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煎則無功矣。

     利氣清陽,如沉檀、麝腦、乳沒、木香、縮砂、豆蔻、益智、遠志、升麻、犀角、珍珠、丹砂、牛黃、柴胡之類。

     氣閉則陽微,氣結則血匿,諸香皆能開導幽微隐僻之郁。

    通達關竅氣滞,非提不起,必須升麻、柴胡之屬。

    牛黃珠粉等件香劑能消氣聚之塊,止宜丸散不入湯液者,以火炒水煎則味愈苦,令人嘔吐哕,況有諸香不宜見火之說。

     祛風散邪,如羌活、麻黃、荊芥、紫萍、苦參、風藤之類。

     病以風名,皆由風濕寒暑之感,若不發散邪氣,何能消溶?羌活之,類皆不可缺,苦參最殺風疠之蟲、瘡癬皮肉之蟲立死,服之五髒蛲蟲立去,必用藥也。

    補血生津液,如當歸、元參、紅花、茜草根、紫草、血竭、鹿茸、夏枯、草桑、螵蛸、原蠶蛾、生地黃之類。

     元參去五髒之遊火、攝血歸元,紅花去死血,生新血為治風必用。

    戴元禮雲:夏枯草為血虛所宜,桑螵蛸之補陽填精比于人參,有霄壤之功。

    晚蠶蛾有再生精髓之捷,血竭乃去積瘀血作痛之卒徒,故多用之。

     蕩滌積滞,如代赭、皂莢、雷丸、蜂蜜、人牙、千金子、人中黃之類。

     油膩脂膠之積淤腸胃,非皂莢不去。

    代赭石名血師,專排血積淤凝,善活血不使攣曲。

    雷丸去積殺蟲,止可用于男子,婦人服之必脹悶腹痛、發昏,甚則颠呆,痰涎湧塞。

     故男子用雷丸,婦人用皂莢。

     劫殺蛲蟲,如錫灰、黃芽、雄黃、鶴虱、實、鵝翎灰之類。

     黃芽糞中蛆也,于四月内未食茄子之前收者方好,以濃茶鹵養淘炙香,方無油泛,專祛蟲積。

    鵝翎灰最殺風瘡中蝕蟲,若皮内瘡疥蟲,非此不除。

    麻瘠癱瘓、如菖蒲、天麻、萆、防己、秦艽、、胡麻、香蛇、漏蘆、石斛、蒼耳草、白蒺藜之類。

     血枯必痛,血凝必麻,須用補血逐血之劑,故萆之補陽,菖蒲之升陽草乃風病元氣虧乏之聖藥,非止癱瘓者用之。

     筋攣肢軟,如苡仁、牛膝、杜仲、續斷、狗脊、萎蕤、白生蛇、仙靈脾之類。

     風注四肢,非萎蕤不能上下左右搜逐又能消爍諸般毒物。

    陽痿筋攣,非仙靈脾不能興起,乃大補元陽之藥,實救本之妙藥也。

     愛食瓜果者須倍麝香,耽嗜面檗者必求枳,曾服汞粉,定用鉛磁。

    若進毒藥,急行和解,參之性不及升柴,此特大略,博而約之。

     治風之法,先散寒邪,次攻蟲毒,次調元氣,次養陰血,待風散蟲死,血足氣清之候,再拔瘡穢,舒其筋而伸其攣,滋生毛發則病愈不發,補益之藥終身服之不可止,乃不刊之秘論也。

    若欲速不分次序,則随得随失,變駁反掌,非惟無益,必反害之。

    如升麻能使濁氣從右而上散,柴胡能合清氣從左而上達,參惟能助氣而反附陽邪以損陰血,風癞以養血清陽為要,故參不及升柴之提散調達,開導肌表也,麝香能消諸瓜果之毒發渴者,乃瓜果之積用之即消。

    枳即金鈎樹子,能祛酒毒,好酒之人宜服之。

    黑鉛磁石花椒專收輕粉水銀之毒,恐庸醫暗投,故宜服之以免發毒。

    此用藥之大略也。

     近世專用大風子為良方,不知此藥性猛大熱,有燥痰劫血之迅力,制煉不精則病未愈而先失明矣。

     大風子即海松子,又名丢子,因其專能治風而名也,生于東海日出燥炎之地,故性大熱,能直入肌骨殺蟲祛濕,夷人稱為丢子,當果食之以治百病,蓋海島之俗食生物者腹多蛲蟲之毒,服此以蕩滌之,如閩廣人食槟榔以禦風瘴也,其肉上白膜最能損目,其油最能敗血,如生食之傷人髒腑,其性怕醬,見醬物即消之無用,故服此者必忌醬。

    若得麻腐與之同服則功愈勝,須專門用之,制度有法則功勝于諸藥,若無傳授而道聽妄用,非惟無功反生他害。

    丹溪雲:大風子有燥熱之毒,能敗血動痰,損人之目,信不誣矣。

    且據富翁陳善長患風年久,求予先君治之先君思善長耽于酒色,日不間斷必難治,固辭不藥。

    善長密賄予家老奴,盜傳制大風子之法,善長根據法制度三年,共食大風子肉七十餘斤,其病脫去,絕無他患。

    一日持禮币至予家,謂先君曰,昔年求治力辭何也?先君甚赧顔,濃謝老奴而去,始知盜方之弊,想風病損目難歸咎于大風子,蓋世之不食大風子而瞽者甚多,後人不可泥于紙上之語。

     始以湯藥宣暢,次以膏酒灌融,丸散調護,王道之常。

     風癞之藥,煎劑奇方最能速效,逐散風邪,通暢脈絡,無留毒之患。

    第恐蕩敗脾胃,故不宜久服。

    一見病勢稍緩即進丸散以濃脾胃,其、苦參、蒼耳、八寶、歸術、丁公藤等膏捷于卻病補養,但恐傳授無修煉之法,其藥酒雖人喜服切不可施于初病之時,且風疾初起,病尚點滴塊瘰,未曾散漫若即用藥酒追排氣血,領毒遍透脈絡,則遍身皆病難治矣。

    須待病愈之後,防其再發,宜藥酒使藥力鑽透肢體,把截毫竅,基固神堅,邪毒不能再犯也其腦麝、牛黃、金石、香料不入湯液,又忌見火,惟和丸散,服之功力合宜而順。

    故治風者先須湯液,次用丸膏,愈後方進藥酒,為治法之序。

     世有妄徒盜習火劫蒸燒之術,愚人争赴殘害,深可痛也。

    夫風病根于髒腑,既發于外,其勢已減,何又煨逼使毒瓦斯複入,假火為禍暫雖少爽,禍不旋踵。

     風癞之病穢積毒先傷髒腑,延注筋骨,譬如寇入驅出,即禍減,追上為上何故又加蒸熨劫之,複令毒瓦斯回伏膚腠、潛入肌脈,假火郁之勢,流蠹既開之孔竅,仍傷髒腑耶?且人身毫發孔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