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真人内傳
關燈
小
中
大
傳涓子,涓子傳蘇子,蘇子傳周子。
尋栾先生《龍蹻經》於蒙山大洞黃庭之中,遇衍門子受《龍蹻經》并《三皇内文》。
在黃庭之中。
趙他子《芝圖》十六首,《五行秘符》。
在王屋洞門丹室中。
王先生《黃素神方》一《五帝六甲》、《左右靈飛》之書及二十四訣。
在王屋山中。
上魏君太素傳《左乙混洞東蒙之箓》、《右庚素文攝殺之律》。
在翻冢山中。
太和玉女《大有妙經》、《太上素靈經》。
在丹城銅之内。
沙野帛先生《泰清上經》。
在白雲山中。
甯先生《大丹隐書》八禀十訣。
在峨媚山金匮府中。
陰生先《九赤斑符》在岷山中。
臧延甫《憂樂曲素訣辭》。
在岐山中。
淮南子成《天關三圖》。
在梁山中。
張子房《泰清真經》。
在牛首山中 李氏《幽神經》。
在九嶽山中。
高丘子《金丹#8方》二十七首。
在锺山中。
陽安君《金液丹經》、《九鼎神丹#9圖》。
在鶴嗚山中。
青精先生《八表黃素傳》。
在猛山中。
李子耳《隐地八術》。
在陸渾山潛入伊川洞室中。
趙伯玄《三九素語》。
在峨媚山中。
幼陽君《丹字紫書》、《三五順行》。
在陽洛山中。
司命君《經命青圖》、《上皇籍》。
在大霍山中。
墨翟子受《紫度炎光内視中方》。
在鳥鼠山中。
太帝候夜神童《金根之經》。
在曜冥山中。
司馬季主《石精金光藏景化形法》。
在委羽山中。
劉子先《七變神法》。
在大庭山中。
谷希子《黃氣之法》、《泰空之術》、《陽精三道之要》。
在都廣建木山中。
王子喬《素奏丹符》。
在桐柏山中。
南嶽赤松子《上元真書》。
在太華山中。
九老仙都君《黃水月華四真法》。
在太冥山中。
皇人《八素真經》、《太上隐書》。
在合梨山中。
萬先生《九真中經》。
在景山黃台中。
玉童子十人、九氣丈人得《白羽紫蓋黃水月華》。
在玄壟羽野。
青真小童君《金書秘字》在扶廣山中。
龔仲陽《仙忌真記》。
在朱火丹陸之室。
中央黃老君《大洞真經》三十九篇。
在常山中受。
右周君所受諸經書目。
二真人作詩曰 策駕玄中漠,庇素扶晞林。
妙微混沌遘,長翻朱煙岑。
八景停玉輪,清軒覽明真。
左攝飛行遊,右顧淩八天。
洞豁辨協晨,仰感發皇人。
至暢理自會,靈妙體豈珍。
西玄郁絕根,高耀拂輝明。
眇眇流遐澄,育光拔皓清。
房素重離裡,安妙寄蘭生。
命駕飛八景,迅集回南傾。
淩厲陽羽野,結嘯八極城。
萬裡誰雲遐,我超不稽靈。
誘會有素娛,端駕講所精。
至道方朗豁,知來溫新齡。
晨應載景陽,攀晖德所锺。
徘徊重玄巅,翻焉降飛龍。
參騰八弦外,翺翔阊圔方。
叢風生丹室,雲合窈寥中。
疊域谷希子,值素潛太空。
長錦中有景,永煙被山容。
空絕廣寒宅,混洞道沌同。
積靜八朗豁,素阿蒙長通。
我泛陽寥景,虛煙動清風。
嗷嘈太微觀,峻嶒九玄所。
中有執寂賓,洞嘯靜寒處。
西有六領師,尋輝與曉語。
來非皇人賓,去非飛仙旅。
我超騰羽蓋,徘徊清泠渚。
豁虛八極上,清煙淩飄舉。
命駕出三玄,流鈴飛漢賓。
皇皇太和庭,郁儀清虛觀。
結璘絕煙際,尋輝七靈煥。
素遨浚紫天,洞遊無名館。
龍旅回瓊輪,四應景散。
聊且期時通,溫之至道旦。
周裴二真叔 江乘令晉陵華僑,世奉俗神,忽夢見群鬼神與之遊行飲食。
群鬼所與僑共飲酒,僑亦至醉,還家辄吐所飲啖之物。
數年諸鬼遂課限僑舉才,僑不得已,先後所舉十餘人,皆至死亡。
鬼以僑所舉得才,有知人之識,限課轉多。
若小稽違,便彈治之。
僑自懼必為諸鬼所困,於是背俗入道,詣祭酒丹陽許治,受奉道之法。
群鬼各便消散,不複來往。
奉道數年,忽夢見二人年可五十,容儀衣服非常。
後遂二人見,或一月三十日時時往來僑家靖室中。
唯僑得見。
一人姓周,一人姓裴。
裴雅重才理,非僑所申。
周似不如。
此二人先後教授僑經書,書皆與《五千文》相參,多說道家誡行養性事,亦有谶緯。
所受二人經書,皆隐秘不宣。
周自作傳,裴作未成。
裴所作樂序及周傳如别。
紫陽真人内傳竟 #1《雲岌七簽》卷一百六《紫陽真人周君内傳》(下簡稱《雲岌七簽》本)此句『感』前有一『誠』字。
#2據《雲岌七簽》本,『傳』應作『遇』。
#3『三蟲』二字,據《雲友七簽》本補。
#4『谷斷』二字《雲岌七簽》本作『斷谷』。
#5《雲筆七簽》本此句作『若導引服氣,不得其理』。
#6『仙』字據《雲岌七簽》本補。
#7『日』字據《雲岌七簽》本補。
#8『金丹』原作『全』,據上文改。
#9『丹』字據上文補。
尋栾先生《龍蹻經》於蒙山大洞黃庭之中,遇衍門子受《龍蹻經》并《三皇内文》。
在黃庭之中。
趙他子《芝圖》十六首,《五行秘符》。
在王屋洞門丹室中。
王先生《黃素神方》一《五帝六甲》、《左右靈飛》之書及二十四訣。
在王屋山中。
上魏君太素傳《左乙混洞東蒙之箓》、《右庚素文攝殺之律》。
在翻冢山中。
太和玉女《大有妙經》、《太上素靈經》。
在丹城銅之内。
沙野帛先生《泰清上經》。
在白雲山中。
甯先生《大丹隐書》八禀十訣。
在峨媚山金匮府中。
陰生先《九赤斑符》在岷山中。
臧延甫《憂樂曲素訣辭》。
在岐山中。
淮南子成《天關三圖》。
在梁山中。
張子房《泰清真經》。
在牛首山中 李氏《幽神經》。
在九嶽山中。
高丘子《金丹#8方》二十七首。
在锺山中。
陽安君《金液丹經》、《九鼎神丹#9圖》。
在鶴嗚山中。
青精先生《八表黃素傳》。
在猛山中。
李子耳《隐地八術》。
在陸渾山潛入伊川洞室中。
趙伯玄《三九素語》。
在峨媚山中。
幼陽君《丹字紫書》、《三五順行》。
在陽洛山中。
司命君《經命青圖》、《上皇籍》。
在大霍山中。
墨翟子受《紫度炎光内視中方》。
在鳥鼠山中。
太帝候夜神童《金根之經》。
在曜冥山中。
司馬季主《石精金光藏景化形法》。
在委羽山中。
劉子先《七變神法》。
在大庭山中。
谷希子《黃氣之法》、《泰空之術》、《陽精三道之要》。
在都廣建木山中。
王子喬《素奏丹符》。
在桐柏山中。
南嶽赤松子《上元真書》。
在太華山中。
九老仙都君《黃水月華四真法》。
在太冥山中。
皇人《八素真經》、《太上隐書》。
在合梨山中。
萬先生《九真中經》。
在景山黃台中。
玉童子十人、九氣丈人得《白羽紫蓋黃水月華》。
在玄壟羽野。
青真小童君《金書秘字》在扶廣山中。
龔仲陽《仙忌真記》。
在朱火丹陸之室。
中央黃老君《大洞真經》三十九篇。
在常山中受。
右周君所受諸經書目。
二真人作詩曰 策駕玄中漠,庇素扶晞林。
妙微混沌遘,長翻朱煙岑。
八景停玉輪,清軒覽明真。
左攝飛行遊,右顧淩八天。
洞豁辨協晨,仰感發皇人。
至暢理自會,靈妙體豈珍。
西玄郁絕根,高耀拂輝明。
眇眇流遐澄,育光拔皓清。
房素重離裡,安妙寄蘭生。
命駕飛八景,迅集回南傾。
淩厲陽羽野,結嘯八極城。
萬裡誰雲遐,我超不稽靈。
誘會有素娛,端駕講所精。
至道方朗豁,知來溫新齡。
晨應載景陽,攀晖德所锺。
徘徊重玄巅,翻焉降飛龍。
參騰八弦外,翺翔阊圔方。
叢風生丹室,雲合窈寥中。
疊域谷希子,值素潛太空。
長錦中有景,永煙被山容。
空絕廣寒宅,混洞道沌同。
積靜八朗豁,素阿蒙長通。
我泛陽寥景,虛煙動清風。
嗷嘈太微觀,峻嶒九玄所。
中有執寂賓,洞嘯靜寒處。
西有六領師,尋輝與曉語。
來非皇人賓,去非飛仙旅。
我超騰羽蓋,徘徊清泠渚。
豁虛八極上,清煙淩飄舉。
命駕出三玄,流鈴飛漢賓。
皇皇太和庭,郁儀清虛觀。
結璘絕煙際,尋輝七靈煥。
素遨浚紫天,洞遊無名館。
龍旅回瓊輪,四應景散。
聊且期時通,溫之至道旦。
周裴二真叔 江乘令晉陵華僑,世奉俗神,忽夢見群鬼神與之遊行飲食。
群鬼所與僑共飲酒,僑亦至醉,還家辄吐所飲啖之物。
數年諸鬼遂課限僑舉才,僑不得已,先後所舉十餘人,皆至死亡。
鬼以僑所舉得才,有知人之識,限課轉多。
若小稽違,便彈治之。
僑自懼必為諸鬼所困,於是背俗入道,詣祭酒丹陽許治,受奉道之法。
群鬼各便消散,不複來往。
奉道數年,忽夢見二人年可五十,容儀衣服非常。
後遂二人見,或一月三十日時時往來僑家靖室中。
唯僑得見。
一人姓周,一人姓裴。
裴雅重才理,非僑所申。
周似不如。
此二人先後教授僑經書,書皆與《五千文》相參,多說道家誡行養性事,亦有谶緯。
所受二人經書,皆隐秘不宣。
周自作傳,裴作未成。
裴所作樂序及周傳如别。
紫陽真人内傳竟 #1《雲岌七簽》卷一百六《紫陽真人周君内傳》(下簡稱《雲岌七簽》本)此句『感』前有一『誠』字。
#2據《雲岌七簽》本,『傳』應作『遇』。
#3『三蟲』二字,據《雲友七簽》本補。
#4『谷斷』二字《雲岌七簽》本作『斷谷』。
#5《雲筆七簽》本此句作『若導引服氣,不得其理』。
#6『仙』字據《雲岌七簽》本補。
#7『日』字據《雲岌七簽》本補。
#8『金丹』原作『全』,據上文改。
#9『丹』字據上文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