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安石蜂窠于赤瓶之中,燒蜂窠盡為度,将鉗夾出,放冷敲碎入缽中,研如粉。
後于屋下掘一坑,可深五寸,卻以紙裹留坑中一宿,取出再研。
每修事十兩,用石蜂窠六兩,燒盡為度,又雲:凡使要光明如水晶,酸鹹澀味全者,研如粉,幹磁瓶中盛。
要盛得兩三升者。
然後以六一泥泥于火畔,炙之令幹,乃研了白礬于瓶内,用五方草,紫背天葵二味,自然汁各一镒,旋旋添白礬于火中逼,令藥汁幹,用蓋了瓶口,複以泥泥上下,用火一百斤。
從巳至未,去火取白礬。
瓶出放冷,敲碎取礬,凡若經大火一,色如銀。
自然伏火,铢兩不失,擂細研如輕粉,方用之。
卷一 金石部 禹餘糧 味甘,性寒無毒,不載經絡。
主咳逆寒熱煩滿,崩中血閉症瘕,骨節疼痛,四肢不仁,大熱痔。
牡丹杜仲為使,畏貝母菖蒲鐵器。
按:禹餘糧,因禹行山中乏食,采此充糧,故以名之,則其無毒可知矣。
太乙餘糧,本是一種,今諸家往往分别,惟陳藏器所言者近是。
卷一 金石部 硝石 味苦辛,性大寒有毒,入心脾二經。
主六腑積聚燥急,留血閉藏,天行疫痢,傷寒發狂,停痰作痞,腸風痔漏,推陳緻新,解諸石藥毒。
種種實熱,悉可瀉除,能墜胎服孕,大黃為使,惡苦參苦菜女菀,畏麥句姜。
按:硝石為太陰之精,宜入心家瀉火。
而脾即其子也,故并入之。
丹溪雲:本經言其無毒,誤也!能化七十二種石,豈無毒而然乎?分為六種,氣味相同,俱善消化驅逐。
但樸硝力緊,芒硝馬牙硝力緩,硝石風化硝玄明粉,緩而又緩也。
以之治病,病退即已。
本經稱其煉服補益,豈理也耶?經去:熱淫于内,治以鹹寒,佐以苦寒,古方因之,故都用大黃佐芒硝耳。
雷公雲:凡使先研如粉,以磁瓶子于五斤火中,令通赤。
用雞腸菜、柏子仁和作一處,分丸餅子許大,待餅子赤時,投硝石于磁瓶内,其硝石自然伏火。
每四兩硝石,用雞腸菜、柏子仁共十五個,缽子盡為度。
卷一 金石部 滑石 味甘淡,性寒無毒,入胃膀胱二經。
主利水道,實大腸,化食毒,行積滞,逐凝血,解燥渴,導乳汁,補脾胃,降妄火,白膩而無黃砂者佳,甘草石葦為使,曾曾青。
按:滑石甘,宜于中州,淡宜于利水,胃與膀胱之所由入也。
利益雖多,終是走洩之劑,無甘草以和之,弗宜獨用也。
雷公雲:凡使有多般,勿誤用之。
有白滑石,綠滑石,烏滑石,冷滑石,黃滑石。
其白滑石如方解石,色白,于石上書有白膩紋便是。
綠滑石性寒有毒,不可入藥中用,烏滑石,似黑色書石上,有青白膩紋,入用妙也。
黃滑石似金顆顆圓,書石上有青及黑色者,勿用,殺人。
冷滑石青蒼色,書石上作白膩紋亦勿用。
若滑石色似水白青色,書石有膩紋者真。
凡使先以刀刮,研如粉,以牡丹皮同煮一伏時。
出去牡丹皮,取滑石,卻用東流水淘過,于日中曬幹方用。
卷一 金石部 石膏 味辛甘。
性寒無毒,入肺胃二經。
主出汗解肌,緩脾益氣,生津止渴,清胃消痰,最理頭疼,與方解石相似,須瑩淨如水晶者真,雞子為使,惡莽草、馬目毒公、巴豆、畏鐵。
按:石膏辛走肺,甘走胃,所以主發散,仲景名為白虎,蓋有兩義,一則以入肺,一則以其性雄。
苟胃弱不食,及血虛發熱者誤用之,為害不淺。
雷公雲:凡使勿用方解石,此石雖白,不透明,其性燥。
若石膏出剡州若山縣義清山,其色瑩潔如水晶,性良善也,凡使之,先于石臼中搗成粉,以密絹羅過,生甘草水飛過,去水,令幹,重研細,用之良。
卷一 金石部 青鹽 味鹹,性寒無毒,入腎經。
主明目。
止痛益氣,堅筋骨,助水髒,除心腹痛。
破聚癬疥瘡。
一名戎鹽,一名胡鹽。
按:青鹽味鹹,腎所宜也,故獨入之,水髒既補,則明目堅骨等功,何足異耶? 卷一 金石部 食鹽 味鹹,性溫無毒,入腎肺肝三經。
主鬼蠱邪疰毒瓦斯,洗下部瘡,吐中焦痰癖,熨疝氣及納腎氣,止霍亂及心腹卒痛,殺蟲去風,明目固齒,白如霜雪者佳。
炒研用。
按:食鹽之鹹,本歸腎腑,肺即其母,肝即其子也,故并入之。
本草雲:食傷筋損肺水,腫及咳嗽血虛者忌之何也?蓋以鹹走腎,過多則腎不能勝而受傷。
于是盜食母氣,而肺氣亦損,肺損則金還克木,夫肝主筋而藏血,肺主咳嗽而生水,數證之來,甯能免耶? 卷一 金石部 雄黃 味苦甘,性平有毒,不載經絡。
主殺精魅鬼邪,蛇虺蠱毒,山崗瘴毒,惡瘡死肌,疥癬蟲,百節中風,鼻中息肉,中惡腹痛。
佩帶之,鬼神不敢近,諸毒不能傷,胎婦輔女成男。
解藜蘆毒,大塊透明中無砂石者佳,研細,水飛用。
按:雄黃或以為黃金之苗,今有金窟處無雄黃,則斯言未足深信。
夫孕婦佩之能轉女胎為男,言若不經,然裡中試之者往往獲驗,則有奪造化之功,非禀太陽之精,惡能臻此。
殺蠱辟邪,宜其效矣。
中其毒者,以防己解之。
雷公雲:凡使勿用黑雞黃,自死黃,夾膩黃,其臭似雄黃,隻是臭不堪用,時人以醋洗之,三兩度,便無臭氣,勿誤用也。
次有夾膩黃,亦似雄黃,其内一重黃,一重石,不堪用。
次有黑雞黃,亦似雄黃,如烏雞頭上冠也。
凡使要似鹧鸪鳥肝色為上。
凡修事,先以甘草、紫背天葵、地膽、碧棱花四件,并細锉,每件各五兩,雄黃三兩,東流水入瓦鍋中煮,三伏時,方漉出,搗如粉。
水飛澄去黑者,曬幹再研,方入藥用。
其内有劫鐵石,又号赴矢黃,能劫子鐵。
并不入藥用。
卷一 金石部 紫石英 味甘辛,性溫無毒,入心經。
主咳逆邪氣,甯心定驚,補不足,塗腫毒,又主婦人子戶風寒,十年無孕。
長石為使,畏扁青、附子、惡黃連、甲、麥句姜。
按:紫石英為鎮重之劑,又有紫赤色,心經之所由入也,心主血,婦人得之,則血受溫補而胎可結矣。
卷一 金石部 赤石脂 味甘,性平無毒,入心經。
主養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下痢,癰疽瘡痔,女子崩漏産難,下胞衣,惡大黃及松脂,畏芫花。
按:石脂色赤,宜入心經,腹痛諸證,皆火為之殃,崩漏諸證,皆血為之禍,心主血屬火,得石脂以療之,而更何庸虞哉? 卷一 金石部 寒水石 味辛甘,性大寒無毒,入五髒諸經。
主内外大熱,時行熱渴,腹中積聚,解巴豆毒,凡使須姜汁煮之,汁盡為度,細研用,畏地榆。
按:寒水石即凝水石,性極寒冷,故于五髒靡所
後于屋下掘一坑,可深五寸,卻以紙裹留坑中一宿,取出再研。
每修事十兩,用石蜂窠六兩,燒盡為度,又雲:凡使要光明如水晶,酸鹹澀味全者,研如粉,幹磁瓶中盛。
要盛得兩三升者。
然後以六一泥泥于火畔,炙之令幹,乃研了白礬于瓶内,用五方草,紫背天葵二味,自然汁各一镒,旋旋添白礬于火中逼,令藥汁幹,用蓋了瓶口,複以泥泥上下,用火一百斤。
從巳至未,去火取白礬。
瓶出放冷,敲碎取礬,凡若經大火一,色如銀。
自然伏火,铢兩不失,擂細研如輕粉,方用之。
卷一 金石部 禹餘糧 味甘,性寒無毒,不載經絡。
主咳逆寒熱煩滿,崩中血閉症瘕,骨節疼痛,四肢不仁,大熱痔。
牡丹杜仲為使,畏貝母菖蒲鐵器。
按:禹餘糧,因禹行山中乏食,采此充糧,故以名之,則其無毒可知矣。
太乙餘糧,本是一種,今諸家往往分别,惟陳藏器所言者近是。
卷一 金石部 硝石 味苦辛,性大寒有毒,入心脾二經。
主六腑積聚燥急,留血閉藏,天行疫痢,傷寒發狂,停痰作痞,腸風痔漏,推陳緻新,解諸石藥毒。
種種實熱,悉可瀉除,能墜胎服孕,大黃為使,惡苦參苦菜女菀,畏麥句姜。
按:硝石為太陰之精,宜入心家瀉火。
而脾即其子也,故并入之。
丹溪雲:本經言其無毒,誤也!能化七十二種石,豈無毒而然乎?分為六種,氣味相同,俱善消化驅逐。
但樸硝力緊,芒硝馬牙硝力緩,硝石風化硝玄明粉,緩而又緩也。
以之治病,病退即已。
本經稱其煉服補益,豈理也耶?經去:熱淫于内,治以鹹寒,佐以苦寒,古方因之,故都用大黃佐芒硝耳。
雷公雲:凡使先研如粉,以磁瓶子于五斤火中,令通赤。
用雞腸菜、柏子仁和作一處,分丸餅子許大,待餅子赤時,投硝石于磁瓶内,其硝石自然伏火。
每四兩硝石,用雞腸菜、柏子仁共十五個,缽子盡為度。
卷一 金石部 滑石 味甘淡,性寒無毒,入胃膀胱二經。
主利水道,實大腸,化食毒,行積滞,逐凝血,解燥渴,導乳汁,補脾胃,降妄火,白膩而無黃砂者佳,甘草石葦為使,曾曾青。
按:滑石甘,宜于中州,淡宜于利水,胃與膀胱之所由入也。
利益雖多,終是走洩之劑,無甘草以和之,弗宜獨用也。
雷公雲:凡使有多般,勿誤用之。
有白滑石,綠滑石,烏滑石,冷滑石,黃滑石。
其白滑石如方解石,色白,于石上書有白膩紋便是。
綠滑石性寒有毒,不可入藥中用,烏滑石,似黑色書石上,有青白膩紋,入用妙也。
黃滑石似金顆顆圓,書石上有青及黑色者,勿用,殺人。
冷滑石青蒼色,書石上作白膩紋亦勿用。
若滑石色似水白青色,書石有膩紋者真。
凡使先以刀刮,研如粉,以牡丹皮同煮一伏時。
出去牡丹皮,取滑石,卻用東流水淘過,于日中曬幹方用。
卷一 金石部 石膏 味辛甘。
性寒無毒,入肺胃二經。
主出汗解肌,緩脾益氣,生津止渴,清胃消痰,最理頭疼,與方解石相似,須瑩淨如水晶者真,雞子為使,惡莽草、馬目毒公、巴豆、畏鐵。
按:石膏辛走肺,甘走胃,所以主發散,仲景名為白虎,蓋有兩義,一則以入肺,一則以其性雄。
苟胃弱不食,及血虛發熱者誤用之,為害不淺。
雷公雲:凡使勿用方解石,此石雖白,不透明,其性燥。
若石膏出剡州若山縣義清山,其色瑩潔如水晶,性良善也,凡使之,先于石臼中搗成粉,以密絹羅過,生甘草水飛過,去水,令幹,重研細,用之良。
卷一 金石部 青鹽 味鹹,性寒無毒,入腎經。
主明目。
止痛益氣,堅筋骨,助水髒,除心腹痛。
破聚癬疥瘡。
一名戎鹽,一名胡鹽。
按:青鹽味鹹,腎所宜也,故獨入之,水髒既補,則明目堅骨等功,何足異耶? 卷一 金石部 食鹽 味鹹,性溫無毒,入腎肺肝三經。
主鬼蠱邪疰毒瓦斯,洗下部瘡,吐中焦痰癖,熨疝氣及納腎氣,止霍亂及心腹卒痛,殺蟲去風,明目固齒,白如霜雪者佳。
炒研用。
按:食鹽之鹹,本歸腎腑,肺即其母,肝即其子也,故并入之。
本草雲:食傷筋損肺水,腫及咳嗽血虛者忌之何也?蓋以鹹走腎,過多則腎不能勝而受傷。
于是盜食母氣,而肺氣亦損,肺損則金還克木,夫肝主筋而藏血,肺主咳嗽而生水,數證之來,甯能免耶? 卷一 金石部 雄黃 味苦甘,性平有毒,不載經絡。
主殺精魅鬼邪,蛇虺蠱毒,山崗瘴毒,惡瘡死肌,疥癬蟲,百節中風,鼻中息肉,中惡腹痛。
佩帶之,鬼神不敢近,諸毒不能傷,胎婦輔女成男。
解藜蘆毒,大塊透明中無砂石者佳,研細,水飛用。
按:雄黃或以為黃金之苗,今有金窟處無雄黃,則斯言未足深信。
夫孕婦佩之能轉女胎為男,言若不經,然裡中試之者往往獲驗,則有奪造化之功,非禀太陽之精,惡能臻此。
殺蠱辟邪,宜其效矣。
中其毒者,以防己解之。
雷公雲:凡使勿用黑雞黃,自死黃,夾膩黃,其臭似雄黃,隻是臭不堪用,時人以醋洗之,三兩度,便無臭氣,勿誤用也。
次有夾膩黃,亦似雄黃,其内一重黃,一重石,不堪用。
次有黑雞黃,亦似雄黃,如烏雞頭上冠也。
凡使要似鹧鸪鳥肝色為上。
凡修事,先以甘草、紫背天葵、地膽、碧棱花四件,并細锉,每件各五兩,雄黃三兩,東流水入瓦鍋中煮,三伏時,方漉出,搗如粉。
水飛澄去黑者,曬幹再研,方入藥用。
其内有劫鐵石,又号赴矢黃,能劫子鐵。
并不入藥用。
卷一 金石部 紫石英 味甘辛,性溫無毒,入心經。
主咳逆邪氣,甯心定驚,補不足,塗腫毒,又主婦人子戶風寒,十年無孕。
長石為使,畏扁青、附子、惡黃連、甲、麥句姜。
按:紫石英為鎮重之劑,又有紫赤色,心經之所由入也,心主血,婦人得之,則血受溫補而胎可結矣。
卷一 金石部 赤石脂 味甘,性平無毒,入心經。
主養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下痢,癰疽瘡痔,女子崩漏産難,下胞衣,惡大黃及松脂,畏芫花。
按:石脂色赤,宜入心經,腹痛諸證,皆火為之殃,崩漏諸證,皆血為之禍,心主血屬火,得石脂以療之,而更何庸虞哉? 卷一 金石部 寒水石 味辛甘,性大寒無毒,入五髒諸經。
主内外大熱,時行熱渴,腹中積聚,解巴豆毒,凡使須姜汁煮之,汁盡為度,細研用,畏地榆。
按:寒水石即凝水石,性極寒冷,故于五髒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