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真人敷靈寶齋戒威儀諸經要訣
關燈
小
中
大
度,升入無為,與四大合德。
天下民人,蝖飛蠕動,一切衆生,免離十苦八難,五毒水火,賊疫鬼害衆厄,各保福祿,安居無為。
今故燒香,自歸依師尊大聖衆至真之德。
得道之後,升入無形,與道合真。
此一時燒香,以次人人上香,選高德一人為齋主,名曰法師。
祝願不須人人祝願也。
燒香祝願畢,於是白燒香已訖,齋人一時向東拜,自陳言: 臣等今歸命東方無極太上靈寶天尊,賜所願随心,求欲克得。
次向南方,次向西方,次向北方,次向東方,次向東南,次向西南,次向西北,次向上方,次向下方。
是謂十方願念,如先法,各方三拜,亦可一拜。
畢。
正西向再拜言: 臣等今歸命西方已得道大聖衆至真諸君丈人,賜所願者合。
次北向,次東向,次南向。
面向經,三過祝願如初。
畢。
此皆回向香爐,取其方面之正也。
是為靈寶齋禮十方,太上大法妙赜矣。
皆當安徐雅步,審整庠序,男女不得參雜,令威儀合於天典,則為鬼神之所具瞻,飛仙之所嗟歎,三界之所軌範也。
仙人修此齋,亦無已時,況凡賢者乎。
拜既竟,齋人以次左行,旋繞香爐三匝畢,是時亦當口詠步虛蹑無披空洞章。
所以旋繞香者,上法玄根無上玉洞之天,大羅天上太上大道君所治七寶自然之台,無上諸真人持齋誦詠,旋繞太上七寶之台,今法之焉。
又三洞弟子諸修齋法,皆當燒香歌誦,以上象真人大聖衆,繞太上道君台時也。
故求無上正真大道者,亦可繞高座上清靈寶經。
所以繞香爐者,直今世學者多浮淺,不能受至經。
故示齋法,以委心香煙耳。
行道心至,所願尋香煙,已禦太上。
太上道眼恒洞觀諸天下人善惡,亦無毫遺也,可不戰戰慎之哉。
仙公曰:常想見太上真人在高座上,轉經而說法也。
轉經法 安小床,向東轉經傳,案靈寶法,床高五尺,廣長亦五尺。
又法:床高四尺五寸,廣長五尺。
靜舍促可就容雅屋,此謂齋日權時行道耳。
若欲長齋,久思求仙道,當别立齋堂,必令靜潔肅整,羅列經案香爐,施安高座於其中也。
次向高座禮經,都三拜。
言: 臣等今歸命太上無極大道至真,無上三十六部尊經寶符,太上三尊。
今燒香轉經,希仰太上濟度之恩,乞七世父母,以及帝王民人,一切衆生,臣等身及家門大小,願得赦除前世今世生死重罪惡過。
或弒君父,或不孝二親,或背師欺友,或廢真就僞,或為劫賊、攻伐家國,或伐他國,或殺害衆生,以為快樂,或淫犯他妻,門族交通,或離母子,奪人所愛,或殺賢人道士,或為君無道,或為臣不忠,誷上威下,酷虐百姓,己取榮名,或六親相殘,或敗靖舍靈壇,或竊經書,或燒敗經書,或污穢聖文,或評論道德以為虛誕,或笑人作善,自言我是,或嫉賢妬能,不欲勝己,或不崇有道,不敬老人,不念六疾,或呵風罵雨,及天地日月星辰、帝王國主、師父道士,輕慢四大,或罵鬼神,呼謂無知,或口是心非,自欺形影。
諸如此等,莫大之罪,不可憶識,積世結固,纏綿不解,冤對不已。
乞今燒香行道,以自度脫,於是改悔,伏從禁戒,不敢又犯。
亦任意所首謝,皆一時頭腦頓地,心中欣欣。
如是聖人必得解脫諸苦八難,鹹就無為道場矣。
太極真人曰:靈寶齋法,然十燈火,以法十方。
十是數之至,故人十月而生也。
夾門然燈。
七世父母然七燈於堂前,靖舍常然一燈,夾門然二燈,及符着門戶者,鬼神擊人,豈當不從門戶入耶。
天常下六部使者,周行天下,伺人善惡,鬼神見符燈,皆曰善人之門,不可枉濫也。
以此緻分别,生死受福故也。
日月星宿,病人行年本命,各然一燈。
齋時,日夕各三時燒香悔過,唯一心聽受經法妙赜之義。
故轉經說法,象古真人教化時也。
聖人傳授經教,教化於後世,使未聞者聞,未知者知。
欲以此法橋,普度一切人也。
行道之時,故不可得亂語,論及世務,唯當請問法師經義禁戒,師當為解說真要。
人能使内外夷然,敬受經一句,司命加十算。
若内外躁競,毀經一句,司命奪十算。
故真人不言,言必有中。
言皆令作法,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之謂也。
仙公曰:以大齋法合得洞真,所以七祖緻去地獄,升天堂也。
齋人若妄言绮語,論及私鄙,罰香一斤,油五升,朱三兩。
送齋主宣示百姓,然後供公家用也。
夫齋直求道之本,莫不由斯成矣。
此功德巍巍,無能比者。
上可升仙得道,中可安居甯國,延年益壽,保於福祿,得無為之道;下除宿罪,赦見世過,救危難,消災治病,解脫死人憂苦,度一切物,亦莫有不宜矣。
行道千日,心盡於玄,必能降真人,見聖得道也。
晝夜
天下民人,蝖飛蠕動,一切衆生,免離十苦八難,五毒水火,賊疫鬼害衆厄,各保福祿,安居無為。
今故燒香,自歸依師尊大聖衆至真之德。
得道之後,升入無形,與道合真。
此一時燒香,以次人人上香,選高德一人為齋主,名曰法師。
祝願不須人人祝願也。
燒香祝願畢,於是白燒香已訖,齋人一時向東拜,自陳言: 臣等今歸命東方無極太上靈寶天尊,賜所願随心,求欲克得。
次向南方,次向西方,次向北方,次向東方,次向東南,次向西南,次向西北,次向上方,次向下方。
是謂十方願念,如先法,各方三拜,亦可一拜。
畢。
正西向再拜言: 臣等今歸命西方已得道大聖衆至真諸君丈人,賜所願者合。
次北向,次東向,次南向。
面向經,三過祝願如初。
畢。
此皆回向香爐,取其方面之正也。
是為靈寶齋禮十方,太上大法妙赜矣。
皆當安徐雅步,審整庠序,男女不得參雜,令威儀合於天典,則為鬼神之所具瞻,飛仙之所嗟歎,三界之所軌範也。
仙人修此齋,亦無已時,況凡賢者乎。
拜既竟,齋人以次左行,旋繞香爐三匝畢,是時亦當口詠步虛蹑無披空洞章。
所以旋繞香者,上法玄根無上玉洞之天,大羅天上太上大道君所治七寶自然之台,無上諸真人持齋誦詠,旋繞太上七寶之台,今法之焉。
又三洞弟子諸修齋法,皆當燒香歌誦,以上象真人大聖衆,繞太上道君台時也。
故求無上正真大道者,亦可繞高座上清靈寶經。
所以繞香爐者,直今世學者多浮淺,不能受至經。
故示齋法,以委心香煙耳。
行道心至,所願尋香煙,已禦太上。
太上道眼恒洞觀諸天下人善惡,亦無毫遺也,可不戰戰慎之哉。
仙公曰:常想見太上真人在高座上,轉經而說法也。
轉經法 安小床,向東轉經傳,案靈寶法,床高五尺,廣長亦五尺。
又法:床高四尺五寸,廣長五尺。
靜舍促可就容雅屋,此謂齋日權時行道耳。
若欲長齋,久思求仙道,當别立齋堂,必令靜潔肅整,羅列經案香爐,施安高座於其中也。
次向高座禮經,都三拜。
言: 臣等今歸命太上無極大道至真,無上三十六部尊經寶符,太上三尊。
今燒香轉經,希仰太上濟度之恩,乞七世父母,以及帝王民人,一切衆生,臣等身及家門大小,願得赦除前世今世生死重罪惡過。
或弒君父,或不孝二親,或背師欺友,或廢真就僞,或為劫賊、攻伐家國,或伐他國,或殺害衆生,以為快樂,或淫犯他妻,門族交通,或離母子,奪人所愛,或殺賢人道士,或為君無道,或為臣不忠,誷上威下,酷虐百姓,己取榮名,或六親相殘,或敗靖舍靈壇,或竊經書,或燒敗經書,或污穢聖文,或評論道德以為虛誕,或笑人作善,自言我是,或嫉賢妬能,不欲勝己,或不崇有道,不敬老人,不念六疾,或呵風罵雨,及天地日月星辰、帝王國主、師父道士,輕慢四大,或罵鬼神,呼謂無知,或口是心非,自欺形影。
諸如此等,莫大之罪,不可憶識,積世結固,纏綿不解,冤對不已。
乞今燒香行道,以自度脫,於是改悔,伏從禁戒,不敢又犯。
亦任意所首謝,皆一時頭腦頓地,心中欣欣。
如是聖人必得解脫諸苦八難,鹹就無為道場矣。
太極真人曰:靈寶齋法,然十燈火,以法十方。
十是數之至,故人十月而生也。
夾門然燈。
七世父母然七燈於堂前,靖舍常然一燈,夾門然二燈,及符着門戶者,鬼神擊人,豈當不從門戶入耶。
天常下六部使者,周行天下,伺人善惡,鬼神見符燈,皆曰善人之門,不可枉濫也。
以此緻分别,生死受福故也。
日月星宿,病人行年本命,各然一燈。
齋時,日夕各三時燒香悔過,唯一心聽受經法妙赜之義。
故轉經說法,象古真人教化時也。
聖人傳授經教,教化於後世,使未聞者聞,未知者知。
欲以此法橋,普度一切人也。
行道之時,故不可得亂語,論及世務,唯當請問法師經義禁戒,師當為解說真要。
人能使内外夷然,敬受經一句,司命加十算。
若内外躁競,毀經一句,司命奪十算。
故真人不言,言必有中。
言皆令作法,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之謂也。
仙公曰:以大齋法合得洞真,所以七祖緻去地獄,升天堂也。
齋人若妄言绮語,論及私鄙,罰香一斤,油五升,朱三兩。
送齋主宣示百姓,然後供公家用也。
夫齋直求道之本,莫不由斯成矣。
此功德巍巍,無能比者。
上可升仙得道,中可安居甯國,延年益壽,保於福祿,得無為之道;下除宿罪,赦見世過,救危難,消災治病,解脫死人憂苦,度一切物,亦莫有不宜矣。
行道千日,心盡於玄,必能降真人,見聖得道也。
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