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卷四 草部下 燈心 味淡,性寒無毒,入心小腸二經。

    主胸腹邪氣,清心定驚,除熱利水,燒灰敷金瘡止血,療小兒夜啼,吹喉中治急喉痹甚捷。

     按:燈心味淡,五髒無歸,專入小腸利水。

    訣曰:小腸受盛與心應,故又入心經。

    燒灰性涼,宜治療如上。

     卷四 草部下 石斛 味甘,性平無毒,入胃腎二經。

    補虛羸,暖水髒,填精髓,強筋骨,平胃氣,逐皮膚邪熱,療腳膝冷痹,久服濃腸胃,定志除驚。

    去根,酒浸一宿,曝幹酥炙用,陸英為使,惡寒水石巴豆,畏僵蠶、雷丸。

     按:石斛入腎,則專主下部矣。

    而又入胃者,蓋以其味甘能助腎,而不傷于熱,平胃而不傷于燥之故也。

     雷公雲:凡使先去頭上子,用酒浸一宿,漉出曬幹,再用酥蒸,從巳至酉,卻徐徐焙幹。

     然後用。

     卷四 草部下 石葦 味苦甘,性平無毒,入肺膀胱二經。

    主勞熱邪氣,五淋癃閉,膀胱熱滿。

    癰疽發背,除煩下氣,補虛益精。

    拭去毛,羊脂炒焦用,絡石、杏仁為使,得菖蒲良。

     按:石葦清熱利水,本入膀胱,而肺則下連者也,宜兼入之。

    既能清熱利水,則無陽亢陰傷之患。

     卷四 草部下 白蒺藜子 味苦辛,性溫無毒,入肺肝腎三經。

    主惡血塊,症結喉痹,産難乳閉,小兒頭瘡,皮膚風癢,頭痛,咳逆肺痿,除煩下氣,明眼目,去燥熱,療腫毒,止遺洩。

    其葉可作浴湯治風,杵去刺,酒蒸炒用,烏頭為使。

    沙苑蒺藜,主補腎添精,強陰種子。

     按:蒺藜利血,宜入肝經,下氣宜入肺經,惡血等證,皆二經病也,故俱主之。

    其所以入腎者,因肺為之母,肝為之子,未有子母俱利,而腎不受其益者,故能止遺洩。

    産沙苑者,誠續嗣神丹,而本草不言,惜哉。

     雷公雲:凡使采得後揀了淨蒸,從午至酉,出日曬幹舂,令皮上刺盡,用酒拌再蒸,一二時用。

     卷四 草部下 青葙子 味苦,性微寒無毒,入心肝二經。

    主邪氣,皮膚風熱濕癢,殺三蟲疥蟲,惡瘡痔蝕,下部瘡,鎮肝髒,堅骨筋,益腦髓,明耳目,一名草葶苈。

     按:青葙子苦者,丙丁之味也,青者甲乙之色也,故入心肝二經。

    《本經》并不言治眼,而雷公雲:凡使勿誤用思子并鼠粘子兩種,頗相似,隻是味不同。

    其思子味粗,煎之有 卷四 草部下 木賊 味甘微苦,性平無毒,入肺經。

    主目疾,退翳膜,消積塊,益肝髒,得麝香、牛角腮治休息痢久不瘥。

    得禹餘糧、當歸、芎療崩中赤白,得槐鵝、桑耳治腸虛下血;得槐子、枳實、地榆治腸及痔。

    去節,水潤焙用。

     按:木賊之名,以其能伐木也。

    肝為木,故宜入焉,夫目得血而能視,借之以伐肝邪,則血生而目疾愈矣。

     卷四 草部下 茅根 味甘,性寒無毒,入胃小腸二經。

    逐瘀血,通血閉,止吐衄,下五淋,利小便,理勞傷。

    補虛羸,除腸胃客熱,治婦人崩漏。

     按:茅根利水,本入小腸,而胃則其實受,故亦入之。

     卷四 草部下 仙茅 味辛,性溫有毒,入肝腎二經。

    主心腹冷氣,不能食,腰足攣痹,不能行,丈夫血損勞傷,老人失溺無子。

    強陽道,補精血,明眼目,堅骨髓。

    洗淨去皮,銅刀切如豆大,生稀布袋盛,于烏豆水中浸一宿,酒拌,蒸半日,曬幹用,勿犯鐵器,忌牛肉、牛乳。

     按:仙茅性溫,本入腎經,而肝者腎所生也。

    故兼入之。

    傳雲:十斤乳石,不及一斤仙茅,蓋表其功爾。

    中其毒者,令人舌脹,急煎大黃樸硝湯飲之,複以末摻舌間,即解。

    素有火證者勿用。

     雷公雲:凡采得後,用清水洗令淨,刮去皮,于槐砧上切豆許大,卻用生稀布袋盛,蒸一宿用。

     卷四 草部下 郁金 味辛苦,性溫無毒,入心肺二經。

    主下氣破血開郁,療尿血淋血金瘡,楚産蟬肚者佳按:郁金本草言其性寒,自《藥性論》始言其治冷氣,今觀其主療,都是辛散之用,性寒而能之乎?夫肺主氣,心主血,郁金能行氣血,故兩入之。

    丹溪雲:屬火而有土與水,古人用以治郁遏不散者,故名。

     卷四 草部下 姜黃 味辛苦,性溫無毒,經絡主治與郁金同功,更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