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衆疾門
關燈
小
中
大
兼治髒毒,每服一錢半,入炒槐花末半錢,水一盞,煎至六分,無時候服。
三日取下血塊,即愈。
如産後頭痛,加荊芥煎。
如吐血,亦宜服。
論丹參散主治(出《明理方》論)四物湯,婦人多用者,以其不問産前、産後,經水多少,皆可通用。
惟丹參散一味,其主治頗相類。
何者?以其能破宿血,補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帶下,調經脈。
大類當歸、地黃、芍藥、川芎也。
丹參散 治婦人經脈不調,或前或後,或多或少,産前胎不安,産後惡血不下,并治之。
兼治冷熱勞暖,脊痛,骨節煩疼。
丹參(不以多少,去土,切)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經脈不調,食前服;冷熱勞,無時候服。
勝金丸 (一方名不換金丸。
治婦人諸虛不足,心腹疼痛。
一名勝金丹,有沉香)治婦人久虛無子;産前産後一切病患。
兼療男子下虛無力。
此藥能安胎催生,妊娠、臨月服五、七丸,産時減痛。
婦人無子,是子宮冷,如服二十丸,男女自至。
又治積年血風,腳手麻痹,半身不遂,赤白帶下,血如山崩,及治産後腹中結痛,吐逆心痛,子死腹中,繞臍痛,氣滿煩悶,失蓋汗不出,月水不通,四肢浮腫無力,血勞、虛勞,小便不禁,中風不語,口噤,産後痢疾,消渴,眼前見鬼,迷運,敗血上沖,寒熱頭痛,面色痿黃,淋澀諸疾,血下無度,血痢不止,飲食無味,産後傷寒,虛煩勞悶,産後血癖,産後羸瘦。
凡婦人衆疾,不論年月日深,并皆治之。
白芍藥藁本石脂(赤、白皆可)川芎(不見火)牡丹皮當歸白茯苓人參白薇白芷桂心延胡索白術沒藥甘草(炙,江西安撫司沒藥,甘草減半) 上十五味,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化下。
初産了并用熱醋湯下,空心、食前。
此方系王承宣祖傳渠家。
凡婦人懷身,便服此藥,甚神妙,常服尤好。
系在京師于能家傳到。
金钗煎 專治婦人諸疾。
産前産後風虛痼冷,手足僵痹,豆淋酒化下。
血風頭痛,産後中風,荊芥酒化下。
産前、産後痰涎咳嗽,桑白皮湯下。
經脈不調,或前或後,或多或少,血氣攻刺,腰脅重痛,溫酒化下。
經脈不通,産後血喘,蘇木、人參煎湯化下。
血崩不止,赤白帶下,側柏燒灰調酒下。
妊娠将理失宜,或因驚動,痛極妨悶,漏胎下血,膠艾煎湯化下。
臨産艱難,乳香研,酒化下。
子死腹中,胎衣不下,用樸硝三錢重研細,童便和酒化下。
産後勞倦,傷敗血氣,如瘧寒熱,遍身疼痛,喘嗽盜汗,地黃、烏梅煎湯化下。
産後敗血,浮腫,姜汁少許和酒半盞化下。
産前服之則安胎;臨産亦易産;産後則逐出惡血,不生諸疾;用童便和酒化下。
常服活血駐顔,大暖血海,升降陰陽,滋養榮衛。
或子宮久冷,多病少子,能久服之,見效立緻。
忌生冷、油膩、地黃、魚腥、豬母、白豬,一切毒物。
當歸白芍藥川芎石斛(酒炒)香附子(炒)糯米(各二兩,炒)降真香(細锉)熟地黃(各四兩)秦艽貝母(去心)羌活桂心粉草幹姜(炮)北細辛牡丹皮大豆卷(炒)茴香(炒)枳殼(去穰,麸炒)延胡索白芷(各一兩)人參木香石膏(煅)沉香黃芩(各半兩)川椒(三分)交加(修制,八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每兩作七丸。
依前服餌,常服,溫酒化下。
(檀峰曉公方) 交加散 治産前、後百病。
治婦人榮衛不通,經脈不調,腹中撮痛,氣多血少,結聚為瘕。
産後中風尤妙。
生地黃(一斤,研取自然汁)生姜(十二兩,研取自然汁) 上将地黃汁炒生姜滓,姜汁炒地黃滓,各稍幹,焙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尋常腹痛亦宜服,産後尤不可阙。
交加散 治榮衛不和,月經湛濁。
大能滋養血絡,逐散惡血。
臍腹撮痛,腰腿重墜,血經諸疾,并皆治之。
生姜(十二兩)生地黃(一斤,取二味制度如前法)白芍藥延胡索(醋紙裹煨令熟,用布揉去皮)當歸桂心(各一兩)紅花(炒,無惡血不用)沒藥(别研,各半兩)蒲黃(一兩,隔紙炒)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如月經不依常,蘇木煎酒調下。
若腰疼,用糖球子煎酒調下,無時候。
玉露通真丸 治婦人諸疾。
(出《經驗婦人方》) 半夏(姜汁制,炒)人參(各半兩)食茱萸(醋炒)制厚樸(各一兩一分)澤蘭葉(二兩半)甘草蟬蛻(炒)白芍藥石膏蠶蛻(炒用,如無,以蠶故紙三張代)白術當歸羌活熟地黃(洗,焙)白茯苓(各二兩)防風幹姜柏子仁蒼術白薇木香黃芪川牛膝附子白蕪荑(與蟬蛻同炒,然此方無蟬蛻,想馬鳴蛻是也)川芎藁本(各一兩)川椒苦梗(各三兩)白芷
三日取下血塊,即愈。
如産後頭痛,加荊芥煎。
如吐血,亦宜服。
論丹參散主治(出《明理方》論)四物湯,婦人多用者,以其不問産前、産後,經水多少,皆可通用。
惟丹參散一味,其主治頗相類。
何者?以其能破宿血,補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帶下,調經脈。
大類當歸、地黃、芍藥、川芎也。
丹參散 治婦人經脈不調,或前或後,或多或少,産前胎不安,産後惡血不下,并治之。
兼治冷熱勞暖,脊痛,骨節煩疼。
丹參(不以多少,去土,切)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經脈不調,食前服;冷熱勞,無時候服。
勝金丸 (一方名不換金丸。
治婦人諸虛不足,心腹疼痛。
一名勝金丹,有沉香)治婦人久虛無子;産前産後一切病患。
兼療男子下虛無力。
此藥能安胎催生,妊娠、臨月服五、七丸,産時減痛。
婦人無子,是子宮冷,如服二十丸,男女自至。
又治積年血風,腳手麻痹,半身不遂,赤白帶下,血如山崩,及治産後腹中結痛,吐逆心痛,子死腹中,繞臍痛,氣滿煩悶,失蓋汗不出,月水不通,四肢浮腫無力,血勞、虛勞,小便不禁,中風不語,口噤,産後痢疾,消渴,眼前見鬼,迷運,敗血上沖,寒熱頭痛,面色痿黃,淋澀諸疾,血下無度,血痢不止,飲食無味,産後傷寒,虛煩勞悶,産後血癖,産後羸瘦。
凡婦人衆疾,不論年月日深,并皆治之。
白芍藥藁本石脂(赤、白皆可)川芎(不見火)牡丹皮當歸白茯苓人參白薇白芷桂心延胡索白術沒藥甘草(炙,江西安撫司沒藥,甘草減半) 上十五味,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化下。
初産了并用熱醋湯下,空心、食前。
此方系王承宣祖傳渠家。
凡婦人懷身,便服此藥,甚神妙,常服尤好。
系在京師于能家傳到。
金钗煎 專治婦人諸疾。
産前産後風虛痼冷,手足僵痹,豆淋酒化下。
血風頭痛,産後中風,荊芥酒化下。
産前、産後痰涎咳嗽,桑白皮湯下。
經脈不調,或前或後,或多或少,血氣攻刺,腰脅重痛,溫酒化下。
經脈不通,産後血喘,蘇木、人參煎湯化下。
血崩不止,赤白帶下,側柏燒灰調酒下。
妊娠将理失宜,或因驚動,痛極妨悶,漏胎下血,膠艾煎湯化下。
臨産艱難,乳香研,酒化下。
子死腹中,胎衣不下,用樸硝三錢重研細,童便和酒化下。
産後勞倦,傷敗血氣,如瘧寒熱,遍身疼痛,喘嗽盜汗,地黃、烏梅煎湯化下。
産後敗血,浮腫,姜汁少許和酒半盞化下。
産前服之則安胎;臨産亦易産;産後則逐出惡血,不生諸疾;用童便和酒化下。
常服活血駐顔,大暖血海,升降陰陽,滋養榮衛。
或子宮久冷,多病少子,能久服之,見效立緻。
忌生冷、油膩、地黃、魚腥、豬母、白豬,一切毒物。
當歸白芍藥川芎石斛(酒炒)香附子(炒)糯米(各二兩,炒)降真香(細锉)熟地黃(各四兩)秦艽貝母(去心)羌活桂心粉草幹姜(炮)北細辛牡丹皮大豆卷(炒)茴香(炒)枳殼(去穰,麸炒)延胡索白芷(各一兩)人參木香石膏(煅)沉香黃芩(各半兩)川椒(三分)交加(修制,八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每兩作七丸。
依前服餌,常服,溫酒化下。
(檀峰曉公方) 交加散 治産前、後百病。
治婦人榮衛不通,經脈不調,腹中撮痛,氣多血少,結聚為瘕。
産後中風尤妙。
生地黃(一斤,研取自然汁)生姜(十二兩,研取自然汁) 上将地黃汁炒生姜滓,姜汁炒地黃滓,各稍幹,焙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尋常腹痛亦宜服,産後尤不可阙。
交加散 治榮衛不和,月經湛濁。
大能滋養血絡,逐散惡血。
臍腹撮痛,腰腿重墜,血經諸疾,并皆治之。
生姜(十二兩)生地黃(一斤,取二味制度如前法)白芍藥延胡索(醋紙裹煨令熟,用布揉去皮)當歸桂心(各一兩)紅花(炒,無惡血不用)沒藥(别研,各半兩)蒲黃(一兩,隔紙炒)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如月經不依常,蘇木煎酒調下。
若腰疼,用糖球子煎酒調下,無時候。
玉露通真丸 治婦人諸疾。
(出《經驗婦人方》) 半夏(姜汁制,炒)人參(各半兩)食茱萸(醋炒)制厚樸(各一兩一分)澤蘭葉(二兩半)甘草蟬蛻(炒)白芍藥石膏蠶蛻(炒用,如無,以蠶故紙三張代)白術當歸羌活熟地黃(洗,焙)白茯苓(各二兩)防風幹姜柏子仁蒼術白薇木香黃芪川牛膝附子白蕪荑(與蟬蛻同炒,然此方無蟬蛻,想馬鳴蛻是也)川芎藁本(各一兩)川椒苦梗(各三兩)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