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八 婦人雜病諸候二(凡一十九論)
關燈
小
中
大
下。
四十四、崩中漏下五色候 崩中之病,是勞傷沖任之脈。
沖任之脈起于胞内,為經脈之海。
勞傷過度,沖任氣虛,不能統制經血,故忽然崩下,謂之崩中。
而有瘀血在内,遂淋瀝不斷,謂之漏下。
漏下不止,緻損于五髒,五髒之色,随髒不同,因虛而五色與血俱下。
其狀:白者如涕,赤者如紅汁,黃者如爛瓜汁,青者如藍色,黑者如幹血色,相雜而下也。
四十五、積聚候 積者,五髒所生;聚者,六腑所成。
五髒之氣積,名曰積;六腑之氣聚,名曰聚也。
積者,其痛不離其部;聚者,其痛無有常處。
皆由陰陽不和,風冷搏于髒腑而生積聚也。
婦人病積經久,則令無子,亦令月水不通。
所以然者,積聚起于冷氣,結入子髒,故令無子;若冷氣入于胞絡,冷搏于血,血冷則澀結,故令月水不通。
四十六、癖病候 癖病者,由冷氣結聚,飲食不消,停積于脅下,則成癖病。
其狀,弦急刺痛,得冷則發作也。
四十七、疝瘕候 疝瘕之病,由飲食不節,寒溫不調,氣血勞傷,髒腑虛弱,受于風冷,冷入腹内,與血氣相結所生。
疝者,痛也;瘕者,假也。
其結聚浮假而痛,推移而動。
婦人病之有異于丈夫者,或因産後髒虛受寒,或因經水往來,取冷過度,非獨關飲食失節,多挾有血氣所成也。
診婦人疝瘕,其脈弦急者生,虛弱小者死。
又尺脈澀而牢,為血實氣虛也。
其發腹痛逆滿,氣上行,此為婦人胞中絕傷,有惡血,久成結瘕。
得病以冬時,黍赤而死。
四十八、症痞候 症痞者,由冷熱不調,飲食不節,積在腹内,或腸胃之間,與髒相結搏。
其牢強,推之不移,名曰症,言其病形征可驗也;氣壅塞為痞,言其氣痞澀不宣暢也。
皆得冷則發動刺痛。
症痞之病,其形冷結,若冷氣入于子髒,則使無子;若冷氣入于胞絡,搏于血氣,血得冷則澀,令月水不通也。
四十九、八瘕候 八瘕者,皆胞胎生産,月水往來,血脈精氣不調之所生也。
腎為陰,主開閉,左為胞門,右為子戶,主定月水,生子之道。
胞門、子戶,主子精,神氣所出入,合于中黃門、玉門四邊,主持關元,禁閉子精。
臍下三寸,名曰關元,主藏魂魄,婦人之胞,三焦之腑,常所從止。
然婦人經脈俞絡合調,則月水以時來至,故能生子而無病。
婦人榮衛經絡斷絕不通,邪氣便得往入,合于子髒;若經血未盡,而合陰陽,即令婦人血脈攣急,小腹重急、支滿,胸脅腰背相引,四肢酸痛,飲食不調,結牢。
惡血不除,月水不時,或月前月後,因生積聚,如懷胎狀。
邪氣甚盛者,令人恍惚多夢,寒熱,四肢不欲動,陰中生氣,腫内生風,甚者害小便澀,澀而痛,淋瀝,面黃黑,成病,則不複生子。
其八瘕者,黃瘕、青瘕、燥瘕、血瘕、脂瘕、狐瘕、蛇瘕、鼈瘕也。
黃瘕者,婦人月水始下,若新傷堕,血氣未止,卧寤未定,五髒六腑虛羸,精神不治,因以當向大風便利,陰陽開,關節四邊中于風濕,氣從下上入陰裡,稽留不去,名為陰陽虛,則生黃瘕之聚,令人苦四肢寒熱,身重淋露,不欲食,左脅下有血氣結牢,不可得而抑,苦腰背相引痛,月水不利,令人不産。
小腹急,下引陰中如刀刺,不得小便,時苦寒熱,下赤黃汁,病苦如此,令人無子。
青瘕者,婦人新産,未滿十日起行,以湯浣洗太早,陰陽虛,玉門四邊皆解散,子戶未安,骨肉皆痛,手臂不舉,飲食未複,五内吸吸。
又當風卧,不自隐蔽,若居濕席,令人苦寒,灑灑入腹,煩悶沉淖。
惡血不除,結熱,不得前後,便化生青瘕。
瘕聚左右脅,藏于背膂,上與膊,髀腰下攣,兩足腫,面目黃,大小便難。
其後月水為之不通利,或不複禁,狀如崩中。
此自其過所緻,令人少子。
燥瘕者,婦人月水下,惡血未盡,其人虛憊,而已夏月熱行疾走,若舉重移輕,汗出交流,氣力未平,而卒以恚怒,緻猥咽不洩,經脈攣急,内結不舒,煩滿少氣,上達胸膈背膂,小腹為急,月水與氣俱不通,而反以飲清水快心,月水橫流,衍入他髒不去,有熱,因生燥瘕之聚。
大如半杯,上下腹中苦痛,還兩脅下,上引心而煩,害飲食,欲吐,胸及腹中不得大息,腰背重,喜卧盜汗,足酸疼痛,久立而痛,小便失時,居然自出若失精,月水閉塞,大便難。
病如此者,其人少子。
血瘕病,婦人月水新下,未滿日數而中止,飲食過度,五谷氣盛,溢入他髒;若大饑寒,汲汲不足,呼吸未調,而自勞動,血下未定
四十四、崩中漏下五色候 崩中之病,是勞傷沖任之脈。
沖任之脈起于胞内,為經脈之海。
勞傷過度,沖任氣虛,不能統制經血,故忽然崩下,謂之崩中。
而有瘀血在内,遂淋瀝不斷,謂之漏下。
漏下不止,緻損于五髒,五髒之色,随髒不同,因虛而五色與血俱下。
其狀:白者如涕,赤者如紅汁,黃者如爛瓜汁,青者如藍色,黑者如幹血色,相雜而下也。
四十五、積聚候 積者,五髒所生;聚者,六腑所成。
五髒之氣積,名曰積;六腑之氣聚,名曰聚也。
積者,其痛不離其部;聚者,其痛無有常處。
皆由陰陽不和,風冷搏于髒腑而生積聚也。
婦人病積經久,則令無子,亦令月水不通。
所以然者,積聚起于冷氣,結入子髒,故令無子;若冷氣入于胞絡,冷搏于血,血冷則澀結,故令月水不通。
四十六、癖病候 癖病者,由冷氣結聚,飲食不消,停積于脅下,則成癖病。
其狀,弦急刺痛,得冷則發作也。
四十七、疝瘕候 疝瘕之病,由飲食不節,寒溫不調,氣血勞傷,髒腑虛弱,受于風冷,冷入腹内,與血氣相結所生。
疝者,痛也;瘕者,假也。
其結聚浮假而痛,推移而動。
婦人病之有異于丈夫者,或因産後髒虛受寒,或因經水往來,取冷過度,非獨關飲食失節,多挾有血氣所成也。
診婦人疝瘕,其脈弦急者生,虛弱小者死。
又尺脈澀而牢,為血實氣虛也。
其發腹痛逆滿,氣上行,此為婦人胞中絕傷,有惡血,久成結瘕。
得病以冬時,黍赤而死。
四十八、症痞候 症痞者,由冷熱不調,飲食不節,積在腹内,或腸胃之間,與髒相結搏。
其牢強,推之不移,名曰症,言其病形征可驗也;氣壅塞為痞,言其氣痞澀不宣暢也。
皆得冷則發動刺痛。
症痞之病,其形冷結,若冷氣入于子髒,則使無子;若冷氣入于胞絡,搏于血氣,血得冷則澀,令月水不通也。
四十九、八瘕候 八瘕者,皆胞胎生産,月水往來,血脈精氣不調之所生也。
腎為陰,主開閉,左為胞門,右為子戶,主定月水,生子之道。
胞門、子戶,主子精,神氣所出入,合于中黃門、玉門四邊,主持關元,禁閉子精。
臍下三寸,名曰關元,主藏魂魄,婦人之胞,三焦之腑,常所從止。
然婦人經脈俞絡合調,則月水以時來至,故能生子而無病。
婦人榮衛經絡斷絕不通,邪氣便得往入,合于子髒;若經血未盡,而合陰陽,即令婦人血脈攣急,小腹重急、支滿,胸脅腰背相引,四肢酸痛,飲食不調,結牢。
惡血不除,月水不時,或月前月後,因生積聚,如懷胎狀。
邪氣甚盛者,令人恍惚多夢,寒熱,四肢不欲動,陰中生氣,腫内生風,甚者害小便澀,澀而痛,淋瀝,面黃黑,成病,則不複生子。
其八瘕者,黃瘕、青瘕、燥瘕、血瘕、脂瘕、狐瘕、蛇瘕、鼈瘕也。
黃瘕者,婦人月水始下,若新傷堕,血氣未止,卧寤未定,五髒六腑虛羸,精神不治,因以當向大風便利,陰陽開,關節四邊中于風濕,氣從下上入陰裡,稽留不去,名為陰陽虛,則生黃瘕之聚,令人苦四肢寒熱,身重淋露,不欲食,左脅下有血氣結牢,不可得而抑,苦腰背相引痛,月水不利,令人不産。
小腹急,下引陰中如刀刺,不得小便,時苦寒熱,下赤黃汁,病苦如此,令人無子。
青瘕者,婦人新産,未滿十日起行,以湯浣洗太早,陰陽虛,玉門四邊皆解散,子戶未安,骨肉皆痛,手臂不舉,飲食未複,五内吸吸。
又當風卧,不自隐蔽,若居濕席,令人苦寒,灑灑入腹,煩悶沉淖。
惡血不除,結熱,不得前後,便化生青瘕。
瘕聚左右脅,藏于背膂,上與膊,髀腰下攣,兩足腫,面目黃,大小便難。
其後月水為之不通利,或不複禁,狀如崩中。
此自其過所緻,令人少子。
燥瘕者,婦人月水下,惡血未盡,其人虛憊,而已夏月熱行疾走,若舉重移輕,汗出交流,氣力未平,而卒以恚怒,緻猥咽不洩,經脈攣急,内結不舒,煩滿少氣,上達胸膈背膂,小腹為急,月水與氣俱不通,而反以飲清水快心,月水橫流,衍入他髒不去,有熱,因生燥瘕之聚。
大如半杯,上下腹中苦痛,還兩脅下,上引心而煩,害飲食,欲吐,胸及腹中不得大息,腰背重,喜卧盜汗,足酸疼痛,久立而痛,小便失時,居然自出若失精,月水閉塞,大便難。
病如此者,其人少子。
血瘕病,婦人月水新下,未滿日數而中止,飲食過度,五谷氣盛,溢入他髒;若大饑寒,汲汲不足,呼吸未調,而自勞動,血下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