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衆疾門)
關燈
小
中
大
汗,減食嗜卧;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
又療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
白茯苓白術當歸(去蘆,酒浸半日,微炒)白芍藥北柴胡(去苗,各一兩)甘草(炙,兩半)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煨生姜一塊,切片,薄荷三葉,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無時候。
枳殼散 治婦人手足煩熱,夜卧多汗,肌肉黃瘁,經候不調,四肢煩倦,心胸滿悶,狀如勞氣。
枳殼(去穰,麸炒,二兩)半夏曲赤芍藥(各一兩)柴胡黃芩(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生姜一塊,擘破,棗二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候五心煩熱、及身體壯熱、潮熱退,方續服。
婦人血風勞氣方論第三 夫婦人血風勞者,由氣血虛損,經候不調,外傷風邪;或内挾宿冷,緻使陰陽不和,經絡否澀,腹中堅痛,四肢酸疼,月水或斷或來,面色萎黃、羸瘦。
又有因産後未滿百日,不謹将護,髒腑虛損,百脈枯竭,遂緻勞損之疾也。
人參荊芥散 治婦人血風勞氣,身體疼痛,頭昏目澀,心忪煩倦,寒熱盜汗,頰赤口幹,痰嗽胸滿,精神不爽。
或月水不調,臍腹痛,痃癖塊硬,疼痛發歇。
或時嘔逆,飲食不進。
或因産将理失節,淹延瘦瘁,乍起乍卧,甚即着床。
荊芥穗人參桂心生幹地黃北柴胡鼈甲(醋炙)酸棗仁(炒)枳殼(制)羚羊角屑(别為末)白術(各七錢半)川芎當歸防風甘草(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
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熱服,無時候,日二服。
常服除一切風虛勞冷、宿疾。
孕婦休服。
鼈甲丸 治婦人血風勞氣,四肢羸瘦,疼痛,經脈不利,飲食無味,漸加虛困。
鼈甲紫菀桂心川芎防風川牛膝當歸秦艽人參桃仁琥珀(各一兩)麝香(一分)黃芪赤芍藥虻蟲(制)水蛭(制)鬼箭羽白術羌活(各三分)熟幹地黃(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食前,溫酒吞下三十丸。
琥珀丸 治血風虛勞,上熱下冷。
或發動即心中煩躁,困乏無力,不美飲食,醋心,口瘡,月水不調,肌肉黃瘁,腹痛腸鳴。
或有氣塊攻沖;或時作寒熱,頭旋痰逆,手足麻痹,大宜常服。
(出《博濟方》) 琥珀當歸木香川芎防風槟榔(各四分)三棱(炮)幹姜(炮)桂心(各五分)吳白術(洗)柴胡人參(各二分)青皮吳茱萸(洗,炮,炒黑)全蠍(炒)附子(炮)草豆蔻赤芍藥柏葉白芷(各三分)桃仁(去皮尖,炒)敗龜(醋炙)鼈甲(各六分)天麻(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日空心、酒下二十丸;午前、近晚更進一服。
如覺暖,近晚不須服。
如腹内塊積攻築,于鼈甲、桃仁、槟榔、三棱各加一倍為妙。
忌生冷、蔥、苋菜、毒魚等物。
香甲散 治婦人血氣虛勞,四肢少力,肌肉黃瘁,多困減食,遍身酸疼。
真邪相擊,心腹撮疼。
木香幹姜(各三分)鼈甲(醋炙,二兩)牡丹皮赤芍藥橘紅桂心人參茯苓熟地黃秦艽柴胡白術(炒)當歸(炒)附子(炮,去皮,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二枚,煎至七分,去滓,稍熱服。
如煩渴心躁,入烏梅一兩,同杵為末。
地黃煎 治婦人血風勞,心忪,發熱不退。
(出《經驗方》) 生幹地黃熟幹地黃 上二味等分,為細末,用生姜自然汁入水相和,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用地黃湯下,或隻茶、酒、醋湯下亦可,食後、日三服。
覺髒腑虛冷,早間先服八味丸一服。
(不可謂地黃性冷,沮洳壞脾。
大概陰虛則發熱,蓋地黃大能補陰精血也) 荊芥散 治血風諸般疾,産後并宜服食。
久服諸疾除去。
荊芥雀腦芎(各三兩)當歸人參(各半兩)桂心牡丹皮羌活防風苦梗大腹子甘草蒲黃白茯苓枳殼厚樸半夏杏仁款冬花(各三分)附子(炮)幹地黃鼈甲白芍藥北柴胡黃芪(各一兩)幹姜木香(各半分)沉香(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姜三片,棗一枚,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荊芥煮散 治婦人血海虛冷,手足煩疼,頰赤口幹,背甲勞倦,寒熱往來,咳嗽痰涎,飲食進退,血經不調,多驚盜汗,胸膈不快。
但是風勞氣冷,并皆治之。
荊芥穗(四兩)北柴胡秦艽白芷黃芪(各二兩)當歸莪術川芎麥門冬白茯苓人參白芍藥沉香海桐皮枳殼熟地黃甘草酸棗仁木香槟榔(各一兩)鼈甲(制)白豆蔻桂心苦梗(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姜錢三片,烏梅一個,煎至七分,無時溫服。
如極虛,去槟榔。
每日二服,臨卧服尤佳。
忌生冷、動風、甜物。
腹有顆塊,服之便消。
如聖散 治婦人所禀血氣不足,不耐寒暑,易冒疾傷,月水不調;久而心虛,狀若心勞。
四肢易倦,筋骨少力,盜汗易驚,或時不甯,五心煩熱,肌膚不長,間作頭昏,飲食無味,胸膈不利;或産前、産後受病,并可服之。
北柴胡白茯苓甘草熟地黃人參當歸(各一兩)鼈甲胡黃連沉香知母(各半兩)桑寄生幹葛(各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烏梅一個,棗二枚,麥門冬數粒,煎至八分,無時候。
乞力伽散 治血虛肌熱。
又治小兒脾虛蒸熱、羸瘦,不能飲食。
白術白茯苓白芍藥(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為細末,姜、棗煎二錢服。
油煎散 治血虛寒熱,四肢酸倦無力,瘦瘁,不進飲食。
日三服。
川烏海桐皮地骨皮五加皮桂心牡丹皮陳橘皮白芍藥川芎當歸烏藥白芷莪術(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入生麻油三、四點,煎至七分,溫服,無時候。
大效油煎散 治血風勞氣,攻疰四肢,腰背疼痛,嘔逆醋心,不思飲食,日漸羸瘦,面色萎黃,手足麻痹,血海冷敗,服此神效。
五加皮川烏(炮)芍藥海桐皮牡丹皮(各一兩)桂
又療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
白茯苓白術當歸(去蘆,酒浸半日,微炒)白芍藥北柴胡(去苗,各一兩)甘草(炙,兩半)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煨生姜一塊,切片,薄荷三葉,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無時候。
枳殼散 治婦人手足煩熱,夜卧多汗,肌肉黃瘁,經候不調,四肢煩倦,心胸滿悶,狀如勞氣。
枳殼(去穰,麸炒,二兩)半夏曲赤芍藥(各一兩)柴胡黃芩(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生姜一塊,擘破,棗二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候五心煩熱、及身體壯熱、潮熱退,方續服。
婦人血風勞氣方論第三 夫婦人血風勞者,由氣血虛損,經候不調,外傷風邪;或内挾宿冷,緻使陰陽不和,經絡否澀,腹中堅痛,四肢酸疼,月水或斷或來,面色萎黃、羸瘦。
又有因産後未滿百日,不謹将護,髒腑虛損,百脈枯竭,遂緻勞損之疾也。
人參荊芥散 治婦人血風勞氣,身體疼痛,頭昏目澀,心忪煩倦,寒熱盜汗,頰赤口幹,痰嗽胸滿,精神不爽。
或月水不調,臍腹痛,痃癖塊硬,疼痛發歇。
或時嘔逆,飲食不進。
或因産将理失節,淹延瘦瘁,乍起乍卧,甚即着床。
荊芥穗人參桂心生幹地黃北柴胡鼈甲(醋炙)酸棗仁(炒)枳殼(制)羚羊角屑(别為末)白術(各七錢半)川芎當歸防風甘草(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
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熱服,無時候,日二服。
常服除一切風虛勞冷、宿疾。
孕婦休服。
鼈甲丸 治婦人血風勞氣,四肢羸瘦,疼痛,經脈不利,飲食無味,漸加虛困。
鼈甲紫菀桂心川芎防風川牛膝當歸秦艽人參桃仁琥珀(各一兩)麝香(一分)黃芪赤芍藥虻蟲(制)水蛭(制)鬼箭羽白術羌活(各三分)熟幹地黃(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食前,溫酒吞下三十丸。
琥珀丸 治血風虛勞,上熱下冷。
或發動即心中煩躁,困乏無力,不美飲食,醋心,口瘡,月水不調,肌肉黃瘁,腹痛腸鳴。
或有氣塊攻沖;或時作寒熱,頭旋痰逆,手足麻痹,大宜常服。
(出《博濟方》) 琥珀當歸木香川芎防風槟榔(各四分)三棱(炮)幹姜(炮)桂心(各五分)吳白術(洗)柴胡人參(各二分)青皮吳茱萸(洗,炮,炒黑)全蠍(炒)附子(炮)草豆蔻赤芍藥柏葉白芷(各三分)桃仁(去皮尖,炒)敗龜(醋炙)鼈甲(各六分)天麻(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日空心、酒下二十丸;午前、近晚更進一服。
如覺暖,近晚不須服。
如腹内塊積攻築,于鼈甲、桃仁、槟榔、三棱各加一倍為妙。
忌生冷、蔥、苋菜、毒魚等物。
香甲散 治婦人血氣虛勞,四肢少力,肌肉黃瘁,多困減食,遍身酸疼。
真邪相擊,心腹撮疼。
木香幹姜(各三分)鼈甲(醋炙,二兩)牡丹皮赤芍藥橘紅桂心人參茯苓熟地黃秦艽柴胡白術(炒)當歸(炒)附子(炮,去皮,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二枚,煎至七分,去滓,稍熱服。
如煩渴心躁,入烏梅一兩,同杵為末。
地黃煎 治婦人血風勞,心忪,發熱不退。
(出《經驗方》) 生幹地黃熟幹地黃 上二味等分,為細末,用生姜自然汁入水相和,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用地黃湯下,或隻茶、酒、醋湯下亦可,食後、日三服。
覺髒腑虛冷,早間先服八味丸一服。
(不可謂地黃性冷,沮洳壞脾。
大概陰虛則發熱,蓋地黃大能補陰精血也) 荊芥散 治血風諸般疾,産後并宜服食。
久服諸疾除去。
荊芥雀腦芎(各三兩)當歸人參(各半兩)桂心牡丹皮羌活防風苦梗大腹子甘草蒲黃白茯苓枳殼厚樸半夏杏仁款冬花(各三分)附子(炮)幹地黃鼈甲白芍藥北柴胡黃芪(各一兩)幹姜木香(各半分)沉香(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姜三片,棗一枚,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荊芥煮散 治婦人血海虛冷,手足煩疼,頰赤口幹,背甲勞倦,寒熱往來,咳嗽痰涎,飲食進退,血經不調,多驚盜汗,胸膈不快。
但是風勞氣冷,并皆治之。
荊芥穗(四兩)北柴胡秦艽白芷黃芪(各二兩)當歸莪術川芎麥門冬白茯苓人參白芍藥沉香海桐皮枳殼熟地黃甘草酸棗仁木香槟榔(各一兩)鼈甲(制)白豆蔻桂心苦梗(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姜錢三片,烏梅一個,煎至七分,無時溫服。
如極虛,去槟榔。
每日二服,臨卧服尤佳。
忌生冷、動風、甜物。
腹有顆塊,服之便消。
如聖散 治婦人所禀血氣不足,不耐寒暑,易冒疾傷,月水不調;久而心虛,狀若心勞。
四肢易倦,筋骨少力,盜汗易驚,或時不甯,五心煩熱,肌膚不長,間作頭昏,飲食無味,胸膈不利;或産前、産後受病,并可服之。
北柴胡白茯苓甘草熟地黃人參當歸(各一兩)鼈甲胡黃連沉香知母(各半兩)桑寄生幹葛(各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烏梅一個,棗二枚,麥門冬數粒,煎至八分,無時候。
乞力伽散 治血虛肌熱。
又治小兒脾虛蒸熱、羸瘦,不能飲食。
白術白茯苓白芍藥(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為細末,姜、棗煎二錢服。
油煎散 治血虛寒熱,四肢酸倦無力,瘦瘁,不進飲食。
日三服。
川烏海桐皮地骨皮五加皮桂心牡丹皮陳橘皮白芍藥川芎當歸烏藥白芷莪術(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入生麻油三、四點,煎至七分,溫服,無時候。
大效油煎散 治血風勞氣,攻疰四肢,腰背疼痛,嘔逆醋心,不思飲食,日漸羸瘦,面色萎黃,手足麻痹,血海冷敗,服此神效。
五加皮川烏(炮)芍藥海桐皮牡丹皮(各一兩)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