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一 (産後門)
關燈
小
中
大
所忌。
婦人方當歸散 治産後補虛益血。
當歸羌活(各一兩)延胡索(半兩) 上為細末,用豬腰子一隻切作片,以水一盞,入藥末二錢,同煎至七分,同腰子吃。
佛手散 治産後血虛勞倦,盜汗,多困少力,咳嗽有痰。
當歸川芎黃芪(各一兩)北柴胡前胡(各一分)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大盞,桃、柳枝各三寸,棗子、烏梅各一枚,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如有痰,去烏梅。
當歸羊肉湯 許仁則療産後雖無疾狀,但覺虛弱,兼心腹痛,欲得補氣力。
肥羊肉(一斤,去脂,水一鬥,煮取八升,去肉)當歸(五兩)黃芪(四兩)生姜(六兩) 上以肉汁煮三味,取二升五合,分為四服。
若覺惡露下不盡,加桂心三兩;惡露下多,覺有風,加芎三兩;有冷,加茱萸一兩;有氣,加細辛二兩;有熱,加生地黃汁二合。
療産後雖無餘苦,但覺氣虛。
當歸(十二分)幹地黃(十分)澤蘭葉(八分)地骨皮芍藥(各七分)黃芪防風續斷(各六分)人參桂心(各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溫酒吞下二十丸。
療産後虛羸。
黃雌雞(一隻,去毛,背上破)生百合(煨,三枚)白粳米(半升) 上依尋常着五味調和,縫背,合五味汁煮令熟;開腹取百合,并飯相和汁,作羹食之,肉亦食盡,略卧佳。
《産寶》方 療産後虛乏,不思飲食,四肢皆倦,心腹陣痛。
補虛治氣。
人參芍藥桂心甘草生姜(各一兩)當歸(一兩半)生地黃(二兩) 上咀,每服三錢。
水二盞,棗二枚,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服。
地黃羊脂煎方 《古今錄驗》療産後諸疾羸瘦。
欲令肥白,飲食和調。
生地黃汁(一升)生姜汁(五升)羊脂(二斤)白蜜(五升) 上四味,先煎地黃汁,令餘五升,下羊脂煎減半;次下姜,次下蜜,便以銅器盛着湯中煎,令如饴狀。
空肚,酒一升,取煎如雞子大投酒中飲,日三,良。
産後風虛勞冷方論第六 夫産則血氣勞傷,髒腑虛弱而風冷客之,冷搏于血氣,血氣不能溫于肌膚,使人虛乏疲頓,緻羸損不平複。
若久不平複,若久不瘥,風冷入于子髒,則胞髒冷,亦使無子,謂之風虛勞損也。
黃芪散 治産後風虛勞損、羸瘦,不思飲食,四肢疼痛。
黃芪白術木香羚羊角(屑)人參當歸桂心川芎白芍藥白茯苓(各半兩)甘草一分 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木香散 治産後風虛勞損,氣攻心腹,四肢疼痛,不思飲食。
木香人參陳皮白茯苓白芍藥黃芪川芎(各三分)熟幹地黃當歸附子(各一兩)甘草(一分)桂心白術(各半兩)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人參散 療産後風虛勞損、羸瘦,四肢無力,不思飲食。
人參黃芪熟地黃(各一兩)羚羊角(屑,三分)桂心川芎防風當歸北五味子白茯苓白術(各半兩)甘草(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
先用水二大盞,獖豬腎一雙,切去脂膜,姜、棗同煎至一盞;去豬腎,入藥煎至四分,去滓,空心溫服。
枸杞子丸 療産後風虛勞損,四肢疼痛,心神虛煩,不飲食,枸杞子丸。
枸杞子牛膝白茯苓人參黃芪(各一兩)當歸漏蘆防風桂心酸棗仁羚羊角(屑)羌活五加皮白術川芎(各三分)熟地黃(二兩)甘草(半兩)麥門冬(一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溫酒下三十丸。
荊芥湯亦可。
補益白薇丸 治産後風虛勞損,腹痛冷氣,腳膝無力,面色萎黃,飲食減少,日漸羸瘦。
補益白薇丸。
木香當歸桂心澤蘭葉牛膝白薇牡丹皮枳殼人參川芎厚樸白術續斷熟地黃北細辛赤石脂龍骨禹餘糧黃芪(各一兩)白茯苓附子(各三分)吳茱萸(一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食前溫酒下三十丸。
《産寶》方 療産後風虛,羸瘦勞弱,不生肌肉。
黃芪當歸芍藥人參(各二兩)桂心甘草川芎生姜(各八分)大棗(十二個) 上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療産後虛勞,骨節疼痛,頭痛,汗不出。
當歸人參生姜(各二兩。
正方二分)黃芪(三兩)淡豉(五合)豬腎(一雙)
婦人方當歸散 治産後補虛益血。
當歸羌活(各一兩)延胡索(半兩) 上為細末,用豬腰子一隻切作片,以水一盞,入藥末二錢,同煎至七分,同腰子吃。
佛手散 治産後血虛勞倦,盜汗,多困少力,咳嗽有痰。
當歸川芎黃芪(各一兩)北柴胡前胡(各一分)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大盞,桃、柳枝各三寸,棗子、烏梅各一枚,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如有痰,去烏梅。
當歸羊肉湯 許仁則療産後雖無疾狀,但覺虛弱,兼心腹痛,欲得補氣力。
肥羊肉(一斤,去脂,水一鬥,煮取八升,去肉)當歸(五兩)黃芪(四兩)生姜(六兩) 上以肉汁煮三味,取二升五合,分為四服。
若覺惡露下不盡,加桂心三兩;惡露下多,覺有風,加芎三兩;有冷,加茱萸一兩;有氣,加細辛二兩;有熱,加生地黃汁二合。
療産後雖無餘苦,但覺氣虛。
當歸(十二分)幹地黃(十分)澤蘭葉(八分)地骨皮芍藥(各七分)黃芪防風續斷(各六分)人參桂心(各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溫酒吞下二十丸。
療産後虛羸。
黃雌雞(一隻,去毛,背上破)生百合(煨,三枚)白粳米(半升) 上依尋常着五味調和,縫背,合五味汁煮令熟;開腹取百合,并飯相和汁,作羹食之,肉亦食盡,略卧佳。
《産寶》方 療産後虛乏,不思飲食,四肢皆倦,心腹陣痛。
補虛治氣。
人參芍藥桂心甘草生姜(各一兩)當歸(一兩半)生地黃(二兩) 上咀,每服三錢。
水二盞,棗二枚,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服。
地黃羊脂煎方 《古今錄驗》療産後諸疾羸瘦。
欲令肥白,飲食和調。
生地黃汁(一升)生姜汁(五升)羊脂(二斤)白蜜(五升) 上四味,先煎地黃汁,令餘五升,下羊脂煎減半;次下姜,次下蜜,便以銅器盛着湯中煎,令如饴狀。
空肚,酒一升,取煎如雞子大投酒中飲,日三,良。
産後風虛勞冷方論第六 夫産則血氣勞傷,髒腑虛弱而風冷客之,冷搏于血氣,血氣不能溫于肌膚,使人虛乏疲頓,緻羸損不平複。
若久不平複,若久不瘥,風冷入于子髒,則胞髒冷,亦使無子,謂之風虛勞損也。
黃芪散 治産後風虛勞損、羸瘦,不思飲食,四肢疼痛。
黃芪白術木香羚羊角(屑)人參當歸桂心川芎白芍藥白茯苓(各半兩)甘草一分 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木香散 治産後風虛勞損,氣攻心腹,四肢疼痛,不思飲食。
木香人參陳皮白茯苓白芍藥黃芪川芎(各三分)熟幹地黃當歸附子(各一兩)甘草(一分)桂心白術(各半兩)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人參散 療産後風虛勞損、羸瘦,四肢無力,不思飲食。
人參黃芪熟地黃(各一兩)羚羊角(屑,三分)桂心川芎防風當歸北五味子白茯苓白術(各半兩)甘草(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
先用水二大盞,獖豬腎一雙,切去脂膜,姜、棗同煎至一盞;去豬腎,入藥煎至四分,去滓,空心溫服。
枸杞子丸 療産後風虛勞損,四肢疼痛,心神虛煩,不飲食,枸杞子丸。
枸杞子牛膝白茯苓人參黃芪(各一兩)當歸漏蘆防風桂心酸棗仁羚羊角(屑)羌活五加皮白術川芎(各三分)熟地黃(二兩)甘草(半兩)麥門冬(一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溫酒下三十丸。
荊芥湯亦可。
補益白薇丸 治産後風虛勞損,腹痛冷氣,腳膝無力,面色萎黃,飲食減少,日漸羸瘦。
補益白薇丸。
木香當歸桂心澤蘭葉牛膝白薇牡丹皮枳殼人參川芎厚樸白術續斷熟地黃北細辛赤石脂龍骨禹餘糧黃芪(各一兩)白茯苓附子(各三分)吳茱萸(一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食前溫酒下三十丸。
《産寶》方 療産後風虛,羸瘦勞弱,不生肌肉。
黃芪當歸芍藥人參(各二兩)桂心甘草川芎生姜(各八分)大棗(十二個) 上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療産後虛勞,骨節疼痛,頭痛,汗不出。
當歸人參生姜(各二兩。
正方二分)黃芪(三兩)淡豉(五合)豬腎(一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