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油調勻,用甘草湯洗淨患處,以雞毛掃敷,再將膏藥貼之。
治流火方 鮮紫蘇、鮮鳳仙花。
二味洗淨,連根葉搗攔,放木盆內,以滾水衝入,將腳架盆上熏至可洗,以軟棉洗之,立愈。
數十年者不過三、四次,永不發矣。
取痣餅藥 糯米百粒、石灰拇指大、巴豆三粒(去殼)研為末,入瓷瓶同窨三日,每以竹籤挑粟許,用鹼水點上,自落。
庚生按:痣之為物,有有根無根之分,有有血無血之別,人每不察其所以然。
予在孟河見一丹徒田姓老人,印堂生痣一粒,意欲去之。
予師馬培之先生告以此乃血痣,不可破,破則不治。
田不信,別求某醫破之。
越日來見,意頗自得。
乃旬日而如豆矣,一月而如錢矣,翻花出血,眼鼻均傷,百藥不效,未及三月而死矣。
大凡痣之大者,隆起者,黑者及有毫毛者,皆不宜點破,惟初起未久及色淺不凸者可去耳。
點痣藥 主治疣痣及息肉、雞眼。
桑柴灰、風化石灰各一斤;鮮威靈仙六兩煎濃汁,淋二灰,取汁熬成稀膏,瓷器收貯。
用點患處,不必挑破,應手而除。
點黑痣 李仁為末,雞蛋清調點,一宿自落。
治臁瘡 先將棉紙看瘡大小裁成塊,十二張,四角以紙撚釘住,聽用。
再以麻油二兩,川椒四十九粒,入銅杓內煎黑色取起;次入槐枝一寸長者四十九根,再煎枯黑色取起,次入黃蠟一兩,加輕粉二分,枯礬一錢,俟溶化,即以前紙入油內少煎即取起,但令油摻透,勿使紙焦黃色。
貼時先將槐枝蔥椒煎湯洗瘡,用絹拭淨後,將所製紙齊沓貼之,面加油紙一張,用紅絹緊縛,每周時去紙一張,待紙取盡,則瘡自愈矣。
勝金丹 治夾打損傷神效。
血竭、乳香、沒藥各三錢,地龍十條,自然銅一兩,無名異五錢,木鱉子五個,為末,蜜為丸如彈子大。
臨用好酒化下一丸,如不打,用紅花、蘇木煎湯服,即解。
整骨麻藥 草烏三錢,當歸、白芷各二錢五分。
上藥為末,每服五分,熱酒調下,麻倒不知痛苦,然後用手如法整理。
天下第一金瘡藥 凡刀斧損傷,跌撲打碎,敷上,立時止痛止血,更不作膿,勝於他藥多矣。
其傷處切不可見水。
公豬油一斤四兩,松香六兩,麵粉四兩(炒篩),麝香六分,黃蠟六兩,樟腦三兩,冰片六分,血竭一兩,兒茶一兩,乳香一兩(箬皮上烘取油),沒藥一兩。
以上藥研極細,先將豬油、松香、黃蠟三味熬化,濾去渣,待冷,再入藥末,攪勻,瓷器收貯,不可洩氣。
按:午日收青蒿搗合石灰,陰乾,為末。
又午日收苧葉,曬乾,為末。
二方治金瘡皆驗,且不費錢,可予備濟人。
庚生按:金瘡方藥效者亦多,然往往有應,有不應,非症之不同,亦方之未善爾。
予嘗見金姓傷科,常用黑白二藥,功效如響,因求得其方,試用神驗,藥雖平淡,實有奇功,不可忽視。
錄此以濟世,如能遍傳,亦功德也, 黑藥方:松木桴炭十數塊,燒紅乘熱於石臼內杵細。
另用紅糖二、三兩,銅銚內化烊,將炭末合入,調勻,攤於布上,乘熱貼於傷處(需溫熱得中,不可過熱),以帛紮好,二、三日後解開看之。
如不青黑,即用原藥熨熱貼之。
倘或血瘀結腫,即以後開白藥敷之,仍用原布包好(如系骨損,須七日後方可解動)。
白藥方:白附子十二兩,天麻、白芷、羌活、防風、南星各一兩,均生曬,研極細末,和勻。
青腫者童便調塗,破則乾摻之,雖腎子破出可治,立能止痛生肌、止血去瘀,且不忌風,真良藥也。
此方本名玉真散,為傷科仙方,予嘗修治備用,價廉功捷,洵非他藥可及。
接骨至神丹 治跌傷、打傷、手足斷折,急以杉闆夾住手足,扶正湊合,再用此藥。
羊躑躅三錢(炒黃),大黃三錢,當歸三錢,芍藥三錢,丹皮二錢,生地五錢,土狗十個(槌碎),土蝨三十個(搗爛),紅花三錢,自然銅(末)一錢。
先將前藥酒煎,然後入自然銅末,調服一錢,連湯吞之,一夜即能合筍,不必再服。
陰囊爛盡 止留二子者。
鳳仙花子、甘草等分為末,麻油調敷,即便生肉。
美首膏 治小兒白禿癩瘡。
百草霜一兩,雄黃一兩,膽礬六錢,輕粉一錢,榆樹皮三錢,用石灰窯內燒紅流結土渣四兩,共為細末,豬膽汁調,剃頭後搽之,神方也。
手足皴裂 大蘿蔔一個,內雕空,放入柏油五錢,安爐火上燉(原書作頓)熟,候冷,取油搽患處,即愈。
治陰蝕 蚯蚓三、四條(炙乾為末),蔥數莖(火上炙乾為末),蜜一碗煮成膏,將藥攪勻,納入陰戶,蟲盡死矣。
治體氣方 田螺(大者)一個,巴豆(去殼)一粒(研碎),膽礬一豆許(研),麝香少許,研細共拌勻。
將螺用水養三日,去泥土,揭起螺靨,入膽礬等三味在內,以線拴住,置磁器中,次日化成水。
五更時將藥水以手自抹兩腋下,不住手抹,直待腹內欲行,卻住手。
先擇深遠無人空地內大便,下黑糞極臭,是其驗也。
以土蓋之,勿令人知。
不盡,再抹藥水,仍照前大便。
次用白礬一兩,蛤粉五錢,樟腦一錢,為末,搽之,病根永絕。
免喉中生蛾 喉中略痛,即用燈草一把煎湯,沙糖調飲。
一日即止痛,立愈。
治流火方 鮮紫蘇、鮮鳳仙花。
二味洗淨,連根葉搗攔,放木盆內,以滾水衝入,將腳架盆上熏至可洗,以軟棉洗之,立愈。
數十年者不過三、四次,永不發矣。
取痣餅藥 糯米百粒、石灰拇指大、巴豆三粒(去殼)研為末,入瓷瓶同窨三日,每以竹籤挑粟許,用鹼水點上,自落。
庚生按:痣之為物,有有根無根之分,有有血無血之別,人每不察其所以然。
予在孟河見一丹徒田姓老人,印堂生痣一粒,意欲去之。
予師馬培之先生告以此乃血痣,不可破,破則不治。
田不信,別求某醫破之。
越日來見,意頗自得。
乃旬日而如豆矣,一月而如錢矣,翻花出血,眼鼻均傷,百藥不效,未及三月而死矣。
大凡痣之大者,隆起者,黑者及有毫毛者,皆不宜點破,惟初起未久及色淺不凸者可去耳。
點痣藥 主治疣痣及息肉、雞眼。
桑柴灰、風化石灰各一斤;鮮威靈仙六兩煎濃汁,淋二灰,取汁熬成稀膏,瓷器收貯。
用點患處,不必挑破,應手而除。
點黑痣 李仁為末,雞蛋清調點,一宿自落。
治臁瘡 先將棉紙看瘡大小裁成塊,十二張,四角以紙撚釘住,聽用。
再以麻油二兩,川椒四十九粒,入銅杓內煎黑色取起;次入槐枝一寸長者四十九根,再煎枯黑色取起,次入黃蠟一兩,加輕粉二分,枯礬一錢,俟溶化,即以前紙入油內少煎即取起,但令油摻透,勿使紙焦黃色。
貼時先將槐枝蔥椒煎湯洗瘡,用絹拭淨後,將所製紙齊沓貼之,面加油紙一張,用紅絹緊縛,每周時去紙一張,待紙取盡,則瘡自愈矣。
勝金丹 治夾打損傷神效。
血竭、乳香、沒藥各三錢,地龍十條,自然銅一兩,無名異五錢,木鱉子五個,為末,蜜為丸如彈子大。
臨用好酒化下一丸,如不打,用紅花、蘇木煎湯服,即解。
整骨麻藥 草烏三錢,當歸、白芷各二錢五分。
上藥為末,每服五分,熱酒調下,麻倒不知痛苦,然後用手如法整理。
天下第一金瘡藥 凡刀斧損傷,跌撲打碎,敷上,立時止痛止血,更不作膿,勝於他藥多矣。
其傷處切不可見水。
公豬油一斤四兩,松香六兩,麵粉四兩(炒篩),麝香六分,黃蠟六兩,樟腦三兩,冰片六分,血竭一兩,兒茶一兩,乳香一兩(箬皮上烘取油),沒藥一兩。
以上藥研極細,先將豬油、松香、黃蠟三味熬化,濾去渣,待冷,再入藥末,攪勻,瓷器收貯,不可洩氣。
按:午日收青蒿搗合石灰,陰乾,為末。
又午日收苧葉,曬乾,為末。
二方治金瘡皆驗,且不費錢,可予備濟人。
庚生按:金瘡方藥效者亦多,然往往有應,有不應,非症之不同,亦方之未善爾。
予嘗見金姓傷科,常用黑白二藥,功效如響,因求得其方,試用神驗,藥雖平淡,實有奇功,不可忽視。
錄此以濟世,如能遍傳,亦功德也, 黑藥方:松木桴炭十數塊,燒紅乘熱於石臼內杵細。
另用紅糖二、三兩,銅銚內化烊,將炭末合入,調勻,攤於布上,乘熱貼於傷處(需溫熱得中,不可過熱),以帛紮好,二、三日後解開看之。
如不青黑,即用原藥熨熱貼之。
倘或血瘀結腫,即以後開白藥敷之,仍用原布包好(如系骨損,須七日後方可解動)。
白藥方:白附子十二兩,天麻、白芷、羌活、防風、南星各一兩,均生曬,研極細末,和勻。
青腫者童便調塗,破則乾摻之,雖腎子破出可治,立能止痛生肌、止血去瘀,且不忌風,真良藥也。
此方本名玉真散,為傷科仙方,予嘗修治備用,價廉功捷,洵非他藥可及。
接骨至神丹 治跌傷、打傷、手足斷折,急以杉闆夾住手足,扶正湊合,再用此藥。
羊躑躅三錢(炒黃),大黃三錢,當歸三錢,芍藥三錢,丹皮二錢,生地五錢,土狗十個(槌碎),土蝨三十個(搗爛),紅花三錢,自然銅(末)一錢。
先將前藥酒煎,然後入自然銅末,調服一錢,連湯吞之,一夜即能合筍,不必再服。
陰囊爛盡 止留二子者。
鳳仙花子、甘草等分為末,麻油調敷,即便生肉。
美首膏 治小兒白禿癩瘡。
百草霜一兩,雄黃一兩,膽礬六錢,輕粉一錢,榆樹皮三錢,用石灰窯內燒紅流結土渣四兩,共為細末,豬膽汁調,剃頭後搽之,神方也。
手足皴裂 大蘿蔔一個,內雕空,放入柏油五錢,安爐火上燉(原書作頓)熟,候冷,取油搽患處,即愈。
治陰蝕 蚯蚓三、四條(炙乾為末),蔥數莖(火上炙乾為末),蜜一碗煮成膏,將藥攪勻,納入陰戶,蟲盡死矣。
治體氣方 田螺(大者)一個,巴豆(去殼)一粒(研碎),膽礬一豆許(研),麝香少許,研細共拌勻。
將螺用水養三日,去泥土,揭起螺靨,入膽礬等三味在內,以線拴住,置磁器中,次日化成水。
五更時將藥水以手自抹兩腋下,不住手抹,直待腹內欲行,卻住手。
先擇深遠無人空地內大便,下黑糞極臭,是其驗也。
以土蓋之,勿令人知。
不盡,再抹藥水,仍照前大便。
次用白礬一兩,蛤粉五錢,樟腦一錢,為末,搽之,病根永絕。
免喉中生蛾 喉中略痛,即用燈草一把煎湯,沙糖調飲。
一日即止痛,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