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四 (妊娠門)

關燈
半兩) 上咀,每服半兩。

    水一大盞,生地黃一分,煎至六分,去滓,無時溫服。

     又方:以伏龍肝細研,無時,水調下一錢。

    (亦可調為泥塗臍下。

    ) 又方:以家葛根煮汁,無時服一小盞。

     妊娠傷寒熱病防損胎方論第七 論曰:非節之氣,傷于妊婦;熱毒之氣,侵損胞胎。

    遂有墜胎漏血,俱害子母之命也。

     升麻散 治妊娠傷寒,骨節疼痛,壯熱,不急治則胎落 蔥白(切,一升)前胡家葛根石膏(各十分)青黛(六分)升麻(八分)栀子仁(十二分) 上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溫三服。

     前胡散 治妊娠時氣,頭痛、腰背強,壯熱。

     升麻青黛前胡栀子仁黃芩(各二兩)石膏(八分)家葛根(三兩) 上咀,以水五升,煎取二升半,去滓,分為三服。

     石膏湯 治妊婦六、七個月,傷寒熱入腹,大小便秘結不通,蒸熱。

     前胡(十分)大黃石膏(各二十分)栀子仁(十枚)知母黃芩茯苓生姜(各八分) 上水八升,煎取二升半;後下大黃,更煎三、五沸,分作三服。

     栀子仁飲 治妊娠傷寒。

    苦熱不止,身上斑出,忽赤忽黑,小便如血,氣欲絕,胎欲落。

     栀子仁升麻(各四兩)青黛(二兩)石膏(八兩)蔥白(切,一升)黃芩(三兩)生地黃(二十分) 上咀,以水九升。

    煎取三升,去滓,作三服。

    忌熱物。

     護胎方 治妊娠時氣,身大熱。

    令子不落。

     伏龍肝(研令極細) 上水調,塗臍下二寸,幹則易,瘥即止。

    泔清亦可。

     又方:井中泥塗心下,幹則易。

    (二方出《本事》,再錄有效) 又方:浮萍川樸硝蛤粉藍根(等分)大黃(微炒) 上為末,水調敷臍上。

    安胎、解煩熱,極妙。

     妊娠熱病胎死腹中方論第八 (郭稽中) 論曰:熱病,胎死腹中者何?答曰:因母患熱病,至六、七日以後,髒腑極熱,熏煮其胎,是以緻死。

    緣兒死,身冷不能自出,但服黑神散暖其胎,須臾胎即自出。

    何以知其胎之已死?但看産母舌青者,是其候也。

     黑神散 (又名烏金散。

    《靈苑方》名肉桂散) 桂心當歸芍藥甘草(炙)幹姜(炮)生幹地黃(各一兩)黑豆(炒去皮,二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下。

    (一方無附子,有蒲黃) 陳無擇評曰:夫妊娠謂之重身,二命系焉!将理失宜,皆能損胎,不特病熏煮所緻。

    或因頓仆驚恐,出入觸冒,及素有症瘕積聚,壞胎最多。

    其候舌青,即知子死。

    《養胎論》曰:面青舌赤,母死子生;唇青吐沫,子母俱斃。

    又有雙懷二胎,或一死一活,其候猶難知。

    自非臨歧觀變,未易預述,不可不備學也。

    然以黑神散溫胎,未若補助産母,使其氣正,免緻虛乏、困頓,胎自下矣。

    催生湯殊勝黑神散。

     催生湯 治胎死腹中,或産母氣乏委頓,産道幹澀。

     蒼術(泔浸洗、炒,二兩)苦梗(一兩)陳皮(六錢)白芷桂心甘草(各三錢)川芎(錢半)川烏當歸幹姜(炮)厚樸(制)芍藥茯苓半夏(湯泡)附子(炮,去皮)南星(炮,各二錢)枳殼(四錢,制)木香(一錢)杏仁(去皮尖,炒)阿膠(炒,各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大錢,溫酒調下。

    覺熱悶,加白蜜,新汲水調服。

    隻是五積散無麻黃,有川烏、附子、南星、阿膠、木香、杏仁六味。

     鹿角散 治妊娠熱病,胎死腹中,下之。

     鹿角屑(一兩) 上以水一盞,蔥白五莖,豉半合,煎至六分,去滓溫服,良效。

     烏雞方 又方:取死胎。

    烏雞方 烏雞(一隻,去毛) 上細锉,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雞,通手用衣帛蘸摩臍下,胎自出。

     妊娠瘧疾方論第九 論曰:夫妊娠病瘧者,由夏傷于暑,客于皮膚,至秋因勞、動血氣,腠理虛而風邪乘之。

    動前暑熱,陰陽交争。

    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陰陽相離,寒熱俱歇。

    若邪動氣,至交争則發,故瘧休作有時。

    其發寒時節漸晏者,此由風邪客于風府,循膂而下。

    衛氣至一日一夜,常大會于風府,故發日晏。

    其發日早者,衛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内,上注于伏衛之脈。

    其行九日,出缺盆之内,其氣既止,故發更早。

    其間日發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