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之二

關燈
及飛天大神,三界魔王、五方大帝等,和九炁之精,合十方之音,變化上清天中之妙,流布三十二天,成其靈章之文也。

    九炁者,九天之炁也。

     無量之奧,深不可詳。

     東曰:奧,隐也。

    詳,審也。

    無量之文,其義隐奧,難可詳審也。

    ○幽栖曰:此經既能變凡入聖,煉粗入妙,乃出離五濁,飛步三清,則幽奧難詳,忘言理絕。

     敷落神真,普度天人。

     東曰:敷,布也。

    落,置也。

    元始随運度人,布置神真,以立三十二天,安鎮五嶽,普度天人也。

    ○幽栖曰:敷,張也。

    落,廓也。

    敷張開設之貌,廓落廣大之旨,言此經神真仙化,敷張廓落,人間天上,普度無窮。

    ○玄英曰:言天尊布落玉策真文,普度天人神鬼也。

     今日欣慶受度,曆關諸天。

     東曰:道君昔於始青天中,寶珠之内,受十部妙經。

    元始爾時引十方大聖,飛天神王、無鞅之衆,俱入寶珠之中,說經都竟,衆真監度以授道君。

    當爾之時,喜慶難言,三十二天.普遍關盟;十方國土并皆受度,惡對罪根,一時開赦也。

    ○幽栖曰:既沐神真監舉,則永賴升度之恩。

    上關三十二天,下告九幽之府,此時 欣慶,何可勝言也。

     請滅三惡,斬絕地根, 東曰:三惡,三徒也。

    第一色欲,第二愛欲,第三貪欲,為三惡門也。

    地根,地獄也。

    請滅三惡之道,斬絕地獄之根也。

     飛度五戶,名列太玄, 東曰:五戶,五道門也。

    前章已說,今重再解。

    一色累苦心,二愛累苦神,三貪累苦形,四華競苦精,五身累苦魂。

    出門由戶,故雲戶耳。

    太玄,太玄都也。

    人禀自然,陰陽淳和,無欲不履三惡、五欲,飛度五苦之門,徑升玄都之宮也。

    ○幽栖曰:五戶者,五道之門戶。

    五道者,以前三惡加以故炁、人道,共為五道。

    既斬絕三惡之趨,複超五道之門,則酆都落鬼錄之名,太玄克仙籍之簡。

    太玄即玄中九宮、上清之境。

     魔王監舉,無拘天門。

     東曰:拘,礙也。

    人得魔王保舉,徑升三清,得經天門,無所拘礙,逍遙上清也。

    ○少微曰:天尊賜升天之券,魔王保舉而奉之,所到天門,無敢拘礙執問也。

    《洞神經升天券》出人皇文中第六十八字,以青素書帶身。

    道士臨升天之日,五嶽不得此券,則拘入魂魄,不使同升;江河淮海不得此券,則留人血液,不使同升;地官不得此券,則拘人之形,不使升度;天官不得此券,則拘閉天門,不使升進。

    天門吏士诃禁求券得券,即前入太一紫府,見大道君,然後一切諸神不敢拘制也。

     東鬥主算,西鬥記名, 東曰:東華天中有散華之台,四鬥真人治在其中,主錄算生死功德。

    有功者,西鬥記其名也。

    ○幽栖曰:東鬥者,即鬥之第一星,主增算壽。

    西鬥者,即鬥之第二星,主記錄其功名也。

     北鬥落死,南鬥上生, 東曰:南北二鬥,主人生死。

    有善功者,三官列言,南鬥即度三界之難,拔九幽之苦,宣告魔王,不使破敗人之行惡。

    三官即列言北鬥,即告下魔王,魔王即收人魂付九幽之役,萬劫無期,長淪惡緣。

    當爾之時,無善無應,北鬥除死籍,南鬥上生名。

    ○幽栖曰:北鬥者,即鬥之第六星,主落其死籍。

    南鬥者即鬥之第五星,主上其生錄也。

     中鬥大魁,總監衆靈。

     東曰:魁,大也。

    靈,神也。

    鬥中有靈童,字郁馥,常運育輪於太無,回十轉以召真,總統十方天關。

    十轉,十方大聖上朝玉宮,萬神高真衆靈同到,則郁馥唱焉。

    ○幽栖曰:魁,首也。

    中鬥者,鬥之第七星,為四鬥之首,總統一身衆靈。

    此五方之鬥是北鬥五星,以主五方,既是鬥星,故言雲東鬥、西鬥,非方方各有鬥也。

    ○少微曰:此明五方鬥宿,各受元始職司,東方七宿主人壽算,西方七宿記人罪名,北方七宿落人死籍,南方七宿上人生契,中方即今人所謂北鬥也。

    《天官書》曰:鬥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鄉,以察妖祥。

    又張衡《靈憲》曰:一居中央,故知是鬥。

    鬥,中極也。

    以神州之人居極之南,自北而視,故謂北鬥、北極也。

    論之寔同王命布於四方,則天心於是乎見矣。

    言中鬥為炁之大帥,總監一切神靈、生死罪福也。

    ○疏曰:《真一口訣》雲:鬥中自有五鬥,陽明為東鬥,陰精為西鬥,丹元為南鬥,北極為北鬥,天關一星為中鬥,恐非此也。

    今解東鬥即是東方七宿,角、亢等少陽之職,主人生之算,今人上功名也。

    西鬥即西方七宿,奎、婁等太陰之職,主記人善名也。

    北鬥即北方七宿,鬥、牛等太陰之職,又主死,故削落死名。

    南鬥即南方七宿,井、鬼等太陽之職,又主生,故上生錄也。

    中鬥即魁、□等七宿,所謂中鬥而總監四鬥,一切衆靈生死罪福之事也。

     青帝護魂,白帝侍魄,赤帝養炁,黑帝通血。

     東曰:青帝君姓閻,諱開明,字靈威仰,常主人魂。

    白帝君姓上金,諱昌開,字耀魄寶,常主人魄。

    赤帝君姓洞浮,諱極炎,字赤熛怒,主洞陽之炁,在於心府。

    黑帝君姓黑節,諱靈會,字隐侯局,主於血氣,統於腎。

    上清真人雲:青帝君姓常,諱精明;白帝君姓混,名草蓐收;赤帝君姓炎,諱洞丹;黑帝君姓玄,諱明萌。

    ○幽栖曰:青帝位東,主木,管肝,魂藏於肝,故曰護魂。

    白帝位西,主金,管肺,魄藏於肺,故曰侍魄。

    赤帝位南,主火,管氣,氣從火生,故曰養氣。

    黑帝位北,主水,管血,血歸於水,故雲通血也。

     黃帝中主,萬神無越。

     東曰:黃帝君姓通班,諱元成,字含樞紐,主土氣,鎮於脾。

    上清真人雲:姓麻,諱忠慎。

    ○幽栖曰:黃笳天中金華之山,山上有五帝之攻。

    五帝神王治宮中,常生五色之雲,日月俠乎左右,飛仙翼其軒。

    五帝在天,主領飛仙;在地,鎮於五嶽,主領鬼神,在人主五藏,主領五神。

    肝藏魂,肺藏魄,心藏氣,腎藏血,脾處中宮,主於肌肉,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神有所歸,故雲無越錯。

    三合以成其德也。

    ○少微曰:此明五老帝君各受赤書符命,在天,是主領五方神仙;在地,則主領五嶽神鬼;在人,則主領五藏精神。

    各有所主,故無錯越,告命次第,具在真文也。

     青天魔王,巴元醜伯。

     東曰:青天魔王姓斌,諱齒成巴。

    青天魔王與元始同生,統禦九天。

    醜伯亦三界之魔王也,主領三界之中。

    學人識其音則享福,不識其音則被殃,若得魔王保舉者,身入三清也。

    ○幽栖曰:事連青帝,上四言位号,中二言諱,下二言字。

    其餘并同此義也。

     赤天魔王,負天擔石。

     東曰:赤天魔王姓弗,諱由肅,勢能揭天,力能傾山,飛空三界中,遏人功德,制伏衆魔也。

    ○幽栖曰:事連赤帝。

     白帝魔王,反山六目。

     東曰:白天魔王姓赤,諱張市,一頭六目,能破山反石,總統六天鬼神,斷人生生之路也。

    ○幽栖曰:事連白帝。

     黑天魔王,監醜朗馥。

     東曰:黑天魔王姓徐,諱直事。

    為性兇醜而好殺害也。

    ○幽栖曰:事連黑帝。

     黃天魔王,橫天擔力。

     東曰:黃天魔王姓天門,諱波狂大魔王。

    身衣玄文之衣,頭戴橫天之冠,腰佩龍頭之劍;常乘羽輪之車,飛行雲中;常作謠歌,有三千言,亂敗後學。

    太上故書其曲在《消魔寶經》也。

    ○幽栖曰:事連黃帝,其位号、名字并同青帝,主保護學人,驅除魔試者也。

    ○少微曰:次明魔鬼,亂人受命,誅戮宗君。

    曰天魔身者,皆是前生持戒布施,勇猛精進;不免嫉妬勝己,故斯報也。

     五帝大魔,萬神之宗。

     東曰:青帝魔王姓迫落,諱萬刑;赤帝魔王姓赭,諱上栢;白帝魔王姓鄧,諱籲兒;黑帝魔王姓枭,諱公孫;黃帝魔王姓宛躬,諱産生。

    各領官屬三萬八千人,與六天同生也。

    主領三界,功等諸天,為鬼神之宗也。

    ○幽栖曰:此五方天帝,五天大魔,并統領五天五方一切神祇,故雲宗也。

     飛行鼓從,總領鬼兵。

     玄英曰:此明五帝大魔,常部領鬼兵,飛行大虛之中,以音聲鼓吹之從,故雲飛行鼓從也。

     麾幢鼓節,遊觀太空。

     東曰:導從鬼神,麾幢曲蓋,五色玄黃,飛行雲中,遊看十方,周遊太空也。

    ○幽栖曰:飛天靈魔乘虛駕浮,前導後從,統押鬼兵,持幢執節,鳴鼓把麾,出入真境,遊曆太空。

    ○少微曰:《玉清隐書》雲:五帝魔王各帶虎頭鞶囊,領官屬三萬八千人,與天同生,常惱亂學。

    人不欲成道,又自矜與諸天上帝齊其聖功,後因龍漢開圖,乃服於元始之化。

    故《步虛頌》雲:魔王敬受事,故能朝諸天也。

    ○玄英曰:夫大聖遊行,皆列威儀服飾,麾者以指撝為義,注羽毛於竿首,狀似旌旗之類也。

    王者執之以誓,衆誓者宣勑約之詞,如今之人君處分事是也。

    幢者,旗韣委之類也。

    鼓節者,擊鼓流吹以為音樂節奏也。

    此明五天魔王,各自部領萬衆,建立麾幢鼓節,遊觀太虛之中,騎從骈阗,恣意所欲。

     自号赫奕,諸天齊功。

     東曰:導從赫奕,威儀具足,諸天敵勢,故曰齊功。

    ○玄英曰:既能備此威儀,又自稱為赫奕,侍以尊貴。

     上天度人,嚴攝北酆。

     東曰:魔王在三界統乘玄都,常檢校北酆鬼府宿對死魂。

    以上言玄都保應得度者。

    ○幽栖曰:既前導後從,即麾幢鼓節,故自号赫奕也。

    複舉學度者,以制攝精魔,故與諸天齊功也。

    赫奕者,貴盛貌也。

    ○少微曰:天尊在始青天度人時,乃攝召北帝,使宣告魔王斬馘鬼神,勿行災害,每劫度人,法令如此。

     神公受命,普掃不祥。

     東曰:神公者,大羅天丞相也,字廓奕,在始陽之台,主品人神得度大千世界,升無量之堂,不祥不善也。

    爾時受天尊符命,掃蕩萬魔之精、不善之鬼,拔三官之府,度更生之賓,定命籍於朱宮,削死根於九祖,受景福於真人,披幽夜於萬劫,受更生於神公也。

    ○幽栖曰:神公,即大羅之神公也。

    受命,即降五帝大魔之命也,使防衛學者,掃除不祥也。

     八威吐毒,猛馬四張。

     東曰:八威者,龍麟、虎豹、師子、丹蛇、天馬猛獸,吐毒四張也。

    ○幽栖曰:八威者,八威之神龍也。

    猛馬者,即天靈之陸馬也。

    神龍吐毒以攝祆氛,陸馬奔張以逐邪魅也。

     天丁前驅,大帥仗旛。

     東曰:天丁,五丁力士也。

    大帥,都督殺伐将軍也。

    導從天兵節蓋,仗旛威儀,侍從左右前後,誅除不祥,翦滅鬼祆也。

    ○幽栖曰:天丁即天鄒甲卒也,故導前以驅除。

    大帥,即大魔鬼帥,故仗旛以辟斥也。

     擲火萬裡,流鈴八沖。

     東曰:左右流金火鈴,一擲萬裡,流光煥爛,交錯八沖,充滿空虛之中,消魔滅鬼也。

    ○幽栖曰:擲火流鈴者,流金火鈴也。

    擲之有聲,聞乎太極,光振千裡,故徹萬裡以交煥,達八方以沖擊,則真人常持之以制禦魔精。

    ○少微曰:《洞真經》曰:火鈴有光而無質,一擲萬裡也。

     敢有幹試,巨遏上真。

     東曰:萬魔藏形,百鬼豈敢當拒。

     巨者,拒也。

    ○幽栖曰:謂不遏上真也。

    持此經者,則為上真也。

     金鐵前戮,巨天後刑。

     東曰:钺者,似斧也。

    巨天者,力士也。

    則金钺於前而斧戮,巨天於後以刀刑。

    金者,亦鐵之總名;或雲以金飾钺,故雲金钺也。

    又雲天丁力士前誅後斬,除滅鬼精者也。

    ○少微曰:若有鬼神敢行幹觸,自縱兇害,塞我上真,則使彼天丁前誅後斬也。

     屠割鬼爽,風火無停。

     東曰:屠割,破裂也。

    爽,魂也。

    風火者,風刀火山也。

    破裂鬼魂於風刀火山也。

    ○幽栖曰:屠鬼之爽,割魔之精,其急如風,其速如火,故雲風火元停。

     千千截首,萬萬翦形。

     東曰:首,頭也。

    形,身也。

    言其有罪鬼魂千千萬萬,斬其頭首,解剔身形也。

    ○幽栖曰:千千萬萬,言其多也,非即定數。

    或斬其首,或解其形。

    以爾者,夫有真則有邪,有善即有惡,故邪能遏真,惡能喪善也。

     魔無幹犯,鬼無妖精。

     東曰:百魔伏形,萬妖喪精,既屠精割爽,複截首前形,則何有能幹,豈敢更犯也。

    ○幽栖曰:用此威刑,翦除鬼賊,所以百魔伏匿,群妖喪精也。

     三官北酆,明檢鬼營。

     東曰:三官,天、地、水三官也。

    北酆,北部刺奸也。

    酆都九府之中,有九部刺奸也。

    又有九都使者,本是龍漢後一劫、九炁各生一獸,以害惡民。

    其劫既開,九獸改号,為九醜之鬼。

    北帝上真在酆都之上,立九醜以輔三官,數極九九八十一萬,度天炁,交九醜,轉号為九都使者,常檢校三官九府之中。

    善惡之魂,不得隐匿也。

    ○幽栖曰:三官即六宮之三官也,六宮在北酆之上。

    三官統萬鬼群,故令檢守營域,不得幹犯學仙者也。

     不得容隐,金馬驿呈。

     東曰:金馬,金龍也。

    檢校善惡,驿馬飛馳以呈其事也。

    ○幽栖曰:有所容其隐匿,即金馬驿來呈奏。

    金馬者,言堅勁如金剛之馬也,故言金馬驿呈。

    ○少微曰:懼其威武,明檢鬼營,若有逃藏,不敢容隐,每驿龍關奏,急赴前呈者,如世間驿馬有呈限也。

     普告無窮,萬神鹹聽。

     東曰:普告天上、地下一切神靈,鹹使聽伏。

    ○幽栖曰:天上天下,無幽無冥,有告遐迩,莫不鹹聽也。

     三界五帝,列言上清。

     東曰:神公受命之時,普告三界五帝神王、一切神靈,解遣地獄之中惡對死魂,并列言上清也。

    ○幽栖曰:三界,即三界之魔王;五帝,即五帝與大魔并列言,舉功保度學者,上登上清之阙朝,奏太上之前也。

    ○少微曰:神公耿介,普告無窮,五帝萬神,鹹來聽命。

    魔軍已喪,列奏上清。

    ○玄英曰:三界者,此前色欲等天之界也。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之二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