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禀賦 兒在母腹中,感受精氣,一月胚,二月胎,三月血脈見,四月形體成,五月能動,六月筋骨成,七月毛發生,八月髒腑具,九月谷神入胃,十月百骸備而生。

    生後六十日,瞳子成,能笑語,始識人。

    百日任脈生,能反複。

    一百八十日,尻骨生,能獨立。

    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匍匐。

    三百日髌骨成,能獨倚。

    三百六十日為一周,膝骨成,乃能移步。

     落地時,身破裂者死,陰囊白者死,陰不起者死,無糞門者死,股間無生肉者死,開口如鴉聲者死。

     凡周歲之間,顱囟開解,齒發不生,手足攣縮,膝如鶴胫,身羸無肉,或四五歲不能行立,皆胎氣不足緻之。

    若夫筋實則多力,骨實則早行,血實則形瘦多發,肉實則少病,精實則伶利多笑語,不畏寒暑,氣實則少發而體肥,此皆受胎氣之充足,得禀賦之隆濃者也。

     呂晚村曰:凡小兒齒遲,語遲,行遲,囪門開大,腎疳等症,皆先天不足,自周時,即有虛病腎病,從幼填補,亦多可複。

     初生芽兒,藉乳為命,善為乳母者,夏不欲熱,熱則緻吐逆,冬不欲寒,寒則緻咳痢。

    乳時不欲怒,怒則上氣颠狂,不欲醉,醉則身熱腹痛。

    母方吐下而乳,則緻虛羸。

    母方積熱而乳,則變黃不能食。

    新房而乳,則瘦瘠交胫不能行。

    新浴而乳,則發吐傷神。

    冷熱不調,停積胸膈,結為痰飲,遂成壯熱。

    壯熱不已,乃作驚痫,兒啼未定,遽以乳哺,氣逆不消,因成乳癖。

    懷孕而乳,緻令黃瘦,腹大腳弱,名曰HT病。

    大抵芽兒或瘡或熱,或困倦,或口生白糜,或夜啼,或糞色變常,必非無因,病之初來,其溺必甚少,便須根究緣由,随症調治。

    庶無後患。

     胎症列後。

     人每于初生時,多向頭額前發際穴灸之,取其可以截風路也,此但可行之北方地寒之處,東南脆薄,似乎不宜。

     卷一 髒能 心所伏者腎,所敵者肺,所喜者苦,所傷者鹹鹵。

    應三變八蒸之髒,和則性情悅樂。

    疾主驚痫恐悸,谵語狂煩,涎流口角。

    痘主紅。

     肝所伏者肺,所敵者脾,所喜者酸,所傷者辛辣。

    應初變六蒸之髒,和則魂魄壯,意智生。

    疾主風攣搐搦,眼目赤腫疼痛。

    痘主水。

     肺所伏者心,所敵者肝,所喜者辣,所傷者苦。

    應二變七蒸之髒。

    和則氣爽神清魂強。

    疾主喘滿咳嗽,虛痰壅盛。

    痘主膿。

     脾所伏者肝,所敵者腎,所喜者甜,所傷者酸酽。

    應四變九蒸之髒。

    和則消谷食,美滋味。

    疾主嘔哕疳積,瀉痢潮熱,不思乳食。

    痘主結癡。

     腎所伏者脾,所敵者心,所喜者鹹,所傷者甘甜。

    應五變十蒸之髒。

    和則嬉戲笑語精神。

    疾主黑齒崩沙,耳膿汁。

    痘主黑陷。

     卷一 脈候 左頰者肝之部,應左手關位風木之分。

    額為心之部,應左手寸口君火之分。

    鼻為脾之部,應右手關位濕土之分。

    右頰為肺之部,應右手寸口燥金之分。

    頤為腎之部,應左手尺部寒水之分。

    向有初氣二氣之說,頗不應,詳見餘别着脈覆中。

     小兒五歲以下,未可診寸關尺,惟看男左女右虎口。

    食指一節寅位為風關,脈見易治。

    第二節卯位為氣關,脈見為病深。

    第三節辰位為命關,脈見為病危。

     色紫為熱,色紅傷寒,色青驚風,色白疳疾,惟黃色隐隐,為常候也。

    色黑者多危。

     脈紋入掌為内釣。

    紋彎裡為風寒。

    彎外為食積。

    病重時紋勢彎入,猶可挽回,彎外者,萬不救一。

     五歲以上,以一指取寸關尺三部,六至為和平,七八至為熱,四五至為寒。

    浮弦為風痫,沉緩為傷食,促為驚,細為冷,單細為疳勞,洪為蟲積,浮而遲,潮熱者為胃寒。

     半歲以下,于眉端發際之間,以名中食三指候之,兒頭在左,舉右手候,兒頭在右。

     舉左手候,食指近發為上,名指近眉為下,中指為中。

    三指俱熱,外感于風,鼻寒咳嗽。

    三指俱冷,外感于寒,内傷飲食,發熱吐瀉。

    食中二指熱,主上熱下冷。

    名中二指熱,主夾驚。

    食指熱,主食滞。

     卷一 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