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關燈
,六脈如昨,孫思之而恍然悟曰∶此症尿竅不對也。

    《内經》雲∶膀胱者脬之室也。

    脬中濕熱下墜,故立解而竅不對,小水雖滑,滑而流,亦不能通達直遂,故了而不了也。

    治惟提補上中二焦元氣,兼清下焦濕熱,斯得矣。

    又有一法,今氣虛下陷已久,一二劑未能取效,安得複枕而睡?且此不寐,非心血不足之故,因着心防閑,小便之了而不了,而不敢寐也。

    暫将布襯于席上,不必防而其流出,又免取夜器,而勞動其神,自然睡熟矣。

    以補中益氣湯加黃柏、知母,祛下焦之濕熱,夫清熱升,則濁陰自降,脬無濕熱則不下墜,竅可對而病可瘳矣。

    服之嗒然一睡,神氣頓回如未病者,調理四日而病即安。

     李寅齊患血淋二年不愈,每發十餘日,小水艱澀難出,竅痛不可言。

    将發必先面熱牙疼,後則血淋,前數日飲湯喜溫,再二日喜熱,又二日非冷如冰者不可,燥渴之甚令速汲井水,連飲二三碗,猶以為未足,未發時大便燥結,四五日一行,已發則瀉而不實,脈左寸短弱,關弦大,右寸下半指與關皆滑大,兩尺俱洪大,據此中焦有痰,肝經有瘀血也。

     法當去瘀生新,提清降濁。

    用四物湯加杜、牛膝補新血,滑石、桃仁消瘀,枳實、貝母以化痰,山栀降火,柴胡提清氣,二十帖而諸症漸減,再以滑石、黃柏、知母各一兩,琥珀、小茴香、桂心各一錢半,元明粉三錢,海金沙、沒藥各五錢,茅根汁熬膏為丸,每服一錢,空心及晚,茅根湯送下而愈。

     一婦腹中微疼,經行不流利,喉痛,四肢麻木作戰,不知饑餓,左脈洪大,如豌豆大。

    以川烏、香附、麥芽、山楂、烏梅、粉草、桔梗、酒芩、防風、荊芥、白術、茯苓,四劑而安。

    次月經水大行,十日不止。

    以黃、阿膠、蒲黃各一錢,白芍二錢,甘草三分,一帖而止。

    此後但覺濁氣下墜,屁從子戶出,以補中益氣湯加黃連調養而平。

     一婦每月汛行,子戶旁辍生一毒,脹而不痛,過三五日,以銀簪燒紅,刺破出白膿盞餘而消,不必貼膏藥,而生肉無疤痕。

    初間用針刺,近隻以指掐之,膿即出,但汛行即發,或上下左右而無定所,第不離子戶也。

    于今八年,内外科曆治不效,且緻不孕。

    孫思兩日而悟也,此中焦濕痰,随經水下流,壅于子戶也,經流而痰凝,故化為膿,以原非毒故不痛。

    用白螺蛳殼火存性為君,南星、半夏為臣,柴胡、甘草為佐,面糊為丸。

    令早晚服之,未終劑而汛行不腫,次年生子。

     一仆婦因産難而子宮墜出戶外,半月不收,艱于坐卧。

    家貧不能求醫,憂恐成痼。

    有專科雲∶隻須用補中益氣湯一百帖,每帖用人參三錢,計二斤可收也。

    其夫謝雲農家朝傭暮食,無隔宿之儲,安有人參二斤可服也?唯命是俟耳。

    有人對孫言之,孫曰∶此必産時受寒,血凝滞不能斂而收入,症雖名陰脫,未必盡由氣虛下脫也,觀其善餐,而大小便如常可知矣。

    予有一法,價廉而功省,三五日可瘳也。

    用未經水鍛石一塊重二三斤者,又以韭菜二三斤,煎湯置盆中,将灰投入,灰開湯沸,看沸聲盡,乃濾去灰,帶熱坐于盆上,先熏後洗,即以熟韭菜于患處探挪,蓋鍛石能散寒消血,韭菜亦行氣消血,一日洗一次,如法洗之,初極爽快,洗三日果消軟收入。

     一人莖頭腫大如升,明亮如水泡。

    一醫作濕痰流下,以二陳加升麻、青黛、牡蛎,二劑而愈。

     金液丹石硫黃(十兩) 研碎用瓷盒盛以水和赤石脂,封口,鹽泥固濟,曬幹。

     地内先埋一罐,盛水令滿,安盒在上,用泥固濟。

    慢火養七日七夜,候足,加頂火一斤,候冷,取出研末。

    每一兩用蒸餅一兩,水浸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清晨米飲下。

     小柴胡湯柴胡人參半夏黃芩甘草姜棗煎服。

     龍膽瀉肝湯龍膽草(酒炒)黃芩栀子澤瀉木通車前當歸(酒炒)生地(酒炒)柴胡甘草水煎服。

     六黃湯黃黃柏黃芩黃連生地黃熟地黃水煎服。

     五苓散(見胸門) 四物湯(見頭門) 十全大補湯(見手足門) 補中益氣湯(見項門) 保和丸(見目門) 卷之八 肛門 黃帝氣厥論篇曰∶肺移寒于腎為湧水,湧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于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

    (注雲∶腎氣凝寒不能化液,大腸積水而不流通,故其疾行