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丹金液歌注

關燈
為之神水華池,故知未識深妙之理。

    故《參同》雲:據按托文,妄以意為,玄妙之理,不書於竹帛。

    故《參同》雲:寫情於竹帛,恐洩天之符。

    抱樸子雲:此藥若使凡人知之,即天上仙人成群。

    老君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左真人雲:知者出於心源,得者皆宿生積慶,三世留恩向下,子孫不學而得。

    今人淺志,何以求之,虛己勞神,終無得理。

    故知陰陽之道難成矣。

    古者勸人求道,教人尋方疏,至問經術,必洞曉古人之言,更若緻意自思,必明大道。

    老君雲: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夫學者且虛其心,勤苦積行,方乃漸進,而至通靈。

    今人情躁,何以求之,空生好事,未見至人傳法,而授輕浮者哉。

     張果先生傳雲:昔有二人,契為兄弟,而不書姓字。

    業為屠者,欠負官債,徒步入山,自求其斃。

    此人有志,忽遇一仙者,化為凡徒,負草而賣,呼屠曰:此山幽絕人迹,子何得到此。

    屠曰:吾欠負官債,父子離隔,羞見問巷,今入此山,自取其斃。

    吾聞山中多有仙者,忽遇求其道,終不返人問。

    仙者曰:子欠官債入山求道,夫人求道,須有其志。

    餘是仙人,子能存志乎。

    子之坐石約厚一丈,能命木鑽之得透,吾付汝道。

    屠曰:此試餘志焉。

    乃以山中木鑽盡,已經二十餘年,方深七尺,猶有三尺未透。

    此人志不退,山中木盡,而告於天仙者,欲之遂使石透,乃付金丹大藥,白日升天。

    如此之人甚衆,左慈禮洞三年,晝夜不舍。

    陰君受業二十餘年。

    未見得道之人,端坐而得。

    今人且貪名利輕義,重财世情,終日雖即心存於道,何以求之骨敗氣衰,難成反老,數之欲盡,無以救之。

    豈知靈丹而有延年之功,納胎元氣,延生之理。

    今總纂集先賢遺文,以彰新學,并歌以示同好者,故無惑焉。

     還丹金液歌注 和氣和太初,初氣終歸一。

     和氣,和者天地元和之一氣也。

    能生萬物,故天乾地坤,受元氣也。

     母子本相生,相生又相失。

     母者,水基。

    水銀母也。

    因母而生金,金須臾變化歸母,容貌相變,先生雲子母。

     陰煉玄陰精,月旬嫁於日。

     嫁,往也,初起火相令屯卦起,旬加一爻,至於既濟,六十四卦終而更始也。

     日月既相交,還丹赭然出。

     依陰陽爻卦得之,日月乾坤,元氣還丹,她然明顯也。

     北方取河車, 河車者,水基,中有媳女,水銀也。

     南方朱雀一。

     南方者,丙丁火。

    中二氣相合,成其還丹。

     碧水生妙花,白花懷玉質。

     碧水者,水基也。

    生白花者,金花随陰陽,煉出西方金,花如玉花也。

     龍虹入相交,刀圭須謹密。

     龍此者,金火也。

    初入爐制伏未定,恐有失走,故須馑密,不可漏洩,刀圭器物牢密也。

     獨弄在乾坤,能滋於萬物。

     唯金花水銀,能成還丹。

    生於萬物,制其死生,與天地齊畢,非八石金銀之類。

    今人之愚,以水銀合諸金燒之,害人性命非一也,舉上如然也。

     詫女玄陰精,二種皆歸一。

     妮女水銀,玄陰水基,二氣相合,一體而成還丹,故此言之。

     河上無水銀, 非人問朱中水銀也。

     乃合着陰律。

     火侯陰律足也。

     蕩蕩赤龍蟠, 赤火也,龍藥也,二氣相合,千變萬化,神聖如龍,不可知也故然。

     火候看容質。

     随晦朔也,見其容質也。

     變作裹蹄金, 裹蹄金,還丹之名。

     黃芽無根衛。

     黃者,金色也。

    芽者,萌花也。

    從天地氣而有,非烹石中水銀,鉛中取花,故為根衍,非滓穢之生。

     火記三百篇,知之萬不失。

     知水銀,識金花,解火侯還丹,萬不失一也。

     如騾懷妊駒,自懷其形質。

     騾駒者,母懷子出,金花合之,還丹成金花,水銀變矣。

     還丹金液歌注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