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火中紅。
截之。
或二寸。
或五寸。
長短不拘。
次以蟾酥塗針上。
仍入火中微塗酥三次。
至第三次。
乘熱插入臘肉皮之裡。
肉之外。
将後藥先以待冷。
将針取出。
于黃土中插百餘下。
麝香(五分)膽礬(一錢)石斛(一錢)穿山甲(三錢)歸尾(三錢酒炒)朱砂(三錢)細辛(三錢) 郁金(三錢)川芎(三錢)沒藥(三錢去油)甘草節(三錢)沉香(五錢)磁石(一兩)能引諸藥入鐵内。
卷二 附方 宋明懷秘傳口疳方川文蛤(瓦上燒存性)兒茶(中)人中白(中)大梅片(少許) 上共細末。
搽患上。
忌食甜物煎炒。
走馬牙疳。
牙床腐爛。
神效。
白垢(要婦人溺桶中的火一錢)銅綠(三分)麝香(一分)冰片(五厘) 研極細末。
瓷瓶收用。
又方(名曰冰螺散) 白螺蛳殼(一錢燒灰存性)兒茶(一錢)大梅片(少許) 研極細末。
吹患處。
治口疳瘡(即走馬牙疳) 青黛(二錢)兒茶(二錢)冰片(二分)薄荷(二分)京青(二分)川柏末(一錢)硼砂(五錢)川連(八分) 共研極細末。
吹患處。
立效。
又方青黛(二錢)黃柏(一錢)飛丹(五分)冰片(三分)蒲黃(三分)枯礬(二分) 共研為細末。
吹患處。
立效。
又方單用馬蘭(葉不用) 洗去泥。
入木盤内搗碎。
取起。
入醋少許。
用布絞出汁。
漱口即愈。
又方(各黛礬散) 五倍子(五分)青黛(五分)枯礬(五分) 為末。
用淡鹽湯漱淨。
摻之立效。
又方兒茶(一兩)黃柏(六錢)薄荷(六錢)青黛(六錢)人中白(二兩)冰片(五分) 共為細末。
先用溫湯漱淨。
再吹藥疳上。
一日六七次。
涎從外流出者為吉。
涎毒内收者為兇煎劑蘆荟銀柴胡胡黃連川連牛蒡子桔梗山栀石膏薄荷升麻甘草羚羊角(等分) 加淡竹葉十片為引。
同煎。
此方能治穿腮破唇之症也。
楊天池先生傳治牙疳煎方生地(二錢)連翹(一錢五分)石斛(二錢)銀柴胡(一錢)薄荷(一錢)木通(八分)桔梗(一錢五分)山栀(一錢五分)赤芍(一錢五分)石膏(三錢) 水煎服。
看病輕重。
加用黃連、青黛。
鳳凰膏(又名救命延壽丹)治口瘡。
口疳。
喉癰閉塞等症。
神效方。
鳳凰衣(即雞蛋内衣膜去淨殼微火焙黃)橄榄核(瓦上煙淨存性用)孩兒茶(各等共為細末。
和勻。
瓷瓶收貯。
口瘡。
口疳。
搽患處。
喉症用銅吹裝藥。
吹入喉内。
即飲食。
硼砂(一兩)牙硝(三錢)冰片(六分)麝香(四分) 共為細末。
瓷瓶收貯。
不洩氣。
臨用時。
少許吹患處。
治口瘡喉閉。
乳蛾之症。
膽礬(一錢)熊膽(一錢)廣木香(三分) 共為細末。
以木鼈子一個。
去殼。
磨井水以又方(治大人舌上瘡腫神方) 雞肫皮一個(雄者佳不見水以陰陽瓦焙酥研末)硼砂(三分白色透明者佳)烏丁泥(五共為細末。
擦舌上。
瘡即愈。
又方(治項頸浮腫外用敷藥) 大黃(一兩)榆樹皮(五錢)皮硝(三錢) 共為細末。
用醋水各一半。
調敷周遭。
自愈。
槟榔散(治口瘡大有神效) 五味子(三錢)寒水石(五錢)蒲黃(一錢五分)黃丹(一錢五分) 上為細末。
每服少許。
幹貼瘡上。
立效散诃子肉五倍子(各等分) 上為細末。
幹貼唇上。
立效。
又方(治口瘡疼痛) 五味子(三錢嫩者妙)滑石(五錢研)黃柏(五錢蜜炙) 上為細末。
每服五分。
幹摻瘡上。
良久便飲食。
黑參丸(治口舌生瘡久不愈) 黑參(去心)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各一錢去心) 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彈子大。
每用一丸。
綿裹噙化。
咽津。
雙青硼砂散(治口内一切諸瘡等症) 青黛(八方)青鹽(六分)兒茶(一錢)人中白(一錢五分)硼砂(八分)胡連(二分)冰片(一分) 共為細末。
吹口内。
效驗如神。
綠雲散(治口瘡爛臭久不愈) 黃柏(蜜炙)青黛(水飛各等分) 共為細末。
臨卧用少許摻口。
咽津妙。
又方(治小兒口瘡不能食乳) 白明礬(等分研末) 和雞蛋清。
置醋中。
調塗小兒足底。
二七日愈。
麻藥方細辛南星半夏牙皂各等分。
研極細末。
用少許。
放患處。
便不知痛。
可用刀針。
截之。
或二寸。
或五寸。
長短不拘。
次以蟾酥塗針上。
仍入火中微塗酥三次。
至第三次。
乘熱插入臘肉皮之裡。
肉之外。
将後藥先以待冷。
将針取出。
于黃土中插百餘下。
麝香(五分)膽礬(一錢)石斛(一錢)穿山甲(三錢)歸尾(三錢酒炒)朱砂(三錢)細辛(三錢) 郁金(三錢)川芎(三錢)沒藥(三錢去油)甘草節(三錢)沉香(五錢)磁石(一兩)能引諸藥入鐵内。
卷二 附方 宋明懷秘傳口疳方川文蛤(瓦上燒存性)兒茶(中)人中白(中)大梅片(少許) 上共細末。
搽患上。
忌食甜物煎炒。
走馬牙疳。
牙床腐爛。
神效。
白垢(要婦人溺桶中的火一錢)銅綠(三分)麝香(一分)冰片(五厘) 研極細末。
瓷瓶收用。
又方(名曰冰螺散) 白螺蛳殼(一錢燒灰存性)兒茶(一錢)大梅片(少許) 研極細末。
吹患處。
治口疳瘡(即走馬牙疳) 青黛(二錢)兒茶(二錢)冰片(二分)薄荷(二分)京青(二分)川柏末(一錢)硼砂(五錢)川連(八分) 共研極細末。
吹患處。
立效。
又方青黛(二錢)黃柏(一錢)飛丹(五分)冰片(三分)蒲黃(三分)枯礬(二分) 共研為細末。
吹患處。
立效。
又方單用馬蘭(葉不用) 洗去泥。
入木盤内搗碎。
取起。
入醋少許。
用布絞出汁。
漱口即愈。
又方(各黛礬散) 五倍子(五分)青黛(五分)枯礬(五分) 為末。
用淡鹽湯漱淨。
摻之立效。
又方兒茶(一兩)黃柏(六錢)薄荷(六錢)青黛(六錢)人中白(二兩)冰片(五分) 共為細末。
先用溫湯漱淨。
再吹藥疳上。
一日六七次。
涎從外流出者為吉。
涎毒内收者為兇煎劑蘆荟銀柴胡胡黃連川連牛蒡子桔梗山栀石膏薄荷升麻甘草羚羊角(等分) 加淡竹葉十片為引。
同煎。
此方能治穿腮破唇之症也。
楊天池先生傳治牙疳煎方生地(二錢)連翹(一錢五分)石斛(二錢)銀柴胡(一錢)薄荷(一錢)木通(八分)桔梗(一錢五分)山栀(一錢五分)赤芍(一錢五分)石膏(三錢) 水煎服。
看病輕重。
加用黃連、青黛。
鳳凰膏(又名救命延壽丹)治口瘡。
口疳。
喉癰閉塞等症。
神效方。
鳳凰衣(即雞蛋内衣膜去淨殼微火焙黃)橄榄核(瓦上煙淨存性用)孩兒茶(各等共為細末。
和勻。
瓷瓶收貯。
口瘡。
口疳。
搽患處。
喉症用銅吹裝藥。
吹入喉内。
即飲食。
硼砂(一兩)牙硝(三錢)冰片(六分)麝香(四分) 共為細末。
瓷瓶收貯。
不洩氣。
臨用時。
少許吹患處。
治口瘡喉閉。
乳蛾之症。
膽礬(一錢)熊膽(一錢)廣木香(三分) 共為細末。
以木鼈子一個。
去殼。
磨井水以又方(治大人舌上瘡腫神方) 雞肫皮一個(雄者佳不見水以陰陽瓦焙酥研末)硼砂(三分白色透明者佳)烏丁泥(五共為細末。
擦舌上。
瘡即愈。
又方(治項頸浮腫外用敷藥) 大黃(一兩)榆樹皮(五錢)皮硝(三錢) 共為細末。
用醋水各一半。
調敷周遭。
自愈。
槟榔散(治口瘡大有神效) 五味子(三錢)寒水石(五錢)蒲黃(一錢五分)黃丹(一錢五分) 上為細末。
每服少許。
幹貼瘡上。
立效散诃子肉五倍子(各等分) 上為細末。
幹貼唇上。
立效。
又方(治口瘡疼痛) 五味子(三錢嫩者妙)滑石(五錢研)黃柏(五錢蜜炙) 上為細末。
每服五分。
幹摻瘡上。
良久便飲食。
黑參丸(治口舌生瘡久不愈) 黑參(去心)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各一錢去心) 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彈子大。
每用一丸。
綿裹噙化。
咽津。
雙青硼砂散(治口内一切諸瘡等症) 青黛(八方)青鹽(六分)兒茶(一錢)人中白(一錢五分)硼砂(八分)胡連(二分)冰片(一分) 共為細末。
吹口内。
效驗如神。
綠雲散(治口瘡爛臭久不愈) 黃柏(蜜炙)青黛(水飛各等分) 共為細末。
臨卧用少許摻口。
咽津妙。
又方(治小兒口瘡不能食乳) 白明礬(等分研末) 和雞蛋清。
置醋中。
調塗小兒足底。
二七日愈。
麻藥方細辛南星半夏牙皂各等分。
研極細末。
用少許。
放患處。
便不知痛。
可用刀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