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三 (産後門)
關燈
小
中
大
妙。
湧泉散 療乳無汁,成都教授單骧方。
亦治乳結癰腫。
穿山甲(洗,一兩,灰炒令燥) 上為細末,酒調服方寸匕。
下乳方:大麻仁(去殼,二合)生蝦(三枚) 上同研爛去滓,用酒、水各一盞,瓦罂煇至一盞半有餘,食後臨卧溫服,仍用被覆睡,乳即通流。
(劉柳溪傳) 又方:《必用方》雲:漏蘆、栝蒌皆要藥。
或雲:多食豬蹄羹。
栝蒌取子淨洗,炒令香熟捶碎,取仁研細,瓦上攤浥,令白色,研為細末,溫酒調下一錢,服了合面卧少時。
未效再作。
一方:栝蒌一枚熟搗,以白酒一鬥,煮取四升,去滓溫飲一升,日三。
崔氏方 療乳汁不下。
鼠肉(五兩)羊肉(六兩)獐肉(八兩) 上三物作臛啖之,勿令食者知。
漏蘆湯 《千金》療乳無汁。
漏蘆通草(各八分)鐘乳(四分)黍米(一升) 上先将米漬一宿,研取汁三升,煮藥三、四沸,去滓作飲食。
《經心錄》同。
(餘荊布因産前食素,得疾羸弱,産後乳脈不行已七十日,服諸藥無效,嬰兒甚苦。
偶有人送赤豆一鬥,遂如常煮赤豆粥食之,當夜乳脈通行。
閱《本草》,赤小豆能通奶乳,謾載之) 産後乳汁自出方論第十二 論曰:産後乳汁自出,蓋是身虛所緻,宜服補藥以止之。
若乳多溫滿急痛者,溫帛熨之。
《産寶》有是論,卻無方以治之。
若有此證,但以漏蘆散亦可。
亦有未産前乳汁自出者,謂之乳泣。
生子多不育,經書未曾論及。
産後吹奶方論第十三 夫産後吹奶者,因兒吃奶之次,兒忽自睡,呼氣不通,乳不時洩,蓄積在内,遂成腫硬。
壅閉乳道,津液不通,腐結疼痛;亦有不癢不痛,腫硬如石,名曰吹奶。
若不急治,腫甚成癰。
産後吹奶,最宜急治,不爾結癰逮至死者,速與服皂角散、栝蒌散,敷以天南星散,以手揉之則散矣。
(出《指迷方》) 栝蒌散方 乳香(一錢,研)栝蒌根末(一兩) 上研令均,溫酒調二錢服。
天南星散 天南星為末,用溫湯調,以鵝翎塗之。
皂角散方 歌曰:婦人吹奶意如何?皂角燒灰蛤粉和;熱酒一杯調八字,須臾揉散笑呵呵。
治奶結硬疼痛,(出《經驗方》) 百藥煎為細末,每服三錢。
酒一盞,煎數沸,熱服。
療乳硬作痛:嫩桑葉生采、研,以米飲調,攤紙花貼病處。
産後妒乳方論第十四 (婦人、女子乳頭生小淺熱瘡,搔黃汁出方附) 夫妒乳者,由新産後兒未能飲之,及乳不洩;或乳脹,捏其汁不盡,皆令乳汁蓄結,與血氣相搏,即壯熱大渴引飲,牢強掣痛,手不得近是也。
初覺便以手助捏去汁,更令旁人助吮引之。
不爾或作瘡有膿,其熱勢盛,必成癰也。
吹奶、妒乳、乳癰,其實則一,隻分輕重而已。
輕則為吹奶、妒乳,重則為癰。
雖有專門,不可不錄。
療産後吹奶作癰。
葵莖及子 上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即愈。
又方 皂莢十條,以酒一升,揉取汁,硝石半兩,煎成膏敷之。
又方 雞屎為末,酒服方寸匕,須臾三服愈。
療産婦乳初結脹不消,令敗乳自退方。
栝蒌(一個,半生半炒)大粉草(一寸,半生半炙)生姜(一塊,半生半煨) 上同锉,用酒一碗,煮取一盞,去滓服之。
其痛一會不可忍,即搜去敗乳。
臨卧再一服。
順所患處乳側卧于床上,令其藥行故也。
療乳腫,次第結成癰方。
上以馬溺塗之,立愈。
婦人、女子乳頭生小淺熱瘡,搔之黃汁出方附。
《集驗》論曰:凡婦人、女子乳頭生小淺熱瘡,搔之黃汁出,浸淫為長,百種療不差者,動經年月,名為妒乳病。
婦人飲兒者,乳皆欲斷,世論苟抄乳是也。
宜以赤龍皮湯及天麻湯洗之。
敷二物飛烏膏及飛烏散佳。
始作者,可敷以黃芩漏蘆散及黃連胡粉散并佳。
赤龍皮湯方 槲皮(切,三升) 上以水一鬥,煮五升。
夏用冷水、秋冬溫之,分以洗乳。
亦洗諸深敗爛久瘡,洗畢敷膏散。
《千金》同。
天麻草湯方 天麻草(切,五升) 上以水一鬥半,煎取一鬥,随寒溫分洗乳,以殺癢也。
此草葉如麻葉,冬生夏着花,赤如鼠尾花,亦以洗浸淫黃爛熱瘡癢、疽濕、陰蝕瘡、小兒頭瘡。
洗畢敷膏散。
(《千金》同) 飛烏膏散方 用燒朱砂作水銀上黑煙(名缃粉者,三兩,熬令焦燥)礬石(三兩,燒粉) 上二味,以絹篩了,以甲煎和之,令如脂,以敷乳瘡,日三。
作散者不須和,有汁自着可用散。
亦敷諸熱瘡、黃爛浸淫汁瘡、蜜瘡、丈夫陰蝕癢濕、諸小兒頭瘡、疳蝕、口邊肥瘡、蝸瘡等,并以此敷之。
(《千金》同) 又黃連胡粉膏散方 黃連(二兩)胡粉(十分)水銀(一兩,同研令消散) 上三味,搗黃連為末,三物相和,合皮裹熟挼之。
自和合也。
縱不成一家,且得水銀細散入粉中也。
以敷乳瘡、諸濕癢、黃爛肥瘡。
若着甲煎為膏。
《千金》同。
乳癰方論第十五 夫婦人乳癰者,由乳腫結聚,皮薄以澤,是成癰也。
足陽明之經脈則血澀不通,其血又歸之,氣積不散,故結聚成癰。
《千金》雲:年四十以下治之多愈,年五十以上宜速治之即瘥。
若不治者,多死中年。
又懷胎發乳癰腫及體結癰,此必無害也。
蓋懷胎之癰,病起于陽明。
陽明者,胃之脈也。
主肌肉,不傷髒,故無害也。
診其右手關上脈沉,則為陰虛者,則病癰、乳癰,久不瘥則變為瘘。
開慶間,淦川嘉林曾都運恭人吳氏,年已五十而病奶癰,後果不起。
以此知聖賢不妄說也。
《産寶》論曰:産後宜勤去乳汁,不宜蓄積。
不出惡汁,内引于熱,則結硬堅腫,
湧泉散 療乳無汁,成都教授單骧方。
亦治乳結癰腫。
穿山甲(洗,一兩,灰炒令燥) 上為細末,酒調服方寸匕。
下乳方:大麻仁(去殼,二合)生蝦(三枚) 上同研爛去滓,用酒、水各一盞,瓦罂煇至一盞半有餘,食後臨卧溫服,仍用被覆睡,乳即通流。
(劉柳溪傳) 又方:《必用方》雲:漏蘆、栝蒌皆要藥。
或雲:多食豬蹄羹。
栝蒌取子淨洗,炒令香熟捶碎,取仁研細,瓦上攤浥,令白色,研為細末,溫酒調下一錢,服了合面卧少時。
未效再作。
一方:栝蒌一枚熟搗,以白酒一鬥,煮取四升,去滓溫飲一升,日三。
崔氏方 療乳汁不下。
鼠肉(五兩)羊肉(六兩)獐肉(八兩) 上三物作臛啖之,勿令食者知。
漏蘆湯 《千金》療乳無汁。
漏蘆通草(各八分)鐘乳(四分)黍米(一升) 上先将米漬一宿,研取汁三升,煮藥三、四沸,去滓作飲食。
《經心錄》同。
(餘荊布因産前食素,得疾羸弱,産後乳脈不行已七十日,服諸藥無效,嬰兒甚苦。
偶有人送赤豆一鬥,遂如常煮赤豆粥食之,當夜乳脈通行。
閱《本草》,赤小豆能通奶乳,謾載之) 産後乳汁自出方論第十二 論曰:産後乳汁自出,蓋是身虛所緻,宜服補藥以止之。
若乳多溫滿急痛者,溫帛熨之。
《産寶》有是論,卻無方以治之。
若有此證,但以漏蘆散亦可。
亦有未産前乳汁自出者,謂之乳泣。
生子多不育,經書未曾論及。
産後吹奶方論第十三 夫産後吹奶者,因兒吃奶之次,兒忽自睡,呼氣不通,乳不時洩,蓄積在内,遂成腫硬。
壅閉乳道,津液不通,腐結疼痛;亦有不癢不痛,腫硬如石,名曰吹奶。
若不急治,腫甚成癰。
産後吹奶,最宜急治,不爾結癰逮至死者,速與服皂角散、栝蒌散,敷以天南星散,以手揉之則散矣。
(出《指迷方》) 栝蒌散方 乳香(一錢,研)栝蒌根末(一兩) 上研令均,溫酒調二錢服。
天南星散 天南星為末,用溫湯調,以鵝翎塗之。
皂角散方 歌曰:婦人吹奶意如何?皂角燒灰蛤粉和;熱酒一杯調八字,須臾揉散笑呵呵。
治奶結硬疼痛,(出《經驗方》) 百藥煎為細末,每服三錢。
酒一盞,煎數沸,熱服。
療乳硬作痛:嫩桑葉生采、研,以米飲調,攤紙花貼病處。
産後妒乳方論第十四 (婦人、女子乳頭生小淺熱瘡,搔黃汁出方附) 夫妒乳者,由新産後兒未能飲之,及乳不洩;或乳脹,捏其汁不盡,皆令乳汁蓄結,與血氣相搏,即壯熱大渴引飲,牢強掣痛,手不得近是也。
初覺便以手助捏去汁,更令旁人助吮引之。
不爾或作瘡有膿,其熱勢盛,必成癰也。
吹奶、妒乳、乳癰,其實則一,隻分輕重而已。
輕則為吹奶、妒乳,重則為癰。
雖有專門,不可不錄。
療産後吹奶作癰。
葵莖及子 上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即愈。
又方 皂莢十條,以酒一升,揉取汁,硝石半兩,煎成膏敷之。
又方 雞屎為末,酒服方寸匕,須臾三服愈。
療産婦乳初結脹不消,令敗乳自退方。
栝蒌(一個,半生半炒)大粉草(一寸,半生半炙)生姜(一塊,半生半煨) 上同锉,用酒一碗,煮取一盞,去滓服之。
其痛一會不可忍,即搜去敗乳。
臨卧再一服。
順所患處乳側卧于床上,令其藥行故也。
療乳腫,次第結成癰方。
上以馬溺塗之,立愈。
婦人、女子乳頭生小淺熱瘡,搔之黃汁出方附。
《集驗》論曰:凡婦人、女子乳頭生小淺熱瘡,搔之黃汁出,浸淫為長,百種療不差者,動經年月,名為妒乳病。
婦人飲兒者,乳皆欲斷,世論苟抄乳是也。
宜以赤龍皮湯及天麻湯洗之。
敷二物飛烏膏及飛烏散佳。
始作者,可敷以黃芩漏蘆散及黃連胡粉散并佳。
赤龍皮湯方 槲皮(切,三升) 上以水一鬥,煮五升。
夏用冷水、秋冬溫之,分以洗乳。
亦洗諸深敗爛久瘡,洗畢敷膏散。
《千金》同。
天麻草湯方 天麻草(切,五升) 上以水一鬥半,煎取一鬥,随寒溫分洗乳,以殺癢也。
此草葉如麻葉,冬生夏着花,赤如鼠尾花,亦以洗浸淫黃爛熱瘡癢、疽濕、陰蝕瘡、小兒頭瘡。
洗畢敷膏散。
(《千金》同) 飛烏膏散方 用燒朱砂作水銀上黑煙(名缃粉者,三兩,熬令焦燥)礬石(三兩,燒粉) 上二味,以絹篩了,以甲煎和之,令如脂,以敷乳瘡,日三。
作散者不須和,有汁自着可用散。
亦敷諸熱瘡、黃爛浸淫汁瘡、蜜瘡、丈夫陰蝕癢濕、諸小兒頭瘡、疳蝕、口邊肥瘡、蝸瘡等,并以此敷之。
(《千金》同) 又黃連胡粉膏散方 黃連(二兩)胡粉(十分)水銀(一兩,同研令消散) 上三味,搗黃連為末,三物相和,合皮裹熟挼之。
自和合也。
縱不成一家,且得水銀細散入粉中也。
以敷乳瘡、諸濕癢、黃爛肥瘡。
若着甲煎為膏。
《千金》同。
乳癰方論第十五 夫婦人乳癰者,由乳腫結聚,皮薄以澤,是成癰也。
足陽明之經脈則血澀不通,其血又歸之,氣積不散,故結聚成癰。
《千金》雲:年四十以下治之多愈,年五十以上宜速治之即瘥。
若不治者,多死中年。
又懷胎發乳癰腫及體結癰,此必無害也。
蓋懷胎之癰,病起于陽明。
陽明者,胃之脈也。
主肌肉,不傷髒,故無害也。
診其右手關上脈沉,則為陰虛者,則病癰、乳癰,久不瘥則變為瘘。
開慶間,淦川嘉林曾都運恭人吳氏,年已五十而病奶癰,後果不起。
以此知聖賢不妄說也。
《産寶》論曰:産後宜勤去乳汁,不宜蓄積。
不出惡汁,内引于熱,則結硬堅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