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八 産後門
關燈
小
中
大
迷亂心神,故眼前生花。
極甚者,令人悶絕不知人,口噤、神昏氣冷。
醫者不識,呼為暗風,若作此治之,病必難愈。
但服清魂散即省。
清魂散方 澤蘭葉人參(各一分)荊芥(一兩)川芎(半兩) 上為末,用溫酒、熱湯各半盞,調一錢急灌之,下咽即開眼,氣定即醒。
一方有甘草二錢。
若去血過多而暈者,當服芎湯(方見第二卷通用門):當歸芍藥湯。
(方見十二卷第十二論) 《廣濟》方 治産後血暈,心悶不識人,神言鬼語,氣急欲絕。
芍藥甘草(各一兩)丹參(四分,并咀)生地黃汁(一升)生姜汁白蜜(各一合) 上水二升,先煎前三味,取八合;下地黃、生姜汁、蜜,分為兩服。
又方:荷葉(二枚,炙)真蒲黃(一兩)甘草(二兩)生地黃汁(半升)白蜜(一匙) 上切細,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入蒲黃、蜜、地黃汁,暖服立愈。
療産後血暈心悶。
蒲黃(四分)紫葛芍藥(八分)紅花(十二分) 上咀,以水二升,煎至七合,入生地黃汁二合,更煎三、五沸,每服三合。
産後血暈,心悶亂,恍惚如見鬼。
生益母草汁(三合,根亦可)生地黃汁(二合)童子小便(一合)雞子清(三枚) 上煎三、四沸後,入雞子清攪停,作一服。
産後血暈,狂語不識人,狂亂。
童子小便(五合)生地黃汁(一合)赤馬通(七枚)紅雪(八分) 上以前二味浸赤馬通,絞去滓,下紅雪,溫為兩服。
獨行散 治産後血暈,昏迷不省,沖心悶絕。
(《衛生方》名立應散) 五靈脂(半生半炒,二兩) 上為末,溫酒調下二錢。
口噤者,拗開口灌之,入喉即愈。
一方加荊芥,等分為末,童便調下。
又方:治産後血暈。
上神曲為末,熟水調二錢。
療産後血暈,狂言,煩渴不止。
生香附子(去毛) 上為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姜三片,棗一個,煎至七分,溫服。
治産後血暈危困。
國醫以此方獻禁中,用之大效,厚獲賞赉,時庚寅歲也。
生地黃汁(一大盞)當歸(一分,锉)赤芍藥(一分,锉) 上水煎三、五沸,溫服。
如覺煩熱去當歸,入童子小便半盞妙。
張氏方 治産後血暈,全不省人事,極危殆者。
用韭菜切,入在一有嘴瓷瓶内,煎熱醋沃之,便密縛瓶口,以瓶嘴向産婦鼻孔,令醋氣透入,須先扶病人起。
惡血沖心,故有此證。
韭能去心之滞血,加以醋氣運達之,用無不效。
紅藍花酒 《近效》方療血暈、絕不識人,煩悶,言語錯亂,惡血不盡,腹中絞痛,胎死腹中。
紅花(一兩) 上為末,分二服。
每服酒二盞、童子小便二盞,煮取盞半,候冷,分為二服,留滓再并煎。
一方無童便。
崔氏方 療産乳暈絕方 以洗兒水飲三合良;或以惡血服少許良。
又方:半夏(洗,不以多少) 上為末,丸如大豆,内鼻中即省,亦療五絕。
(《指迷》、文仲同) 又方:生赤小豆搗為末,取東流水和服方寸匕,不瘥再服。
(《救急》同) 奪命散 治産後血暈,血入心經,語言颠倒,健忘失志及産後百病。
沒藥血竭(等分) 上細研為末,才産下,便用童子小便與細酒各半盞,煎一、二沸,調下二錢,良久再服。
其惡血自循下行,更不沖上,免生百疾。
《專治婦人方》隻用白湯調。
五羊洪運使(上天下錫)子舍孺人,産後語言颠倒,谵語不已,如有神靈,服諸藥無效。
召餘診之,六脈和平,仆以此藥兩服而愈。
産後颠狂方論第六 療産後因驚,敗血沖心,昏悶發狂,如有鬼祟,宜用《局方》大聖澤蘭散(除是自合者,方有效)加好辰砂,研令極細,每服加一字許,煎酸棗仁湯調下,一服可安。
何氏方 療産後因敗血及邪氣入心,如見祟物。
颠狂方。
用大辰砂一、二錢重,研令極細,用飲兒乳汁三、四茶腳許調。
仍掘紫項活地龍一條入藥,候地龍滾三滾,取出地龍不用,不令帶藥出,但欲得地龍身上涎耳。
卻入無灰酒,與前乳汁相合七、八分盞,重湯溫。
遇疾作,分三、二服。
餘家荊布,方産一日,忽見鬼物,言語颠倒。
遂取自合蘇合香丸一錢重,以童子小便調服即醒,神思如故。
産後狂言谵語如有神靈方論第七 夫産後言語颠倒,或狂言谵語如見鬼神者,其源不一,須仔細辨證、用藥。
治療産後驚風,言語亂道,如見鬼神、精神不定者,研好朱砂酒調,下龍虎丹,(見《局方》)三丸作一服,兼琥珀地黃丸服之。
一則因産後心虛,敗血停積,上幹于心而狂言獨語者,當在第十九卷第一論求之。
二則産後髒虛,心中驚悸,志意不定,言語錯亂、不自覺知,神思不安者,當在十九卷第二論求之。
三則宿有風毒,因産心虛氣弱,腰背強直,或歌哭嗔笑,言語亂道,當作風痙治療,當在十九卷第三論求之。
四則産後心虛中風,心神恍惚,言語錯亂,當在十九卷第四論求之。
五則産後多因敗血迷亂心經而颠狂,言語錯亂無常,或暈悶者,當于本卷第五、六論求之。
六則因産後感冒風寒,惡露斬然不行,憎寒發熱如瘧,晝日明了,暮則谵語,如見鬼狀,當作熱入血室治之。
宜琥珀地黃丸及四物湯,隻用生幹地黃加北柴胡等分煎服。
如不退者,以小柴胡湯加生幹地黃如黃芩分兩,煎服愈。
雖然以上諸證,大抵胎前、産後之疾,自有專門一定之法,毫發不同。
如産後首當逐敗生新,然後仔細詳辨疾證,不可妄立名色,自立新意,妄自加減方藥。
大宜對證,依古法施治,未有不安者也。
琥珀地黃丸、(方見十九卷第二論)四物湯、(方見二卷第五通用方)小柴胡湯、(方見六卷第五論)治産後敗血沖心,發熱,狂言奔走,脈虛大者。
(男六德續添) 幹荷葉生地黃(幹)牡丹皮(等分,不以多少) 上三味濃煎湯,調生蒲黃二錢匕,一服即定。
産後不語方論第八 七珍散 論曰:産後不語者何?答曰:人心有七孔三毛。
産後虛弱,多緻停積敗血,閉于心竅,神志不能明了;又心氣通于舌,心氣閉塞則舌亦強矣,故令不語。
如此但服七珍散。
人參石菖蒲生幹地黃川芎(各一兩)細辛(一錢)防風辰砂(别研,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
薄荷湯調下,不拘時。
孤鳳散 胡氏孤鳳散治産後閉目不語。
白礬(研細) 上每服一錢,以熟水調下。
極甚者,令人悶絕不知人,口噤、神昏氣冷。
醫者不識,呼為暗風,若作此治之,病必難愈。
但服清魂散即省。
清魂散方 澤蘭葉人參(各一分)荊芥(一兩)川芎(半兩) 上為末,用溫酒、熱湯各半盞,調一錢急灌之,下咽即開眼,氣定即醒。
一方有甘草二錢。
若去血過多而暈者,當服芎湯(方見第二卷通用門):當歸芍藥湯。
(方見十二卷第十二論) 《廣濟》方 治産後血暈,心悶不識人,神言鬼語,氣急欲絕。
芍藥甘草(各一兩)丹參(四分,并咀)生地黃汁(一升)生姜汁白蜜(各一合) 上水二升,先煎前三味,取八合;下地黃、生姜汁、蜜,分為兩服。
又方:荷葉(二枚,炙)真蒲黃(一兩)甘草(二兩)生地黃汁(半升)白蜜(一匙) 上切細,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入蒲黃、蜜、地黃汁,暖服立愈。
療産後血暈心悶。
蒲黃(四分)紫葛芍藥(八分)紅花(十二分) 上咀,以水二升,煎至七合,入生地黃汁二合,更煎三、五沸,每服三合。
産後血暈,心悶亂,恍惚如見鬼。
生益母草汁(三合,根亦可)生地黃汁(二合)童子小便(一合)雞子清(三枚) 上煎三、四沸後,入雞子清攪停,作一服。
産後血暈,狂語不識人,狂亂。
童子小便(五合)生地黃汁(一合)赤馬通(七枚)紅雪(八分) 上以前二味浸赤馬通,絞去滓,下紅雪,溫為兩服。
獨行散 治産後血暈,昏迷不省,沖心悶絕。
(《衛生方》名立應散) 五靈脂(半生半炒,二兩) 上為末,溫酒調下二錢。
口噤者,拗開口灌之,入喉即愈。
一方加荊芥,等分為末,童便調下。
又方:治産後血暈。
上神曲為末,熟水調二錢。
療産後血暈,狂言,煩渴不止。
生香附子(去毛) 上為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姜三片,棗一個,煎至七分,溫服。
治産後血暈危困。
國醫以此方獻禁中,用之大效,厚獲賞赉,時庚寅歲也。
生地黃汁(一大盞)當歸(一分,锉)赤芍藥(一分,锉) 上水煎三、五沸,溫服。
如覺煩熱去當歸,入童子小便半盞妙。
張氏方 治産後血暈,全不省人事,極危殆者。
用韭菜切,入在一有嘴瓷瓶内,煎熱醋沃之,便密縛瓶口,以瓶嘴向産婦鼻孔,令醋氣透入,須先扶病人起。
惡血沖心,故有此證。
韭能去心之滞血,加以醋氣運達之,用無不效。
紅藍花酒 《近效》方療血暈、絕不識人,煩悶,言語錯亂,惡血不盡,腹中絞痛,胎死腹中。
紅花(一兩) 上為末,分二服。
每服酒二盞、童子小便二盞,煮取盞半,候冷,分為二服,留滓再并煎。
一方無童便。
崔氏方 療産乳暈絕方 以洗兒水飲三合良;或以惡血服少許良。
又方:半夏(洗,不以多少) 上為末,丸如大豆,内鼻中即省,亦療五絕。
(《指迷》、文仲同) 又方:生赤小豆搗為末,取東流水和服方寸匕,不瘥再服。
(《救急》同) 奪命散 治産後血暈,血入心經,語言颠倒,健忘失志及産後百病。
沒藥血竭(等分) 上細研為末,才産下,便用童子小便與細酒各半盞,煎一、二沸,調下二錢,良久再服。
其惡血自循下行,更不沖上,免生百疾。
《專治婦人方》隻用白湯調。
五羊洪運使(上天下錫)子舍孺人,産後語言颠倒,谵語不已,如有神靈,服諸藥無效。
召餘診之,六脈和平,仆以此藥兩服而愈。
産後颠狂方論第六 療産後因驚,敗血沖心,昏悶發狂,如有鬼祟,宜用《局方》大聖澤蘭散(除是自合者,方有效)加好辰砂,研令極細,每服加一字許,煎酸棗仁湯調下,一服可安。
何氏方 療産後因敗血及邪氣入心,如見祟物。
颠狂方。
用大辰砂一、二錢重,研令極細,用飲兒乳汁三、四茶腳許調。
仍掘紫項活地龍一條入藥,候地龍滾三滾,取出地龍不用,不令帶藥出,但欲得地龍身上涎耳。
卻入無灰酒,與前乳汁相合七、八分盞,重湯溫。
遇疾作,分三、二服。
餘家荊布,方産一日,忽見鬼物,言語颠倒。
遂取自合蘇合香丸一錢重,以童子小便調服即醒,神思如故。
産後狂言谵語如有神靈方論第七 夫産後言語颠倒,或狂言谵語如見鬼神者,其源不一,須仔細辨證、用藥。
治療産後驚風,言語亂道,如見鬼神、精神不定者,研好朱砂酒調,下龍虎丹,(見《局方》)三丸作一服,兼琥珀地黃丸服之。
一則因産後心虛,敗血停積,上幹于心而狂言獨語者,當在第十九卷第一論求之。
二則産後髒虛,心中驚悸,志意不定,言語錯亂、不自覺知,神思不安者,當在十九卷第二論求之。
三則宿有風毒,因産心虛氣弱,腰背強直,或歌哭嗔笑,言語亂道,當作風痙治療,當在十九卷第三論求之。
四則産後心虛中風,心神恍惚,言語錯亂,當在十九卷第四論求之。
五則産後多因敗血迷亂心經而颠狂,言語錯亂無常,或暈悶者,當于本卷第五、六論求之。
六則因産後感冒風寒,惡露斬然不行,憎寒發熱如瘧,晝日明了,暮則谵語,如見鬼狀,當作熱入血室治之。
宜琥珀地黃丸及四物湯,隻用生幹地黃加北柴胡等分煎服。
如不退者,以小柴胡湯加生幹地黃如黃芩分兩,煎服愈。
雖然以上諸證,大抵胎前、産後之疾,自有專門一定之法,毫發不同。
如産後首當逐敗生新,然後仔細詳辨疾證,不可妄立名色,自立新意,妄自加減方藥。
大宜對證,依古法施治,未有不安者也。
琥珀地黃丸、(方見十九卷第二論)四物湯、(方見二卷第五通用方)小柴胡湯、(方見六卷第五論)治産後敗血沖心,發熱,狂言奔走,脈虛大者。
(男六德續添) 幹荷葉生地黃(幹)牡丹皮(等分,不以多少) 上三味濃煎湯,調生蒲黃二錢匕,一服即定。
産後不語方論第八 七珍散 論曰:産後不語者何?答曰:人心有七孔三毛。
産後虛弱,多緻停積敗血,閉于心竅,神志不能明了;又心氣通于舌,心氣閉塞則舌亦強矣,故令不語。
如此但服七珍散。
人參石菖蒲生幹地黃川芎(各一兩)細辛(一錢)防風辰砂(别研,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
薄荷湯調下,不拘時。
孤鳳散 胡氏孤鳳散治産後閉目不語。
白礬(研細) 上每服一錢,以熟水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