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真人内傳
關燈
小
中
大
紫陽真人本姓周,諱義山,字季通,汝陰人也。
漢丞相周勃七世之孫。
以冠族播流,世居貴官。
祖父玄,元鳳元年為青州刺史。
父秘,為範陽令,時君始生焉。
父後積秩累遷,官至陳留史。
君時年十六,随從在郡,始讀《孝經》、《論語》、《周易》。
為人沉重,少於言笑,喜怒不形於色。
好獨坐靜處,不結名好。
然精思微密,所存必感。
常以平旦之後,日出之初,正東向立,漱口咽液,服氣百數,向日再拜。
旦旦如此,為之經年。
父怪而問之:所行何等?君長跪對曰:義山中心好此日光長景之晖,是以拜之耳。
至月朔旦之日,辄遊行市及闾閻陋巷之中,見貧乏饑餓之人,辄解衣與之。
時時登上名山喟然悲歎。
或入石室之中,歡然獨笑。
時陳留大多名士,聞君盛德,體性沉美,鹹修詣焉。
君辄稱疾,不見賓客。
漢侍中蔡成,陳留高士,亦頗知道。
聞君德行,數往詣君,辄辭疾,不欲見之。
父乃大怪,怒責之,督切使出。
逼不得已,遂出相見。
鹹大發請問,及論神仙之道,變化之事。
君乃凝默内閉,斂神虛靜,颔而和之,一不答也。
是歲大旱,陳留大荒,鬥米千錢,路多饑民。
君乃傾财竭家,以濟其困。
陰而行之,人亦不知是君之慈施也。
對萬物如臨赤子,斯陰積善德仁逮之施矣。
又有黃泰者,寓在陳留,婦兒無有,單身隻立,了無親戚,人亦不知其所從來。
常着故敗皮袴角皮褶,怛賣芒履在陳留市中。
君常潛行經過市中,見泰衣束殊弊。
君每曾聞仙方說雲:仙人目瞳子正方。
而黃泰雖複外形帶索,目方面光,密而奇之,中心猶喜。
還歸,數使人買芒履,因以金銀錢帛着其物中,陰以與之。
數數行之,如此非一。
黃泰遂詣君,君見迎而拜之,将入靜室,乃是中嶽仙人。
泰曰:聞君好道,陰德流行,用思微妙,感於我#1,是以相詣。
吾是中嶽仙人蘇林,字子玄也。
本衛人,靈公末年生。
少好道德,受學於岑先生。
岑先生見授煉身消災之近術。
後又傳#2仇公,仇公乃見教以服氣之法、還神守魂之事。
吾行之甚驗,大得其益。
仇公見告雲:術識盡此,不能使子白日升天,上為真官也。
緻吾於涓子。
涓子者,中仙人也。
守之彌年,見教守三一之法,曰:三一者,太微之玄真,上清之元圖,一曰洞真,二曰妙經,三曰素靈。
東海小童君藏之於靈景之城、琳霄之室,非有仙籍者不授矣。
此書淵秘,非賢勿宣,汝有至心,故以相付。
八節存之,一則消除萬害,一則形軀不敗。
能守之,緻雲車羽蓋,坐造風雨,激電砰磕矣。
乃地仙之美術,長生之真法。
吾因受之,得以遊翔名山,往來方諸之館,寝息丹陵之丘,看望八表,得意而栖,從容以來,數百年中良為樂足,樂足而思此居。
泰而不複否,非順天行化,與時消息之謂也。
故以投身臭濁,觀化嚣藹,賣履弊作,唯下是居,自謂庸庸,不能甄識朱碧於凡壤之中矣,而子猶有察真之鑒,數獲惠遺,非所悟也。
欣子有尚,故來相詣。
君再拜頓首數十,悲喜自搏,膝行而進。
自陳少好長生,唯願登仙度世。
夙夜靜思,願與真人相遇,沐浴素流,禀受奇訣。
今靈啟神降,得接聖顔,千秋志願,慶莫大焉。
乃複頓頭,請乞奇要。
仙人曰:子坐,吾将告子。
子少知還陽,精髓不洩。
又知導引服氣,吞景咽漿,不複須陰丹内術補胎之益也。
然猶三蟲未壞,三屍未死,故導引服氣不得其理。
可先服制蟲細丸,以殺谷蟲。
蟲有三名,一名青古,二名白姑,三名血屍,謂之三蟲。
三蟲#3在内,令心煩滿,意志不開,所思不固,失食則饑,悲愁感動,精志不至,仍以飲食不節斷也。
雖複谷斷#4,人體重滞,奄奄淡悶,所夢非真,颠倒錯,邪俗不除,皆由於蟲在其内,搖動五藏故也。
殺之方,用附子五兩,麻子七升、地黃六兩、茱萸根大者七寸、朮七兩、桂四兩、雲芝英五兩,凡七種。
先取菖蒲根煮醴作酒、使清醇重美,一鬥半,以七種藥□咀,内器中漬之,亦可不用□咀。
三宿乃出,暴之令燥。
又取前酒汁漬之,三宿又出暴之。
須酒盡乃止。
暴令燥,内鐵臼中梼之,下細篩令成粉。
取白蜜和之,令可丸。
以平旦東向,初服二丸如小豆,漸益一丸,乃可至十餘丸也。
治腹内疾實上氣,心胸結塞,益肌膚,令體輕有華光。
盡一劑,則谷蟲死,蟲死則三屍枯,枯則自然落矣。
亦可數作,不限一劑也。
然後合四填丸,加曾青、黃精各一兩,以斷谷。
畢,可導引服氣,不得其理#5,可先服食衆草,巨勝、茯苓、朮、桂、天門冬、黃連、地黃、大黃、桃糛及皮任擇焉。
雖服此藥以得其力,不得九轉神丹金液之道,不能飛仙矣。
為可延年益壽,不辟其死也。
君按次為之,服食朮五年,身生光澤,徹視内見五藏,乃就仙人求飛仙要訣。
仙人日:藥有數種,仙有數品,有乘雲駕龍,白日升天,與太極真人為友,拜為仙官之主,其位可司真公、定元公、太生公,及中黃大夫九氣丈人仙都公,此位皆上仙也。
或為仙卿,或為仙大夫,上仙之次也。
遊行五嶽,或造太清,役使鬼神,中仙也。
或受封一山,總領鬼神,或遊翔小有,群集清虛之宮,中仙之次也。
若食谷不死
漢丞相周勃七世之孫。
以冠族播流,世居貴官。
祖父玄,元鳳元年為青州刺史。
父秘,為範陽令,時君始生焉。
父後積秩累遷,官至陳留史。
君時年十六,随從在郡,始讀《孝經》、《論語》、《周易》。
為人沉重,少於言笑,喜怒不形於色。
好獨坐靜處,不結名好。
然精思微密,所存必感。
常以平旦之後,日出之初,正東向立,漱口咽液,服氣百數,向日再拜。
旦旦如此,為之經年。
父怪而問之:所行何等?君長跪對曰:義山中心好此日光長景之晖,是以拜之耳。
至月朔旦之日,辄遊行市及闾閻陋巷之中,見貧乏饑餓之人,辄解衣與之。
時時登上名山喟然悲歎。
或入石室之中,歡然獨笑。
時陳留大多名士,聞君盛德,體性沉美,鹹修詣焉。
君辄稱疾,不見賓客。
漢侍中蔡成,陳留高士,亦頗知道。
聞君德行,數往詣君,辄辭疾,不欲見之。
父乃大怪,怒責之,督切使出。
逼不得已,遂出相見。
鹹大發請問,及論神仙之道,變化之事。
君乃凝默内閉,斂神虛靜,颔而和之,一不答也。
是歲大旱,陳留大荒,鬥米千錢,路多饑民。
君乃傾财竭家,以濟其困。
陰而行之,人亦不知是君之慈施也。
對萬物如臨赤子,斯陰積善德仁逮之施矣。
又有黃泰者,寓在陳留,婦兒無有,單身隻立,了無親戚,人亦不知其所從來。
常着故敗皮袴角皮褶,怛賣芒履在陳留市中。
君常潛行經過市中,見泰衣束殊弊。
君每曾聞仙方說雲:仙人目瞳子正方。
而黃泰雖複外形帶索,目方面光,密而奇之,中心猶喜。
還歸,數使人買芒履,因以金銀錢帛着其物中,陰以與之。
數數行之,如此非一。
黃泰遂詣君,君見迎而拜之,将入靜室,乃是中嶽仙人。
泰曰:聞君好道,陰德流行,用思微妙,感於我#1,是以相詣。
吾是中嶽仙人蘇林,字子玄也。
本衛人,靈公末年生。
少好道德,受學於岑先生。
岑先生見授煉身消災之近術。
後又傳#2仇公,仇公乃見教以服氣之法、還神守魂之事。
吾行之甚驗,大得其益。
仇公見告雲:術識盡此,不能使子白日升天,上為真官也。
緻吾於涓子。
涓子者,中仙人也。
守之彌年,見教守三一之法,曰:三一者,太微之玄真,上清之元圖,一曰洞真,二曰妙經,三曰素靈。
東海小童君藏之於靈景之城、琳霄之室,非有仙籍者不授矣。
此書淵秘,非賢勿宣,汝有至心,故以相付。
八節存之,一則消除萬害,一則形軀不敗。
能守之,緻雲車羽蓋,坐造風雨,激電砰磕矣。
乃地仙之美術,長生之真法。
吾因受之,得以遊翔名山,往來方諸之館,寝息丹陵之丘,看望八表,得意而栖,從容以來,數百年中良為樂足,樂足而思此居。
泰而不複否,非順天行化,與時消息之謂也。
故以投身臭濁,觀化嚣藹,賣履弊作,唯下是居,自謂庸庸,不能甄識朱碧於凡壤之中矣,而子猶有察真之鑒,數獲惠遺,非所悟也。
欣子有尚,故來相詣。
君再拜頓首數十,悲喜自搏,膝行而進。
自陳少好長生,唯願登仙度世。
夙夜靜思,願與真人相遇,沐浴素流,禀受奇訣。
今靈啟神降,得接聖顔,千秋志願,慶莫大焉。
乃複頓頭,請乞奇要。
仙人曰:子坐,吾将告子。
子少知還陽,精髓不洩。
又知導引服氣,吞景咽漿,不複須陰丹内術補胎之益也。
然猶三蟲未壞,三屍未死,故導引服氣不得其理。
可先服制蟲細丸,以殺谷蟲。
蟲有三名,一名青古,二名白姑,三名血屍,謂之三蟲。
三蟲#3在内,令心煩滿,意志不開,所思不固,失食則饑,悲愁感動,精志不至,仍以飲食不節斷也。
雖複谷斷#4,人體重滞,奄奄淡悶,所夢非真,颠倒錯,邪俗不除,皆由於蟲在其内,搖動五藏故也。
殺之方,用附子五兩,麻子七升、地黃六兩、茱萸根大者七寸、朮七兩、桂四兩、雲芝英五兩,凡七種。
先取菖蒲根煮醴作酒、使清醇重美,一鬥半,以七種藥□咀,内器中漬之,亦可不用□咀。
三宿乃出,暴之令燥。
又取前酒汁漬之,三宿又出暴之。
須酒盡乃止。
暴令燥,内鐵臼中梼之,下細篩令成粉。
取白蜜和之,令可丸。
以平旦東向,初服二丸如小豆,漸益一丸,乃可至十餘丸也。
治腹内疾實上氣,心胸結塞,益肌膚,令體輕有華光。
盡一劑,則谷蟲死,蟲死則三屍枯,枯則自然落矣。
亦可數作,不限一劑也。
然後合四填丸,加曾青、黃精各一兩,以斷谷。
畢,可導引服氣,不得其理#5,可先服食衆草,巨勝、茯苓、朮、桂、天門冬、黃連、地黃、大黃、桃糛及皮任擇焉。
雖服此藥以得其力,不得九轉神丹金液之道,不能飛仙矣。
為可延年益壽,不辟其死也。
君按次為之,服食朮五年,身生光澤,徹視内見五藏,乃就仙人求飛仙要訣。
仙人日:藥有數種,仙有數品,有乘雲駕龍,白日升天,與太極真人為友,拜為仙官之主,其位可司真公、定元公、太生公,及中黃大夫九氣丈人仙都公,此位皆上仙也。
或為仙卿,或為仙大夫,上仙之次也。
遊行五嶽,或造太清,役使鬼神,中仙也。
或受封一山,總領鬼神,或遊翔小有,群集清虛之宮,中仙之次也。
若食谷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