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元洞玉曆,
東曰:元,元始也;洞,通也。
玉者,玉字也;曆,記也。
元始結自然之精,以成八角垂芒之文,玄洞虛空,光照四方,二儀分判,日月星宿於是列明。
衆聖所珍,号為玉曆,記天地之劫運,推曆度數。
真人書記其事,撰集成經,故曰玉曆也。
○少微曰:元洞者,元始天尊結元洞正真之炁為玉曆,以紀功行,注其九品仙階。
自九品仙階而遷九真,至于九聖,方出三界之外,逍遙上清,即與道合真,永無淪墜矣。
龍漢延康。
東曰:龍,神也;漢,大也。
玉字始見,出法度人,示以神奇,因名為之大福堂國長樂之舍。
蕩蕩大化,号曰龍漢也。
延,長也;康,安甯也。
龍漢運訖,天書玉字隐其精光,日月滅景,天地冥然,無所分别,長甯久遠,故号延康也。
○幽栖曰:元洞玉曆,即天上空洞曆紀之名。
龍漢、延康,即杳杳冥冥億劫之号。
延康之劫,在龍漢之前,此并過去二劫也。
○少微曰:此章論劫運成壞也。
《龜山玄錄》曰元洞上皇,炁也。
天尊結元洞之炁,為玉曆之書,其曆以龍漢劫為初劫;開圖日赤明劫,終日延康劫,循環無窮,終而複始。
延,長也;康,安也。
劫終之後,三界空壤,萬物精爽,長安在太虛,故曰延康為壞劫之稱,赤明是開圖之名。
二者交周,是謂大劫,故終際皆号延康。
中間開圖,例曰赤明。
其餘開皇、上皇,小劫名也。
《靈章》雲:龍漢承延康界開号,赤明開光,天地複位。
此龍漢後延康、赤明也。
○玄英曰:元者,根元本始也。
洞者,虛無空洞也。
玉是寶中之貴,曆者以曆迷為名。
此明元始天尊将此真文紀錄前代經曆,劫劫運終之大數,以其真文可貴,曆數可憑,寶而存之,謂之玉曆。
眇眇億劫,混沌之中, 東曰:眇眇,高遠也。
億,萬萬為億也。
劫者,已解前章元始玉字淪於延康之中,一淪億劫,可謂塵沙之數者也。
混,合也。
天地元分别,混沌為一也。
○幽栖曰:言此二劫眇邈久遠,莫知紀曆之數,幽幽寥寥,在於溟涬之中。
○少微曰:祖劫已來,塵沙莫紀,不可遍舉,略以億劫明言。
見億劫數終,皆成混沌,萬物精爽在其中。
《龍蹻經》雲:三界劫壞,混沌無形,每劫重造,三炁為宗。
上無複色,下無複淵。
東曰:色,光青也;淵,深也。
積空成青,積河成淵,故天高而青,水深而淵,人精而神,故天有三光以垂明,地有三河以納川,人有三宮以舍神。
人得理則天地平甯,仍值延康,天無複色,一時混然也。
○幽栖曰:夫每一劫運終,則三光幽暝,天地世界混沌如初,道歸本源,萬物失一。
則上有何色,下有何淵?○少微曰:每至劫終,上盡二十八天,無複光色,下終九壘三十六地,無複泉源也。
風澤洞虛,金剛乘天。
東曰:風澤者,元始梵風之炁也。
洞,通也;虛,無也。
金,真也;剛,強也。
風澤之炁強於真金,故曰剛風。
包於九壘,乃載九天,通達虛無,抗舉澄漢之精,高而洞浮,懸而不落;金剛真炁以乘於天,政令空而懸立,地系於金剛炁也。
○幽栖曰:風澤者,道之炁也。
金剛者,精之炁也。
道炁至柔,則洞洽於虛;精炁至剛,則運成於天。
世劫自然,天境常在,但無光耳,故猶呼為天也。
○少微曰:風澤,第八壘炁也。
風澤之炁,堅剛如金,故曰金剛,亦曰剛風。
劫盡之時,能洞滿空虛,承天不墜。
按《九地内音素靈丹經》:地下深億萬裡,得潤澤地,其炁黃;又二十億萬裡,得色剛澤地,其炁紫;又二十億萬裡,得大風澤地,其炁青;又下無窮無極、無邊無際、洞淵綱維地,其炁綠;皆風梵綱維之故。
能擎持地輪,懸而不落。
九壘各有四皇,合三十六皇,上應三十六天。
若學者不知天上内音,則天帝不領兆名;不知地下内音,則土皇不奏兆籍,終閉而不得仙也。
天上天下,無幽無冥,無形無影,無極無窮。
東曰:幽,遠也;冥,近也。
天上天下,無高無下,無遠無近,不可區别,皆冥然也。
形,天地也;影,三光也;極,盡也;窮,終也。
天地無形,日月無光,極乎無盡,窮乎無終。
○幽栖曰:在天之上,無幽無冥,不可測;在天之下,無影無形,不可觀。
既在上下,不知其窮,極唯混成自然而獨立也。
溟涬大梵,寥廓無光。
東曰:溟涬,長遠也。
大梵,炁也。
寥廓,空遠也。
元始淪於延康之中,溟涬久遠,寥廓空虛,億劫無光也。
○幽栖曰:大梵者,大道也。
言大道之炁玄冥而未分,故雲溟涬虛無之境,汗漫而未朗,故雲無光也。
○少微曰:劫壤之時,其狀如是。
言三界之上、四民之下無有幽深冥遠,空無形影,曠無窮極,唯有大梵之無,溟涬遼廓,三景元光。
○玄英曰:溟涬者,空虛不測之狀也。
寥者,敻遠無窮也。
廓者,空無邊際也。
此明三界之中,無日月之光,唯有大梵之炁,溟涬寥敻,洞滿太空之中。
故雲寥廓無光也。
此上是前劫延康之際,今劫龍漢之初,二儀未有,區分混沌,空流梵炁,次至赤明開運,具例下文。
赤明開圖,運度自然。
東曰:赤者,火也,元始九煉之炁也。
開,啟也;圖,像也。
元始在於延康之中,開啟赤明之運,因禅黎世界與高上大聖玉帝以火煉真文,瑩發光芒,玉精流澳,為洞陽之宮,萬物立像,号為赤明也。
○幽栖曰:是時赤書真文,開圖箓之煥爛,運陰陽之分度。
天因之以晖三光,地因之以生萬物,故知天地有成敗休廢,非複此時草創開辟也。
於是四時遷謝,萬化亭育,不知所以,故雲自然也。
因此遂号赤明之劫。
○少微曰:自後明劫運将成也。
真文火煉,故号赤明;度運數行,自然之理也。
○玄英曰:此明劫運初開,承龍漢之際,列植宇宙,政立三光。
赤明者,即前玉曆真文也。
元始天尊以火煉之,真文明而色赤,因号赤明。
用此真文,開列天地,運化乾坤,三光運度有常,各是自然之理,非關造作之功也。
運度者,運行也;會,數也。
《赤書》雲:劫運晝夜圓周,三十日為一交,十二交為一度。
三千三百度為小劫,九千九百度為大劫。
又《生神章》雲:一度一年也。
元始安鎮,敷落五篇。
東曰:安,立也;鎮,守也;敷,布也;落,置也。
五篇真文,赤書玉字也。
○幽栖曰:敷,施張也;落,廣廓也。
於是元始以赤書玉字,敷張真文,安天之根,鎮地之源,敷落五方之色位,陶鑄陰陽之器物,敷張元化,靡有不備。
赤書玉字,八威龍文。
東曰:真文既受火煉,号曰《赤書》也。
《八威》即八威玉策也。
《龍文》,召龍之文也。
元始安立五嶽,布置五篇,真文鎮於五方,五帝鎮守,制神召龍,以禳劫運之期也。
○幽栖曰:《赤書》即五篇真文也。
玉字即自然内音也。
八威龍文,真符之類,傳授於上真。
保制劫運,使天長存。
東曰:元始安鎮五嶽,建天地之根,以卻衆災;制神召龍,以申劫運。
天高而不傾,地重而不淪,始終安立,故得長存也。
○幽栖曰:言此赤書真符龍文等,并能制禦劫運,消劫否終,使天地長久而無傾覆。
○少微曰:《赤書》,五篇真文也。
《玉字》,八會靈書、八威玉策文也。
驅役八種之威,因以為稱。
《龍文》,召龍文也。
元始行道之初,以赤書安鎮五方,玉字布三十六天,玉策以威制萬神,龍文以召龍保劫,所以天得長存,不有傾覆也。
梵炁彌羅,萬範開張。
東曰:梵者,大梵之炁也。
彌羅者,包羅也。
範,形也。
元始抗大梵之炁,開赤明之運,天地萬物,一時受形也。
○幽栖曰:元始即安鎮二像,敷落五篇,又以玉字龍文保制劫運,則布真梵之炁,於十方,開玄化之文於宇宙,故天下品類,觸物齊興。
○少微曰:梵炁彌布,陶鑄萬形,曲直方圓,各有模範也。
元綱流演,三十二天, 東曰:元綱者,元炁之綱紀也。
敷演三十二天中也。
○幽栖曰:元者,星也;綱者,星綱也。
既二儀開朗,三景齊明,故星羅流轉,上照三十二天;日月遞明,下朗百億世界。
○少微曰:元,大也。
演,布也。
梵炁為萬物大綱,流布三十二境。
輪轉無色,周過十方。
東曰:無色者,無形也。
十方者,八方并上下,合為十方也。
大梵之炁,無所不布也。
○幽栖曰:輪光於三界,周照於十方,則無幽不明,是物皆燭。
無色者,即三界之上界者也。
旋鬥曆箕, 玄英曰:旋鬥者,旋是回轉之名,鬥、箕是二十八宿之中星名也。
鬥星在北方東上。
曆箕者,曆,猶履也。
箕星在東方北上,故注雲:箕、鬥二星,夾東北角也。
此明大梵之炁流行,起自東北角扶搖台,其炁羊角而上,從東左行向南,先曆箕星中過,故雲曆箕。
從南向西,從西向北,經於賈奕、皇曾二天中過,又卻東回,經於鬥星中過,入扶搖台中,是梵炁周天一匝,生長萬物,成一歲之功,故雲旋鬥曆箕。
注雲:賈奕天,在角左者,角星位在東方,賈奕天在西方,梵炁左行從東向西入賈奕。
賈奕是三十二天之極位,故曰在角之左也。
皇曾處其右者,皇曾是三十二天之初位,在箕星之右,故為始箕之分野。
始箕者,梵炁始於箕星而行,故雲始箕。
旋鬥曆箕,義略如是。
回度五常。
東曰:鬥,北鬥也。
箕,箕宿也。
回度,運導也。
五常,五行也。
以自然之炁運導五行也。
○幽栖曰:轉七辰於北方,随日時以杓建,周曆箕、畢之運,經緯五常之度。
五常者,五星也。
箕、畢,二十八宿之數也。
○玄英曰:明此梵炁流行,缭繞三十二天,回運五常之炁,故得四時順序,變化生成。
五常者,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也。
若曆而言之,則木屬東方,火南方,土位在中宮,金西
玉者,玉字也;曆,記也。
元始結自然之精,以成八角垂芒之文,玄洞虛空,光照四方,二儀分判,日月星宿於是列明。
衆聖所珍,号為玉曆,記天地之劫運,推曆度數。
真人書記其事,撰集成經,故曰玉曆也。
○少微曰:元洞者,元始天尊結元洞正真之炁為玉曆,以紀功行,注其九品仙階。
自九品仙階而遷九真,至于九聖,方出三界之外,逍遙上清,即與道合真,永無淪墜矣。
龍漢延康。
東曰:龍,神也;漢,大也。
玉字始見,出法度人,示以神奇,因名為之大福堂國長樂之舍。
蕩蕩大化,号曰龍漢也。
延,長也;康,安甯也。
龍漢運訖,天書玉字隐其精光,日月滅景,天地冥然,無所分别,長甯久遠,故号延康也。
○幽栖曰:元洞玉曆,即天上空洞曆紀之名。
龍漢、延康,即杳杳冥冥億劫之号。
延康之劫,在龍漢之前,此并過去二劫也。
○少微曰:此章論劫運成壞也。
《龜山玄錄》曰元洞上皇,炁也。
天尊結元洞之炁,為玉曆之書,其曆以龍漢劫為初劫;開圖日赤明劫,終日延康劫,循環無窮,終而複始。
延,長也;康,安也。
劫終之後,三界空壤,萬物精爽,長安在太虛,故曰延康為壞劫之稱,赤明是開圖之名。
二者交周,是謂大劫,故終際皆号延康。
中間開圖,例曰赤明。
其餘開皇、上皇,小劫名也。
《靈章》雲:龍漢承延康界開号,赤明開光,天地複位。
此龍漢後延康、赤明也。
○玄英曰:元者,根元本始也。
洞者,虛無空洞也。
玉是寶中之貴,曆者以曆迷為名。
此明元始天尊将此真文紀錄前代經曆,劫劫運終之大數,以其真文可貴,曆數可憑,寶而存之,謂之玉曆。
眇眇億劫,混沌之中, 東曰:眇眇,高遠也。
億,萬萬為億也。
劫者,已解前章元始玉字淪於延康之中,一淪億劫,可謂塵沙之數者也。
混,合也。
天地元分别,混沌為一也。
○幽栖曰:言此二劫眇邈久遠,莫知紀曆之數,幽幽寥寥,在於溟涬之中。
○少微曰:祖劫已來,塵沙莫紀,不可遍舉,略以億劫明言。
見億劫數終,皆成混沌,萬物精爽在其中。
《龍蹻經》雲:三界劫壞,混沌無形,每劫重造,三炁為宗。
上無複色,下無複淵。
東曰:色,光青也;淵,深也。
積空成青,積河成淵,故天高而青,水深而淵,人精而神,故天有三光以垂明,地有三河以納川,人有三宮以舍神。
人得理則天地平甯,仍值延康,天無複色,一時混然也。
○幽栖曰:夫每一劫運終,則三光幽暝,天地世界混沌如初,道歸本源,萬物失一。
則上有何色,下有何淵?○少微曰:每至劫終,上盡二十八天,無複光色,下終九壘三十六地,無複泉源也。
風澤洞虛,金剛乘天。
東曰:風澤者,元始梵風之炁也。
洞,通也;虛,無也。
金,真也;剛,強也。
風澤之炁強於真金,故曰剛風。
包於九壘,乃載九天,通達虛無,抗舉澄漢之精,高而洞浮,懸而不落;金剛真炁以乘於天,政令空而懸立,地系於金剛炁也。
○幽栖曰:風澤者,道之炁也。
金剛者,精之炁也。
道炁至柔,則洞洽於虛;精炁至剛,則運成於天。
世劫自然,天境常在,但無光耳,故猶呼為天也。
○少微曰:風澤,第八壘炁也。
風澤之炁,堅剛如金,故曰金剛,亦曰剛風。
劫盡之時,能洞滿空虛,承天不墜。
按《九地内音素靈丹經》:地下深億萬裡,得潤澤地,其炁黃;又二十億萬裡,得色剛澤地,其炁紫;又二十億萬裡,得大風澤地,其炁青;又下無窮無極、無邊無際、洞淵綱維地,其炁綠;皆風梵綱維之故。
能擎持地輪,懸而不落。
九壘各有四皇,合三十六皇,上應三十六天。
若學者不知天上内音,則天帝不領兆名;不知地下内音,則土皇不奏兆籍,終閉而不得仙也。
天上天下,無幽無冥,無形無影,無極無窮。
東曰:幽,遠也;冥,近也。
天上天下,無高無下,無遠無近,不可區别,皆冥然也。
形,天地也;影,三光也;極,盡也;窮,終也。
天地無形,日月無光,極乎無盡,窮乎無終。
○幽栖曰:在天之上,無幽無冥,不可測;在天之下,無影無形,不可觀。
既在上下,不知其窮,極唯混成自然而獨立也。
溟涬大梵,寥廓無光。
東曰:溟涬,長遠也。
大梵,炁也。
寥廓,空遠也。
元始淪於延康之中,溟涬久遠,寥廓空虛,億劫無光也。
○幽栖曰:大梵者,大道也。
言大道之炁玄冥而未分,故雲溟涬虛無之境,汗漫而未朗,故雲無光也。
○少微曰:劫壤之時,其狀如是。
言三界之上、四民之下無有幽深冥遠,空無形影,曠無窮極,唯有大梵之無,溟涬遼廓,三景元光。
○玄英曰:溟涬者,空虛不測之狀也。
寥者,敻遠無窮也。
廓者,空無邊際也。
此明三界之中,無日月之光,唯有大梵之炁,溟涬寥敻,洞滿太空之中。
故雲寥廓無光也。
此上是前劫延康之際,今劫龍漢之初,二儀未有,區分混沌,空流梵炁,次至赤明開運,具例下文。
赤明開圖,運度自然。
東曰:赤者,火也,元始九煉之炁也。
開,啟也;圖,像也。
元始在於延康之中,開啟赤明之運,因禅黎世界與高上大聖玉帝以火煉真文,瑩發光芒,玉精流澳,為洞陽之宮,萬物立像,号為赤明也。
○幽栖曰:是時赤書真文,開圖箓之煥爛,運陰陽之分度。
天因之以晖三光,地因之以生萬物,故知天地有成敗休廢,非複此時草創開辟也。
於是四時遷謝,萬化亭育,不知所以,故雲自然也。
因此遂号赤明之劫。
○少微曰:自後明劫運将成也。
真文火煉,故号赤明;度運數行,自然之理也。
○玄英曰:此明劫運初開,承龍漢之際,列植宇宙,政立三光。
赤明者,即前玉曆真文也。
元始天尊以火煉之,真文明而色赤,因号赤明。
用此真文,開列天地,運化乾坤,三光運度有常,各是自然之理,非關造作之功也。
運度者,運行也;會,數也。
《赤書》雲:劫運晝夜圓周,三十日為一交,十二交為一度。
三千三百度為小劫,九千九百度為大劫。
又《生神章》雲:一度一年也。
元始安鎮,敷落五篇。
東曰:安,立也;鎮,守也;敷,布也;落,置也。
五篇真文,赤書玉字也。
○幽栖曰:敷,施張也;落,廣廓也。
於是元始以赤書玉字,敷張真文,安天之根,鎮地之源,敷落五方之色位,陶鑄陰陽之器物,敷張元化,靡有不備。
赤書玉字,八威龍文。
東曰:真文既受火煉,号曰《赤書》也。
《八威》即八威玉策也。
《龍文》,召龍之文也。
元始安立五嶽,布置五篇,真文鎮於五方,五帝鎮守,制神召龍,以禳劫運之期也。
○幽栖曰:《赤書》即五篇真文也。
玉字即自然内音也。
八威龍文,真符之類,傳授於上真。
保制劫運,使天長存。
東曰:元始安鎮五嶽,建天地之根,以卻衆災;制神召龍,以申劫運。
天高而不傾,地重而不淪,始終安立,故得長存也。
○幽栖曰:言此赤書真符龍文等,并能制禦劫運,消劫否終,使天地長久而無傾覆。
○少微曰:《赤書》,五篇真文也。
《玉字》,八會靈書、八威玉策文也。
驅役八種之威,因以為稱。
《龍文》,召龍文也。
元始行道之初,以赤書安鎮五方,玉字布三十六天,玉策以威制萬神,龍文以召龍保劫,所以天得長存,不有傾覆也。
梵炁彌羅,萬範開張。
東曰:梵者,大梵之炁也。
彌羅者,包羅也。
範,形也。
元始抗大梵之炁,開赤明之運,天地萬物,一時受形也。
○幽栖曰:元始即安鎮二像,敷落五篇,又以玉字龍文保制劫運,則布真梵之炁,於十方,開玄化之文於宇宙,故天下品類,觸物齊興。
○少微曰:梵炁彌布,陶鑄萬形,曲直方圓,各有模範也。
元綱流演,三十二天, 東曰:元綱者,元炁之綱紀也。
敷演三十二天中也。
○幽栖曰:元者,星也;綱者,星綱也。
既二儀開朗,三景齊明,故星羅流轉,上照三十二天;日月遞明,下朗百億世界。
○少微曰:元,大也。
演,布也。
梵炁為萬物大綱,流布三十二境。
輪轉無色,周過十方。
東曰:無色者,無形也。
十方者,八方并上下,合為十方也。
大梵之炁,無所不布也。
○幽栖曰:輪光於三界,周照於十方,則無幽不明,是物皆燭。
無色者,即三界之上界者也。
旋鬥曆箕, 玄英曰:旋鬥者,旋是回轉之名,鬥、箕是二十八宿之中星名也。
鬥星在北方東上。
曆箕者,曆,猶履也。
箕星在東方北上,故注雲:箕、鬥二星,夾東北角也。
此明大梵之炁流行,起自東北角扶搖台,其炁羊角而上,從東左行向南,先曆箕星中過,故雲曆箕。
從南向西,從西向北,經於賈奕、皇曾二天中過,又卻東回,經於鬥星中過,入扶搖台中,是梵炁周天一匝,生長萬物,成一歲之功,故雲旋鬥曆箕。
注雲:賈奕天,在角左者,角星位在東方,賈奕天在西方,梵炁左行從東向西入賈奕。
賈奕是三十二天之極位,故曰在角之左也。
皇曾處其右者,皇曾是三十二天之初位,在箕星之右,故為始箕之分野。
始箕者,梵炁始於箕星而行,故雲始箕。
旋鬥曆箕,義略如是。
回度五常。
東曰:鬥,北鬥也。
箕,箕宿也。
回度,運導也。
五常,五行也。
以自然之炁運導五行也。
○幽栖曰:轉七辰於北方,随日時以杓建,周曆箕、畢之運,經緯五常之度。
五常者,五星也。
箕、畢,二十八宿之數也。
○玄英曰:明此梵炁流行,缭繞三十二天,回運五常之炁,故得四時順序,變化生成。
五常者,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也。
若曆而言之,則木屬東方,火南方,土位在中宮,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