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七 産難門

關燈
大,以棗肉均研,和如大豆許,水吞下立出。

     《救急》方 治子死腹中。

    取夫尿二升,煮令沸飲之。

     文仲方 療或半生胎不下,或子死腹中,或半著脊及在草不産,血氣上蕩心,母面無顔色,氣欲絕方。

     豬脂(一升,煎)白蜜(一升)淳酒(二升) 上三味,合煎取二升,分溫兩服。

    不能飲,随所能服之。

     又療子死腹中不出。

    以牛屎塗母腹上立出。

     崔氏方 療胎死。

     甘草(一尺)蒲黃(二合)筒桂(四寸)香豉(二升)雞子(一枚) 上細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頓服。

    胎胞穢惡盡去,大良。

     産經數日不出,或子死腹中,母氣欲絕。

     瞿麥(六兩)通草桂心(各三兩)牛膝(四兩)榆白皮(一升) 上咀,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一字神散 治子死胎不下,胞破不生。

    此方累有效,救人幾萬數。

     鬼臼不拘多少,黃色者。

    去毛、碾為末,以手指撚之如粉、極細為度,每服二錢。

    用無灰酒一盞,同煎至八分,通口服,立生如神。

    此藥不用羅,隻碾令極細。

     鄧知縣傳方 療死胎不出。

     樸硝為末,每用二錢,溫童子小便調下。

    知洪州進賢曾通仕定求雲:昔為豐城尉時,有貓孕五子,一子已生,四子死腹中,啼喚欲死。

    試問醫者,令用此藥灌之,死子即下,貓得再生。

    後有一牛亦如此,用此法亦活。

    醫雲:本治人方,用以治畜也。

    後因以救人無不驗。

    (仆為兒時,曾有一親戚胎死腹中,不下數日,百計已窮。

    記憶我先人用樸硝半兩研細,以童子小便調下,胎即落矣) 治死胎不下,其證指甲青、舌青、脹悶,甚者口中作屎臭。

    先以平胃散一貼作兩服,每服酒、水各一盞,同煎至一盞,卻投樸硝半兩,研細再煎三、五沸傾出,候微溫服盡,其胎即化血水而下。

     缪宅厥息孺人杜氏,生産數日不下,坐婆、魂童救療皆無效,召仆診之。

    仆曰:産前脈不可考,但當察色而知之。

    遂揭帳明燭以察之,其面色赤,舌色青,見此色者,知胎已死,母卻無憂矣。

    或問曰:何以知之?餘答曰:面赤舌青者,子死母活明矣。

    供自合至寶丹二粒服之,胎即落矣。

    以此見古人處方神速。

    至寶丹(方見《和劑方》)。

     産難生死訣第六 欲産之婦脈離經(《難經》雲:一呼三至曰離經。

    此是陽加于陰二倍。

    一呼一至亦曰離經,此是陰加于陽四倍也。

    注雲:經者常也,謂脈離常經之處。

    細而言之,一呼脈再至,一吸脈再至,曰平和之脈。

    故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

    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乃為一周,複從始之經再行。

    今一呼脈三至,一吸脈三至,呼吸定息,脈行九寸。

    一日一夜,脈行通計一千二百一十五丈,過于平脈之數,不在所起之經再起,故曰離經。

    若一呼一至,脈行寸半;一吸一至,脈行寸半;呼吸定息,脈行三寸。

    一日一夜,通計脈行得四百單五丈,乃為一周,是不及平脈之數。

    周而複始,亦不在所起之經再起,亦曰離經也)。

    沉細而滑也同名。

    (臨産之婦,脈見沉細而滑者,乃腎髒本脈之形。

    然腎系胞胎,見此脈者,亦與離經之脈同名也)夜半覺痛應分誕,來日日午定知生。

    (若妊婦夜半時覺得腹痛,定知來日午時當分娩也。

    《聖惠方》雲:夜半子時覺腹痛,來日午時必定生産。

    謂子午相對,正半日時數也)身重體熱寒又頻,舌下之脈黑複青。

    反舌上冷子當死,腹中須遣母歸冥。

    (凡妊婦身體沉重者,胃氣絕也。

    又體熱寒栗頻并者,陽氣衰,陰氣盛也。

    若舌根下脈見黑青色及舌反卷上,冰冷不溫者,子母俱死之候)面赤舌青細尋看,母活子死定應難。

    (凡妊婦面色赤是榮氣流通,母活之候;舌上青色是妊脈絡絕,胎死之候)唇口俱青沫又出,子母俱死總高判。

    (若妊婦唇口俱青色者,榮衛氣絕也。

    又口中吐出痰沫者,是脾胃之氣俱絕,此是子母俱死之候也)面青舌青沫出頻,母死子活定知真。

    不信若能看應驗,尋之賢哲不虛陳。

    (凡妊婦面與舌皆青色又頻生痰沫者,是産母榮衛俱絕,胎氣沖上之候。

    此是子活母死之候,産下子,母必死也。

    此古賢哲應驗之文,不虛妄陳其說也)。

    新産之脈緩活吉,實大弦急死來親,(凡婦人新産之後,其脈來緩滑者,為氣血通和,是生活安吉之兆也。

    若見實大弦急之脈則兇,必死之脈)若得沉重小者吉,忽若堅牢命不停。

    (若産婦診得沉重微小者,此是形虛脈虛相應,故雲吉兆之脈。

    忽然診得堅硬牢實之脈,是脈盛形衰相反,性命不可停留,必死也)寸口澀疾不調死。

    (若産後診得寸口脈澀疾、大小不調勻者,此是血氣衰絕之脈,故雲死也)。

    沉細附骨不絕生。

    (若重手按之乃得,其脈沉細附着于骨,不斷絕有力者,此生活之兆也。

    )審看此候分明記,長須念此向心經。

    (凡為醫者,宜詳審脈證分明,記于心胸也。

    ) 王子亨雲:凡産後諸疾,最忌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