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四 病諸候(凡三十五論)
關燈
小
中
大
。
頸掖之下結瘰,膿潰成,時還沖擊,腹内則脹痛,腰脊攣急是也。
十一、風候 此由風邪經脈,經脈結聚所成;或諸瘡得風,不即瘥,變作其瘡。
得風者,是由瘡遇冷,膿汁不盡乃成也。
其風在經脈者,初生之時,其狀如腫,有似覆手,搔之則皮脫,赤汁出。
乍腫乍減,漸漸生根結實,且附骨間,不知首尾,即潰成。
若至五十日不消不潰,變成石腫,名為石癰。
久久不治,令寒熱,惡氣入腹,絕悶刺心,及咽項悉皆腫。
經一年不治 十二、鞠候 腫痛初生癰,如大桃狀,亦如瘤。
膿潰為瘡,不治成石,化生鞠,作竅傍行,世呼為 十三、蜣螂候 此由飲食居處有蜣螂毒氣,入于髒腑,流于經脈所生也。
初生之時,其狀如鼠竅直下,腫如覆手而癢,搔痹疼痹。
至百日,有十八竅,深三寸,中生蜣螂,乃有一百數。
蜣螂成尾,自覆刺人,大如盂升。
至三年,殺人。
十四、骨疽候 骨疽者,或寒熱之氣搏經脈所成,或蟲蛆之氣因飲食入人腑髒所生。
以其膿潰,侵食于骨,故名骨疽兼也。
初腫後乃破,破而還合,邊傍更生。
如是或六七度,中有膿血,至日西痛發,如有針刺。
十五、蚯蚓候 蚯蚓者,由居處飲食有蚯蚓之氣,或飲食入腹内,流于經脈所生。
其根在大腸。
其狀 十六、花候 花者,風濕客于皮膚,與血氣相搏,因而成瘡。
風濕氣多,其肉突出,外如花開之狀,世謂之反花瘡。
不瘥,生蟲成,故謂之花也。
十七、蠍候 此由飲食居處有蠍蟲毒氣,入于腑髒,流于經脈所生也。
或生掖下,或生頸邊,腫起如蠍蟲之形,寒熱而潰成。
久則瘡裡生細蠍蟲也。
十八、蚝候 蚝者,由飲食居處有蚝蟲毒氣,入腑髒,流于經脈,變化而生。
着面頰邊即脫肉結腫,初如蚝蟲之窠,後潰成,而蚝生是也。
十九、腦候 腦,着頭頸,逐氣上下疼痛,而後腦。
二十、癰候 癰者,是癰潰瘡後其不瘥,膿汁不盡,因變生蟲成,故為癰也。
二十一、橛候 橛者,其瘡橫闊作頭,狀如杏子形,亦似瘰。
出血是也。
二十二、蟲候 諸皆有蟲,而此獨以蟲為名者,是諸瘡初本無蟲,經久不瘥,而變生蟲,故以為名也。
二十三、石候 石之狀,初起兩頭如梅李核,堅實,按之強如石而寒熱,熱後潰成是也。
二十四、蛙候 此由飲食居處有蛙之毒氣,入于腑髒,流于經脈而成。
因服藥,随小便出物,狀似蛙形是也。
二十五、蝦蟆候 此由飲食有蝦蟆之毒氣,入于腑髒,流于經脈,結腫寒熱,因潰成。
服藥,有物随小便出,如蝦蟆之狀,故謂之蝦蟆也。
二十六、蛇候 蛇者,由居處飲食有蛇毒氣,入于腑髒,流于經脈,寒熱結腫,出處無定,因潰成。
服藥,有物随小便出,如蛇形狀,謂之蛇。
二十七、候 者,由居處飲食有毒氣,入于腑髒,流于經脈所生。
初得之時,如棗核許,戾契。
或滿百日,或滿周年,走不定一處,成竅而膿汁潰也。
故謂之。
二十八、赤白候 人有患瘡,色赤白分明,因而成,謂之赤白。
二十九、内候 人有發瘡,色黑有結,内有膿,久乃積生,侵食筋骨,謂之内。
三十、雀候 此由居處飲食有雀毒氣,入于髒,流于脈,發無定處,腫,因潰成,服藥,有物随小便出,狀如雀HT,故謂之雀内。
三十一、膿候 諸皆有膿汁,此獨以膿為名者,是諸瘡久不瘥,成,而重為熱毒氣停積生膿,常不絕,故謂之膿也。
三十二、冷候 冷者,亦是謂瘡得風冷,久不瘥,因成,膿汁不絕,故為冷也。
三十三、久候 久者,是諸連滞,經久不瘥,或暫瘥複發,或移易三兩處,更相應通,故為久也 三十四、瘰候 此由風邪毒氣客于肌肉,随虛處而停,結為瘰。
或如梅、李、棗核等大小,兩三相連在皮間,而時發寒熱是也。
久則變膿,潰成也。
其湯熨針石,别有正方。
補養宣導,今附《養生方·導引法》雲:踞,以兩手從内曲腳中入,據地,曲腳加其上,舉尻。
其可用行氣。
愈瘰、乳痛。
三十五、候 病之狀,陰核腫大,有時小歇,歇時終大于常。
勞冷陰雨便發,發則脹大,使人腰背攣急,身體惡寒,骨節沉重。
此病由于損腎也。
足少陰之經,腎之脈也,其氣下通于陰;陰,宗脈之所聚,積陰之氣也。
勞傷舉重,傷于少陰之經,其氣下沖于陰,氣脹不通,故成疾也。
其湯熨針石,别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于後。
《養生方·導引法》雲:正偃卧,直兩手、兩足,念胞所在,令赤如油囊裹丹。
除陰下濕、小便難、、少腹重不便。
腹中熱,但口納氣,鼻出之,數十,不須小咽氣。
即腹中有熱者,七息已溫熱,咽之十數。
頸掖之下結瘰,膿潰成,時還沖擊,腹内則脹痛,腰脊攣急是也。
十一、風候 此由風邪經脈,經脈結聚所成;或諸瘡得風,不即瘥,變作其瘡。
得風者,是由瘡遇冷,膿汁不盡乃成也。
其風在經脈者,初生之時,其狀如腫,有似覆手,搔之則皮脫,赤汁出。
乍腫乍減,漸漸生根結實,且附骨間,不知首尾,即潰成。
若至五十日不消不潰,變成石腫,名為石癰。
久久不治,令寒熱,惡氣入腹,絕悶刺心,及咽項悉皆腫。
經一年不治 十二、鞠候 腫痛初生癰,如大桃狀,亦如瘤。
膿潰為瘡,不治成石,化生鞠,作竅傍行,世呼為 十三、蜣螂候 此由飲食居處有蜣螂毒氣,入于髒腑,流于經脈所生也。
初生之時,其狀如鼠竅直下,腫如覆手而癢,搔痹疼痹。
至百日,有十八竅,深三寸,中生蜣螂,乃有一百數。
蜣螂成尾,自覆刺人,大如盂升。
至三年,殺人。
十四、骨疽候 骨疽者,或寒熱之氣搏經脈所成,或蟲蛆之氣因飲食入人腑髒所生。
以其膿潰,侵食于骨,故名骨疽兼也。
初腫後乃破,破而還合,邊傍更生。
如是或六七度,中有膿血,至日西痛發,如有針刺。
十五、蚯蚓候 蚯蚓者,由居處飲食有蚯蚓之氣,或飲食入腹内,流于經脈所生。
其根在大腸。
其狀 十六、花候 花者,風濕客于皮膚,與血氣相搏,因而成瘡。
風濕氣多,其肉突出,外如花開之狀,世謂之反花瘡。
不瘥,生蟲成,故謂之花也。
十七、蠍候 此由飲食居處有蠍蟲毒氣,入于腑髒,流于經脈所生也。
或生掖下,或生頸邊,腫起如蠍蟲之形,寒熱而潰成。
久則瘡裡生細蠍蟲也。
十八、蚝候 蚝者,由飲食居處有蚝蟲毒氣,入腑髒,流于經脈,變化而生。
着面頰邊即脫肉結腫,初如蚝蟲之窠,後潰成,而蚝生是也。
十九、腦候 腦,着頭頸,逐氣上下疼痛,而後腦。
二十、癰候 癰者,是癰潰瘡後其不瘥,膿汁不盡,因變生蟲成,故為癰也。
二十一、橛候 橛者,其瘡橫闊作頭,狀如杏子形,亦似瘰。
出血是也。
二十二、蟲候 諸皆有蟲,而此獨以蟲為名者,是諸瘡初本無蟲,經久不瘥,而變生蟲,故以為名也。
二十三、石候 石之狀,初起兩頭如梅李核,堅實,按之強如石而寒熱,熱後潰成是也。
二十四、蛙候 此由飲食居處有蛙之毒氣,入于腑髒,流于經脈而成。
因服藥,随小便出物,狀似蛙形是也。
二十五、蝦蟆候 此由飲食有蝦蟆之毒氣,入于腑髒,流于經脈,結腫寒熱,因潰成。
服藥,有物随小便出,如蝦蟆之狀,故謂之蝦蟆也。
二十六、蛇候 蛇者,由居處飲食有蛇毒氣,入于腑髒,流于經脈,寒熱結腫,出處無定,因潰成。
服藥,有物随小便出,如蛇形狀,謂之蛇。
二十七、候 者,由居處飲食有毒氣,入于腑髒,流于經脈所生。
初得之時,如棗核許,戾契。
或滿百日,或滿周年,走不定一處,成竅而膿汁潰也。
故謂之。
二十八、赤白候 人有患瘡,色赤白分明,因而成,謂之赤白。
二十九、内候 人有發瘡,色黑有結,内有膿,久乃積生,侵食筋骨,謂之内。
三十、雀候 此由居處飲食有雀毒氣,入于髒,流于脈,發無定處,腫,因潰成,服藥,有物随小便出,狀如雀HT,故謂之雀内。
三十一、膿候 諸皆有膿汁,此獨以膿為名者,是諸瘡久不瘥,成,而重為熱毒氣停積生膿,常不絕,故謂之膿也。
三十二、冷候 冷者,亦是謂瘡得風冷,久不瘥,因成,膿汁不絕,故為冷也。
三十三、久候 久者,是諸連滞,經久不瘥,或暫瘥複發,或移易三兩處,更相應通,故為久也 三十四、瘰候 此由風邪毒氣客于肌肉,随虛處而停,結為瘰。
或如梅、李、棗核等大小,兩三相連在皮間,而時發寒熱是也。
久則變膿,潰成也。
其湯熨針石,别有正方。
補養宣導,今附《養生方·導引法》雲:踞,以兩手從内曲腳中入,據地,曲腳加其上,舉尻。
其可用行氣。
愈瘰、乳痛。
三十五、候 病之狀,陰核腫大,有時小歇,歇時終大于常。
勞冷陰雨便發,發則脹大,使人腰背攣急,身體惡寒,骨節沉重。
此病由于損腎也。
足少陰之經,腎之脈也,其氣下通于陰;陰,宗脈之所聚,積陰之氣也。
勞傷舉重,傷于少陰之經,其氣下沖于陰,氣脹不通,故成疾也。
其湯熨針石,别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于後。
《養生方·導引法》雲:正偃卧,直兩手、兩足,念胞所在,令赤如油囊裹丹。
除陰下濕、小便難、、少腹重不便。
腹中熱,但口納氣,鼻出之,數十,不須小咽氣。
即腹中有熱者,七息已溫熱,咽之十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