母精,是守死關之衆神,回風混合,共成帝一之尊君也。

     又存此尊君,來入我口中舌下,複從舌下徑上升紫房六合宮,平坐,外向尊君,左手把兆五籍,右手把兆五符,尊君口之左邊有日光,徑九分,尊君口之右邊有月光,徑一寸,尊君口舌吐徊風之氣,吹此日月之光,皆郁郁,或白色,或赤色,令光氣下入兆五藏、六府、百節,一身之内,洞徹朗然,内外如白日之狀。

    良久忘身,忽然事訖。

     此圖眉間略畫形像,即存如第八圖,大在紫房六合宮,即泥丸宮是六合。

     乃心祝曰: 大洞帝一,太素尊靈,父甯母精,二合雙成,百真大混,一徊始生,身結八煙,變胎元嬰,日月寶光,洞我軀形,太一在上,與帝合并,泥丸保玉,五藏華明,長合日月,手執洞經,位為仙翁,神升上清,三十九章,金符羽庭。

     此是徊風大混合帝一之道,畢也。

    萬變百化,洞真太一之法,極盡於此矣。

     夕夕常存大洞帝一尊君,在兆鼻下人中中央,白日常存在口内上齒之外,鼻下人中上唇之裹也。

    尊君形皆當向外,坐立起居在意存之。

    存尊君口中銜日光,徑九分,昭明萬丈,同朗兆身。

    夫一者,帝之真一也。

    一之所變,歸一者也。

    讀〔大〕洞真經時,亦存帝一尊君,在兆面前,以尊神口對兆之口間,令相向,聽我讀洞經之音,以散七世之結焉。

     帝一尊君,諱父甯在,字合母精,日夕怛憶之勿忘,辟萬試,滅千患,除惡魔,緻神仙也。

    若兆體中有疾痛不甯處,急存帝一尊君,令口吐日光白氣,熏我痛疾處,痛疾即愈也。

     帝一尊君,形如始生之男,不着衣服,身長四分耳。

    所謂大混反胎,始形之真也。

     大洞内法存修雌雄真一十三圖 按九宮前後,逐宮相杳,向背遮影,不能對見,難以正面圖畫。

    今據排次第,即在右側,作正面畫卻沉,若側身畫,即又存想不正。

    請存各宮真神,并面向前正坐,其中三真者,即二真相對,令如隐居注。

    首寸與明堂,共得一寸,雖正畫成,亦系在右邊也。

    精詳存用,如經九年,白日升天。

     大洞金華玉經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