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諸證方論

關燈
(三錢,吳茱萸炒)柴胡(一錢)當歸(一錢)青皮(一錢)桃仁(一錢,研)枳殼(有痰加陳皮、半夏。

     治右脅痛方 右脅痛,邪入肺經也。

    方用;片姜黃(二錢)枳殼(二錢)桂心(少許)陳皮(五分)半夏(五分)炙草(五分)水煎服 治左右脅俱痛方 柴胡川芎白芍青皮龍膽草枳殼香附當歸砂仁甘草姜水煎,入木香末三四分 兩脅走注痛方 兩脅走注痛而有聲者,痰也。

    二陳湯加:枳殼砂仁木香川芎青皮蒼術香附茴香去甘草〔水煎服〕 治脅痛身熱方 脅痛身熱者,勞也。

    用補中益氣湯加:川芎白芍青皮砂仁枳殼茴香升麻去黃〔水煎服〕 咳嗽氣急方 咳嗽氣急,脈滑數者,痰結痛也。

     栝蒌仁枳殼白芥子青皮茴香水煎服 兩脅有塊 左脅有塊作痛,是死血也。

    右脅有塊作痛,是食積也。

    遍身作痛,筋骨尤甚,不能伸屈,口而 二濁五淋辨 濁淋二症,俱小便赤也。

    濁多虛,淋多實,淋痛濁不痛為異耳。

    濁淋俱屬熱症,大約屬濕痰 治淋用五淋方 淡竹葉(一錢)赤茯苓(一錢)芥穗(一錢)車前子(五錢)燈心(一錢)〔水煎服〕 治濁用清心蓮子飲 石蓮子(二錢半)人參(二錢半)黃(二錢炙)麥冬(錢五分)黃芩(錢五分)赤茯苓 關格方 怒氣傷肝,而肝氣沖于胃口之間,腎氣不得上行,肺氣不得下達,而成此症。

    以開郁為主,方用:柴胡(一錢)郁金(一錢)茯苓(一錢)蘇子(一錢)白芥子(一錢)白芍(三錢)荊芥(又方,用生半夏為末,水丸綠豆大,入鼻孔中,則必嚏噴不已,用水飲之立止。

    通治中風不語及中惡、中鬼等症俱妙。

     胸結症 此乃傷寒之變〔症〕也。

    傷寒邪火正熾,不可急與飲食,飲食而成此症者,急須用栝蒌一枚病患服之,不畏其虛乎!不知結胸之症,是食在胸中,非大黃、枳殼、槟榔、濃樸所能祛逐,必 久病心痛方 心乃神明之君,一毫邪氣不可幹犯,犯則立死。

    經年累月而痛,邪犯心包絡也,但邪有寒熱蒼術(二錢)白術(五錢)當歸(一兩)肉桂(一錢)良姜(一錢)〔水煎服〕此方治寒邪犯包絡也。

     久病心痛方 又方 如熱邪犯包絡,見水喜悅,手按之而轉痛也。

    方用:白芍(一兩)黑栀子(三錢)當歸(三錢)生地(五錢)陳皮(八分)甘草(一錢)水煎服寒熱二症,皆責之于肝也。

    蓋肝屬木,心屬火,木衰不能生火,則包絡寒矣,是宜補肝而邪 胃氣痛方 人病不能飲食,或飲食而不消化,作痛作滿,或兼吐瀉,此肝木來克脾土也。

    方用:白芍(二錢)當歸(二錢)茯苓(二錢)柴胡(二錢)白芥子(一錢)甘草(一錢)有火加栀子二錢,無火加肉桂二錢,水煎〔服〕。

    此方再加白術三錢(《傅青主男科》無此句),有食加山楂三錢,傷米食加枳殼一錢,有痰加半夏一錢,有火能散,有寒能驅,此右病而左治之一法也。

     腹痛方 有腹痛不可忍,按之愈痛,口渴飲涼水則痛止。

    少傾依然大痛,此火結在大小腸,若不急治栀子(三錢)茯苓(一兩)白芍(五錢)蒼術(三錢)大黃(一錢)濃樸(一錢)甘草(一此方舒肝經之氣,瀉火逐瘀。

     腹痛方 又方 治冷氣心腹疼痛,此方名火龍丹:硫磺(一兩,醋制)胡椒(一錢)白礬(四錢)醋打荞面為丸,桐子大,每日服二十五丸 腹痛方 又方 治腹中有痞塊,一時發作而痛,不可手按者,方用:枳實(一兩)白術(二兩)馬糞(五錢,炒焦)酒煎服 大滿方 此邪在上焦壅塞而不得散也。

    方用:枳殼(三錢)栀子(三錢)栝蒌(一個,搗碎)陳皮(三錢)天花粉(三錢)濃樸(錢五分)此方之妙,全在栝蒌能祛胸膈之食,而消上焦之痰;況又佐以枳殼、花粉,同是消中之聖藥存,自然散矣。

     舒筋方 人一身筋脈,不可有病,病則筋縮而身痛,脈澀而身重矣。

    然筋之舒,在于血和;而脈之平而不能直者,皆筋病也。

    方用:當歸(一兩)白芍(五錢)薏仁(五錢)生地(五錢)元參(五錢)柴胡(一錢)水煎服此方奇在用柴胡一味,入于補血藥中,蓋血虧則筋病,用補藥以治筋宜矣。

    何以又用柴胡以既除 斂汗方 出汗過,恐其亡陽,不可不用藥以斂之也。

    方用:人參(一兩)黃(一兩)當歸(一兩)北五味(一錢)桑葉(五片)棗仁(一 斂汗方 又方 手汗洗法用:黃(一兩)幹葛(一兩)荊芥(三錢)防風(三錢)水煎一盆,熱熏而溫洗三次 黃水瘡方 雄黃(五錢)防風(五錢)煎湯洗之即愈 初飲砒毒方 用生甘草三兩,加羊血半碗,和勻飲之,立吐而愈,若飲之不吐,速用:大黃(二兩)甘草(五錢)白礬(一兩)當歸(三兩)水煎湯數碗飲之,立時大瀉即生。

     大健脾丸方 焦白術(三兩)人參(一兩,乳炙)扁豆(一兩,炒)蓮子(一兩半,去心)雲苓(一兩半山楂(二兩)薏瀉(三錢半)藿香(五錢)桔梗(五錢)炙甘草(五錢)白蔻(三錢半)煉蜜為丸,米湯飲下。

     瘡毒 如神湯:銀花(一兩)當歸(一兩)蒲公英(一兩)荊芥(一錢)連翹(一錢)甘草(三錢)水煎 治頭面上瘡 銀花(二兩)當歸(一兩)川芎(五錢)桔梗(三錢)蒲公英(三錢)黃芩(一錢)甘草二劑全消,治頭面上瘡,不可用升提之藥,最宜用降火之藥,切記之。

     治身上手足之瘡疽 銀花(三錢)當歸(一兩)蒲公英(三錢)花粉(五錢)甘草(三錢)牛蒡子(二錢)芙蓉葉(七片,如無葉用根三錢)水煎服 統治諸瘡 天花粉生甘草金銀花蒲公英水煎服二劑痊愈。

    此方消毒,大有奇功,諸癰諸疽,不論部位,皆可統治之也。

     治疥方 大楓子(三錢)核桃仁(三錢)人言(一錢)水銀(一錢)研末為六丸,晚間于心窩上,用一丸,以手旋轉之,一夜一丸,病輕者用三、四丸即愈,重 産後治法 以補氣血為主,方用:人參(三錢)當歸(一兩)川芎(五錢)益母草(一錢)荊芥(一錢,炒黑)水煎服有風,加柴胡五分;有寒,加肉桂五分;血不淨,加山楂十粒;血暈,加炮姜五分;衄血,必胡 胎漏胎動 俱氣血不足之故,方用:人參(二錢)白術(五錢)杜仲(一錢)枸杞子(一錢)山藥(二錢)歸身(一錢)茯苓(甘草(一錢)水煎服此方不寒不熱,安胎之聖藥也。

    胎動為熱,不動為寒。

     橫生倒養 氣血之虧也,氣血既虧,子亦無力,不能轉身而出,遂先出手足,必以針刺之,疼而縮入,人參(一兩)當歸(三兩)川芎(二兩)紅花(三錢)煎湯灌之 子懸 乃胎熱子不安身,欲立起于胞中,故若懸起之象,倘以氣盛治之,立死矣。

    方用:人參(一錢)白術(五錢)茯苓(二錢)白芍(五錢)黃芩(三錢)歸身(二錢)杜仲(此皆利腰臍之聖藥,少加黃芩,則胎得寒而自定矣。

     治産後大喘大汗方 邪入于陽明,寒變為熱,故大喘大汗。

    平人得此病,該用白虎湯,而産婦氣血大弱,何可乎邪,退邪而不損正,實有奇功效也。

     麥冬(一兩)人參(五錢)元參(五錢)桑葉(十四片)蘇子(五分)水煎服 産後亡陽發狂 大約亡陽之症,用藥汗止,便有生機,宜未定狂而先止汗,用收陽湯。

     人參(三兩)桑葉(三十片)麥冬(二兩)青蒿(五錢)元參(五、七、八錢)水煎服一劑而汗止,二劑而狂定,後用人參、麥冬、北五味、當歸、川芎調理。

    此方止可救亡陽之 産婦氣喘腹痛方 此症少陰受其寒邪,而在内之真陽,必逼越于上焦,上假熱而下真寒也,方用平喘去寒散:人參麥冬白術肉桂吳茱萸一劑喘定,二劑痛止,必微寒頓服。

     産婦嘔吐下痢方 此腎水之泛溢,因腎水之衰微也,急用補陽之藥,入于補陰之中,引火歸源,水自下行矣。

     人參(五錢)山萸(五錢)白術(一兩)熟地(一兩)茯苓(一兩)車前子(一錢)附 白帶 産前無帶也,有則難産之兆,即幸而順生,産後必有血暈之事,方用黑豆三合,煎湯兩碗,熟地(一兩)山萸(四錢)茯苓(三錢)山藥(四錢)薏仁(四錢)澤瀉(二錢)丹皮( 血崩方 歸身(一錢,酒洗桂炒)生地(錢二分)蒲黃(三分,酒炒)地榆(三分,酒洗)丹皮(五(五分,童便浸)三七空心服。

     治産門症(瘡) 柏(三錢,炒)輕粉(五分)兒茶(三錢)冰片(五分)麝香(三分)白薇(三錢)乳為末調勻擦瘡此方通治諸瘡亦可,治産門瘡最效。

    産門非痛即癢,二(下)方可以兼治:當歸(一兩)白芍(五錢)柴胡(一錢)栀子(三錢)茯苓(五錢)楝樹根(五分) 治婦人下 豬懸蹄丸:蛇床子〔一兩,微炒〕豬懸蹄〔一個,炒〕皂礬(五錢)枯礬(五錢)燒砂〔三錢,炒〕南烏(一兩)桦皮(二錢)食鹽(一錢,炒)棗泥為丸,核桃大,雄黃為衣,甘草米泔水洗淨入藥,三日内,服龍膽瀉肝湯,忌食胡椒、 又補錄定胎方 歸身陳皮川芎白芍熟地香附吳茱萸(炮去黑水去蒂梗酒炒,各二分)茯苓經行過期色淡者,加官桂、炮姜、艾葉醋炒五分,姜一片,水一碗,煎八分,空心服,渣再 保産無憂散 當歸(錢五分)川芎(錢三分)枳殼(六分,麸炒)祁艾(五分,醋炒)紅花(五分)紫黃(七分)菟絲子(二錢,酒洗)炙甘草(五分)白芍藥(一錢二分,炒)上藥十三味,隻用十二味,各照分兩秤準,不可任意加減,徒服不靈。

    若安胎去紅花不用;若催生去祁艾不用。

    一劑用井水一樽半,煎一樽,姜三片為引,熱服,渣用水一樽,煎半樽熱服。

    倘不好,再用水一樽,煎半樽,服之即好,不用二劑。

     滑胎煎 胎氣臨月,宜常服數劑,以便易生。

     當歸(三五錢)川芎(五七錢)杜仲(二錢)熟地(三錢)枳殼(七分)山藥(二錢)水(如氣體虛弱者,加人參、白術随宜用之,便實多滞者,加牛膝三分。

     大資生丸方 老人用:人參(五錢)茯苓(二兩)雲術(三兩)山藥(一兩,炒)薏米(一兩五錢)健(建)蓮(二芥子(八錢,炒)陳歸(一兩,酒炒)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三丸。

    或以逍遙散,或以歸脾湯送下亦可。

     健脾丸 白術(二兩五錢,土炒)蓮子(二兩五錢,去心)山藥(二兩五錢,炒)山楂(二兩五錢)以上六味,俱飯上蒸曬兩次,加神曲五錢,白芍五錢,白色大米蟲五錢,陳皮二錢,澤瀉二錢。

     如瘦極成疳,加蘆荟三錢,杜仲二錢。

    如洩瀉,加肉果煨三錢。

    如内熱、口幹、大便結,加黃連二錢姜炒;潮熱,加柴胡三錢;骨蒸,加地骨皮五錢;有蟲,加使君子三錢;肚腹脹大、大便閉寒、腸鳴作聲,加槟榔五分、木香一錢,煉蜜為丸,如彈子大,空心米飲送下二三錢,宜常服。

     治脾洩方 上黨參(四錢,去蘆)焦于白術(二錢)雲苓塊(二錢)炒白扁豆(二錢)炒薏苡仁(三建蓮肉(七個,去心炒) 又治脾洩丸(散)方 于白術(米泔浸透切片,米湯拌,蒸曬五次)陳土(炒焦四兩)雲苓塊(米湯拌蒸曬三兩)白扁豆(炒去皮)薏苡仁(四兩,炒)谷芽(三兩,炒)陳皮(一兩,湯米拌炒)共為細末,每早服四錢,米湯或開水下,每一錢,加人參末半分和勻。

    如不用參,則原方加上黨參,去蘆切片焙,四兩。

     治肝氣方 當歸(二錢)白芍(一錢二分,酒炒)焦于白術(錢五分)雲苓塊(錢五分)柴胡(八分,煎服 大滋陰補水丸方 懷大熟地(六兩,烘燥)山藥(三兩,炒)北沙參(三兩)抱木茯神(三兩,去木人乳拌心焙)蓮須(二炒)敗龜闆(四兩,炙)去心)桂元肉(一百二十個,烘炒)上共為末,煉熟蜜為丸,梧子大。

     大滋陰補水丸方 又方 魚膘一兩煎碎蛤粉炒,沙苑蒺藜酒洗炒,全當歸各四兩酒洗,牛膝三兩酒洗,枸杞子三兩揀 神仙附益丸 婦人常服卻病方:香附一斤童便浸透,水洗淨,露一宿,曬幹,再如此三次用,益母草十二兩洗烘為末。

     再用此方能治婦人百病,生育之功如神。

    胎前産後俱服,神妙無比。

    藥雖不貴,而功效倍常,仙 尿方 為風寒濕氣傷者,用此方:小茴香二兩,用上好真酒一大甬(碗?),豬尿泡一個,将茴香微炒真酒裝入泡内,将口控 尿方 又方 因人事過多傷者,用此方:川軍三錢〔研末〕,用雞子一個,包入泥内,上火燒之,以熟為度,去皮黃,研末,将川軍 尿方 又方 川軍(三錢)牡蛎(三錢)芡實(三錢)共為細末,用雞清和丸梧子大,每服三錢,開水送下,分三日用,服完即愈。

     又用八味丸原方,加白果仁七個,三五服即愈。

     木耳丸 治腰腿痛:莴苣子(四兩,白色)枸杞子(四兩)白木耳(半斤)煉蜜為丸 治乳疼方 生半夏一個研末蔥白一寸搗為泥,用絹包之,左乳疼,塞入右鼻孔,右乳疼,塞入左鼻孔内。

     傷風腿疼方 蒜辮荊芥防風紅花地骨皮川烏草烏乳香沒藥(各三錢)透骨草(錢半)煎湯洗畢,火幹,覆被見汗即愈。

    如未效,再洗二、三次。

     治腿上濕瘡方 榆條椿條柳條桑條槐條(各一兩)荊芥當歸蔥胡蒜辮川椒(各一撮)水十碗,煎五碗洗,洗後,敷以銀杏散:銀珠(一兩)杏仁(五錢)京粉(五錢)研細末 治心口痛方 大棗(一個去皮核)胡椒(七個)共搗爛和勻,湯送下即愈。

     治心口痛方 又方 一個烏梅兩個棗,七個杏仁一處搗,男酒婦醋送下去,不害心疼直到老。

     人馬平安散 明雄黃(一錢)朱砂(一錢)冰片(一分三厘)麝香(一分五厘),共為細末,瓷瓶收貯。

     治男女大小,心口臌悶,水瀉痢疾,心腹疼痛等症。

    用骨簪,男先點左眼,女先點右眼,點 治夏日中暑氣紅白痢疾方 焦山楂(五錢)紅糖(五錢)白糖(五錢)蘿蔔(一個)藿香(錢五分)若白痢用紅糖一兩若紅痢用白糖一兩水煎服後附其他經驗神方: 五子衍宗丸 男服此藥,添精補髓,疏利腎氣,不問下焦虛實寒熱,服之自能和平,舊稱古今第一種子方甘州枸杞子(八兩)菟絲子(八兩,酒蒸搗餅)遼五味子(二兩研碎)車前子(二兩,搗淨上各藥俱擇地道精新者,焙曬幹,共為細末,煉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服九十丸,上床時五十秋取壬癸亥子,冬取甲乙寅卯,忌尼師鳏寡之人見之,及雞犬畜見之。

     百子附歸丸 女服此藥,調經養血,安胎順氣。

    不問胎前産後、經事參差、有餘不足諸證,悉皆治之,殊益胎嗣。

    此太仆吏鮑璧,台州人,其妻年三十不生育,忽經事不至者十月,腹鼓大無病,皆謂妊娠,一日忽産惡物盈桶,視之皆敗痰積血。

    後複此丸,不期年生一子。

    張雲,彼嘗以此二方與人,服無不應者。

     真阿膠(蛤粉炒成珠)蕲艾葉(去筋梗醋蒸幹)當歸(擇肥酒洗去蘆)川芎(去蘆)熟地黃(去腦取沉水者要懷慶佳者)香附(赤心者去毛)白芍藥(肥長者)以上各二兩杵成米,水醋各淹一宿,曬焙幹十二兩上為細末,用大陳石榴一枚,連皮搗碎,東流水三升,熬去滓,面糊為丸,梧子大,每服百 洗眼仙方 防風(五分)硼砂(一厘)膽礬(二厘半)同煎水洗之立愈。

     明目補腎方 小紅棗(十二枚,冷水洗淨,去核)甘枸杞子(三錢)馬料豆(四錢)水二碗,煎一碗,早晨空心連湯共食之。

     洗眼奇方 方出道藏,不論瞽目、犯土、雲霧、風眼、火眼、昏花,久洗自明,用:皮硝(六錢)桑白皮(一兩)水煎每遇日期,熱洗數十次。

    正月初五、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九、五月初五、六月初四、七月初三、八月初十、九月十二、十月十二、十一月初四、十二月初四。

     以上吉星日子,乃通光明也。

    其方千金不易,屢用屢驗。

     吐血救急方 吐血不止,用青柏葉(一把),幹姜(三片),阿膠(一挺炙)。

    共三味,以水二碗,煎一碗服。

     又,就用吐出血塊,炒黑為末,每服三分,以麥冬湯調服。

     又,以古金墨磨汁,同蘿蔔汁,飲之。

     痰帶血絲,童便、竹瀝止之。

     又,茜根末二三錢,童便煎服。

    吐血不止,藕汁加童便良。

     又,大蘇葉根,搗汁溫服。

     鼻血欲死,亂發燒灰,水服,方寸匕,吹之。

     又,刀刮指甲末,吹之,即止。

     一人少患血症,用露漿方 中秋前後,用無五倍子,新青布一、二疋,扯作十餘段,每段四五尺,五更時,于百草頭上取草露水,絞在桶中,展濕即絞,視青布色淡,則另換新布,陽光一見即不展。

    所取露水,用瓷罐洗淨盛貯,澄數日自清,晚間用男(人)乳一酒杯,約一兩半,白蜂蜜一酒盞,人參湯一酒共得七八分,和勻,以綿紙封口,用盤蓋好。

    次日五更,燒開水兩大碗,将宮碗内露,隔湯熱,睡醒時,緩緩溫服之。

    蘭所以殺蟲,露去諸經之火切虛損勞症,奇效。

     辛稼軒,初自北方還朝,官建康,忽得疝之疾,重墜大如杯,有道人教以取葉珠,即薏苡沙買薏苡仁,亦佳。

     治腎虛腰痛方 用杜仲酒浸透炙幹,無灰酒調下。

     又記治食生冷心脾痛方 用陳茱萸五六十粒,水一大盞,煎取汁去滓,入平胃散三錢,再煎熱服。

     又沙随嘗患淋 日食白東瓜三大瓯,而愈。

     治喉閉方 用梧桐子一二十粒,研細,少加醋,服下痰去自愈。

     又用帳帶散,惟白礬一味,或不盡驗。

    南浦有老醫,教以用鴨嘴、膽礬,研細,以酽醋調灌又治眼障,用熊膽少許,以淨水略調,盡去筋膜塵土,用冰腦一二片,癢則加生姜粉些少, 急治時行瘟症方 藿香(二錢)紫蘇(錢五分)蒼術(錢二分)赤苓(三錢)白芷(一錢)陳皮(錢五分分,姜制)桔梗(一服。

     痰火神丸方 大黃(五兩,酒蒸極黑)陳皮(一兩,去盡白)白術(二兩,土炒)前胡(二兩)枳實(二兩,麸炒)山楂(二兩)生甘草(四錢)大半夏(二兩)花粉(二兩,土炒)制半夏法:生姜自然汁泡之,三次用姜三兩,取汁,滾水半碗入半夏内,一次泡七天,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